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扶贫研究动态及展望
2015-04-08罗盛锋代新洋黄燕玲
罗盛锋,代新洋,黄燕玲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生态旅游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肯尼亚野生动物旅游。肯尼亚在旅游发展中发现当地居民在开展野生动物观光旅游方面的收益远比狩猎旅游获得的多,而且野生动物观光旅游还有助于环境的保护,可以认为这是生态旅游扶贫的雏形。20世纪80年代,生态旅游、社区旅游、可持续旅游等成为这一时期旅游研究的热点,而对消除贫困以及贫困人口获利的研究包含在这些热点中[1]。到20世纪90年代,生态旅游普遍成为各国旅游发展的重点,并已成为全球产业中一个持续增长的领域。进入21世纪后,PPT战略(Pro-Poor Tourism)的发展与ST-EP战略(Sustainable Tourism as an effective tool for Eliminating Poverty)的提出为国际旅游扶贫提供了实践经验和理论指导。PPT扶贫战略有利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2];ST-EP战略通过可持续旅游发展规划和项目促进消除贫困、消除歧视,同时注重保护文化和自然生态环境[3]等理念与生态旅游扶贫的基本理念不谋而合。国内生态旅游扶贫起步较晚,1999年被国家旅游局定为“生态环境旅游年”,2000年在生态资源丰富的六盘山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旅游扶贫试验区,生态旅游扶贫逐步受到关注。国内许多贫困地区的扶贫模式受到了PPT模式的影响,直到2008年,为了帮助贵州民族村寨发展旅游、脱贫致富,UNWTO(United Nations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在贵州实施了中国第一个ST-EP项目。从生态旅游扶贫实践发展可以看出,生态旅游扶贫还处于对国外理论和经验的借鉴阶段,国内生态旅游扶贫实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 研究概况
被引文献指一篇文献所参考的来源知识。对一个研究领域内文献的被引文献进行分析能够探寻出该领域研究的基础,展现对这一领域发展具有重要贡献的关键文献[4]。笔者基于CNKI文献互引分析功能,将在CNKI中检索到的文献进行互引分析,如图1所示。其中蓝色球为检索到的研究生态旅游扶贫的文献,绿色球为生态旅游扶贫文献的参考文献,橙色球为生态旅游扶贫文献的引证文献;球上数字代表该文献被引次数,球越大表示文献被引用的频次越高。由图1可知,生态旅游扶贫文献中有4篇[5-8]被引用频次较高,说明这些文献在生态旅游扶贫研究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多次在生态旅游扶贫研究中被引用的参考文献有2篇[9-10],说明这些文献在生态旅游扶贫研究中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而在引证文献中有2篇[11-12]具有较高的引证价值。
图1 国内生态旅游扶贫互引文献知识图谱Fig.1 Citation literature knowledge of domestic ecological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从文献来源分布看,刊文较多的期刊有《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旅游学刊》等,来源较为分散,说明尚未形成相关研究的期刊群。从期刊来源机构看,发文最多的机构为吉首大学、广西大学等,这些机构位于中西部地区,说明生态旅游扶贫研究的机构群正在成长。
从研究内容来看,笔者基于ROST-CM6文本分析功能对研究内容进行分析。首先将检索到的文献导出关键词文本,然后将文本导入ROST-CM6中,最后对关键词进行分词和词频分析。基于关键词分析发现生态旅游扶贫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1)社区参与、参与主体研究;(2)(生态)旅游扶贫开发与对策;(3)感知影响、效用、绩效评价等热点问题。
从研究案例地来看,国内案例地选取主要集中在云南、陕西、四川、广西、甘肃、宁夏等生态资源丰富、生态旅游开展较好的西部地区,这与研究机构所在地相吻合;同时,研究发现,这些案例选择的区域单位较大,主要是以省市等地理区域作宏观研究[13-16],而选择村屯或社区等小区域研究比较少,仅有少数几位学者对村寨或社区生态旅游扶贫问题进行了微观研究[17-18]。
2 研究内容
2.1 生态旅游扶贫的概念
生态旅游扶贫的理念较新,国内外对生态旅游扶贫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有学者从扶贫开发的角度将其定义为在生态资源丰富的贫困地区,本着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生态旅游的开发模式着手解决当地的贫困问题,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19]。还有学者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将其定义为在旅游资源条件较好的贫困地区,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生态旅游带动地区经济发展,达到脱贫致富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20]。从这两个定义中可以发现生态旅游扶贫具有如下特点:(1)在生态资源丰富的贫困地区开展旅游;(2)保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3)社区参与,贫困人口受益并脱贫。在此基础上,笔者将生态旅游扶贫定义为: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在生态资源丰富的贫困地区进行生态旅游开发并带动当地社区发展;贫困人口通过参与生态旅游开发获益并得到生态环境与素质教育,从而达到经济与思想上的双重脱贫。
