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景在园林景观中的重要作用
2015-04-07刘思慧
刘思慧
(大连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 116000)
一、园林水景研究的前提
随着园林景观的快速发展,水景的应用也受到广泛的关注,人们对园林水景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并且希望能够更多地参与其中,因此现代园林景观中应更注重亲水性。水景设计逐渐从单纯的装饰和美化环境变得更加的人性化。因此雕塑跌水、水幕、喷泉等一些新颖的水景形式开始大量涌现。同时随着材料、技术等学科的发展,也为水景的营造与建设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水景的设计手段也更加大胆与丰富,水景设计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现在的水景已不仅局限于:公园或私家园林,而是以各种形式存在于城市的各个角落,成为园林景观中一道靓丽而又充满活力的风景线。水景的设计也不再是简单地考虑一池一塘的问题,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园林水景的运用不能再简单的照搬古典园林水景的处理手法,而应该是对传统的继承与发扬和对传统的超越与变革。城市公共空间水景设计需要更多地考虑到大环境、大空间的特征、风格、情感表达以及景观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使水景能充分发挥美化环境的作用,更多地与现代城市的发展节奏、人的思想意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当代艺术的发展特点等紧密结合。
二、园林水景研究的意义
我国的园林水景设计在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形式变得丰富了、也灵活了,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第一,有些地方过于追求气势和规模,导致很多水景因为高昂的管理费而运行不了几次,使之成为摆设,这样的水景缺乏社会价值;其次,设计形式较为单一,缺乏想象力,艺术内涵不够,尤其不能满足当今人们的审美要求,这样的水景缺乏美学价值;再次,有些设计者没有足够的文化底蕴,没有成熟而又独特的设计理念,只会照搬照抄,只学了形式却没能得到神韵,而且造成了大量的水资源浪费,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这样的水景缺乏生态价值。这些无疑都是我国现代水景发展中的憾事。我想这可能也是高速发展的城市园林景观不可避免的阶段。因此,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修养,设计出既美观又与实际相结合的水体景观。
三、现代园林水景的形式
水景是园林景观设计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园林中的水景有安静的、流动的、跌落的和喷涌的四种形式。设计时往往不止采用一种形式,可以多种形式相结合。东方园林从上自然,水景的设计风格也多是自然朴素,不事雕琢,更注重意境与自然的手法。西方园林中的水景则偏重格局与气势,人工造景的痕迹较重。
在风景园林中设计静态的湖面,通过岛、桥、绿洲等划分水面,以此来增加水面的层次感与景深;这些元素的增加既满足功能要求又可以增添园林景观的趣味性。
水体本身并没有声音,但是可随着周围的景物而发出不同的声响,从而产生丰富多姿、欢快有趣的水景。王维有诗“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就是水景动与静的写照。在现代水景中,利用现代施工技术的喷泉就可以制造出各式各样水声效果,而音乐喷泉,不仅有音乐配合,还可以用声音控制水的律动。
水景周围景物映入水中可形成倒影,真实景物与水中倒影交相辉映,既增加了景深,又扩大了空间感。水中倒影是由岸边景物生成的,所以园林水面周围,一定要精心搭配各种景物,才能获得完美的光影效果。由于视绝角度的不同、岸边景物与水面的距离不同也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岸边的景物设计,要与水面的方位、大小及其周围的环境同时考虑,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而这种借虚景的方法,可以增加人们的寻幽乐趣。在色彩上不十分协调的景物,如倒映在绿色的水中,就有了共同的基调。
四、园林水景的特性
水景设计不能孤立地考虑,应该利用水自身的特性充分考虑。例如可以利用以下水的特性:水本身是无色透明的,但是流经台阶或者墙面时,这些构筑物表面颜色会随着流水的厚度而产生变化; 宁静的水面具有一定的倒影能力,水面就会出现周围环境的颜色;急速流动的,喷涌而出的水因为混入了空气而呈现出白沫。另外,在设计水景墙时,除了要考虑色彩之外,还要考虑墙面的质感,墙面光滑则水层清澈,墙面粗糙时水面会激起一层薄薄的白沫层。水池的池底可以用深色的材质,增加倒影的效果,也可用质感独特的材料做成图案。
综上所述,水景是园林景观中不可缺少的、极富魅力的一种园林要素,水也可以构成多种格局的园林景观,艺术地再现自然,充分利用水的流动、多变等特性用水造景,动静相补,声色相衬,虚实结合,层次丰富,得水以后,古树、亭廊、山石形影相依,产生独特的艺术魅力。优秀的水景设计可艺术地再现自然中的园林之魂,并用概括和抽象、暗示和象征来启发人们的想象力,从而产生特殊的艺术感染力。水景还可以将不同平面形状和大小的水面统一在一个整体之中,无论是动态的水还是静态的水,当其经过不同的形状和大小、位置错落的地形时,由于他们都有水这一共同的特性而成为一个整体。相信在未来园林景观的发展过程中水景必将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
[1] 余树勋.园林美与园林艺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2] 曹礼昆.园林设计要素[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