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文物保护工程管理模式

2015-04-06

山西建筑 2015年36期
关键词:文物保护业主文物

余 晓 川

(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研究院,河南 郑州 450002)

论文物保护工程管理模式

余 晓 川

(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研究院,河南 郑州 450002)

简述了文物保护工程的内容及特性,介绍了三种现代建筑建设工程的管理模式,结合文物保护工程的现状,提出了采用合理的设计管理模式,并对其内容、人员组成及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指出项目设计管理模式对文物保护工程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意义。

文物建筑,保护工程,管理模式

随着我国文物保护事业管理体制逐步完善,《文物保护法》《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等严格的施行,文物建筑保护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等行业在经营方式、组织结构等方面必须完善管理体制。同时,对文物保护工程进行科学的管理,是文物保护工程顺利进行的保障,是确保文物建筑维修时采用正确方法的有效控制手段,所以采用合理的管理模式有着重要意义。

文物保护工程项目是指以文物保护维修施工为管理对象,在一定的时间内按预期目标和文物保护修缮法规、标准完成的一次性任务。文物保护工程项目与现代建筑工程项目有共性,亦有独特性。现建工程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所有工程,即按合同规定时间内完成。预期的工程量十分清楚;而文物保护工程更加强调文物的特性,由于其现存情况复杂,维修变数较多。要求在一定的时间按文物建筑修缮原则完成维修工作。如果文物保护工程项目按限定时间内完成,由于时间仓促可能产生勘察工作不细致、建筑病害原因不清楚、维修方法不正确,导致保护性破坏。这里所说的一定时间也不是无限制地拖延下去,而是采用科学的态度,认真负责的精神,准确判断病害产生的原因,细致研究修缮方法与措施,在尽量短的时间完成文物保护工程项目。现建工程虽然是一次性任务,局部产生错误可以拆除重新再来。而文物保护工程更强调工程的唯一性和文物的不可再生性,一旦产生错误造成的损失可能是永远无法弥补的,文物的原真性便遭到破坏。文物保护工程的特殊性就要求我们采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尽量减少保护性破坏。

1 文物保护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

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形式是直接影响到文物保护工程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文物保护工程既具有一般工程项目的特点,又有其特殊的一面,它的最终目标是以文物建筑修缮原则为基础使文物建筑得到有效的保护,而不是一般工程的确保质量与工期下获得最大利润。所以文物保护工程项目管理形式的选择就应该围绕最终目标的实现,怎样有利于最终目标的实现就选择这种管理模式。

项目管理理论作为一门新兴的应用学科,理论研究的历史并不遥远,但实践活动从建筑活动开始而开始。随着项目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全面化,其理论则更加严密、准确。《文物保护法》公布实施后,作为工程项目的特殊一员的文物保护工程项目的管理必须更加严格和周密,确保文物建筑得到有效的保护。现将现代建筑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介绍如下,以便选择出适合文物保护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

1)设计建造模式。这种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在工程方面最为通用,它是一种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业主委托建筑师和咨询工程师进行前期各项有关工作(如进行可行性研究等),工程项目评估立项后再进行设计,设计与招标文件完成后,通过招标选择承包商,最后按设计图纸进行验收。这种管理模式应用在文物保护工程,管理模式应是文物保护单位业主委托文物保护专家或通过对文物建筑病害长期的观察,需要维修时进行立项,然后与文物保护设计单位签订设计合同,并进行保护设计。通过审批后,通过招标确定施工方,按图纸施工,最后验收。这种管理模式最大的优点是:由于该模式长期被采用,管理方法比较成熟,各方面对有关程序都较为熟悉。业主可自由选择咨询、设计人员,对保护设计以及保护施工可以进行有效的控制。很明显文物保护工程的两大环节设计与施工在这种模式下被分隔,业主的控制权较大,易产生不利于文物建筑保护的因素。同时,这种管理模式时间跨度较大,但环节联系松懈,前期资金投入较大,设计变更手续繁琐。

