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人本思想的融入

2015-04-07邱伟杰

四川水泥 2015年6期
关键词:建筑设计设计师人类

邱伟杰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同励建筑设计院 200000)

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人本思想的融入

邱伟杰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同励建筑设计院 200000)

人本思想顾名思义就是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基本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基本需求包括:饮食需求,居住需求,情感需求,安全需求等等。所以,当前建筑行业设计中,也强调人文主义思想的注入,言外之意是指建筑行业需要以满足人类的不同需求为前提,这种需求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遮风挡雨的居住需求,还包括舒适度与安全度相结合,功能性与文化性相结合,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多元化需求。将人本主义思想融入建筑设计,对建筑设计师和规划师的要求就非常高,所以建筑工作者就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本文从人类需求以及现代建筑设计如何融入人本思想等方面加以阐释。

建筑设计;现代;人本思想;融入

一、人类需求概述:

曾经有人对人类的需求进行非常有层次的分析并形成了人类已经达成共识的需求理论——马斯诺需求理论。马斯诺需求理论将人类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不同层次的需求与相应的社会群体相呼应。比如:第一层次是生理需求。所谓生理需求就是能够维持人类能够正常进行生产活动的空气、水、睡眠等等。比如睡在大街上的乞丐,睡在火车站的无家可归的人们,他们可以随意找一个地解决自己的睡眠问题;第二个层次是安全需求。当很多人有了更多的经济来源和一定的社会地位,就会要求在居住上更安全,所以会寻找一个更具安全特性的环境作为居住场所,比如租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第三个层次是情感需求,当以上两个需求得到满足的时候,人类开始需要亲人的关心,爱人的关怀以及友人的帮助;第四个层次是尊重的需要。人性最基本的特性就是具有尊严性。在满足口腹之欲以后,人类就需要发展本身的自尊性,人类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注和赞扬;第五个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求。在建筑设计上,人类渴望通过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根据自身的需求打造属于自己的巢穴,这就是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可见,将人类的需求映射到建筑设计中我们不难看出,人类的需求层次越高,对居住的要求也会越高,所以,在建筑设计中注入人本色彩是实现现代化的有效标志。

二、现代建筑设计应融入人本思想

在我国早古代便有了人本思想的基本雏形,孔孟思想的“仁者爱人,民为贵”便是中国人本思想的起源,而西方又把人本主义提高到了更高的地位,这说明人本思想在古今中外都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且是社会发展的主流思想之一。我国的以人为本思想,对我国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这种设计理念不仅在我国长期存在,并且已经传播到整个亚洲。

我国的建筑设计中以人为本思想体现在很多方面,如建筑空间的利用、建筑物周边配套设施设计及规划等都体现了人文关怀,具有 地方特别的建筑设计理念,更满足了“以人为本”的设计要求,也更加深刻的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此外将城市发展历史与城市建筑相结合,对城市进行更为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建设,也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建筑思想。我国建筑设计中的以人为本的思想的运用,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远远不够,应增加建筑设计中的人文思想比重,不断加大人本思想的使用范围,从而更好的满足人的需求。

其实建筑设计注入人心很简单,就是需要建筑设计师接入自己的内心即可。曾经有一片高端别墅区依水而建,但是令人惊讶的是,这片别墅群竟已烂尾多年。究其原因是这么大面积的别墅项目,居然没有设计车库,仅仅一条,就难以让此别墅进入购买者的眼球。可见,该别墅设计师别没有从人们的需求角度着眼,才会造成资源如此浪费的现象出现。不难看出,只有拥有同理心的设计师才能真正将人本思想有效融入现代建筑中。

三、现代建筑设计如何融入人本思想

1、小区公共空间需要更舒适

小区公共空间的设计一定要符合公众的内心和情感需求。一方面,要满足国家绿化率的要求,提供给公众更为怡人的呼吸环境;另一方面,需要提供给公众更便捷的现代游乐区域,如果有条件,区域可以划分为儿童区和老年区,这样不但可以丰富儿童的娱乐生活也能够带给老年人更有意义的老年生活,给他们的生活增添一些色彩和颜料。所以,设计师需要秉承人性化的设计初衷,在确保建筑用地使用率的前提下,为居民打造更宜居的小区生态环境。

2、室内建筑设计需要按需所设

当前,很多年轻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有些人比较重视卧室的舒适度,不喜欢老式的在卧室中放入太多的摆设以及放入电视等设计理念;也有些人比较重视客厅的功能性,期待客厅既可以满足招待客人的需要,又可以满足就餐以及看书的需要;有些人认为浴室最重要,所以要求浴室一定要在光线和设计上别具一格,能够满足多种需求......,这样不同的需求种类可以看出我国居民不断丰富的思维需求。所以,这就需要建筑师在设计之前一定要进行有效的调研,既能设计出大众化的房屋,又能满足小众的要求,既实用又现代,又充满艺术气息又能富有多种功能。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建筑设计是为人而设计,而不是为房屋而设计。

3、设计更为便利的公共设施

拥有非常丰富而又便利的公共设施对于建筑设计来说是最符合以人为本原则的。当前,在很多小区中,居民居住空间已经完备,但是一些小区周边的基础设施建设并没有满足日益增长的人们的发展需要。没有公共厕所,没有便利的交通,也没有可供大家休息放松的公园,更没有规范标准的公立医院。这些基础设施的缺位,体现出来的是建筑群体的急功近利,而非以人为本。所以,在建筑设计规划过程中,需要不断提高入住标准,将人性化加入其中,必须确保人们群众生活相关的设施齐全、到位、规范而且合理,以满足人们出行、就医、玩耍、以及娱乐消遣。从而实现建筑设计的人性化需求,也能够为现代化发展注入人文色彩,点亮现代化的生命色彩。

4、扩大人们的交际空间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棚户区大量改造,人们生活日渐转好,楼上生活逐渐增多。现代化的发展带动了人们生活的便捷性和高效性,但是却忽视了人们的交流性和互助性。在很多大城市,楼林高耸,人与人之间逐渐变得冷漠,加之信息化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人们宅在家里,与乡亲邻里之间更加缺少沟通和交流。这样的情况不仅不利于个人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的团结。近年来,抑郁症越来越多的出现就是最好的证明,主要原因就是压力大而又没有宣泄的途径。所以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提供给公众一个可供交流的场所,让公众在现代化的密闭环境中寻找到一个宣泄的途径,人类交流是基础的需求,切不要为了发展而忽视了交流的重要性,为了利益而忽视了公众的情感需求。所以设计师一定要遵从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满足居住需求之余为居民规划更合理的交流空间,打破密闭环境给人类情感带来的破坏。

四、结语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融入人本思想,是建筑行业发展的趋势。挖掘人的内心需求将是未来设计师需要做的重大课题,将人性与设计相融合会成为建筑行业最有标志性的里程碑。只有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他人和自己的需求,不断将设计理念与常识与人类的基本需求相连接,不断在设计过程中把人放在主体地位进行思考和规划,才能设计出让居民更满意的建筑结构,也才能够提高居民居住的满意度和熟识度,以提高我国国民的生活水平!

[1]何隽. 从人与自然的角度浅谈生态建筑的源起[J]. 大家. 2011(24)

[2]王煜明. 浅析以人为本思想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J]. 现代装饰(理论). 2011(04)

[3]李锐. 解析高层民用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应用[J]. 江西建材. 2015(02)

TU7

:B

1007-6344(2015)06-0063-01

猜你喜欢

建筑设计设计师人类
小小设计师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设计师访谈
人类第一杀手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推荐一个设计师
建筑设计的困惑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