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滩水电站扩建工程进水口高边坡开挖爆破飞石控制
2015-04-06胡宝清
胡宝清
(葛洲坝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成都,610091)
1 工程概述
岩滩水电站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县境内红水河上,总装机容量1810MW。其中,一期工程装机容量1210MW,扩建工程装机容量600MW。进水口布置于一期工程坝轴线上游约60m的右侧河岸,开挖量为70多万m3,其中石方开挖约50万m3。
引水明渠长约175m,渠底高程212m~193.2m,最低开挖高程190m,设于一期厂房进水口右岸岩坡小沟内。沟谷发育方向为北西向,在渠底212m高程以上,右侧山坡坡角为25°~28°,坡比为1∶2.14~1∶1.88。沟的下游山坡平缓,且自沟尾至沟口变陡,由16°变为32°,相当于坡比1∶3.5~1∶1.6,较陡的32°坡体多为风化岩质坡。
明渠右侧和下游洞脸坡高均为30m~90m,大部分为70m~80m。边坡下部由弱——微风化石英脉岩和蚀变岩夹少量松软岩组成,中部为上过渡相细——中晶辉绿岩,无明显夹泥,上部为全——强风化层,厚约5m,上覆残坡积层由含碎石粘性土夹石英脉岩块组成,明渠区最厚15m多,属开挖范围,坡顶则为6m~11m。
岩滩水电站扩建工程进水口开挖作业区域离一期永久建筑物近,最近处仅24m;边坡较缓但高度较大,最高达102m;石方开挖量大,石方比例达71.5%。施工项目为扩建工程,一期电站已投入运行。为避免爆破作业对一期电站及周边民居构成影响,爆破飞石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本工程在控制爆破飞石上采取的措施可以归纳为两大类:主动防护措施;被动防护措施。
2 主动防护采取的措施
2.1 爆破开挖顺序的合理选择
爆破作业,爆破飞石主要沿最小抵抗线方向飞出,即主要由自由面方向飞出。故为控制飞石,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改变主爆破方向,使主爆破方向偏离需保护区域,尽量朝向无人烟及建筑物区域。本工程主要采用以下开挖顺序进行爆破作业:
2.1.1 对引水明渠右侧山体的爆破施工,从上游往下游依次进行。爆破作业将有2个自由面,一个朝向河流方向,一个朝向河流上游方向。在爆破施工时,将底盘抵抗线定于朝向河流上游的自由面,使爆破作业临空面背向大坝方向。同时,在连网时,将左侧炮孔的起爆顺序放在右侧炮孔之后,为左侧爆破孔增加自由面,以此来减少飞石。
2.1.2 对于下游引水洞洞脸上方山体的开挖,主要在靠近山体侧,即右侧,先进行一次爆破作业,形成沟槽。开挖顺序从右侧到左侧顺序施工,爆破作业将有2个自由面,一个朝向右侧即沟槽方向或上次爆破炮区,一个朝向河流上游,选择朝向山体即每次爆破作业右侧为爆破作业底盘抵抗线面。同时,在起爆顺序上,将上游炮孔起爆顺序放在下游炮孔之后,为上游侧爆破孔增加自由面。
2.2 选取合理的钻爆参数
进水口石方开挖方量比较大,出于经济考虑,采用深孔梯段爆破。由于开挖各梯段高度为15m,结合爆破振动控制要求及现场实际操作(钻孔操作、爆破器材等),梯段高度定为8m,钻孔深约9.5m(超深1m)。
2.2.1 爆破单耗。爆破单耗过大,造成爆破时能量除用于粉碎岩石外,还有多余的能量作用于某些碎块上,使岩块能飞很远,造成飞石;爆破单耗过小,造成大块率过大,受挖装手段限制,施工效率将会降低,且大块岩石二次爆破的飞石控制难度更大。结合岩石情况及现场挖装手段,通过爆破试验,将爆破单耗控制在(0.4~0.45)kg/m3之间,装药时根据现场岩石情况略作调整。
钻孔采用潜孔钻,孔径φ100mm,采用不耦合装药,药卷直径φ70mm(2#岩石乳化炸药)。