2.2 生态旅游扶贫的可行性
生态旅游扶贫开发肩负生态环境保护与使贫困人口受益的双重责任,然而生态旅游扶贫实践和研究处于发展阶段,这个模式是否可行或者说可行性如何,还需进一步论证和实践。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区与经济贫困地区具有很强的耦合性[21],这为生态旅游扶贫的开展提供了前提条件。我国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生态旅游无可争辩地成了首选产业[22];生态旅游与旅游扶贫能够在目标上达到高度一致,是旅游扶贫的最佳模式[23];因此,有学者指出生态旅游开发是云南扶贫攻坚战略实施的有效路径[24];六盘山扶贫开发应走生态与文化结合的大旅游路子[14]等。其他学者也认为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是扶贫开发的最佳选择[5,25-26]。生态旅游在满足旅游者对回归大自然需求的同时,致力于当地人口生活条件改善、旅游环境保护,实现旅游利益相关者互利互惠、共同发展[23]。因此,生态旅游保护环境与促进人的发展的目标与旅游扶贫的目标相一致,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积极开展生态旅游,将对旅游扶贫实践和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2.3 生态旅游扶贫参与的主体
扶贫是一项涉及多方利益的工程,生态旅游扶贫同时涉及到社区、政府、开发商等多个利益主体。国外学者认为在大多数生态旅游开发中当地社区居民很少参与,参与者主要是那些所谓的社会精英[27]。国内学者认为居民人口统计特征因子对旅游影响感知差异与对生态旅游发展态度之间相关性显著[28];而对于扶贫景区居民来说,其对文化的利益诉求最强烈,生态环境方面较少[29]。各主体有机结合能够形成扶贫效应及联动效应,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生态旅游扶贫开发的多元主体协同机制的基本框架[17,30]。尽管学者们所关注的内容不同,但都强调政府与社区居民是主要的参与主体。
2.4 生态旅游扶贫的思路与模式
生态旅游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形态,针对这些差异,采取的生态旅游扶贫思路也必须有针对性。Muhanna在研究南非旅游扶贫时认为旅游业是南非扶贫开发的战略产业,未来南非旅游战略应当特别注重当地社区参与[31]。国内有学者指出旅游扶贫是推进中国西部地区发展的核心措施之一,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在对西部地区生态旅游资源深度开发与进行旅游扶贫时,应注重生态环境价值补偿[32];云南应充分利用优势来建立云南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产业集群,以达到扶贫解困的目的[33];而对于三江源、怒江大峡谷一类的生态约束性贫困,既要尊重生态规律、发展生态产业[34],也要以生态资源优化作为旅游发展的基础,通过旅游发展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进而实现脱贫[35]。生态旅游开发对“三农”同样有益,在高度重视农民利益前提下建立的“三农”利益保障机制,有利于实现生态旅游区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36]。同时,国内外学者对生态旅游扶贫模式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具体模式见表1。从以上研究来看,学者们在研究旅游扶贫问题时都会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生态旅游扶贫,并从生态旅游的角度提出扶贫的思路与模式,这些思路与模式对其他类似的地区扶贫具有极好的参考价值。
2.5 生态旅游扶贫绩效
扶贫效果是利益相关者最为关注的,扶贫效果直接关系到当地居民、政府、开发商的利益,那么生态旅游扶贫效果如何,衡量的标准是什么,用什么方法来衡量,就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国外学者在对南非旅游研究后,发现其成功的核心是企业与社区的积极合作[37]。国内学者认为在生态环境脆弱区将旅游开发作为提高贫困人口经济收入和增加发展机会的措施将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及缓解和消除贫困[15];在生态农业地区,要从当地经济、社会、环境以及农民知识水平等方面构建评价机制对旅游扶贫的效用进行评析,因地制宜地采用包含诸多方面综合扶贫效用的开发模式[38]。在评价方法上,国外有学者运用自然旅游业可持续评估工具包法(SUNTAT)研究私营企业对自然旅游扶贫与社会经济的影响[39]。国内学者对生态旅游扶贫绩效的评价方法研究较少,缺乏定量评价方法的研究。有学者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模糊评价等方法[16,18,40]对旅游扶贫绩效及旅游扶贫的生态纯净进行了研究。同时,有学者对旅游扶贫绩效感知[41]与民族旅游扶贫绩效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42]。然而目前还缺乏对生态旅游扶贫绩效评价理论与机理的深入研究及完整的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关于绩效评价体系构建问题,可以借鉴其他类型的绩效评价体系与标准进行深入研究。
