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建设低碳城市的策略与方法

2015-04-06林金德

山西建筑 2015年36期
关键词:能源建设发展

林金德 刘 畅

(1.厦门市宏展园林工程有限公司,福建 厦门 361009;2.华中农业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0)

谈建设低碳城市的策略与方法

林金德1刘 畅2*

(1.厦门市宏展园林工程有限公司,福建 厦门 361009;2.华中农业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0)

论述了低碳城市的概念及理论内涵,分析了建设低碳城市的科学性和必要性,从减少碳源和增加碳汇两方面,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的具体策略,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低碳城市,节能减排,清洁能源,绿地系统

1 低碳城市的概念及内涵

1.1 低碳城市的定义

在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定义中,低碳城市是指城市在保持其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并将自身能源的消耗量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保持在较低水平。

1.2 低碳城市的内涵及其主要研究角度

1)从能源减耗和生产消费的角度。能源和生产的低碳化是建设低碳城市的根本。能源减耗的内容涵盖了方方面面,大至低碳性能源的开发,小至提高燃气的普及率、城市绿化率和废弃物处理率等多个方面。通过实行低碳化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可以建立良性的可持续能源生态体系。2)从规划调控和技术开发的角度。根据我国特殊国情,建设低碳城市应重视城市规划、建筑节能和规划环评等领域,走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低碳城市发展之路。低碳城市涉及生产、交通以及建筑三大领域,就其技术层面不仅涉及新能源的开发,还包括了绿色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等领域。3)从社会管理和公众参与的角度。针对于社会层面,建设低碳城市需要以政策为基础,实行可持续的生产模式;控制高碳产业发展,实行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加强国际合作,引进低碳新技术。在国家通过规划、政策和制度建设来推广低碳理念的同时,需要由公众广泛参与使其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4)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角度。以“环境和谐”为低碳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低碳城市建设不仅关注全球气候变化,更要关注城市中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从“可持续发展”和“宜居”角度出发,注重于弘扬中华传统的环境文化,贯彻“天人合一”的理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城市需要依据自身发展特征选择适宜的低碳发展模式,在低碳城市理论被更深层次地理解和认识的同时,其内涵也在不断地完善。

2 建设低碳城市的策略和方法

城市是工业节能的主要载体,建设低碳城市,需要以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能源和转变能源结构为特点,通过改变社会经济的增长方式、提倡居民节能生活方式以及制定以节能为向导的积极能源政策,从而形成贯彻低碳理念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研究表明,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可以提高城市的能源效率,使能源结构更趋清洁。低碳城市建设需要从减少碳源和增加碳汇两个方面推进。

2.1 减少碳源

1)优化社会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主要体现在生产结构、产业组织结构、产业技术结构以及三次产业结构等方面。我国目前服务业比重偏低,主要依靠工业拉动经济增长,使得经济增长过于依赖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加快城市模式的转变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碳减排和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策略。

2)合理进行城市规划,组织低碳交通体系。科学的城市规划是建设低碳城市的第一步。城市基础结构是组织城市交通体系的前提。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城市的绿色交通体系应与城市空间结构相适应。研究普遍认为,城市空间密度是组织绿色交通体系的决定性因素,城市的高密度开发有利于低碳交通模式的实现。紧凑型城市会减少出行距离,进而进一步减少小汽车的使用量,增大步行及公共交通的使用可能,有利于低碳交通的建设。交通结构体系是城市空间结构的基础,故绿色交通体系是形成低碳生态型城市空间结构的基础。城市交通体系应与城市空间的功能相结合,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致力于提升人在空间中感受的舒适度。绿色交通体系重视交通运输的质量和居民生活质量,需要重新审视人在城市空间结构中的立场与价值。对于建设低碳交通模式来说,主要是通过合理的城市规划减少居民的出行需求和出行距离,从而限制小汽车的使用,支持步行、自行车或公共交通等出行方式。着眼于我国目前的城市发展状况,应首先实施对于步行及自行车交通体系的优化,组建快速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同时注意限制小汽车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形象的改善。

3)积极推广使用低碳技术。减少碳源,需要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和推广,鼓励企业增加创新和改造节能减排技术的投入,并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尤其是要推动研发和创新清洁能源技术,实施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实现污染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是建设低碳城市的关键环节,即通过技术的革新进行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使污染物从源头上减少排放,如通过建造低能住宅等来达到降低能源消耗等。