2)建筑管理模式。建筑管理模式,是近年来国内外广泛流行的一种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与传统管理模式(设计图纸全部完成之后进行招标、施工的连续模式)不同,而是采取阶段发包方式,又称快速轨道方式。即业主委托建筑管理工程师(又称“CM经理”)与建筑师共同负责组织和管理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CM经理负责整个工程的管理,建筑师对设计、施工的管理起协调作用。在主体设计方案确定后,随着设计工作的进展,完成一部分分部工程的设计后,即对这一部分分部工程进行招标、施工。建筑管理工程师定期与设计方、施工方进行会晤,对成本、质量和进度进行监督。

文物保护工程运用这种管理模式,需要文物保护业主首先委托文物建筑管理事务所对文物建筑现存情况评估、立项,设计单位根据评估与实地勘察做出初步设计,审批后,文物管理事务所、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同时入场,设计单位对文物建筑进行详勘,制定出详实的维修设计,施工单位根据维修图纸进行保护施工。文物管理事务所负责对工程的全面管理,协调设计与施工,确保文物建筑修缮原则的落实,及时处理出现的各种问题,保证资金的有效使用。采用这种管理模式可以有效的保证文物保护工程目标的实现,缩短设计到施工的周期,节约资金,提高保护设计的水平,设计与施工之间有CM经理进行沟通,维修水平可以得到保证。同时,这种管理模式也有明显的不足:a.当前业务水平较高的文物建筑管理事务所较少,甚至还没有文物建筑管理工程师。b.设计与施工同时进行管理较为复杂,协调相对困难。c.业主与管理部门对保护工程的干预不明显。这种管理模式在制度完备,法律、法规、规范健全与管理人才充足的条件下是较为理想的最终模式,但目前尚不具备这种条件。

3)设计管理模式。设计管理模式类似建筑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由设计方提供设计与施工管理,或设计与施工组成同一实体向业主提供服务,类似现建工程的项目总承包。这种模式下,设计方起主导作用,指导并监督施工。设计师与CM经理基本相当,更偏向于技术指导。目前文物保护工程的现状,更适合设计管理模式。首先,文物保护设计人员较为充实,经过几十年文物建筑修缮经验的累积已形成了一套基本完整的设计理念。其次,设计与施工能够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有利于文物保护工程目标的实现,对文物建筑修缮水平的提高起关键作用。

2 文物保护工程项目设计管理模式的运用

设计管理模式是指:设计方或设计施工同一体向业主提供保护设计并指导维修施工和施工管理服务。采用设计管理模式时,业主只须签订一份设计施工合同。文物保护工程项目运用该模式时,一般文物保护单位的业主委托设计单位对文物建筑现状情况做出评估,进行立项,并上报管理部门,立项通过后,设计单位对文物建筑做进一步的勘察与保护设计。通过审批后,设计方与施工方组成同一实体由设计方为主,一方面对文物建筑进行全面细致的勘察,提出行之有效的维修措施;另一方面指导并监督施工,对出现的问题做出及时的处理,确保文物维修项目目标的实现。

1)设计管理模式的内容。a.立项阶段。该阶段目标控制的主要任务是协助文物保护单位业主初步对文物建筑现存情况进行分析,初步判断现存残损主要原因,以及维修措施,提出保护工程项目的最终目标。具体的工作就是编写符合实际情况的保护工程项目建议书。管理部门对项目建议书进行审查,如果同意进行立项,纳入维修计划。b.初步勘察设计阶段。该阶段在项目建议书批准后进行,主要工作是为文物建筑初步做现状勘察与保护设计。该阶段的管理应从技术上把关,对现状图纸要认真校对,准确判断文物建筑的残损原因,提出可行的维修措施。编制详细的勘察报告,通过对各种维修方案的比较,得出最为合理的维修措施。由于条件限制,初步勘察与设计阶段不可能全面涉及文物建筑各个构件,只能对文物建筑的维修提出较为粗略的方案。初步勘察结果与设计须经文物主管部门审批后项目才能进行实施。c.项目实施阶段。文物保护工程项目初步设计获得批准后,进入项目实施阶段。项目实施阶段是决定和影响项目最终目标实现的关键阶段。首先,要对初步设计提出的维修措施进一步细化,对每一个残损构件做出行之有效的维修手段。其次,设计与维修施工同时进行,双方联系紧密、互相制约、互相提高。项目管理以协调设计与施工为主,在确保保护工程目标的前提下,通过各种技术手段保证项目有序的进行。通过设计师在其中协调,有效的沟通设计与施工两个环节,及时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更为有利于文物建筑的修缮。该阶段的管理工作主要靠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同时业主应依靠监理单位参与对工程项目的质量、资金使用、工期进度、文物安全等各方面的监督,减少保护性破坏的可能性。工程项目完成后,由设计方与施工方共同完成竣工报告。d.验收阶段。管理部门根据立项建议书、初步设计文件、施工设计文件、设计变更文件、竣工报告以及文物修缮原则、有关的法律、法规、规范等,全面对文物建筑的维修进行验收。通过验收后,向业主单位移交。

