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防围产期奶牛脂肪肝的营养调控措施分析

2015-04-05李文杰

兽医导刊 2015年20期
关键词:高血糖素围产期脂肪肝

李文杰

(河南省济源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济源 459000)

预防围产期奶牛脂肪肝的营养调控措施分析

李文杰

(河南省济源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济源 459000)

奶牛围产期即产前2~3周到产后2~3周,这一时期是奶牛泌乳周期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以围产期能量代谢障碍为病理学基础的脂肪肝高发时期。近年来,由于高产奶牛品种的陆续引进、培育,高能饲料的开发、利用,规模化饲养程度的提高而饲养管理水平又相对滞后等因素,使我国围产期奶牛脂肪肝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考虑到脂肪肝对围产期奶牛的危害及给奶牛业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应采取科学、有效的营养调控措施来预防该病,以提高奶牛的健康水平和生产性能,促进奶牛业的健康和长远发展。本文就预防围产期奶牛脂肪肝的营养调控措施进行分析。

围产期奶牛;脂肪肝;预防;营养调控措施

近年来,我国各地的奶牛业均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随着奶牛养殖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紧跟而来的就是围产期奶牛能量代谢病的防治问题。作为最具表达性的围产期奶牛能量代谢病之一,围产期奶牛脂肪肝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饲养管理不当、期奶牛食欲下降、奶牛产犊应激等[1]。该病可引起奶牛肝脏功能下降,导致奶牛体内雌激素和孕酮代谢紊乱,卵巢和子宫形态和机能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奶牛产奶量下降,且产后生殖能力低下,给奶牛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奶牛业应重视围产期奶牛脂肪肝的防治工作,找出围产期奶牛脂肪肝的发生原因和规律,运用科学且合理的营养调控措施在最大程度上消除围产期奶牛脂肪肝对奶牛业的威胁。

1 加强奶牛干奶期的饲养管理

鉴于围产期奶牛脂肪肝的发病及病情发展速度与饲养管理密切相关,因此,要想预防脂肪肝的发生,奶牛养殖户就必须要从加强奶牛干奶期的饲养管理入手[2]。可应按照不同生理时期对奶牛进行分群饲养,并合理搭配日粮,确保营养均衡。在粗料选择方面,应首先选用优质的禾本科牧草,且NDF含量要合理,否则会导致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受到影响。同时,也可选用苜宿草,但需添加阴离子盐,可通过牛奶的尿液检测PH值来判定阴离子浓度的合理性,一般情况下,以PH在6~7为宜。另外,应重视粗料中的水分含量,它可影响日粮的清粗比。在精料的选择方面,应首先选用谷类饲料,如小麦、玉米机高粱等,饲喂量可在干奶期的尺度上再适当减少,但具体用量可视围产期奶牛的实际情况而定。奶牛干奶期饲养管理如能科学且合理,不仅可预防围产期奶牛脂肪肝,还可预防产乳热、胎衣滞留等疾病。

2 使用饲料添加剂

首先,要根据围产期奶牛的身体情况随时调整日粮和饲喂量,目的是避免形成产犊应激。以分娩前2~3周的奶牛为例,应提高这一时期的日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即在日粮中按每头6g/ d添加烟酸和60g/d纤维素酶,前者具有抗脂解作用,可降低血浆FFA,后者具有增加血糖的作用,可防止能量负平衡,而两者合并具有防治围产期奶牛脂肪肝的作用。其次,还可在围产期奶牛的饲料中添加60g/d胆碱,其可降低围产期奶牛肝脏中TG的浓度,改善肝脏脂肪代谢。另外,鉴于丙酸对反刍动物而言是葡萄糖的前提,丙酸与CA及微量元素的复合物可作为肝脏糖原异生的底物。因此,还可在围产期奶牛的饲料中添加110g/d丙酸添加剂,其非但不会影响奶牛的产奶量,还可暂时降低围产期奶牛血液中的NEFA浓度,利于围产期奶牛的预后。

3 皮下注射胰高血糖素

除以上措施之外,还可从奶牛产后第1~2周连续皮下注射胰高血糖素,每天3次,每次2.5~5mg。胰高血糖素的药理机制为:其具有很强的促进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作用,通过增加血浆中葡萄糖和胰岛素的浓度,激活肝细胞的磷酸化酶,加速糖原分解,降低血浆中NEFA水平,调节肝脏的脂质代谢,降低肝脏内脂肪的含量,从而达到预防围产期奶牛脂肪肝的目的。另外,由于胰高血糖素的生物利用度较高,因此该药物不会影响奶牛的产奶量及牛奶的品质。

4 加强保健管理

首先,要防止奶牛产前过胖,除了要适当减少精料饲喂量外,还可适当增加奶牛产期的外出运动量,这不仅能有效预防奶牛产前过胖,还可帮助它们顺利生产[3]。其次,要避免奶牛产后的能量负平衡和过度消瘦,要确保日粮中含有充足的碘、磷等微量元素。另外,要注意预防奶牛消化不良,但要注意避免乱用增强奶牛胃肠功能的药物。还可适当按摩奶牛的体表和乳房,以便促进血液循环、增进机体健康。

5 小结

总而言之,围产期奶牛脂肪肝的预防工作应成为奶牛业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在奶牛围产期间,除了要加强奶牛干奶期的饲养管理、使用饲料添加剂、皮下注射胰高血糖素及加强保健管理等营养调控措施外,还应从小的细节做起[4]。努力提高围产期奶牛脂肪肝的防治手段与技术水准,掌握围产期奶牛脂肪肝防治各个环节的要点,强化措施,并不断积累围产期奶牛脂肪肝防治工作的经验,从而进一步推进奶牛业的健康及长远发展。

[1] 王明琼,杨立军,李盼盼,等.奶牛脂肪肝临床诊断指标的筛选[J].中国兽医杂志,2014,50(5):43-45.

[2] 孙菲菲,曹阳春,李生祥,等.胆碱对奶牛围产期代谢的调控[J].动物营养学报,2014,26(1):26-33.

[3] 李天宇,任怡静,杜向宏,等.奶牛分娩前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广西畜牧兽医,2013,(5):293-295.

[4] 冷秀芬.奶牛围产期脂肪肝病的防制措施[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5,(3):64.

猜你喜欢

高血糖素围产期脂肪肝
瘦人也会得脂肪肝
脂肪肝 不简单
王迎春:非肥胖脂肪肝
脂肪肝治疗误区须谨防
围产期预防保健干预对高危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及其受体激动剂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补血生乳颗粒对SD大鼠围产期毒性
围产期时间定义
围产期胎膜早破与生殖道病原菌感染的分析
2型糖尿病应用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治疗的效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