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及创作的思考
2015-04-05庄惟敏
庄惟敏
关于建筑及创作的思考
庄惟敏
角色定位
在中国这样一个允许高校设计院存在的背景下,既作为教师,又作为建筑师,是一件很幸运的事。高校里的设计院就如同大学的实验室,教授和学生们要在这里获得实习实践的锻炼,要进行研究成果的转化,这也是梁思成先生等老一辈建筑教育家的远见。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高校设计院已然成为了中国建筑界研究与实践的生力军,许多知名的建筑师从这里诞生,许多著名的建筑设计作品也在他们手里由图纸变为现实。当然,最主要的是他们不仅是建筑师,也是学者、教授和科学家,他们教学和培养人才的成就一点都不逊于他们的设计作品。
我说自己很幸运,是因为我有机会在大牌教授同时也是大牌建筑师的指导下步入了建筑这个行业。1980年考入清华,至今35年的光景,我目睹了我的师长们如何教书育人,如何勤奋实践,在他们的教诲和熏陶下注目和体会着理论的研究升华成实实在在的建筑,对此我充满着崇敬、憧憬和期待。1992年博士毕业后的留校成全了我职业生涯中的双重身份。
如果给自己定位,我偏向于定位为建筑师。因为我更偏爱用设计去表达和解释,我觉得它实在,有一种将思考创意转变为图面形象而获得表达的踏实。建筑需要创新,不像一般的自然科学推理,一个题目有一个最佳答案。建筑不是这样,同样一个题目,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创作理念和解决方案。
教师的职业对我来讲也很重要,它是令我安心设计的基础。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总会有种隐隐的焦虑,它缘于建筑创作的过程,越是有创新,内心就越不安,总希望能在创意的同时给出有说服力的理论的释义。这种焦虑一直伴随着我的创作,构成了一种常态。所以,每每这时我就希望能有强有力的理论方法给予支撑。我发现很多人都有这种焦虑,尤其在学生中,他们对创作以及理论的焦虑心态相当的普遍。与其说当教师是为了教授学生们知识,倒不如说是我自己有一种获得理论补给的渴望,因为当教师必须有研究。
创作的态度
建筑师的职业是十分繁杂的,建筑创作就是合理、贴切而创意地将空间进行组合、重复、变化和重构的劳动。城市可视为简单结构的无限重复,人们通过对这些最小单元的重构来构建城市,所以建筑师应该从小处着眼。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的话,那么建筑设计就是一部多意志的交响曲。在当今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建筑创作是有理由快乐的,因为只要你用心,建筑总会给你带来惊喜。
我本人一直认为建筑师不能等同于艺术家,建筑师一定要在某些科学前提的限定下进行创作。国际建协(UIA)对建筑师的定义也包含了这样两个关键词:一是有专业技术技能,能够为人和社会提供专业服务;二是同时融入艺术创作。
从建筑学理论的发展来看,无论是城市规划、建筑设计还是室内设计,建筑学的关键词都经历了从生存到精神象征,从精神象征到地域文化,从地域文化转向新技术的运用,再由新技术的全球发展导致全球化格局这一演进历程。如今,建筑学又重新回到普遍意义上的对“人”的关注。从这一历史文脉来看,建筑空间的“意义”是反映或者还原一种真实,一种对人从物质到精神需求给予满足的真实。工业化革命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技术至上和实用主义的思想统治了建筑的创作。当下,建筑师在其建筑设计中所关注的“意义”似乎变得越来越模糊,甚至许多建筑师在日益忙碌的实践中都放弃了对“意义”的追求。以马斯洛的人类需求理论来看,人类对人居环境的需求由生理、安全、情感、自我价值实现、学习和美,逐级获得更高一级的需求。建筑作为人工环境,其栖居的特性可以被解释为功能,而栖居场所给人的精神体验就是比生理和安全需求更高一级的情感的需要。也就是说,建筑的空间营造应该具有精神上的维度,它应当使人们获得“意义感”。
功能的处理、流线的组织和空间的营造应该是建筑的基本功,是作为一个职业建筑师的看家本领,是保证职业建筑师服务于社会不出废品的前提,它是对职业建筑师的最低要求。但是一个好的建筑远远不止于此。借用诺伯尔·舒尔茨的话:“……建筑就是要将场所精神可视化,建筑师的任务就是创造人类栖居有意义的场所。”栖居是建筑功能的目的,而意义是精神的诉求,所以“诗意的栖居”正是好建筑的写照。一个好的建筑除满足基本的功能外,还要给人以精神的享受。
建筑的精神意义被视为建筑的灵魂,所以建筑设计有时需要抛弃“空间”的本位。但刻意地追求以建筑表达建筑以外的东西,将会走入形式主义的圈套。现代主义强调使用功能的满足,这使建筑设计趋于同质化和教条,因而批判现代主义且不断追求差异化竞争的今天,独特性成为了建筑创作卓尔不群的法宝,这难免造成形式主义的猖獗,有时甚至使我们都忽略了建筑本质的存在,这是相当危险的。
思维方式是左右建筑创作的关键,它决定了我们创作的态度。
策划的意义
