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研究与探索
2015-04-08左玉生
吴 宜,左玉生
(a.东南大学 成贤学院;b.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南京 210096)
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研究与探索
吴 宜a,左玉生b
(a.东南大学 成贤学院;b.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南京 210096)
实践教学是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既不是单纯的实验活动,也不是单纯的教学活动,而是实验活动与教学活动的结合。文中通过对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根据经济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的不同,科学地进行实验教学功能定位。处理好理论与实践、学科与教学、科研与教学、实验与实践的关系,确保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独立学院;经济管理;实验室;研究
独立学院不同于传统普通高等学校,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定位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社会对经济管理类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具备较高素质的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已成为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强烈要求和迫切任务。培养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也就成了众多独立学院的目标。
而实验教学又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实验室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场所。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对实验教学效果、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1 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往往局限于书本知识或者纯粹的理论知识,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及实际动手能力方面的培养不够。
1.1 办学经费不足
独立学院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有限的经费投入与设备利用率不高之间的矛盾。由于受到自身性质和办学模式的限制,在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上与普通高校相比有诸多不同之处。
首先,独立学院的办学经费主要来自学生的学费,办学经费较少,能直接投入实验室建设的经费相对有限,因此在实验室建设的人力、物力、财力上受到一定的制约。合理地进行实验室的规划建设,科学地对实验室进行管理,使其既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又能产生较高的使用效益,是独立学院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
其次,独立学院成立的时间一般不是很长,实验室建设基础比较薄弱,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在校学生人数的快速增长,迫使学院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实验室建设以满足实验教学的需求,实验室建设任务相当紧迫。
最后,独立学院的办学定位一般都是“教学型”的,因此实验室的建设是为了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而不像普通高校要为教学、科研和科技开发三大任务服务[2]
1.2 重视程度不够
独立学院把自身发展的重点都放在办学规模的快速扩张上,实验室的建设明显滞后。
硬件配置方面:大多设备简陋、陈旧,软件配置方面不够齐全。纵观许多独立院校的经济专业实验室,大多只具其名不具其实,只不过实验室里摆设了一些电脑,接上网络罢了,设备简陋、陈旧,离实验所需的硬件设备还有很大的差距。
在软件方面:完整的经济学专业相关实验课程应涵盖证券、银行、保险、外汇、期货、期权和国际贸易等方面的模拟与分析。
有些独立学院虽然建有实验室,但数量有限,加之实验室维护与管理不到位,导致实验室根本不能完全对学生开放,只好减少学生的实验次数。
1.3 师资力量薄弱
独立学院普遍存在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现象。没有形成合理的老、中、青梯队,缺乏中青年骨干教师;博士毕业的教职工较少,绝大部分属于研究生学历。青年教师大多直接从高校走向高校,缺乏实验设计、课程设计的指导能力和实验教学经验。
一些独立院校经济类专业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基本上是以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知识为主,对实验教学研究不够,在实验教学环节存在以教师为中心的“应付式”教学现象。有些教师不能或没有规范地、科学地指导学生实验操作,致使学生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良好的技能训练,反而形成了一些坏习惯和不良思维。如做事马马虎虎,思考问题不深入,数据记录不真实、不规范,处理实验数据不严谨、不科学。
2 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的思路
与“985工程”和“211工程”类高校不同,独立学院不仅缺乏购置高精尖仪器设备的资金,而且更加缺乏建设优质实验室的配套资金;与工科实验相比,经济类实验则侧重于对业务流程的模拟,更注重实验环境的仿真性。因此,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建设,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考虑。
2.1 建立公共实验平台
由于独立学院的办学经费较少,能直接投入实验室建设的经费相对有限,经济管理类实验多以计算机为主。因此,可以建立一个适合整个学院发展状况的公共实验平台。建立公共实验平台可节省购置基础设备的资金,在统一布局和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可与学科建设有机结合,可以将有限的建设资金在满足基本实验条件的基础上,重点用于学院优先或重点发展的学科,可在仪器设备购置上进行优化配置。
2.2 建立虚拟仿真平台
经济类实验一般以银行信贷模拟、股市模拟、期货市场模拟、外汇市场模拟、ERP等为主,学生通过模拟演练和仿真操作提高实际应用能力。这为经济管理类实验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2013年教育部批准建设了100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这对独立学院来说,是一个发展的契机。在虚拟仿真教学环境中对理论教学的重要结论进行验证,利用虚拟仿真教学环境重现并观察电子商务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采购过程、财务过程等企业中真实的商务活动,实际模拟操作会计做账、银行柜台业务、审计等岗位性很强的课程。
2.3 建立校际互通平台
近年来,各级政府在加大高校实验室建设投入力度的同时,要求高校推动实验室资源共享,以提高实验室设备的利用率,解决实验资源的供需矛盾,校际互通实验平台的建设已然成为现代教学科研发展的必然趋势。2010年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启动全国优质资源共享系统(简称CERS)项目,从独立学院的现状出发,可以先建立与母体学校互通实验平台,使独立学院的某些实验可以在母体学校进行;同时,地域较近的独立学院之间建立校际互通实验平台,无论从建设成本、实验室的利用率评价,都应该是一个双赢的结果[3-4]。
3 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的实施措施
针对独立学院教学特点,在具体的实验室建设中,为体现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实验室可按功能分为三个层次建设。同时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创新的教学理念,也离不开优质资源的相互渗透。因此,在卓越创新人才的培养中,应该努力做到四个“合”。我们称之为“三层四合”。
3.1 三层
3.1.1 基础实验
基础实验主要涉及认知性或演示性实验,帮助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如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等实验课程。通过这些基础实验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对相关理论的更深理解和融会贯通,使学生对经济计量建模过程有一个直观感性的认识,并对现代计量经济分析软件Eviews 的实际操作流程有所了解,且能初步运用到实际的经济分析中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日后的工作、学习和科研打下基础[5]。
3.1.2 专业实验
经济管理类专业在关注学生专业理论基础的同时,越来越注重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该层次的实验内容以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为主,实验内容既包含课程主要知识,又注意与实践的结合。根据任务进行系统设计,制定实验方案,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在实验内容的设计和实施方法上,突出综合性、应用性、系统性[6]。因此,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实验:
