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建设在油田安全技术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2015-04-05朱景敏胡同建张彬辉
朱景敏,胡同建,张彬辉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技术监测中心 (陕西 西安 710018)
在当今以知识化、信息化、科学化为主基调的油田企业里,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工作逐步走上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然而,作为油田企业唯一的国家二级培训机构,要想包揽油田里层次繁多的不同类别人员、不同岗位人员和不同层次的培训工作,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是,培训机构完全有能力针对不同特殊工种的培训需求,组织开展好“三教”(教室、教师、教材)建设,促使油田安全技术培训工作在实施过程中更趋合理与有效。因此,油田的培训机构如何发挥自有优势和能力,为油田大发展做好培训的服务与指导,企业从事安全培训的工作者应认真研究和对待[1-3]。
1 “三教“建设的现状分析
长庆油田安全生产技术培训中心 (以下简称培训中心)1989年10月取得了甘肃省劳动厅颁发的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资质,成立了甘肃省长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站 (甘肃省57站),2001年3月,取得宁夏回族自治区经贸委批复的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资格,2002年又取得了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试机构资质。2003年4月取得了国家二级培训机构资质。按照相关规定,2014年又取得了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试机构资格审查,再次确认。
长庆油田培训机构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也形成了一定规模,对长庆油田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做出了一定贡献。但在新形势下,面对一系列困难和挑战,“三教”建设中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出来,比如,培训没有实效性,培训的针对性不强,培训教材的内容与工作岗位需求脱节;许多原有教材已难以适应油田快速发展的要求,尤其是教材建设显得比以往更加重要和紧迫。另外,培训场地少;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曾经一度困扰着企业。也因为这个原因,使得企业里的培训机构只能在夹缝中“生存”。如果企业的培训机构仍抱着这种陈旧的观念去等、靠、要,那最后的结果就只能是自生自灭,走向死胡同。
2 “三教”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技术监测中心新一届领导班子组成后,广泛调研、集思广益,认真寻找培训机构“三教”建设不配套的“瓶颈”所在,因此,把做好“三教”建设的需求调研,准确把握“三教”建设的真正需求,并以此为依据,科学、客观、合理地编制出“三教”建设的计划与推进方案,最大限度地满足国家二级培训机构的培训需求,把培训服务真正地落到实处,真正建立起与建成“西部大庆”和油田5000万t稳产发展相匹配的安全培训机构。
近年来,中心立足油田长远发展,组织专业人员学习探讨国家关于安全培训考核机构的要求,先后到大庆油田、大庆石化和川庆钻探进行考察学习,多次与国家安全总局,省市政府业务主管部门沟通交流,对照标准,积极推进“教师、教室、教材”建设,加强自身培训实力。
2.1 加快教室建设,提升硬件实力
持续做好“一个中心,三个支撑点”的建设工作。在先期建成的西安明光路培训教室、高陵培训教室和庆城培训教室的基础上,2010~2013年,先后购置锅炉模拟机,建立安全培训宣教室,借助高陵基地建立了厂内驾驶、起重机械等实操场地,2013年完成了庆城教学点新教室基础建设和多媒体教学系统的配套建设。目前的硬件设施基本达到了国家一级安全培训机构资质条件。
同时,不断完善图书资料。根据培训考核工作的需要,建立了阅览室。目前有安全类图书、期刊80余种,其他专业图书资料40种以上,并且每年都进行补充,图书内容主要包括安全类、法律类、技术类等。能满足培训教师、学员的阅读需求。
2.2 结合油田实际,推进教材建设
长庆油田安全生产技术培训中心主要面对的是油田各生产经营单位,具有显著的行业特色,一般的统编安全技术培训教材,切近生产实际不多,特别是近些年油田应用了许多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部分安全技术培训教材有些已经不太适用。在培训中心主要领导牵头主持下,结合油田特点及中心多年的安全技术培训实践经验,组织相关专业人员积极编写油田特种(设备)作业适用教材3种。目前,已完成《低渗透油田压力容器类设备操作安全技术》、《井下作业司钻安全操作技术》教材的编写、审定和出版发行工作。
在多年的安全技术培训工作实践中,培训中心始终紧跟时代前进步伐,开拓创新,结合国家政府及油田公司职能部门关于安全培训的相关要求,逐步形成和推动安全培训“管理流程化、课件标准化、考试远程化”的发展进程,有效提升安全技术培训工作水平。
2.2.1 整章建制,规范管理流程
编制完成《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资料填报规范 》和《长庆油田安全生产技术培训管理细则》,完善和修订《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培训质量手册》及《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培训程序文件》,为进一步规范安全培训工作,推进培训管理流程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撑[4-5]。
