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放缓,转型升级——许连捷解读生活用纸行业新常态
2015-04-05本刊编辑部
增长放缓,转型升级——许连捷解读生活用纸行业新常态
Xu Lianjie Interprets “New Normal”
编者按:最近半年多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已经成为热议的话题,作为中国经济形式的总体趋势,新常态在各行各业都有具体的体现。而生活用纸行业现阶段的“新常态”具体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行业企业又应以怎样的心态和行动来应对新常态的到来?恒安集团CEO许连捷在近期接受《济南日报》的采访时,阐述了自己对生活用纸行业新常态的解读,本刊特结合许总的解读,对生活用纸行业发展的新常态进行简要分析,以待抛砖引玉,引起行业对“新常态”的思索并找到适当的应对措施。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在此后的经济工作会议以及APEC峰会上,习总书记对“新常态”又做出了进一步的阐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到底何为“新常态”,《经济日报》评论员文章是这样表述的: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适宜、结构优化、社会和谐。转入新常态,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已经或即将发生诸多重大转变,经济增长将基本告别过去多年10%左右的高速度,转为中高速发展,经济结构也将与传统粗放的增长模式告别。
与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用纸行业,也正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与中国大的经济环境相对应,生活用纸行业的新常态主要体现在增长放缓和转型升级两个方面:
1 增长速度放缓,但仍保持一定的增幅
经济新常态的一个显著表现就是经济增长迎来换挡期,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平稳过渡。
中国生活用纸行业由于前几年投资项目过于集中,使得产能大量释放,供需失衡明显加剧,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行业领先企业继续扩产,但步伐趋缓,预定的扩产项目普遍调整或延期。另外,随着营销以及渠道成本的增加,企业2014年的盈利水平比2013年同期有所下降,生活用纸行业整体增长放缓。
以恒安为例,2014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为17.75亿港元,同比下降4.5%,毛利率为44.9%,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
许总解读:经济增长放缓是一种健康现象
在经济发展转型期,增长放缓比加速更健康。这种新常态是一种健康现象,在这种背景下,企业要做强、做精,而不是盲目做大,在产能普遍过剩的情况下还拼命横向扩张,这是不可取的。
实际上,这几年关于生活用纸行业产能过剩的说法也是日盛,而造纸相关及其他企业仍在纷纷踏足这一领域。产能释放集中,供应量快速增加就会加剧供需失衡,市场也将迎来淘汰期。这是一种市场的正常反应,如果你的竞争力提升了,国内产能过剩了,你还可以去国外竞争!
2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转型升级加速
为了适应逐步放缓的经济增长速度,中国经济结构正在发生转折性变化。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性调整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
生活用纸行业面对产能过程等情况,也加速了落后产能的淘汰。201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分批强制淘汰落后产能,同时市场淘汰法则在生活用纸行业中的表现也愈加明显。
在转型升级方面,领先的生活用纸企业起到了引领作用,在建设一体化产业园、节能降耗,以及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等方面做出了不断的尝试。恒安在2014年启动了第三次管理变革,联手国际巨头IBM、SAP,打造供应链整合项目,面向大数据、O2O电商、移动等趋势设计全新的供应链整合平台,推动供应链的可视、可控和可持续优化发展。
转型升级的一个方面是增长推动力的多元化,由原来的投资驱动等转向创新推动。生活用纸企业在过去的几年中不断创新和开发差异化产品,增加产品的卖点和利润增长点,扩大市场份额。如恒安在2014年推出了心相印茶语•丝享高端系列面巾纸、以及心相印“湿厕纸”,采用可冲散的干法纸为基材,可温和杀菌,有效清洁。
许总解读: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目前全国很多行业都出现产能过剩问题,已经到了必须转型升级的时候。在“新常态”下,经济增长放缓了,这就证明转型已经开始。“转”就是从原来没有效益转向有效益;就是老的产品在下降,附加值高的新产品在上升。所以一定要通过技术、管理等各方面创新来提升产品价值。企业现在已经不能像以前那样拼规模,靠扩张去增长、去发展,当务之急是要提升企业内涵,也就是综合竞争力。我认为,以前是向外扩张,现在是对内提升,通过各项创新来提升自己的价值。
综上所述,生活用纸行业的“新常态”集中表现为整体增速放缓,但是更趋平稳,不再一味追求过高的速度;行业结构优化升级,增长动力更为多元。在提及“新常态”后,习近平总书记曾进一步指出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转型期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与许总认为行业增长放缓是一种健康现象不谋而合。如今,中国生活用纸行业的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也面临增速放缓、产能过剩加剧、成本上升等困难。企业在发展自身业务时仍然要以平常心面对,戒骄戒躁,积极推动转型升级,以更多创新的产品来赢得市场份额。
(本刊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