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泰兴市水资源水环境保护的思考
2015-04-05蒋爱武
蒋爱武
(泰兴市水务局,江苏 泰兴 225400)
1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1 基本情况
泰兴的水资源分为地表水、地下水、过境水(引江水)三部分,都有明显的年周期、季节性和同步性变化。全市水资源平水年总评价量为3.77×108m3,其中地表水1.42×108m3,地下水2.35×108m3。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90m3,人均占有量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十分之一。虽然本地水资源不足,但过境水丰沛,长江从市境的西部和南部环绕而下,使全市具有较好的引水与排水条件。我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以开发引江水源通道为主要途径,全市先后开挖整治骨干河道15条,干河总长393km;干河以下垂直分布416条中沟,总长1131km。根据我市长江诸港实测资料统计,全市多年平均引用江水量为11.38×108m3,从而有力保障了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1.2 全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008年全市总用水量为60571×104m3,其中:工业用水7200×104m3,生活用水1381×104m3,农业用水51990m3。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1)水资源供需矛盾仍然存在。虽然过境水比较丰富,但本地水资源并不丰富,受上游来水影响较大,缺水状况依然存在。
(2)水污染形势依然严峻。随着工业化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全市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水量逐年增加。水资源污染主要是工业“三废”、生活污水、农药、化肥等污染源通过不同方式与途径进入河流或渗入地下所致。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市所测选定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2010年水质标准达标率)仅为11.1%。
(3)污染转移对水资源安全构成新的威胁。我市地处流域下游的地理位置,要承受上游下泄污水,流域上游转移污染的问题越来越严重。2007年长江流域废污水排放量达到近300×108t,较2001年增加39%,对长江过境水资源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4)水生态安全面临严重威胁。近年来,我市虽然加大了河道整治力度,但由于城乡部分居民对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城市人口的剧增,城市下水管道堵塞严重,很多城区及城乡结合部居民把生活废水直接排入当地河流,直接造成河水的污染以及城市河道的堵塞,加重周边生态环境的污染。
(5)水资源保护和节约的意识不强,用水效率不高。由于国家尚未对居民浪费水资源进行明确的立法,加之政府对水资源节约与环保意识的宣传不到,大多居民对水资源节约意识淡薄,这样就会导致城市居民用水效率不高,浪费现象时有发生;一般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只有55%,而发达国家已达85%,用水浪费进一步加剧水资源的短缺。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工业的结构性污染突出,工业用水问题是城市水资源保护的重点和难点,工业产业相关设备不够精密,对水资源利用率不高,加之管理不够到位。工业废污水处理率还没有达到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由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正在扩建之中,东部地区污水处理厂尚未建成,城区生活污水收集管网还未能全部并网,治理工作落后,加剧了水污染和水的供需矛盾。水资源的大量消耗导致废污水的大量排放,加重了水环境的压力,形成恶性循环。
(6)法规不健全,体制不顺,“多龙治水”。对水资源保护工作,水资源保护职责分散于《水法》、《江苏省水资源管理条例》等法规中,尚缺少专门法规,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执法、处罚等方面的职责较弱。同时,水资源保护工作涉及环保、建设、农林、渔业等多个部门,特别是与环保在纳污能力核定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上缺少衔接点,没有建立协调的工作机制。同时,水资源保护抓手不多、监督管理和监测手段落后。目前水资源保护工作还缺少有效的抓手和手段,缺少专业管理人员和专业管理队伍。现有的监测手段和能力远不能满足工作需要,特别是自动监测、移动监测能力不足,对水生物指标、有毒有害污染物质没有监测能力。
(7)水资源保护和开发措施不当。政府在水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中还是多少存在一定的矛盾和不默契。这先问题首先表现在水资源保护中政府投入的资金不够,相关基础设施不够健全,水利工程相关人才储蓄不够,水利工程及水资源保护的管理工作不到位,缺少工作方法的突破和创新,同时对互联网信息技术运用不到位,地区水资源保护信息系统开发滞后,这些原因都会对水资源开发与保护与当地人口的增长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3 对水资源、水环境保护的措施
保护环境是一项基本国策,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加强水资源节约和保护是贯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的具体行动,也是建设“美好新泰兴”的客观要求,是泰兴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有力支撑和保障。在水资源节约和保护上,结合科学的发展观,提出如下对策措施。
