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视角下蜀绣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2015-04-05范小敏王佳丽韦林龙
范小敏, 谭 丹, 王佳丽, 韦林龙
(1.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成都 610031;2.四川省丝绸协会,成都 610031;3.四川省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都 610031;4.成都蜀绣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都 611731)
改革与管理
区域视角下蜀绣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范小敏1,2, 谭 丹2, 王佳丽3, 韦林龙4
(1.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成都 610031;2.四川省丝绸协会,成都 610031;3.四川省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都 610031;4.成都蜀绣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都 611731)
通过追溯蜀绣起源、兴衰与复苏的发展历程,从生产规模、产品结构、人才队伍、原材料供应、技术创新、市场认知度等方面深入分析了蜀绣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借鉴苏绣、湘绣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融合川蜀特色及“大成都”区域视角,针对性地提出了未来蜀绣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其中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创新力度、突破传统经营模式、建立公共服务平台、打造特色基地、实施名牌战略、加大政府财税扶持力度等方面,以期为传统蜀绣产业的振兴和发展做出贡献。
蜀绣; 非物质文化遗产; 区域经济; 产业发展; 转型升级; 对策建议
蜀绣与苏绣、湘绣、粤绣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绣”。古往今来,蜀绣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璀璨的技艺文明,传播海内外,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2013年3月“第一夫人”彭丽媛在参观坦桑尼亚“妇女与发展基金会”时,送出的三件国礼中就包括了一款大熊猫蜀绣座屏[1]。蜀绣已成为除大熊猫外的第二张四川名片。但近年来,蜀绣的发展无论是生产经营规模、产品附加值,还是市场认知度、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均落后于苏绣和湘绣。本文试图从分析蜀绣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困境入手,探索一条符合蜀绣自身特点的产业转型升级之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产业发展的联动,使传统优势产业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1 蜀绣历史沿革
1.1 蜀绣溯源
蜀绣起源于川西平原,发祥于成都,为古巴蜀和四川刺绣的统称。蜀绣始源于周,兴于汉,盛于唐,有着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具有渊源的人文文化和深厚的产业基础。蜀绣原主产地为成都、郫县、温江、绵阳、重庆等地。最早记载蜀绣的文字,出自西汉文学家扬雄(成都人)的《蜀都赋》,其中讲到在成都随处可见“若挥锦布绣,望芒兮无幅”“挥肱织锦,展帛刺绣”的繁荣场面[2]。三国时代,蜀国的主要经济支柱是蜀锦蜀绣,有“伐敌之资,唯仰锦耳”之说。宋朝《全蜀艺文志》中也有“织文锦绣,穷工极巧”的描述[3]。
1.2 蜀绣的兴衰
蜀绣的辉煌史已停滞近百年,20世纪初的战争使其受到重创,“文革”期间几乎遭受灭顶之灾。这期间,蜀绣所有资料图稿被焚烧殆尽,历史资料全部毁灭,蜀绣产品被扣上“封、资、修”的罪名,从事蜀绣的艺人也被诬为“为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服务”,致使蜀绣行业转产,蜀绣艺人改行另谋生路。成立于1961年专业生产蜀绣的集体所有制企业成都蜀绣厂,也在那时处于关闭停产状态。