建筑策划作为国际化职业建筑师的基本业务领域之一,其相关理论知识已成为建筑学理论的基本组成部分,多学科融合的建筑策划方法也将成为当今职业建筑师的一项基本技能。截止至2014年,UIA建筑实践的职业主义推荐国际认同书已颁布了17项政策,“实践范围”一项中明确了“建筑策划”是建筑师需提供的7项专业核心服务之一。
建筑策划作为建筑学一级学科下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从其源起即具有多学科融合的特性。建筑策划研究的是建筑设计的底线问题,在决策这些边界条件的过程中会涉及到较多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而这些方法融合了管理、数学、计算机等学科领域的知识。因此,从建筑学整体学科体系来看,建筑策划是一个追求科学理性的阶段,实现了一个从“混沌”到“清晰”的过程。
建筑策划的工作内容是一个较为宽泛的范畴,是一个需要组织与项目各方相关人士提供信息支持、最终明确设计目标的过程。一个建设项目的整体流程中,从开始的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到建筑策划、建筑设计、建设施工,直至使用运营阶段,是一个将问题和研究对象逐渐梳理清晰,寻找解决方法,经过反复修正和改进,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流程中,与设计紧密相关的建筑策划环节,是一个提出问题的环节,需要考虑委托方的需求、城市空间环境的整体性、使用者的行为特征以及低碳可持续发展策略等。
建筑策划由建筑师负责组织编制,将甲方对建筑的预期设想与要求整理成为策划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建筑设计任务书。从时效性来说,建筑策划一直持续到使用后评价阶段,是一个完整的闭环流程。
我们必须看到,建筑策划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在中国开展得并不理想。许多建筑师仍在传统的运行模式中被动地按照业主所拟定的设计任务书进行设计,显得缺乏科学性与逻辑性。建筑师作为绘图工具,很多时候只是帮助业主或领导来完成他们脑子中想象的某种建筑外形的困境仍没有消除。建筑空间和内容设置的非理性,功能组织的不合理,以及将建筑设计曲解为仅仅是造型外观的营造,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我们的建筑使用功能不合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低下。显然,因缺乏建筑策划而带来的建筑短命的现象一点都不亚于建造质量问题。它已经变成了我国当今造成社会资源巨大浪费的关键性问题。我国当下城镇化发展的大环境和背景,使建筑策划工作变得更加必要和紧迫。
关于风格
风格,原本是人们对前人设计成果的总结,形成了风格也就形成了某种形制,是一种凝练,我一直将它看得很高。但纵观历史,建筑师创作的精髓并非源自形而上的文化或理念的释义。
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一书中就说过,建筑与各种“风格”无关。密斯也说过:“形式不是我们的目标,而是我们工作的结果。”我相信他们的风格不是设定出来的,他们本人也没有刻意沿着自己的某些“风格”去设计,甚至于他们或许根本就没有在意他们的风格。但是建筑师在设计时是有语汇倾向的,就如同人们说话时的习惯和常用语(口头禅),设计中也常被称之为“手法”。一些建筑师在他们的设计中显现出某些重复的相似的手法,其原因是他们熟悉这种表达方式,对这些方式掌控得娴熟和游刃有余。而我,很遗憾至今没有找到令自己满意的表达语汇,没有找到一个让自己心安的比较娴熟的表现手法可以在以后自己的设计中不断地重复,因而也就根本谈不上有个人的风格。风格问题离我还很远。
建筑师的批判性
建筑师的批判性,应该是长期积累以及经过深刻思考的结果。批判源于思考,没有思考就会一味地去满足或者迎合业主的需要。
其实批判还提出了更深刻的问题,就是建筑师的社会责任,它肯定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业主,尽管建筑业是服务性的行业。有一些业主是很清楚的,他们明白要和建筑师共同创造人类建筑新文化,这是要靠建筑师和业主共同努力的,所以要有这样一个共同的出发点,批判性地做建筑、做设计,肯定会达到一种境界。但为什么现在有批判精神的建筑师比较少,我觉得可能缘于两个方面:一个当然是人的因素,有的开发商说,建筑师就是甲方的鼠标,而有些建筑师也乐得做鼠标去赚钱;另一方面社会要求大量的建造,社会量产与建筑师大脑的库存已经形成矛盾,建筑师在量产的社会压力下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习以为常的东西已经根深蒂固,造成建筑师丧失了思辨的能力。□
My thoughts on Architecture and Creation
ZHUANG Weimin
2015-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