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技术
2015-04-04刘峰江苏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植物工程系223200
刘峰(江苏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植物工程系223200)
丝瓜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技术
刘峰
(江苏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植物工程系223200)
近年来丝瓜种植经济效益较好,大棚丝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是因为棚室内较为特殊的环境条件,多种病虫害流行,有时多种病害混合发生,给病害诊断增加了难度,再加上用药的重复性和盲目性,导致生产效益受损。为此,我们调查了丝瓜主要发生的病害,并总结出了综合防治技术,现介绍如下。
1 病害种类
1.1霜霉病
丝瓜霜霉病病原为古巴假霜霉真菌,在病残体上越冬,低温阴雨、空气湿度高、昼夜温差大、田间排水不良,均有利于该病发生。大田栽培病菌借风雨传播,主要危害叶片,病叶先出现不规则淡黄色至鲜黄色病斑,后扩大为多角形褐色病斑,潮湿时病斑背面出现紫黑色霉层,后期病斑连成片,叶片枯死,严重减产。
1.2白粉病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有时也危害叶柄和茎。发病初期,在叶片两面均可产生白色圆形小粉斑,叶背面居多,后期病斑变为灰白色,病叶变黄干枯,病斑生许多黄褐色至黑色小点,即为病菌闭囊壳。
1.3灰霉病
在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危害植株叶片和果实。叶片受害,多从叶尖向基部呈V形扩展,病斑黄褐色,产生深褐色轮纹,病部扩大后可引起整片叶片枯死。果实发病,先从花器开始,残留的柱头或花瓣被侵染后向果柄、果面扩展,被害果面灰白色、软腐。潮湿时,叶片、果实病部产生灰绿色霉层。
1.4炭疽病
病原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盘在病残体上越冬。发病初期为淡黄色近圆形小斑点,后扩大为黑褐色且具轮纹,干燥时病斑中央易穿孔破裂,严重时叶片提早枯死,造成严重减产。瓜蔓及叶柄感病,病斑为椭圆形深褐色凹斑,湿度大时,病斑部溢出粉红色粘液。高温高湿、多雨有利于炭疽病发生。
1.5疫病
主要危害果实,有时茎蔓及叶也可受害。果实发病多从花蒂开始,病斑凹陷,初为水渍状暗绿色,湿度大时瓜很快软腐,并有白色霉状物。茎蔓主要在嫩茎或节间部位发病,初为水渍状,扩大后整段湿腐,呈暗褐色。叶片发病,初为水渍状黄褐色斑,湿度大时着生白色霉层,干燥时呈青白色,容易破碎。
1.6枯萎病
丝瓜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以开花、抽蔓到结果期发病最多。多数病株从开花结瓜期开始呈现症状,发病植株生长缓慢,下部叶片变黄,逐渐向上发展,中午叶片萎蔫、夜间恢复,反复数日后全株萎蔫枯死。有时1株只有少数枝蔓萎垂,后逐渐蔓延到全株;有时半株发病、半株健全,在病情急剧发展时全株萎蔫。病株茎基部表皮多纵裂,节部和节间出现黄褐色条斑,常流出松香状胶质物,潮湿时长出白色至粉红色霉层,维管束和根部变黄褐色,腐烂,极易从土中拔起,横切病茎,可见维管束呈褐色。
1.7病毒病
幼叶感病,呈浅绿和深绿相间斑驳或褪色小环斑。老叶呈现黄色环斑或黄绿色相间花叶,叶片扭缩或畸形,后期产生枯死斑。果实发病后呈螺旋状畸形或细小扭曲,有褪绿病斑。该病除蚜虫传毒外,接触磨擦也可传毒,高温干旱有利于蚜虫发生,病毒病发生重。
2 防治技术
2.1选用抗病品种,进行种子处理
发病严重地区,可引进异地丝瓜品种进行试种,选择种植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性强的品种。播种前最好进行种子处理,以减少初侵染来源,可用55℃温水浸种20min,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h,或用0.1%高锰酸钾1000倍液浸种1h,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催芽。
2.2控制土壤传播,实行轮作
大部分病原菌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可存活3~5年甚至10年之久,成为初侵染源。丝瓜多种病害可交叉侵染传播,因此必须实行3年以上轮作,有条件的地方最好种植1年水稻或水生作物或可分泌杀菌物质的作物(如葱蒜等),避免种植与瓜类有相近病害的作物。大规模种植的,应把农田(菜田)分成3~5区,实行分区轮作。
2.3改进施肥技术,重视应用有机肥和生物肥料
丝瓜苗期、抽蔓期、开花坐果后需肥较多,应重施有机肥,以满足中后期生长需要。生物肥料与常规肥料混合沤(浸)后使用,不但可提高肥效,而且通过有益微生物的大量增殖,可提高土壤有效养分,根际有益微生物的比例大大提高,从而增强对病菌的拮抗作用,抑制其致病力。
2.4药剂防治
任何病害均应做到早发现、早防治。霜霉病可用58%雷多米尔锰锌800倍液或72%普力克600倍液防治;白粉病发病初期可喷洒20%粉锈宁乳剂2000倍液或12.5%特普唑粉剂1500倍液防治;灰霉病可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在低温阴雨季节应多用烟剂,少用水剂,一般在发病初期于傍晚前后用45%百菌清或10%速克灵烟剂熏蒸3~4h,每667m2每次用烟剂250g,每隔5~7d熏蒸1次;炭疽病发病初期可喷洒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液或2%农抗120水剂200倍液防治,7~10d喷1次,连喷2~3次;疫病可选用50%甲霜灵锰锌500倍液、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20%普力克水剂800倍液防治,7~10d喷1次,连喷3~4次;枯萎病初期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400倍液、10%双效灵Ⅱ水剂200~300倍液、农抗120 100倍液、48%瑞枯霉水剂800倍液防治,每株灌根0.25kg药液,每10d灌1次,连续2~3次;病毒病,在生长期及时防治蚜虫,减少传毒是有效的预防措施,可用21%灭杀毙6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3000倍液等在田间喷射防治,发病期喷施1.5%植病灵1000倍液或高锰酸钾1000倍液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