1972年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成都蜀绣厂开始恢复生产,并在成都西郊著名的风景区浣花溪畔、草堂寺侧,建立了占地6 600 m2、建筑面积3 300 m2的蜀绣大楼[4]。1981年后,蜀绣有了较大发展,成都有三家专业从事刺绣生产的企业,成都郊县农村加工刺绣的人员迅速增至七八千人,那时郫县的安靖镇几乎“家家女红,户户针工”。蜀绣行业重焕光彩,这一时期挖掘整理出12大类130余种蜀绣针法,研制出双面绣、双面异色绣、双面异色异型绣等产品,创作出《芙蓉鲤鱼》《文君听琴》《九寨大熊猫》《金丝猴》等一大批优秀作品,并在国内外各类比赛中获得多个奖项,涌现出了彭永兴、郝淑平、彭世平、孟德芝等国家级、省级蜀绣工艺美术大师。然而好景不长,20世纪末现代生产工艺及电脑绣花的出现,剧烈地冲击了传统工艺的生存空间,蜀绣不可避免地失去了大片市场。2005年随着四川唯一一家从事蜀绣生产的专业工厂的解体,四川蜀绣业成为一盘散沙,数百名蜀绣能工巧匠自谋职业,从事刺绣行业的人越来越少,整个蜀绣产业走向沉寂。
重庆地区的蜀绣技艺,是蜀绣两大主要区域内的重要流派之一。渝中区文化馆副研究员卢延辉介绍,抗战时期,苏绣、粤绣、湘绣技艺融入蜀绣,使蜀绣工艺更臻完美,形成了自己的风格。20世纪40年代重庆市区有十几家蜀绣作坊,300多位蜀绣技师。富裕人家平时家中常备着小幅绣品,作为客人来访时的回礼;普通人家逢上嫁娶、年节等大事时才能绣上一幅;当时在重庆的外国人也特别喜欢蜀绣,因此绣坊的生意特别红火。50年代至70年代,重庆市挑花刺绣厂集中了几乎重庆全部的蜀绣人才。90年代后期,刺绣厂开始快速减产,2000年最终停产倒闭。绣工们大多转行,人才锐减,重庆蜀绣从此辉煌不再。2008年,重庆蜀绣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重庆蜀绣重新回到人们视线。目前,重庆地区的蜀绣作坊,主要分布在渝中区,全市共十余家,市内蜀绣工匠仅百余人。重新归来,却没能将蜀绣的辉煌一同带回来,重庆许多蜀绣艺人的作品苦于没有市场而勉强维持。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康宁如此介绍蜀绣在重庆市场上的困境:“重庆的很多蜀绣大师基本上都是靠在家教授徒弟传承这个技艺,少有人将蜀绣市场化,更谈不上经营了。……近年来,重庆本土的蜀绣大都缺乏品牌知名度,大师们常常花大量时间绘制做工精良的作品,但在市场运作上基本是空白。大多数蜀绣从业者经营惨淡,各自为政,没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的广告营销,没有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品牌[5]。”与此同时,重庆蜀绣在日常生活中离大众越来越远,以至于走入后继无人的境地。
1.3 蜀绣的复苏
2006年,蜀绣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拯救蜀绣技艺和传承蜀绣历史文化受到了各级政府、从业人员、研究人员及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与关注,政府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一些扶持政策,蜀绣得到了积极的引导、推动和发展。
2009年成都市政府在“蜀绣之乡”郫县安靖镇划出3 000亩(200 hm2)土地,打造“成都蜀绣产业园”[6],同年5月成都蜀绣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郫县安靖镇挂牌成立。在政府推动下,2009年以来成功举办了三届以蜀绣为主题的“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和“郫县安靖刺绣艺术节”。同时,通过每年举办蜀绣技能比赛、绣品大赛等活动,大力宣传蜀绣,鼓励绣娘提升技艺水平。2011年6月起,位于郫县安靖镇的蜀绣主题文化公园纳入“郫县一日游”重要景点之一,目前年接待游客50余万人。2012年12月四川省地方标准《蜀绣》被四川省质检局批准实施,成都蜀绣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2 蜀绣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抢救、保护和传承,蜀绣产业逐渐复苏,虽然近年来得到一定的发展,但与同为中国“四大名绣”的苏绣、湘绣相比,无论产品种类、产品附加值、生产规模还是市场占有率等都相差甚远,蜀绣产业目前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2.1 规模小而散
