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武警森林部队扑救东南林区火灾的思考

2015-04-04刘义全

森林防火 2015年3期
关键词:林火东南火场

刘义全

(武警福建省森林总队,福建福州350003)

对武警森林部队扑救东南林区火灾的思考

刘义全

(武警福建省森林总队,福建福州350003)

武警森林部队扑救东南林区森林火灾,必须准确认识东南林区森林火灾的自然特征,严格按东南林区灭火实战标准组织训演,精准把握东南林区火灾规律实施科学指挥,始终把安全管理贯彻灭火作战全过程,才能实现安全高效的目标。

武警森林部队;东南林区;安全管理;林火行为;以水灭火

东南林区绝大多数植被生长在山区,森林资源丰富,而且沟深坡陡,断崖众多,多数情况下火场虽近在咫尺,但要跨越沟壑直接接近火场非常困难,往往是看得到,打不到。加之东南地区为海洋性气候,湿度大,主要树种马尾松、杉木等也属于油性植物,燃烧强度大,烟雾浓,燃烧类型多数为稳进上山火。笔者认为,武警森林部队要安全高效扑救东南林区森林火灾,应注意研究和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1 要准确认识东南林区森林火灾的自然特征

东南林区森林火灾具有特殊的自然特征。从宏观上看,大火不多,小火不断,集中爆发,常年有火。从林火行为和作战样式看,具有“五多”“四难”的特点。“五多”是地表火多、上山冲火多、连山飞火多、断崖线火多、复燃火多,“四难”是向火场一线机动难、直接扑打难、装备输送难、后勤保障难。从发展态势看。主要是两个不明显。一是火场态势不明显。东南林区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形特征,山水林田路纠结在一起,火灾发生后有许多天然阻隔物,形成的火势极不规则,火线交错,火头多路,火场态势不明显,不易判断。二是火势走向不明显。东南林区因地形复杂多变,植被种类丰富,山林中接受太阳光照辐射热能极不平衡,空气密度不均匀,形成的风向不定,火灾发生后火势没有稳定的流速和确切的流向,完全是随山势而去,极易形成更替的迂回火。从外部因素和火灾类型看,每年12月至次年的4月为火灾的高发期。旱季,草本和灌木、乔木也处于死亡和休眠期,农事、迷信用火活跃期叠加,干枯的地被物为易燃物主体,火灾类型主要为地表火和树冠火。从地形和起火原因上看,东南林区森林火灾发展蔓延的地段或基本样式形态,一般表现有3种。一是农林交错区域,丘陵地形,主要由农事用火引起,烧荒、烧秸秆跑火进入林区,引发森林火灾。二是寺庙、居民地区域,迷信和生活、生产用火引发山火,主要形态为上山火,多数寺庙和部分居民点在山坡上或山脚下,一旦发生火灾均为上山火。三是下山火,基本上由以上两种火演变而来。

2要严格按东南林区灭火实战标准组织训演

2.1要突出灭火运用训练

野外化、模拟化训练(以下简称“两化”训练)是森林部队军事训练实现由操场应试向火场应战、由突击性训练向常态化训练、由封闭独立训练向跨区协作训练转变的重要途径,是提高森林部队核心军事能力,实现安全高效灭火的重要途径。首先,要理顺“三个关系”,坚持做到横向上集成融合,纵向上融合贯通,军警民协同统一。具体讲,在横向上,总队、支队两级机关要将通信保障、装备编配、火情勘察、决策指挥、协调控制、政治工作、后勤保障等各个要素进行融合。在纵向上,将单兵、班组、分队、首长机关各个作战单元进行科学的分步训练和有效的合成演练,实现“两化”训练全对象、全内容、全要素、多层次、多方法、多手段系统协调,从而不断增强单兵、分队灭火作战能力和首长机关的指挥控制能力。在军警民协同训练上,要健全联合训练机制,在定期对地方扑火队综合培训的基础上,加强军警民经常性的协同作战训练和联合作战训练,实现军警民联合作战的无缝对接。其次,要拓展“两化”训练范围。就是要严格按照“共同科目操场训,专业课目依托‘两化’基地训,重难点课目到火灾多发区实地训”的思路,不断将操作训练、基地训练向火场实地训练延伸,增强训练的针对性、有效性。具体讲,就是对共同科目,要采取分散与集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在操场上实施;对专业课目,要依托“两化”训练基地,采取实装组合训练、实兵演练、实战模拟等方式在接近实地、实战背景下开展;对重难点课目,要采取跨区域、跨时段、跨地形等方式,组织部队集中到火灾多发区、火烧迹地等实地进行多战术、多战法、多手段综合演练,以满足不同对象、不同区域、不同环境的实战需求。

2.2要突出人装结合训练

随着灭火装备种类的不断增多和遂行任务的客观需要,必须着眼加强“一人多技、一队多能”的能力素质建设。首先,要搞好装备优化融合。要按照“两成两力”(成建制、成系统,形成战斗力和综合保障能力)的要求,对车辆装备和灭火装备进行整合、调配,研究不同任务区和不同编制中队的装备配备标准和基数,优化装备结构,保证灭火核心区部队建设任务与装备基本适应,确保每个中队具备以水灭火与常规灭火的“双具备”能力。其次,要强化人装结合训练。平时训练,必须按照“全员出动,全装携行”要求,按照编配标准带齐装备开展训练。单兵训练,要实现由单一装备操作训练向多类装备熟练应用转变;班(组)技战术训练,要打破装备编成限制,以适应不同装备编成条件下的人装组合训练;分队战术训练,不仅要普遍抓好常规装备编成的协同训练,还要抓好多泵组合、泵车一体应用训练,为实战中以水灭火打下坚实基础,更为彻底安全扑灭火灾提供坚强保证。