2.2.2 课件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近年来,已完成《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压力容器安全操作技术》、《电工作业安全操作技术》、《金属焊接安全操作技术》、《登高架设安全操作技术》、《起重机械安全操作技术》、《钻井司钻安全操作技术》等7个标准化课件,为进一步提升培训教学质量给予有力保障。
2.2.3 科学研发,推广在线考试
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培训中心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广泛调研、科学设计,与专业公司合作,研发出了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网上在线考试系统,并于2013年5月24日在高陵教学基地,首次用该系统对举办的压力容器培训班的学员进行了理论知识在线考试测试。目前已经进行了97期考试的工作,达到预期目标,能实现远程考试监控和计算机自动组题、考试、阅卷、存档等功能。同时建立了压力容器作业、电工作业、焊接与热切割作业、高处作业等特种工种的考试练习专业题库约5万余道题目。
2014年按照国家对“三项人员”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机构要求,对特种作业培训考核基地配置规定的模拟设备,建立和完善远程在线考试系统,目前,已实现与国家及省级考试系统的互联对接。
2.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2.3.1 加强能力建设,提升教师素质
近年来,为确保培训质量,培训中心持续加强教师队伍的素质提升和结构调整。制定了专、兼职教师聘用、考核、奖惩及淘汰制度。为了确保教师队伍结构的合理性,2011~2013年先后从油田各生产单位为长庆安全生产技术培训中心通过竞聘方式,补充压力容器专职教师3名,金属焊割专职教师1名,石油司钻专职教师1名,更新兼职教师10名。目前,专职教师专业结构基本合理,能满足安全管理、安全技术、行业主体专业等方面的需要。
2.3.2 有的放矢,强化培训
对现有专职人员采取“诊断式教学”方式进行试讲,由专家组评议通过之后方能上岗。按照油田特种作业培训教师岗位“精一门、会二门、学三门”综合型教师的要求,着手推出“赛场式”技术比武“擂台”,通过诊断式教学,教学研讨,学术交流等形式多样的方式,持续加强内部培训。并通过送外培训,请专家授课、自学等多种形式,持续提升师资水平,不断给教师充电,补充“三新”知识,确保培训工作的质量。同时,积极参与外部师资培训,2010~2013年先后派出16名专职教师赴成都、北京等地参加安全技术教师资格培训,并取得资格证书。
2.3.3 大胆探索,突出实践
在培训教学研究方面,紧密结合油田安全生产实际,大力开展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
1)采用多媒体教学法,体现了教学的直观性。根据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实际情况及教材的难点和重点,制作了多媒体教学课件,并采取专业教师教授为主,音像资料为辅的教学模式,加深学员的理解和记忆。
2)采用案例教学法,体现了教学的针对性。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009-2013年《典型事故案例选编》所提供的信息做出综合、客观地分析。通过案例警示与分析,有效的提高了学员防范事故发生的安全意识,明确了从业人员安全责任,进一步增强了事故应急响应的能力等,使广大学员真正明白了安全工作“只有规定动作,没有自选动作”。
3)采用互动教学法,体现了教学的参与性。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布置一些有针对性的思考题,组织学员进行分组讨论,各抒己见,尤其是鼓励学员结合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事故,进行对比和分析,实现了全员参与和互动教学。
2.3.4 统一标准,加强多媒体课件建设
目前,已初步完成了包括油(气)田压力容器、起重机械、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驾驶和锅炉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考核用标准化课件。课件内容紧扣考核大纲和国家现用教材,且形式多样,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多载体有机结合,同时针对长庆油(气)田安全培训实际,增加补充特色内容,使课件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以“教室、教材、教师”为核心内容的“三教”建设是完成油田安全技术培训任务、保证培训质量的关键,只要能根据长庆油田的培训任务和目标,积极推进“三教”建设,改进并创新安全培训形式和方法,就能不断地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促进员工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不断开创油田安全技术培训工作的新局面。
[1]郭延安.风险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王成.从培训到学习[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3]谈“教练式思维模式”下的质量培训[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15,31(3):10-12.
[4]刘广第.质量管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5]蒲伦昌.全面质量管理基础教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