目前从事蜀绣创作、生产及经营的企业较少,全部加起来不到50家,呈现散、乱、小的特征。蜀绣生产大多以家庭作坊为主,规模小、品种单一、管理粗放、各自为政。据《成都市蜀绣产业振兴规划纲要(2011—2015)》载,2008年至2011年底,成都市各类蜀绣生产企业有40多家,销售网点上百个,蜀绣全产业链实现年产值1.5亿元。其中,郫县“蜀绣文化创意产业园”核心区内已聚集蜀绣企业28家,规模较大的绣庄22家,郫县及周边地区大大小小的个人绣坊100余个。40多家蜀绣企业/绣庄/绣坊中,约60%的企业属于年产值低于100万元的小规模绣坊,年产值100万~200万元的生产企业有8家,年产值在200万~300万元的生产企业有6家,年产值在300万元以上的生产企业仅有3家。另据相关统计显示,中国绣品市场国内消费和外贸出口比例中,苏绣占据总量的83%以上,湘绣为12%,剩下的市场份额由蜀绣、粤绣、卞绣等瓜分[7]。该数据可明显看出,蜀绣在中国四大名绣中处于十分弱势的地位,产业发展未形成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缺少集中发展载体。
2.2 产品结构单一
目前市场上的蜀绣产品以挂屏、座屏、堂屏、条屏等艺术品、工艺品为主,服装、服饰、家居用品等实用品很少;题材方面以花、鸟、鱼、虫、人物、走兽为主,题材的挖掘和创新不够;图案方面几乎每家企业千篇一律的以熊猫、芙蓉锦鲤、荷花等为当家作品,品种单一,自主创新设计的作品很少;制作材料、刺绣工艺、装裱展示方式仍停留于传统形式,缺乏结合现代装裱材料、装裱工艺、密封技术的作品,不能适应新经济形势下多层次、多元化的市场消费需求。
2.3 人才队伍培养任务重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就业机会大大增加,大量绣娘放弃了报酬较低、地位不高的刺绣工作,使得从事蜀绣制作、营销及相关产业的人员快速减少;由于蜀绣技艺难度大,绣制要求高,除需要心灵手巧外,还需有一定的美术功底,而至今蜀绣没有一套完整、系统的教材,只能凭老艺人口授心传,愿意学习刺绣的人本来就不多,而培养一名能够独立操作的技能人才需要5~7年,能学出来的就更少。目前蜀绣仅有国家级大师2人,省、市级大师40余人,具有高、中、初级职业技能资格证的绣工500余人,经过专业培训的绣工仅二三千人,长期从事蜀绣工作的绣娘仅有1 500余人,与号称“百万绣工”的苏绣相比相距甚远。随着老一批蜀绣大师、核心人才年事渐高,新鲜血液供给不足,年轻一代还不能成为主力军,人才断层的问题十分突出。
2.4 原材料供应链未形成
目前,制作蜀绣的主要原材料,如专用真丝底布、染色丝线、高档木框等,因量少工序繁杂,四川本地企业不愿意做,四川无法买到,需到江苏、浙江、广东等地采购,既增加成本、浪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又受到交货时间、品种等的局限,是制约四川蜀绣产业向高层次、多元化、大众化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2.5 创新乏力
苏绣、湘绣都有专门的研究机构,有较强的研究开发和技术推广力量。特别是苏绣,不但系统地研究了其本身的发展历史、针法技艺,出了许多专著。还经常不断地收集民间图案和针法,研究其他名绣的历史,收集另外三大名绣的针法以资借鉴。而四川的蜀绣缺乏专门的科研机构,高素质研发与设计人才断档,产业与市场结合松散,在对历史文化研究、针法技艺整理和推广等方面尚存较大差距。造成蜀绣产品的风格、题材、品种、材料单一化,几十年来几乎没有多大变化。
2.6 市场发展缓慢
目前蜀绣产品因产量低,绣制成本高,价格昂贵,销售上大多走高端路线,曲高和寡,与大众生活存在很大距离。笔者在对蜀绣消费市场的长期关注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2013年通过对消费群体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了解到,当前蜀绣消费群体的构成和比例大致为:政府部门46.7%,企事业单位43.0%,旅游者7.2%,城乡居民2.3%,其他0.8%。这说明:蜀绣市场消费力明显不足,蜀绣广大的市场消费潜力远未充分挖掘。普通大众对蜀绣的喜爱仅停留在欣赏层面,实际消费率并不高,从而导致蜀绣产品在市场上“叫好不叫座”的现象比较明显。调查显示,影响消费群体消费决策的因素中,价格昂贵是阻碍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的主要原因。此外,蜀绣市场化、规模化程度低,经济效益不高,市场发展缓慢,未形成完整、成熟的产供销产业链条。既做不到各行业互通,也未跟进时代步伐,未能形成产业整体合力,应有的社会经济价值也得不到充分体现。
综上所述,今天的蜀绣产业正面临传承和发展的危机,各种客观原因导致蜀绣的生存空间扩展缓慢,解决蜀绣产业的发展瓶颈已成为当务之急。
3 蜀绣产业发展对策
改革开放后,作为中国“四大名绣”的苏绣、湘绣相继崛起。苏绣用十年时间发展成为年产值超过30亿元,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产品远销数十个国家,产品遍布国内众多旅游景点的苏州重要产业[6],形成了集创作、绣制、营销专业分工的产业链。