表1 生态旅游扶贫模式Table 1 Mode of eco-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3 述评与展望
综上所述,生态旅游扶贫研究主要聚焦在扶贫的概念、可行性、参与主体、扶贫模式与开发思路以及扶贫绩效的评价。对于可行性与扶贫模式的研究较多,概念、参与主体与扶贫绩效定量评价的研究较少,而对生态旅游扶贫的利益分配机制、参与方式、后期发展等问题鲜有人研究,表明生态旅游扶贫研究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从研究层次上看,多停留在表层现象上,而对于生态旅游扶贫概念、绩效评价、贫困人口参与的方式和程度、生态技术运用等深层次研究有待关注。从案例地空间分布看,研究热点主要分布在云南、陕西、四川、广西、甘肃等贫困人口较多、生态资源丰富及生态环境脆弱的西部地区。从研究方法看,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主要运用在扶贫绩效评价和感知分析上,但研究成果不多。同时,普遍使用的方法是实证研究和归纳法,而理论分析和定量方法的运用比较少,缺乏体系化、数量化、规范化的理论研究成果[51]。为此,笔者认为生态旅游扶贫研究可从如下三方面进行拓展。
3.1 拓宽研究的领域和范围
从文献中可知,生态旅游扶贫研究的领域主要集中在可行性、参与主体、扶贫模式、扶贫绩效以及案例分析研究上,而对于生态旅游扶贫概念、居民参与意识和参与深度、社区参与方法与获利机制、参与主体的生态教育、生态技术运用、生态旅游开发中的产业联动与产业链建设、生态旅游扶贫与其他扶贫模式的结合、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结合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在研究范围上,生态旅游扶贫选择的案例地多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并且选择的案例地单位较大,对以省市或大的地理区域为单位的研究较多,而以村屯、社区等为单位的研究较少。学者们应在研究宏观问题的同时,多研究这些地方的微观问题,将生态旅游扶贫的核心问题放在扶贫区域中“人”的身上;在研究这些地方扶贫模式、绩效的同时,更加关注贫困人口心理上的变化。因此,可以结合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对生态旅游扶贫中“人”的问题进行研究,将扶贫对准贫困人口本身,将他们作为生态旅游扶贫系统结构中的重要一环,以他们为主要研究对象[52];同时,要深入研究生态旅游系统与扶贫系统各要素的关系,选择最符合当地发展的扶贫模式与扶贫途径。
3.2 注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
旅游扶贫研究方法的运用很多,涉及面广泛,除旅游学的方法之外,人类学、社会学、统计学等方法都有运用。而生态旅游扶贫的研究方法运用还比较简单,以案例分析法、定性分析、描述分析为主,而对定量分析、社会学、人类学、生态学方法运用比较少。在以后的研究中应注重定性与定量的结合,尝试利用人类学、统计学等学科方法进行综合探索。目前,国内已经有学者开始了旅游扶贫绩效评价方法的探索,但是还未有学者对生态旅游扶贫绩效评价方法进行过研究。国内外关于扶贫绩效评价方法主要有数据包络分析法(DEA)[53]、灰色关联分析法[54]、模糊综合评判法等[55],而被用于其他绩效评价的方法有ANP评价法[56]、TOSPSIS评价法[57]、物元模型等[58],学界可以借鉴这些方法对生态旅游扶贫绩效评价进行深入研究,构建适宜的生态旅游扶贫绩效评价体系,为绩效评价提供依据。
3.3 重视经验与理论借鉴
国外对生态旅游扶贫的实践已经趋向于成熟,PPT模式与ST-EP战略是成功的扶贫模式,二者都是将旅游与扶贫相结合来达到减贫目的的有效途径。我国关于这两个模式的研究与经验借鉴还需进一步加深。特别是ST-EP战略,国内对于STEP战略的研究和实践处于起步阶段,对于扶贫基金设立、第三方扶贫机构建设、成立研究机构、形成操作上的框架、召开年度研讨会[9]以及生态旅游认证等内容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借鉴国外的实践经验。与此同时,国外一些国家的非生态旅游扶贫的经验也值得国内学者关注,如南非的因地制宜扶贫战略、负责任旅游原则、旅游“公平贸易”理论等经验,不仅为非洲其他国家对优势产业的认知、发展战略的选择及脱贫模式的改变等方面提供参考和借鉴,也为国内生态旅游扶贫提供经验借鉴[59]。国内一些地区为旅游扶贫制定了发展规划,如巴马、井冈山等;同时,一些地区的生态旅游扶贫实践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其成功经验可以为其他贫困的生态资源丰富地区开展生态旅游扶贫提供借鉴。在理论研究上,国内外旅游研究中关于社区参与、旅游感知效应、旅游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学等理论研究较为成熟,生态旅游扶贫可以借鉴这些理论展开研究。
[1]张伟,张建春.国外旅游与消除贫困问题研究评述[J].旅游学刊,2005,20(1):90-96.
