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途径分析

2015-04-07任世国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摘要:乡村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 目前已成为旅游业服务“三农”、促进农村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旨在探讨乡村旅游中问题解决的途径对策,以期提升乡村旅游的竞争力,发展特色,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乡村旅游作为现代旅游的一种新形式,已成为当今重要的产业形式,它把城市与农村紧密相结合,赋予乡村产业发展新内容。从本质上讲,乡村性是吸引旅游者进行乡村旅游的基础,是用以区别城市旅游和界定乡村旅游的最重要标志。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工作

首先,制定科学规划,健全各项法规制度,做到统放适度,规范管理。乡村旅游的开发、村旅游资源离不开农业部门、旅游部门、其他行政主管部门等的协调统一有效管理,政府主管部门依据农业资源不同性质、作用、功效统筹规划,有机整合,分门别类,制定相应的旅游发展规划和政策,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做好指导、监督,有针对性的管理。“统”是为了旅游乡村的整体形象和整体利益,“放”是为了让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更灵活,更好地适应旅游市场的需求。

其次, 开发乡村旅游的地区要重视本地人才的培养, 用现科学管理制度和方法现代化经营乡村旅游。乡村生态旅游是一种文化性、趣味性、参与性很强的产业,只有在内容和形式上充分体现出与城市生活不同的文化特色, 体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民族色彩和文化内涵,并将之融合于优美和谐平衡发展的乡村生态环境中,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旅游者的出游动机,促进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

最后,扶持完善乡村旅游配套设施。旅游环境是个综合指标,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更是综合性经济产业,包括有形的指标,如便捷的交通,以提高旅游区的可进入性;特色的乡村旅馆,以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也包括无形的服务质量等标准,创造高质量、高品位的旅游服务环境,以赢定游客的稳定性,使游客进的来、留得住。

二、乡村旅游产品品牌的构建,加大梯级、分层开发,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

乡村旅游重点在乡村景观所具有的典型乡村性和传统地域文化特色性,开发保持乡村旅游产品就要从挖掘产品供给入手,考虑这些资源的内涵,多方位满足游客观光、度假、求知、闲适、猎奇、尝鲜、参与等活动需要,调动游客视觉欣赏、触觉感知、味觉品尝、丰富听觉等多种感官,让游客主动参与,丰富见识、增长才识。这就要求依据乡村旅游产品自身兼具生产性、生活性和生态性的功能特征,保持乡村旅游产品的自然真实性,设计独特性产品。农业的地域性、自然条件差异性决定了产品不能模仿,切记追求一刀切。

乡村旅游产品的梯级分层开发要自然和人文兼顾,推动“物的乡村旅游”和“人的乡村旅游”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留住乡土文化和建设农村的生态文明的同时,思想、观念和意识,素质能力、行为方式和社会关系,都是必须要考虑的内容。这些最好要融入乡村古朴建筑、乡民奇妙典故传说、传统部落住宅、浓厚底蕴的乡村节庆、风情沿革、农作物及生产方式等等都是丰富的乡村人文资源之中。因此要认真分析旅游乡村的历史发展过程,从中探寻乡村发展的文脉、演变,设计一些吸引旅游者参与共融的农家生活旅游项目产品,山水之乐乐于人,山水之美美于人。因朴实的农村乡情让旅游者体验乐趣, 因旅游参与而收获知识,满足旅游者寓教于乐的需要,能使游客积极参与,共融共乐,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三、建立有效利益分配和调控机制,促进乡村旅游良性循环

乡村旅游良性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旅游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平衡分配、协调控制。可持续旅游的主要利益相关者——旅游社区集体和居民、当地政府、旅游企业、旅游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常态又处于动态,必须确保各利益之间分配均衡,方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使乡村旅游资源发挥最大效益。而当地政府作为乡村旅游资源的最大权利人和乡村旅游总体利益的代言人、旅游资源产权归属人责任重大,它规划利益群体参与旅游开发,保证从制度入手,建立利益保障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利益沟通机制、参与机制等,实现利益的公平、公正,合理规范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

四、注重经济利益、资源和生态环境、社会(包括文化)效益综合发展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乡村旅游的基础在农业,农业自身的生产经营、乡村文化建设、农村生态及资源环境的开发保护影响着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开发建设,单纯追求经济利益,乡村旅游独特的原生态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很难治理恢复,所以要预防并渐进推进,不能一窝蜂,不能刻意模仿随意开发,开发必须兼顾资源与环境,把追求经济效益具体化为实际的旅游经营和管理之中。旅游资源目标开发的同时,对乡村旅游有的考核要严格到位,对游客的接待容量不能超过环境的承载能力,以及乡村居民的承受力。我们可以通过建立乡村保护区等形式,把濒临消亡的乡村自然景观和传统文化予以保护。另外,发展乡村旅游,文化是内涵,关键在服务。城市旅游者乡村游除物质观赏外,重在精神娱乐、精神收获。树立这样的观念:服务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游客从旅游服务中更加认可和尊重当地旅游产品和村民,反过来,旅游地村民从自己提供的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中对自己地方风俗文化及服务感到自豪、自爱,自然行为极易升华为文化遵守的自觉。所以,品味乡村生活,只有旅游服务与乡村文化有机结合才能提升乡村旅游质量和品味,才能保持乡村旅游健康持续发展。乡村旅游地要把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以优美的生态环境、特有的文化产品吸引各类游客,创造出自己的、稳固的旅游形象,使乡村旅游最终发挥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吴建华,郑向敏.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5(3)

[2]徐琪.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09,37(10)

[3]高愈萍.浅析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8,6

[4]李加林.中国乡村旅游研究综述[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1(1)

作者简介:任世国(1972—),男,河南新乡人,新乡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旅游管理方面的教学与研究。endprint

猜你喜欢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乡村旅游供应链优化探析
仙居湫山乡方宅村乡村旅游规划构想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