湘绣近年也取得了长足发展,逐渐从原生态存在方式走向了市场产业化发展道路。创建了金彩霞、湘绣城、金球牌、天利牌等知名品牌。目前,湘绣大小企业已有100多家,绣品店320家,开发出了数千个品种,年产值8亿多元,湘绣产品已成功地进入了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达5亿多元[8]。
四川蜀绣如何在借鉴苏绣、湘绣发展的成功经验,学习其发展之道的同时,保留自己的特色,融合川蜀文化、川蜀经济、川蜀原材料,走自己的道路,差异化发展,是当前蜀绣产业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笔者认为振兴蜀绣产业的意义不仅在于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蜀绣技艺的传承和保护,丰富文化创意产业,提升城市形象。同时,蜀绣作为一个特殊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对解决城镇居民灵活就业,特别是城乡女性和困难群体就业是一项重要途径。蜀绣产业的发展对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拉动社会闲散劳动力就业、促进社会和谐等均具有积极意义。苏绣和湘绣之所以发展迅猛,与当地政府在产业引导、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方面的大力扶持密不可分。建议有关政府部门高度重视,为蜀绣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3.1 加强组织领导
蜀绣行业产业链长,涵盖文化创意、工业加工、商贸流通及服务行业等领域,涉及的产业链条长,相互之间关联度高,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议成立由文化、科技、商务、经信、财政、税务、金融、妇联等部门参与的省、市两级蜀绣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蜀绣产业发展十年规划,科学制定蜀绣发展的近、中、远期目标,指导蜀绣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3.2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加强对蜀绣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新设备、新流程的技术创新,促进蜀绣行业技术进步;在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结合当代市场流行趋势,促进创意设计的多元化,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彰显蜀绣创意的艺术魅力,保存传统针法技艺的同时注重针法、题材、图案、材料、装裱等的创新。题材设计方面,突破现有的熊猫和芙蓉鲤鱼等传统题材,可将“蜀文化”中的七大板块——金沙文化、三国文化、都江堰水利为代表的古蜀文化,杜甫草堂为代表的诗歌文化,青城山为代表的道教文化,古城古镇文化,川剧脸谱文化,饮食文化及其他具有本土特色的城市文化等,融入到蜀绣产品题材设计中;创意方面,可大力发展个性化肖像定制、婚庆产品定制等个性化定制,将传统文化与时尚、个性化融为一体;产品结构方面,加大民族服饰及宗教用品的设计开发力度和生产,在保证高端订制品的同时,将蜀绣刺绣技艺与现代百姓生活元素相结合,将蜀绣工艺普及到拖鞋、扇子、衣物等实用品,从服装到鞋帽,从披巾到手提包,从床上用品到抽纱台布多元化发展。切实让蜀绣工艺走入大众生活,拉近艺术与民众的距离,走大众化路线;在产品方面,既要拓宽蜀绣在服装、饰品、家装、床品等领域的应用,又应有高中低各档次的产品,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客户需求,推动蜀绣产品生活化、市场化发展,使更多的消费者走近蜀绣、了解蜀绣、传承蜀绣、消费蜀绣。
3.3 突破传统经营模式
在生产模式方面,从家庭作坊式绣庄发展起来的个体私营企业,制作成本相对较低,中间环节少,生产方式灵活,管理成本低,它们的大量兴起有利于普及蜀绣传统艺术,但其蜀绣产品的质量不稳定。因此鼓励按“绣娘+绣庄+合作社”“绣娘+绣庄+公司”“绣娘+大师工作室”等模式,组织绣娘规模化生产,扩大产品生产量,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在经营模式方面,鼓励大师工作室、绣庄、合作社、绣娘等企业和个人在市区、旅游景区、大型商场、网站等开设专业绣坊、专卖店、连锁店、网店,扩大销售渠道;在市场推广方面,融古蜀文化、艺术技术、城市形象、产品风格等为一体,进行“中国蜀绣”“锦城蜀绣”“蜀绣之乡”“天府蜀绣文化创意产业园”“南丝绸之路起点的蜀绣”等整体形象宣传。通过经营模式创新,使蜀绣在成都家喻户晓、四川人人皆知、全国有较高知名度、世界有一定影响,成为一种蕴含商机的高文化附加值产业。
3.4 建立公共服务平台
