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挑战与政策建议

2015-04-07

山西建筑 2015年7期
关键词:绿色建筑发展

张 为 民

(山西二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13)

谈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挑战与政策建议

张 为 民

(山西二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13)

在自然资源消耗、生态受损、污染严重的社会背景下,提出了发展绿色建筑的理念,针对绿色建筑具有初始建筑造价较高及外部性等特点,对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有效推动绿色建筑发展进程的建议。

绿色建筑,发展,政策,制度

绿色建筑是当前建筑行业的主流趋势,能源的缺失,自然资源的持续减少,都警示着环保的重要性。推广绿色建筑能够促进我国的环境优化、民生改善、节能减排以及城乡建筑业建设模式的发展路线转化,而且能够推动生态文化的发展。所以相关部门也曾多次对于促进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性进行强调。但由于我国建筑业的能耗较大,所以节能工作的压力也始终比较大。但与发达国家进行对比可以发现,我国建筑的舒适标准是偏低的,但每平方米的采暖所需耗能量却是发达国家的三倍。这也充分说明,高耗能也并不是对居住舒适度的绝对保障。所以现今建筑企业的重点应当是加强对绿色建筑的推广,促进绿色建筑事业的发展。因为绿色建筑能够在整个建筑的全寿命期内,最大程度的节省能源、降低污染程度、保护生态环境,从而提供给住户更加舒适高效的居住空间,所以绿色建筑不但具有很高的居住舒适度,也能有效的对能源进行节省。不仅能够达到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能够提升建筑行业的工程效益,可以说是建筑业发展的大趋势。

1 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我国的绿色建筑事业是从建筑节能工作开展后开始起步的,建筑节能工作是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面展开的,并且在开展后,针对建筑节能的相关规章及政策也开始不断出台。2005年时绿色建筑的理念第一次被提出,而后的两年间,相关部门就建立了相应的绿色建筑法规政策,绿色建筑工程正式启动,截止2012年年末,全国累计评定出的绿色建筑评定标识项目已经达到了700多项,总体建筑面积超过了7 500 m2。而且许多绿色建筑项目也有效的体现了我国建筑方面的先进性与科学性进展,比如2013年6月揭牌的江苏省绿色建筑与生态智慧城区展示中心就是十分优秀的范例,其结构是拱形,被四部分用钛锌板所制成的伞形顶盖所覆盖,而建筑的这些区块都是可以拆卸且可以进行回收与再利用的。另外屋面还具有光伏、墙面直绿化、雨水收集及循环水利用等科技化的节能功能,这样的绿色建筑不但体现出了绿色建筑的优势,也有效推动了绿色节能事业的发展,对节能理念进行了有效的推广。

2 我国绿色建筑政策的挑战

1)对绿色建筑的认知有差距。绿色建筑的理念自产生以来虽然得到了较好的推广,但社会上对绿色建筑的认知仍然存在部分错误,有认为绿色建筑就是高科技高成本建筑的错误倾向。这对绿色建筑的广泛普及产生了影响。而且部分地方的政府还并未把绿色建筑环节提升到改善民生及改变城乡建设的重要高度来看待,普遍存在主动性与紧迫感不足的问题。而且多数规划师与建筑师对于绿色建筑的概念还不够熟悉,施工企业对于绿色建筑市场的投资回报量也没有清楚的了解,所以对项目的决策产生了影响。消费者对于绿色建筑的优势与环保效果也并没有清楚的认识,觉得有或没有都不重要,所以市场需求也还需要提升。而相关部门及专家还并未对怎样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形成共识,还会有对国情缺乏考虑盲目推崇西方的绿色建筑评价准则的情况产生。而且不结合建筑的全寿命期来进行多方面思考,盲目的利用尖端技术也会对绿色建筑的发展有很大的负面影响。2)相关的制度体制不健全。现有的绿色建筑评估准则覆盖范围还有不足,部分的指标存在设置不科学的情况。绿色建筑所涉及的学科及环节都相对较多,虽然相关的各个学科都已经有了标准的体制,但相互之间还缺乏有效的协同与融合,导致施工、设计、运行维护及验收等各方面的专业技术准则与评估准则配套性不足,相关的标准项目不足,特别是缺乏相关的定额准则,很难有效的对建筑工程实施有效的约束与指导。3)相关的政策与法规不完善。绿色建筑的相应政策与法规系统都还存在不足,尤其是能源法、建筑法、节能法等方面都还没有进行明确的定位,导致绿色建筑事业缺乏强大的法律支撑。而且设计、施工、运作、策划、拆除的全寿命周期建设管理体制还不够强,特别是在大范围发展绿色建筑的前提下,怎样对绿色建筑的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管已经是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且现有的相关制度,对于建筑设计、施工及节能方面有充分的重视,但对于节材、节水、节地、环境维护、垃圾回收及建筑拆除等方面还并没有充分的重视。4)缺乏技术支撑。现今绿色建筑的基础研究环节还比较薄弱,难点重点技术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与突破,而且目前还并未形成合乎建筑功能及地区特色的技术体制,建筑工程中的策划、设计、咨询、评估、建设、测评等方面的专业人员及专业机构都尚有缺乏。由于发展较慢,而且建筑产业与建材的结合度较低,各项建材的质量也参差不齐。这些因素都导致了产业的技术支撑力偏弱。