[2]Avila Foucat V S.Community-based ecotourism management moving towards sustainability,in Ventanilla,Oaxaca,Mexico[J].Ocean&Coastal Management,2002,45(8):511-529.
[3]朱璇.旅游扶贫战略的演进与发展[J].商业时代,2007(6):10,7.
[4]廉同辉,余菜花,宗乾进,等.基于CSSCI的2000~2010年旅游学科研究知识图谱分析[J].旅游学刊,2013,28(3):114-119.
[5]胡锡茹.云南旅游扶贫的三种模式[J].经济问题探索,2003(5):109-111.
[6]丁焕峰.国内旅游扶贫研究述评[J].旅游学刊,2004,19(3):32-36.
[7]周歆红.关注旅游扶贫的核心问题[J].旅游学刊,2002,17(1):17-21.
[8]郭清霞.旅游扶贫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地理,2003,23(4):558-560.
[9]王铁.基于Pro-Poor Tourism(PPT)的小尺度旅游扶贫模式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8.
[10]李刚,徐虹.影响我国可持续旅游扶贫效益的因子分析[J].旅游学刊,2006,21(9):64-69.
[11]肖建红,肖江南.基于微观经济效应的面向贫困人口旅游扶贫(PPT)模式研究——以宁夏六盘山旅游扶贫实验区为例[J].社会科学家,2014(1):76-80.
[12]刘向明,杨智敏.对我国“旅游扶贫”的几点思考[J].经济地理,2002,22(2):241-244.
[13]李晓琴.恩施州旅游扶贫模式优化研究——基于贫困度与旅游资源禀赋度的耦合性分析[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2013.
[14]马冬梅.宁夏六盘山区旅游扶贫开发思路及对策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
[15]常慧丽.生态经济脆弱区旅游开发扶贫效应感知分析——以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21(10):125-130.
[16]向延平.武陵山区旅游扶贫生态绩效模糊分析——以湘鄂渝黔6个市州为例[J].湖南农业科学,2012(13):131-133.
[17]胡明文,王小琴.生态旅游扶贫开发的多元主体协同机制探讨——以兴国县天鹅湖社区为例[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4):43-46.
[18]向延平.基于CVM法的凤凰古城旅游扶贫生态绩效评价[J].贵州农业科学,2010,38(10):234-236.
[19]王军军.漓江流域生态旅游扶贫开发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8.
[20]杨朝霞.安康市生态旅游扶贫的可行性研究[J].新西部:理论版,2012(26-27):12.
[21]Fisher B,Christopher T.Poverty and biodiversity:Measuring the overlap of human poverty and the biodiversity hotspots[J].Ecological Economics,2007,62(1):93-101.
[22]唐顺铁.生态旅游与扶贫开发[J].中国贫困地区,1999(3):42-44.
[23]郭清霞,姚立新.生态旅游开发是旅游扶贫的最佳发展模式[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4):455-457.
[24]栗明.生态旅游与云南扶贫攻坚战略[D].北京:清华大学,2004.
[25]王茗,喻晔.生态农业旅游是我国西部地区旅游扶贫的最佳模式[J].农村经济,2009(10):84-85.