2.2.2 孔位布置。底盘最小抵抗线过小,爆炸气体对岩石的有效作用时间过短,应力波在薄弱处突破,造成飞石;底盘抵抗线过大,易产生漏斗效应,同样易造成飞石。按以往工程经验,W底=(20~50)D;D为钻孔直径,W底=2m~5m,取W底=2m;则孔距a=(25~50)D=2.5m~5m,取2.5m;排距b取2m;缓冲孔取1.2m~1.5m。
2.2.3 填塞长度。当堵塞长度过小时,爆破时孔口四周部分岩石获得较高的初始速度从孔口处冲出,形成爆破飞石;当相邻二个以上爆破孔同时出现堵塞长度过小时,孔口处出现应力波叠加,爆破漏斗效应更显著,飞石更远。所以堵塞长度必须大于最小抵抗线;当堵塞长度过大时,容易形成大块石,根据以往经验,填塞长度L=(25~50)D,L=2.5m~5m,堵塞长度取4m~4.5m。堵塞物为方便操作,直接选用钻孔排渣,但应筛出里面的碎石,同时应保证堵塞质量。
2.2.4 爆破网络。微差爆破网络能较好地控制爆破飞石及大块率,孔间延时时差是一个相当关键的参数,对爆破结果影响较大。结合爆破振动控制要求,孔内孔外分段相结合,单孔单响,结合以往爆破工程经验,孔位之间段位延时选择50ms~110ms。
2.3 对爆破面的覆盖防护
为避免爆破飞石造成的损失,对部分关键部位还采用了覆盖防护的措施以确保安全。
覆盖防护,对炮区使用铁丝网加沙袋进行防护。首先在超出炮区2m范围内区域铺设一层铁丝网,后在铁丝网上摆放沙袋,沙袋摆放数量按爆破孔(4~5)个/m2、预裂孔(2~3)个/孔,并结合实际装药量进行控制。
2.4 加强对作业现场的施工管理
每次爆破作业前,首先结合相关资料进行现场地质勘查,摸清岩石地质结构特点,诸如岩石类型、风化程度,断层和节理的方位走向、岩缝、软弱层等。结合炮区实际情况,开展爆破设计工作,合理布孔、选定装药结构、计算装药量及爆破网络等。
钻孔过程中实行过程控制,每个炮孔的孔位由技术人员现场确定并做出标记。各孔要尽量平行,严禁出现交叉。钻孔时,在开孔及头1m过程中,随时测量角度,发现偏差,及时修正。同时,操作手通过钻机工况,随时掌握出现的异常地质情况,对出现的裂隙、夹层等特殊地质做好记录,作为后续计算装药量的补充依据之一。
装药前,首先检查孔况,对出现孔位异常的,如孔深、角度问题,需进行处理后再装药,如不能处理到位,将此孔废弃后重新补孔,满足要求后再开始装药作业。对于单孔药量,由专业技术人员结合现场实际进行控制,严禁随意增减药量。尤其是第一排孔的装药,如由于自由面的不平整,造成最小抵抗线过小的,需采用减少药量或在薄弱位置间隔装药等手段进行控制。严格按照爆破设计布置爆破网络,连网完成后,对网络要进行复查,保证各孔及联网段位正确,确保爆破网络与爆破设计相符。
做好爆破警戒工作,爆破作业前对爆破设计中划定的爆破警戒区(不大于200m)人员、设备进行清理,爆破警戒工作完成后,方能起爆,避免爆破飞石对人员、设备造成损伤。
3 被动防护采取的措施
主要是以下防护方法:间接防护及保护性防护。
间接防护。根据爆破时最小抵抗线的方向,在大坝关键部位附近适当位置布置一道被动防护网,主体使用钢管排架。钢管排架主要材料是φ48mm钢管,立杆间距1.2m,层间距1.5m,纵横钢管交叉采用扣件联接,立杆节长采用搭接,搭接长度大于1.5m,排架外侧设斜撑,同时在其上铺设一层钢丝网,一层竹跳板,竹跳板、铁丝网用扎丝绑扎,以使其能承受爆破飞石的冲击,主要遮挡从爆破作业中飞出的石块。
保护性防护。对大坝坝头的变电器房及岗亭等设施,外层堆码沙袋、顶部摆放竹跳板进行防护。
通过采取被动防护措施,即使爆破作业过程有少量飞石自爆破区飞出,也能避免对建筑物构成破坏。
4 小结
通过采用以上主动防护及被动防护措施,进水口开挖工程从开始开挖至开挖结束,自始至终无一例对一期电站运行构成影响的爆破安全事故发生,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也未受到影响。实践证明,高边坡开挖爆破所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十分合理,对整个开挖爆破飞石安全控制取得了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