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进一步推进发电可靠性管理工作的探讨

2015-04-07

四川水利 2015年6期
关键词:出力可靠性发电

杨 玲

(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四川 苍溪,628400)



关于进一步推进发电可靠性管理工作的探讨

杨 玲

(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四川 苍溪,628400)

亭子口水电站通过对主要运行指标的分析,从安全生产的角度介绍了可靠性分析管理的重要意义,总结了可靠性管理的相关问题及对策,为下一步推进可靠性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水电厂 发电量 可靠性管理 措施

1 概述

可靠性管理是电力系统和设备的全面质量管理和全过程的安全管理,是适合现代化电力行业特点的科学管理方法之一,是电力工业现代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电站的运行可靠性是对影响电厂运行效能的诸多因素的定量分析和评价。其分析目标是揭示影响水电站运行的各个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作用规律,从而指导水电站的可靠性运行。

亭子口电站共有4台(4×275MW)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从2013年首台机投产以来,就开始建立并不断完善可靠性管理体系,建立起专业、部门、公司三级设备可靠性管理体系。可靠性管理不但是安全性评价、经济性评价、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深入到机组的日常管理当中。

2 可靠性管理的思路

水电厂作为发电企业,效益源自于发电量,而发电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只有具备发电功能的机组才能发电。从这一点出发,将管理发电量的思维方式转变到管理机组能否实现发电功能上来。而可靠性是机组能否实现发电功能的最集中体现,由管理机组可靠性指标最终达到管理发电量。而量化可靠性指标,是提升管理水平的手段。亭子口公司已规范机组的可靠性数据统计,并制定当年的可靠性考核值,作为水电厂的安全生产工作目标。

3 可靠性指标的应用

水电厂就如何提高管理水平,利用水能资源,降低成本,减少弃水多发电及用怎样的指标衡量运行管理水平,需结合生产实际不断摸索。但最直接、客观的标准,就是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发电功能,而充分发挥发电功能,依赖于机组设备整体可靠性的提高。

设备可靠性指标是设备可用性的量化描述,是衡量设备运行技术状况的重要依据,是反应规划设计、设备制造、安装调试、运行维修等环节综合水平的度量及改进各自工作的依据。可靠性分析常用的指标主要有等效可用系数、机组降低出力系数、非计划停运系数、出力系数和启动成功率等。

3.1 等效可用系数

等效可用系数(EAF)=(可用小时-降低出力等效小时)/统计期间小时×100%

以能否实现发电功能来判定机组是否可用,能直观、明了地看出机组能全出力运行的比例,反应机组整体可靠性水平和可用水平。要使机组安全长周期运行,机组需要定期检修,等效可用系数能够反映出机组的最佳检修间隔。当等效可用系数低于某一值时机组就需要检修,相比以机组达到多少年就检修的方式,它更利于机组的健康水平,不会造成欠修、过修、浪费及机组长时间带病运行。

3.2 机组降低出力系数

机组降低出力运行系数(UDF)=降低出力等效运行小时/统计期间小时×100%

该系数能显示出机组异常情况下的运行时间。机组在异常情况下运行,会致使机组可靠性进一步降低。比如,机组在调整负荷过程中,出现负荷波动。若为保证发电量而不及时处理,轻者会产生不合格电量,重者将可能引起机组间相互抢有功,引起厂内甚至系统振荡。机组降低出力系数越大,证明机组异常运行时间越长。则需要尽早安排检修,消除隐患。

3.3 非计划停运系数

非计划停运率(UOR)=非计划停运小时/(非计划停运小时+运行小时)×100%

非计划停运系数是评价电力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指标,直观反映设备的运行水平、检修质量、设备管理水平。对于非计划停运事件的发生,要从设备部件、发生频率、技术原因、责任原因、同类型或不同类机组是否存在共性问题等多角度加以分析,找出事件的规律性和特殊性。

3.4 出力系数

出力系数(OF)=利用小时数/运行小时数×100%

机组安全性:对机组而言,在低于额定负荷运行时,机组振动大于额定负荷时,越接近振动区振动越大,振动越大对机组以及辅助设备影响越大,需要运行人员尽量安排机组不在振动区运行。机组经济性:机组负荷率越低、耗水率越高。运行人员需根据最安全、经济角度合理安排最好的运行方式。

3.5 启动成功率

机组要满足电网的需要随时开机运行。启动成功率是反映水电机组可靠性的重要指标,启动不成功造成的影响远大于停机不成功,会直接造成非计划停运。

4 进一步推进可靠性管理工作的措施

4.1 可靠性管理系统软件设计初衷是针对火电设计的,而四川系统使用单位以水电为主。系统各种填报、查询、统计、分析功能,还应从水电实用性出发不断完善。

4.2 用可靠性指标指导生产力度不够。目前电力设备可靠性管理的统计事件,仅局限于设备停运或降低出力运行等方面,导致了数据库统计不完整。大部分短时间不影响设备运行的缺陷,采取了结合计划检修进行处理等手段,在可靠性统计上被计划检修事件所覆盖,不能反映设备实际情况。为更好解决这一类问题,应把可靠性管理和缺陷管理结合起来,把设备缺陷管理纳入可靠性管理范畴。

4.3 对可靠性指标的考核存在不合理因素。为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主管单位会根据有关指标完成情况对下属单位进行考核,但可能导致一味控制指标而忽略设备的可靠度,主要表现为计划检修安排不尽合理。为了保证规定时间内完成检修工作,保证等效可用系数指标完成,压缩检修时间,使检修质量大大下降。在这方面,发电厂应严格按照检修规程对检修质量把关,将可靠性而不是把等效可用系数作为主要指标。

4.4 对可靠性管理工作认识不足。我国电力可靠性工作开展时间不长,加之统计评价工作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作用不明显。由于诸多原因导致普遍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相关单位应该加大可靠性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加强可靠性管理知识培训等工作,把可靠性作为提高设备健康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抓好。

5 结语

随着各行各业对可靠性管理工作的重视,水电厂的运行管理水平逐渐从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过渡。经过不断完善,能更全面、准确地反映设备的薄弱环节,达到预防性维修,减少非计划停运,提高检修质量、提高设备运行经济性水平的目的。

杨 玲(1988-),女,四川德阳人,本科,助理工程师,从事水电厂可靠性管理工作。

TV737

C

2095-1809(2015)06-0010-02

猜你喜欢

出力可靠性发电
“发电”
柠檬亦能发电?
可靠性管理体系创建与实践
合理使用及正确测试以提升DC/DC变换器可靠性
摇晃发电小圆球
5G通信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分析
摩擦发电
风电场有功出力的EEMD特性分析
要争做出力出彩的党员干部
基于可靠性跟踪的薄弱环节辨识方法在省级电网可靠性改善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