(1)国际贸易综合实验;(2)ERP沙盘管理实验;(3)税务实验;(4)市场营销模拟实验;(5)人力资源管理实验;(6)电子商务实验。
3.1.3 创新实验
创新实验主要针对高年级的学生,这类实验带有一定的学术科研性质,以探索性、研究性实验为主。实验内容注重对学生探索精神,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术分析能力。可根据教师科研任务或者根据学生自己提出的科研设想在实验室中进行开发和研究。
3.2 四合[7]
3.2.1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
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在时间和内容的安排上往往都是在讲完理论课程之后,统一进行实验,人为地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进行分割,未能使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有必要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有机融合,为卓越创新人才的培养走出第一步。
3.2.2 学科平台与教学平台整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各个学科之间相互渗透、交流的越加频繁。然而由于教学资源的相对缺乏,使得教学跟不上学科的发展;由于独立学院起步较晚,学科建设本身并不完善。因此,应将教学资源与学科资源进行有机整合,相互补充,方能为卓越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个奠基石。
3.2.3 科研资源与教学资源结合
教学资源相对科研资源,少之又少,以科学研究反哺实验教学,将教师的科研成果通过案例等方式融入实验教学过程,利用科研促进实验教学。科研激活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专业思维和兴趣,在教学内容中引入科研素材,更能真正言传身教为卓越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个不可或缺的平台。
3.2.4 高校实验与企业实践联合
无论是高校的实验教学还是科学研究[8],与企业的生产实践大都还没有做到无缝对接。为此,东南大学成贤学院与苏果超市、江苏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南京牛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联合,通过参观、认知实习、技能训练、现场实践、顶岗工作等途径,使学生充分领会实验与企业实践的差别,对培养卓越创新人才,必然能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4 结束语
实验教学对培养应用型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至关重要的[9],如何为这类学生提供全面、持续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是每一所独立学院需要长期关注和投入的重要工作之一。同时,应紧密结合社会需求的变化、学校的教学改革的要求不断地完善实践教学体系[10-11],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加强实验教学改革。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需统筹协调,既要有机结合,又要相对独立[12]。实验教学内容在巩固基础的同时,将不断融入新的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成果,并将积极开展实验教学内容的研究与更新,协调基础性、专业性、创新性实验的比例,形成适应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学科特点的实验课程内容体系,以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需求。
[1]陈敏.独立学院经济类实验室建设研究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8):221-223.
[2]李强.独立学院经济类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商业经济,2010(5):127-128.
[3]姜燕宁,郝书池.校际“共享型”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 31(8):142-146.
[4]左玉生,孙岳明.强化规划论证,构建一流大型仪器平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 28(11):248-250.
[5]石其宝.经济管理类实验实训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体系建设研究与探索[J].经济研究导刊,2013(36):65-66.
[6]于欣,陈益林,刘启玉.应用型大学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探索[J]//2010第3届教育技术与训练国际会议(ETT).武汉:IEEE出版社,2010:204-206.
[7]左玉生,林 俐,孟正大,等.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共享模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6):211-213.
[8]岳朝龙,王琳,唐莉.关于加强经济学院实践教学的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4):92-93.
[9]申天恩.应用型高校经管类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6):398-401.
[10]李庐.开放性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82-85.
[11]赵礼强,赵冰梅,吴志红.培养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及平台建成[J].实验室科学,2009(5):4-5.
[12]王礼贵.国家级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2):99.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on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LaboratoryConstruction of Independent College
WU Yia,ZUO Yushengb
(a.Chengxian College; b. Office of Laboratory and Facility Management,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6, China)
Practical teaching is the important parts in cultivating applied talents in independent college,which can’t be regarded as a simple experimental activity or a simply teaching activity,but the combination of the both.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and problems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of independent college, and according to the applicable talents training standards for specialty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the functional position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should be scientifically located.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subject and teaching,research and teaching, experiment and practice shall be properly handled to ensure that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for specialty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move forward along the correct road.
independent college;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laboratory; research
2015-04-03;修改日期: 2015-04-26
吴 宜(1983-),女,在读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教学管理方面的工作。
左玉生(1981-),男,硕士,研究实习员,主要从事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建设及CERS建设方面的工作。
G482
A
10.3969/j.issn.1672-4550.2015.04.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