2)设计管理模式人员组成。设计管理模式是以设计人员为主导的管理形式,其保护项目管理人员的组成应以具有文物建筑勘察设计从业资格的设计师为主导成立文物建筑保护工程项目管理部。项目部由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共同授权相关权益,对其职责提出总体要求。项目部对保护工程负全责,依据文物修缮原则维修文物建筑。文物保护工程管理项目部的人员组成有主持(具有文物建筑勘察设计从业资格的设计师担当,其主要职责为全面负责项目的实施与管理,对项目负责)、施工负责人(具有文物建筑保护工程施工从业资格的工程师担当,主要职责是负责保护工程施工的管理,协助主持完成维修任务)、项目经济员、设计人员、施工技术员、材料员等。项目部在主持的领导下对保护工程项目的维修措施、施工质量、文物安全、资金使用、资料收集、人员安排等全方面进行科学管理,从而达到文物建筑保护工程项目的最终目标。

3)控制与监督。文物建筑保护工程项目的设计管理模式下的控制与监督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文物管理部门对保护工程的监督。包括在立项阶段对文物建筑修缮建议书的审批;初步勘察设计阶段对初步设计的评审;验收阶段根据立项建议书、初步设计文件、施工设计文件、竣工报告等技术文件对文物保护项目进行严格的验收。在项目实施阶段管理部门应不定期组织有关专家对保护工程进行检查。其二,文物建筑保护监理单位对项目进行全过程的监理与控制,严格按有关规定规范、技术文件、设计图纸对保护工程实施情况与技术措施进行检查,严把质量关。

4)设计管理模式的优点与不足。文物保护工程项目采用设计管理模式其优点是:以设计为主导,加强了设计与施工的联系,减少了文物建筑保护工程项目的不确定性带来的不利因素;文物修缮的原则、规范可以更好的得到实施;设计为主导,减少了设计变更给施工带来的不便;有利于节约成本,缩短了从设计到施工的工期,减少了不确定因素;有利于管理部门与监理单位的监督;有利于资料收集和信息反馈等。设计管理模式的不足之处在于:在当前情况下,从事文物建筑保护的专业人才数量不足,还不能满足文物保护事业发展的需要;设计管理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业主干预较少;在项目实施阶段,管理部门的监督力度不足。

在目前情况下,设计管理模式是对文物建筑保护工程进行有效管理、减少不利因素、确保对文物建筑合理修缮的较好管理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应尽量避免不足之处,充分发挥优点,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得到完善。

On management models for relics protection projects

Yu Xiaochuan

(HenanRelicsPreservationResearchInstitute,Zhengzhou450002,China)

Indicates the contents and features for the relics preservation projects,introduces the management model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buildings,points out reasonable design management models according to the status of the relics preservation projects,analyzes its content,personnel,advantages,and disadvantage,and indicates it is important to project design management model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relics.

relics building,preservation project,management model

2015-10-15

余晓川(1970- ),男,副研究员

1009-6825(2015)36-0231-02

TU-87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猜你喜欢

文物保护业主文物
丹江口库区加强文物保护(之一)
文物的栖息之地
花盆坠落伤人 业主负责赔偿
博物馆与近现代中国文物保护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探究业主在工程建设各阶段的造价控制
名胜古迹
骨角质文物保护研究进展
浅谈业主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