4)合理调整城市能源结构,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能源结构的持续改善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是低碳城市建设的根本保证。通过增加清洁能源(风能、太阳能、地热、沼气、天然气、电能、生物质液体燃料等)的供应量,提高清洁能源在终端消费中所占有的比例,减少矿物质的能耗,以使能源趋向无碳化、低碳化。在能源供应方面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这是一项着眼于未来的不可缺少的计划。可再生能源与传统石化能源相比的优势不仅在于其随处可得,不排放温室气体或不排放多余温室气体,不产生有毒废物,节约人力,而且也避免了有害气体和温室气体的排放。此外应大力鼓励新技术的应用,如利用废水来完成热交换,通过垃圾焚烧来获取电能等,在实现低碳的同时,又减少了垃圾容量。

2.2 增加碳汇

城市作为自然和人文的双重环境,其碳汇资源也受城市绿地和城市发展的双重影响。城市绿地系统的构建是低碳城市建设中的关键部分。城市绿地系统作为城市区域内唯一的自然碳汇资源,也是引导人们构建低碳生活方式的物质环境。城市碳汇能力的提升依赖于其绿地系统的构建。

合理的城市绿地系统既可以直接吸收城市中排放的碳,同时有助于缓解热岛效应调节城市气候,以间接的减少碳排放。城市绿地系统作为城市中唯一不消耗能量的碳汇途径,其完善与保持应采取以下措施:

1)开展造林,建设林地保育新机制。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实施城市环境“碳中和”。碳中和即碳补偿,是人们经过减排措施降低个人或组织的碳排放量,然后通过碳补偿的机制购买一定的碳信用来抵消排放,以达到温室气体零排放,进一步降低温室效应的目的。为了最大提高森林的储碳量,应从意识上注重林地和原有碳库的保护,提升数量的同时控制质量。

2)加强山体水系保护,建设城市绿色长廊,完善绿地系统。绿色廊道形成一道城市外部生态屏障,阻挡了冬日的寒风,同时对生态系统的维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绿色廊道起到维育生态基底、为植物生长和动物繁衍提供空间和发挥安全防护、美化景观等多重功能。绿地系统对低碳城市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规划设计城市的绿地系统时必须更加注重低碳理念的指导,提升技术并注重理论实践,以创造出在灵活适应气候变化的同时又有助于减缓气候变化的城市绿地系统。

3 结语

哥本哈根会议宣告着低碳城市的到来,建设低碳城市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现代社会马上面临着由能源资源消耗粗放型的高碳发展向能源清洁高效集约利用的低碳发展的亮丽转型。低碳社会和低碳城市的建设具有全民参与性、主动性,是对实现社会和谐及可持续发展的最具体、最有力的实践和证明,应做到共建共享。城市化不仅是城市经济提升发展的过程,也是城市节能减排,积极转型的过程。城市作为碳排放主要场所,进行低碳建设势在必行。

[1] 陈 飞,诸大建.低碳城市研究的理论方法与上海实证分析[J].城市可持续发展,2009(10):71-79.

[2] 付 允,汪云林,李 丁.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研究[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2):6-7.

[3] 金 石.WWF启动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J].环境保护,2008(2A):22.

[4] 胡鞍钢.中国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挑战[J].国情报告,2007(7):29.

[5] 夏堃堡.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J].环境保护,2008(2A):33-35.

On strategies and methods of low-carbon urban construction

Lin Jinde1Liu Chang2*

(1.XiamenHongzhanGardeningEngineeringCo.,Ltd,Xiamen361009,China;2.CentralChinaUniversityofAgriculture,Wuhan430070,China)

The paper indicates the concept of low-carbon cities and its theoretic connotation,analyzes the science and necessity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low-carbon cities,and points out its strategies from the reduction of carbon resources and increases of carbon sink,so as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low-carbon city,energy-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clean resources,greenland system

2015-10-20

林金德(1981- ),男,工程师

刘 畅(1994- ),女,在读本科生

1009-6825(2015)36-0202-02

TU201.5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猜你喜欢

能源建设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