蜀绣企业均为中小企业,其中相当一部分为微型企业。多数企业的员工在30人以下,且主要为蜀绣技师、绣娘,缺乏专业的设计、研发、技术、营销、管理等人才,自主创新能力弱,经营及管理水平不高,许多企业几乎没有产品创意设计、工艺设计、材料开发等能力。要解决蜀绣产业的技术瓶颈和发展问题,建立一个专业的兼具科技攻关、技术创新、产品开发、成果应用推广、市场推广研究等综合性的公共服务平台迫在眉睫。通过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大师工作室、重点龙头企业等科技资源,构建起面向全省蜀绣行业振兴和发展的全行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综合性的科技和信息服务。
3.5 打造特色基地
通过招商引资、筑巢引凤、土地优惠、税收减免等方式,吸引蜀绣企业、蜀绣大师、蜀绣工作室等到基地,引导产业聚集发展,形成特色基地乡、基地镇、基地县,发展地区特色产业,使之做大做强。同时带动特色基地相关产业,如旅游、餐饮、娱乐、原材料供应、产品流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在保护和发扬传统蜀绣文化,发展蜀绣产业的同时形成与其他产业之间的有效互补,实现产业集聚,产生综合的经济、社会、文化及环境效益。
3.6 实施名牌战略
鼓励有一定规模的蜀绣骨干企业做大做强,通过招商引资、联合、重组、购并等方式,整合优势资源,壮大龙头企业。支持和引导企业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有条件的技术骨干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大师。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参加省内外、国内外展会,多渠道宣传蜀绣,力争经过5~10年的努力,逐渐形成一批在省内有号召力、影响力,在全国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和大师品牌。通过扶持名师、名品、名企带动全省蜀绣产业的发展。
3.7 加大财税支持力度
一方面,建立纳入财政预算的省、市两级蜀绣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蜀绣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研发,人才队伍建设,名师、名品、名企培育,国内外市场拓展,行业标准体系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并将蜀绣列为省市文化创意产业、丝绸产业及妇女劳动就业的重点项目。
另一方面,在金融信贷、税收等方面给予宽松政策。加大对蜀绣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对生产经营状况良好,信用记录好,有竞争力、有市场、有订单但暂时出现资金困难的企业、大师工作室、专卖店等给予信贷支持。对通过相关机构认定的省、市级蜀绣新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作品,积极走出国门参加国外相关博览会、展会并取得成效的企业给予适当的税收减免。
4 结 语
蜀绣作为传统民间工艺瑰宝和国家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的变迁中几经沉浮而逐渐升华,已成为传承千年古蜀文化,向世界展示蜀地、蜀人、蜀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成都乃至四川经济中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在全国刺绣行业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研究认为,在借鉴苏绣、湘绣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摸清目前蜀绣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探索一条符合“大成都”区域视角下蜀绣自身特点的发展之路,通过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精妙绝伦的文化遗产与现代产业的有机融合,蜀绣重放异彩将不会遥远。
[1]王雪梅,谭丹.新媒介下蜀绣“关系传播”探析:以蜀绣作为国礼承载关系为例[J].丝绸,2014,51(1):75-78. WANG Xuemei, TAN Dan. On “rel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Shu embroidery from new media: Shu embroidery as an example of Chinese ceremony inheritance[J]. Journal of Silk,2014,51(1):75-78.