3 政策建议

1)对发展目标及路线进行明确。应当将绿色建筑的发展作为建立环保、友好、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措施。落实好国家发布的战略策划,强化各相关部门的协调、统筹及协作,用绿色观念对城乡的建设工作进行指导。把实际情况与理想目标进行有效的结合,有序的推进,最主要的是为建筑业的后续发展提供明确的方向,而不是一味追求绿色建筑的星级评价标识项目总数。不但要树立起绿色建筑的理想标杆,还要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妥善的分阶段目标确立。2)对相应的法规体系进行完善。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别绿色建筑的评鉴标准需要加紧制定,而且对办公楼、商场、宾馆与住宅的评价准则要进行进一步的完善。要出台更多适应医院、机场、学校、车站等公共设施的详细评鉴准则。对政府进行投资的建筑,应当尽快对建设基准、核定造价定额及工程预算进行修订。对现存的相关法律条文进行补充,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法律依据。3)对建设过程实行严格的监督。需要以现有的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制为前提,逐步建立起绿色建筑的审核体制,加强立项、策划、土地出让、施工等环节的管理。在土地出让的环节中,要将绿色建筑发展的相应要求作为土地出让的前提条件,在施工图纸设计审核标准中要加入绿色建筑的审查项目。没有经过审查的工程不可颁发施工的许可证明。另外,应当建立起建筑物拆除的审批体制,对于不合乎拆除条件的建筑物不可予以报废拆除。

4 结语

我国是人口密集的大国,建筑行业则是支撑着庞大人口生活质量的基础产业,而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加快,能源及自然资源的消耗也日益增加,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指导思想背道而驰,也违背了自然发展的规律,而绿色发展是能够有效帮助国家脱离这种困境的生机产业,这一项目具有的节能、节地、节材、节水的环保理念,能够大幅度节省国家的资源、并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地维护,所以绿色建筑必然是建筑行业发展,乃至国家发展中的一大趋势。

[1] 卜增文,孙大明,林波荣,等.实践与创新: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综述[J].暖通空调,2012,42(10):31-32.

[2] 历 锐.绿色建筑体系的发展[J].价值工程,2012,31(19):55-57.

[3] 隋红红.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政策法规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2.

[4] 田慧峰,张 欢,孙大明,等.中国大陆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前景[J].建筑科学,2012,28(4):15-16.

[5] 李学征.中国绿色建筑的政策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6.

[6] 杨 敏.统筹规划创新标准努力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J].财务与会计,2012(10):111-112.

On development of green buildings in China and challenges and policies

Zhang Weimin

(ShanxiSecondConstructionGroupCo.,Ltd,Taiyuan030013,China)

Under the social background with consump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ecological damages, and serious pollution, the paper points out the idea of developing the green buildings,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reen buildings and some problems according to the features of the higher cost and external features of the green buildings, so as to provide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the green buildings.

green building, development, policy, system

1009-6825(2015)07-0232-02

2014-12-23

张为民(1973- ),男,工程师

TU201.5

A

猜你喜欢

绿色建筑发展
绿色低碳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