2.3要突出险情处置训练

要按照“避险训练是根本、班长骨干是关键”的基本遵循,依托心理场和野外化战术训练场,扎实抓好避险训练。在训练内容上,要通过开展跃火墙、钻火圈、过火幕、跨火栏、冲火廊、穿火林等训练,体验火场环境,增强心理适应能力。通过开展计划烧除勤务,组织官兵对不同火点、火线进行扑打,边点火边扑打,边扑打边教学,提示官兵哪种火该打、怎么打,从而,在提高官兵技战术能力的同时,帮助官兵加深对危险火环境的认知程度。在训练对象上,突出班长骨干指挥能力的训练,采取预先设置不同林火类型、不同火强度、不同蔓延速度的危险火环境,组织他们进行指挥班组、单兵紧急避险动作、分队紧急避险行动训练,提高官兵安全避险的能力素质和经验,确保能够在危险面前冷静判断,沉着指挥,果断处置,实现从平时训练向应急防险、避险的能力转变。

3 要精准把握东南林区火灾规律实施科学指挥

3.1搞好勘察,熟悉环境

东南林区的地形复杂、林情多样、重点目标较多,政治敏锐性强,指挥员必须提前对火场植被类型、地形地貌、气象条件、道路交通、水源分布和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对兵力部署和作战手段运用做到很清楚。要掌握火灾发生时间、地点、林火行为、林火强度、火线长度、蔓延速度、发展方向等要素,对火灾的特点以及火势发展变化做到心中有数,确保火场情况更明了,决策更准确,指挥更严密,战法更适用,灭火更安全。

3.2准确研判,因情施战

情况判断是作战指挥的核心。各级指挥员只有全面准确地研判情况,才能牢牢把握灭火作战的主动权。具体讲,要做到“会选最佳时段,会选最佳地段,会用最佳手段”。会抓最佳时段,就是要善于捕捉风力减小、气温降低、火势减弱等有利时机,灵活运用点烧灭火、以水灭火等手段,集中优势兵力速战速决,一举歼灭。会选最佳地段,就是要善于运用林间小道、平缓山坡、疏林地域等有利地形,采取围、隔、扑等战法突破火线,择机歼灭主要火头。会用最佳手段,就是要最大限度发挥人装整体效能,按照“水车开到尽头,水泵管线输水,人员接力背水”的要求,解决水源“二次输送”的问题,创造一切条件实施以水灭火。

3.3灵活指挥,灵活处置

因情施策是指挥灭火的灵魂所在。指挥部队扑救火灾,必须根据火场一线情况实施有效扑救,根据不同阶段和任务,因情因势灵活采取集中与分散、远程与靠前相结合的指挥方式,控制灭火进程,保证指挥机构对指挥对象实施有效掌控。在重点目标、主要作战方向或对灭火作战全局有决定性影响的作战行动,要依托卫星通信车实时传输火场图像,前指与基指形成联动,对主要灭火力量实施集中指挥。

4 要把安全管理贯彻灭火作战全过程

4.1接近火线时的安全

部队到达指定集结地域后,要迅速清点人员,确定战斗编成和任务,搞好现地安全检查,重点检查照明头盔、强光方位灯等装备的携带情况。同时,根据沟深坡陡,断崖众多的实际,确定好行进路线,按预先路线和编队开进,防止人员掉队和迷山。指挥员要随时了解掌握风向和火头蔓延方向,防止被大火包围。夜间行军时,要适时点名、遇有障碍及时传递口令,防止发生滚石伤人、树枝回抽伤人、跌倒坠崖等问题。

4.2灭火作战中的安全

东南林区复杂的地形地貌、特殊的气象条件、多样的植被分布,使林火发展变化呈多变性、反复性的特点,灭火作战时潜在的威胁较大,险情随时可能发生。要按照“火情不明先侦察、气象不利先规避、地形不利先隔离”的要求,派出安全员先对火场情况进行全面观察,及时判断火势发展,预测意外情况,提前制订规避方案,科学部署灭火行动,并对灭火弹的投掷、灭火机加油、油锯使用等安全隐患较大环节作出具体安排。在灭火作战方案中,指挥员要及时判断火势变化,一旦遇到险情,做到眼中有险不慌乱、心中有案不紧张,果断做出决策,指挥部队脱离险境,确保部队绝对安全。

4.3宿营和撤离归建时的安全

宿营前,要开设闭合型防火隔离带,防止遭到林火突然袭击。宿营时,要安排好营地警戒,防止被大火包围。撤离时,要把生活用火清理彻底,防止起风跑火威胁部队安全。归建时,指挥员要有序收拢人员、清点装备,明确安全员,交代注意事项,严密组织收尾行动,确保安全归建。

(责任编辑:陈小华)

S762.3

A

2015-09-08

猜你喜欢

林火东南火场
无锡惠山区坚持“六抓六强” 构建林火防治铜墙铁壁
林火监测系统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与发展
半边天
基于无人机进行火场搜救设备的研究设计
前方火灾,超人出动!
空山新雨后,自挂东南枝
藏东南溜砂坡的发育特征与防治
峥嵘岁月东南行——回忆“十年动乱”中陪同粟裕的一次外出调研
东南沿海抗倭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