[2]朱华.蜀绣文化探讨[J].四川丝绸,2008(4):44-47. ZHU Hua. Talk about the culture of Shu embroidery[J]. Sichuan Silk,2008(4):44-47.
[3]张序贵,朱利容,杨渝坪,等.蜀绣原生态产业链的打造[J].丝绸,2009(10):4-7. ZHANG Xugui, ZHU Lirong, YANG Yuping, et al. Create Sichuan embroidery original ecological industry chain[J]. Journal of Silk,2009(10):4-7.
[4]赵敏.中国蜀绣[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20-21. ZHAO Min. China Shu Embroidery[M]. Chengdu: Sichuan Science & Technology Publishing House,2011:20-21.
[5]舒芸芸.蜀绣归来一针一线绣出千年的传奇[J].重庆旅游,2013(4):122-127. SHU Yunyun. Sichuan embroidery and the inheritor[J]. Tour Chongqing,2013(4):122-127.
[6]唐凯江.成都蜀绣销售渠道创新研究[J].中国商贸,2011(2):179-180. TANG Kaijiang. Chengdu Shu embroidery sales channels innovation[J]. China Business & Trade,2011(2):179-180.
[7]王磊.蜀绣市场发展现状及营销策略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22):117-119. WANG Lei. Study on the market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marketing strategy of Shu embroidery[J]. 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2009(22):117-119.
[8]唐利群.湘绣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限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7):187-188. TANG Liqun. The development problems and restrictions of the Xiang Embroidery cultural industry[J].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0(7):187-188.
Research on Countermeasures for Sichuan Embroidery Industry Development from Regional Perspective
FAN Xiaomin1,2, TAN Dan2, WANG Jiali3, WEI Linlong4
(1. Sichuan Academy of Silk Sciences, Chengdu 610031, China; 2. Sichuan Silk Association, Chengdu 610031, China;3. Sichuan Silk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hengdu 610031, China; 4. Chengdu Sichuan Embroidery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hengdu 611731, China)
By tracing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origin, rise and decline and reviving of Sichuan embroidery, this paper conducts an in-depth analysis on the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Sichuan embroidery in such aspects as scale of production, product structure, talent team, supply of raw materials, technical innovation and market awareness, and makes suggestions on countermeasures for future Sichuan embroidery industry development pertinently on the basis of using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Suzhou embroidery and Hunan embroidery from the regional perspective of integrating Sichuan characteristics and Chengdu, including strengthening organizational leadership, enhancing innovation, breaking through traditional business model, establishing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creating characteristic base, implementing brand strategies and enhancing financial support of the government, so as to make contributions to the reviving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Sichuan embroidery industry.
Sichuan embroidery;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regional economy; industry development;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countermeasure and suggestion
doi.org/10.3969/j.issn.1001-7003.2015.04.014
2014-07-22;
2014-10-20
四川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2013ZR0058);成都市科技局软科学项目(13RKYB015ZF-041)
范小敏(1960-),女,教授级高工,主要从事丝绸、蜀锦、蜀绣科技开发及行业发展研究。
TS935.14;F062.9
B
1001-7003(2015)04-0070-06 引用页码: 04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