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拍好灯会
2015-04-07
每当正月期间,
全国各地都会有大大小小的灯会灯展,
看灯会也成了中国百姓的一大民俗特色,
同时也成为了广大摄影爱好者喜欢拍摄的一个题材。
如何拍好灯会,拍出特色,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现就本人的一点实践体会作简单介绍,
供大家参考。
结合环境
因晚上花灯与周边环境反差较大,所以通常画面是只见花灯不见环境,所以在夜幕降临之前进行拍摄,画面中会既有环境又有花灯,由于花灯基本都会有暖色光,在色彩上会与蓝调的天光形成冷暖对比,画面会非常漂亮。《青花映晚》就是利用天色将暗未暗之时,环境与花灯的反差不大,将两者有机地融合在一幅画面之中。《广场之美》拍摄于青岛奥帆广场2013年正月十五的灯会,鲜红的灯笼与暗蓝色的天空形成了漂亮的冷暖对比。此时,使用日光白平衡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其实有些灯会活动也会在白天进行,那时也要注意结合环境。
拍摄时最好带上脚架。相机设置需要注意的是:1、曝光模式:因为夜间灯光反差较大,如采用自动曝光模式容易造成曝光失误,虽然可以有曝光补偿,但还不如采用M挡手动模式,更容易准确控制曝光和设置各项参数。如白天或傍晚拍摄,可使用光圈优先,优先控制好景深效果。2、测光模式:建议晚上拍摄采用中央重点测光或点测光,如采用平均测光往往造成过曝现象,白天或傍晚可使用中央重点测光或平均测光。3、感光度设置:夜间拍摄,花灯亮度较大,所以不需要设置很高的感光度,一般在ISO 200-ISO 400之间足够。白天或傍晚也不需要很高的感光度。
巧用慢门
拍摄花灯慢门非常有用,可以拍出许多奇妙虚幻的效果,相机有时需要上脚架,有时需要灵活运用,比如曝光时间设为2秒,可以对主体曝光1秒,剩余1秒移动相机,那么主体花灯是清晰的,但在花灯下会形成一个拖影。移动的线路多种形式,可按直线形成拖影,也可按U形晃动,形成音乐符状。移动的形式花样很多,可以不断创新。也可以慢门追随拍摄,但成功率不高,比如《贵溪村的香火龙》,作者用1秒快门速度追随拍摄多张,只获得了这一张有清晰人物轮廓的作品。用广角镜头时,还可以使用1/15秒的速度,手持抓拍运动的花灯,可开启防抖功能,可大大提高抓拍的成功率,比如《游灯》。当然,使用三脚架更加保险,但是会降低构图的灵活性。
爆炸效果
爆炸效果也称为汇聚效果或发散效果,首先要使用较慢的快门速度,一般在1秒以上。对主体曝光先稍作停顿,再在曝光过程中转动或拉动变焦镜头的变动环,这样画面中的花灯会形成爆炸状,特别是对有点状灯光的花灯,更会产生美妙的射线。特别是背景较暗,缺乏细节层次时,这样的效果既能丰富画面,又能使效果本身更加明显。
多重曝光
夜间拍摄花灯,更容易使用和掌握多重曝光,因为花灯周边较暗,只要事先预留好位置,非常容易把不同的景物结合在一起。如果没有其他元素可以结合,还可以重复该元素本身。如《祥龙出水》,通过旋转相机,每次旋转90度,分四处曝光,得到了一个十字形的花灯,由于水面上的花灯周边球境较暗,所以多重曝光后画面仍十分干净。旋转时的要点要找准中心点,预留好适当的位置,多实践几次就能得到较理想的画面。《音符》是利用慢门对树上LED灯,相机按U字形轨迹晃动,产生音符状,然后对音符花灯进行二次曝光。
综合运用
可以将上述技巧进行一个综合的运用,那么拍摄的灯会将有更丰富的创意。如作品《飞龙在天》,利用慢门,先对主体花龙曝光片刻,再向右转动机器,让花龙背后形成虚影,产生龙在腾飞的感觉。然后第二次对挂在树枝上LED灯进行二次曝光,似同星星,整幅画面如同龙腾飞在星空中。再如《龙跃门》,作者为了在夜晚同时还原出房子和龙灯的细节,使用了比较亮的便携式LED灯进行布光,获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