[26]荣金凤,闵庆文,郑林.贫困地区的生态旅游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探讨[J].资源科学,2007,29(1):112-117.
[27]Pratiwi S.Understanding local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ecotourism development:A critical analysis of select published literature[D].East Lansing: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2000.
[28]成凤明,钟永德,周美芳,等.社区居民对生态旅游开发的态度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9,29(6):201-205.
[29]尹华光,陈丹.生态旅游视角下景区居民利益诉求研究——以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1):18-21.
[30]许锦霞.贫困地区生态旅游扶贫多元主体协同发展研究[J].企业导报,2011(13):26.
[31]Muhanna E.The contribution of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 in poverty alleviation of local communities in South Africa[J].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in Hospitality&Tourism,2007,6(1):37-67.
[32]吴铮争,杨新军.论西部旅游扶贫与生态环境建设[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18(1):31-35.
[33]孟利清,龙勤.云南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产业集群与扶贫战略思考[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4):72-76.
[34]马梅芳.三江源地区生态旅游扶贫模式的探讨[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18-21.
[35]李益敏,蒋睿.怒江大峡谷旅游扶贫研究[J].人文地理,2010(6):131-134.
[36]梁明珠.生态旅游与“三农”利益保障机制探讨[J].旅游学刊,2004,19(6):69-72.
[37]Parker S,Khare A.Understanding success factors for ensuring sustainability in ecotourism development in southern Africa[J].Journal of Ecotourism,2005,4(1):32-46.
[38]黄继元.民族生态文化村旅游扶贫开发模式研究——以石林县大糯黑阿诗玛民族生态文化村规划为例[J].昆明大学学报,2008,19(2):10-14.
[39]Spenceley A,Goodwin H.Nature-based tourism and poverty alleviation:Impacts of private sector and parastatal enterprises in and around kruger national park,south africa[J].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2007,10(2-3):255-277.
[40]向延平.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扶贫绩效模糊评价[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6):5-7.
[41]向延平.湘鄂渝黔边区旅游扶贫绩效评价感知调查研究——以德夯苗寨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7):655-657.
[42]黄梅芳,于春玉.民族旅游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实证研究[J].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4,34(2):406-410.
[43]Weaver D B.Comprehensive and minimalist dimensions of eco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5,32(2):439-455.
[44]刘海燕.民族区域生态旅游扶贫开发模式的可行性研究——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J].甘肃高师学报,2011,16(2):65-67.
[45]乔波,严贤春,王伟,等.生态农业+农家乐型旅游扶贫效用评析[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8(2):137-140.
[46]何誉杰.基于旅游扶贫角度的体验型生态农业旅游研究[J].农业经济,2014(6):92-93.
[47]文军,李星群,覃峭.贫困地区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的联动开发[J].商业时代,2007(9):100-102.
[48]陈秀琼,黄金火.略论生态旅游开发中的社区参与[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38-42.
[49]程增建,张东玲,王金叶.社区生态旅游与少数民族地区扶贫[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1-73.
[50]饶勇,黄福才,魏敏.旅游扶贫、社区参与和习俗惯例的变迁——博弈论视角下的可持续旅游扶贫模式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8(3):88-92,96.
[51]李佳,钟林生,成升魁.中国旅游扶贫研究进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3):156-162.
[52]曾本祥.中国旅游扶贫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2006,21(2):89-94.
[53]Habibov N N,Fan L D.Comparing and contrasting poverty reduction performance of social welfare programs across jurisdictions in Canada using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An exploratory study of the era of devolution[J].Evaluation and Program Planning,2010,33(4):457-467.
[54]张琦,陈伟伟.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成效多维动态评价分析研究——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角度[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2(1):136-142.
[55]庄天慧,张海霞,余崇媛.西南少数民族贫困县反贫困综合绩效模糊评价——以10个国家扶贫重点县为例[J].西北人口,2012,33(3):89-93,98.
[56]Van Horenbeek A,Pintelon L.Development of a maintenance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framework—Using the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ANP)for maintenance performance indicator selection[J].Omega,2014,42(1):33-46.
[57]李灿,张凤荣,朱泰峰,等.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土地利用绩效评价及关联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3,29(5):217-227.
[58]罗文斌,吴次芳,吴一洲.基于物元模型的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方法与案例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20(11):1321-1326.
[59]朱海森,王颖.南非旅游扶贫探析[J].西亚非洲,2007(1):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