3.1 加强宣传,提高群众对水资源节约和保护的认识
《科学发展观》读本中指出,“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积极因素”。这是对水资源节约保护宣传工作的明确指导。在注重社会发展中,不仅要考虑经济指标,还要考虑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一些企业负责人重发展、轻环保,重眼前效益,少长远打算,水资源保护意识还不够强,措施不够有力。因而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水资源节约和保护的重要意义,突出依法治水和水资源保护、管理、节约方面的宣传,增强全民防止水污染的法律意识,增强群众的水危机感,使自觉节约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的观念深入人心。要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公众参与节约、保护水资源的行动,形成强大的群众舆论监督和参与的氛围。通过学习和宣传,提高全社会特别是领导干部、企业领导的环保意识,树立起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
3.2 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水资源综合规划是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防治水害、人水和谐相处的总体规划,它是我市实现水环境保护、水资源供给、水安全保障和人水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是支撑泰兴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要积极参与泰州市水利局正在组织编制的《泰州市水资源综合规划》的相关工作。从2010年起凡我市开发利用水资源,均要按照以上规划要求执行,以促使人水和谐发展,使我市的社会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3 实行清洁生产,大力开展节约用水
各工厂企业都要实行清洁生产和节水工作,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污废水的排放,从而实现减轻废水对水体环境的污染。同时要大力开展节约用水工作,以减少废水的产生。据统计,人类每消耗1万t水,将会产生8000t废污水。节约用水既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又减少了废污水的排放,可谓是对企业和生态环境作出了双贡献。农业灌溉也要大力推进节约用水。泰兴历年来非常重视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建设,有效地提高了经济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居民生活用水也要大力推广节水洁具。要积极推进和创建节水型工厂、节水型农业、节水型家庭、节水型社会。并建立水资源费有偿使用制度,加强水资源费征收管理,促进水资源节约,从源头保护水环境。
3.4 加大水利建设投入,建立水安全保障体系
泰兴市近年来高度重视水利建设。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每年都要安排一定的专项奖金,确保每年疏竣1-2条骨干河道,先后对焦土港东西段进行了水下清淤,高标准整治了宣堡港,对古马干河和天星港进行了环境整治, )结合新农村建设对全市村庄河道进行集中整治清淤。对城区内外河道进行了高标准整治、绿化,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我市的防洪抗灾能力,并为全市的水环境改善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后,还要进一步科学规划,综合整治。要以水利工程硬件的建设来支撑我市水环境的改善和保护,打造泰兴的碧水工程。
4 重点推进的工作
4.1 管理体制
我市于2001年行成立水务局及由水利系统实施水务统一管理,积极推进涉水事务一体化管理,为水资源保护提供体制保障。建立从取水、用水、节水、排水、治污一体化管理、统筹考虑的管理体制,努力维护水的健康循环。
4.2 考核体系
水利的主要指标应当纳入政府工作考核体系,全面小康社会、生态市、资源节约型社会等都应当有水利部门的考核指标,提高水利部门工作的地位。万元GDP用水量、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水土流失率等重点考核指标,都应当纳入其中,并具有“一票否决”权,从而建立水利部门的工作权威。
4.3 监督管理
加强队伍建设,吸收环境保护、生态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积极推进专门管理和保护专门机构建设。全面加强自动监测、移动监测、实验室监测能力建设,提高应急监测预警能力和水平。以发挥水务部门在涉水事务管理中的作用。
5 结语
在水资源水环境的保护和开发过程中,相关的政府管理部门需要起着主导地位,同时也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与参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水资源开发过程中也可以引入市场的监督作用,在水环境的保护中,更应该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同时在城市不到发展过程中,政府也应该加大对水资源水环境的投入力度,这样才能使城市的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统一。
[1]刘云林,陈卫文,龚振明.关于常熟水环境治理的思考[J].江苏水利,2005(08).
[2]王飞,周晓燕,翟鹏飞.宿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路浅议[J].江苏水利,2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