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省2014年茧丝绸行业运行分析及发展建议

2015-04-04陈祥平

四川蚕业 2015年2期
关键词:蚕桑丝绸四川省

陈祥平 程 明 祝 莹

(1.四川省丝绸协会,成都 610031;2.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成都 610031)

四川省2014年茧丝绸行业运行分析及发展建议

陈祥平1,2程明1祝莹2

(1.四川省丝绸协会,成都610031;2.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成都610031)

摘要:介绍了2014年四川省茧丝绸行业运行的基本情况,指出了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影响四川省茧丝绸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促进行业平稳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四川茧丝绸运行分析对策建议

2014年,四川省茧丝绸行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进一步促进茧丝绸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坚持以“稳增长、调结构、创品牌、促升级”为主线,有效应对国内外市场需求不足、生丝价格震荡走低、生产要素成本居高不下等困难和挑战,加快构建茧丝绸产业发展新格局,全省茧丝绸产业在转型中实现了持续发展。

12014年行业运行基本情况

1.1 生产能力基本稳定,行业经济增速放缓

据四川省蚕业管理总站统计,2014年全省桑园面积185万亩,比上年增长2.78%。全年生产原种3.2万张、一代杂交种183万张,发种210万张,比上年增长2.38%;生产蚕茧7.7万t,比上年增长1.3%,居全国第2位。蚕茧平均单产37kg/张,与上年基本持平。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4年四川省生产蚕丝38096t,同比增长9.46%,占全国总产量的22.77%,居全国第2位;蚕丝及交织物(含蚕丝50%)24793万m,同比下降0.82%,占全国总产量的34.59%,居全国第1位;蚕丝被156万条,同比增长11.8%,居全国第6位。

1-12月,全省丝绸工业实现总产值254亿元,同比增长2%,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6.26个百分点,自2012年以来连续两年出现增速回落(2012年、2013年增速分别为13.52%和8.26%)。企业经济效益总体上虽有所提高,但亏损面扩大。据四川省丝绸协会对44家重点茧丝绸企业跟踪监测显示,到12月底,44家企业中有30家盈利,14家亏损,亏损面达31.82%,较上年上升4.55个百分点。44家企业盈亏相抵,利润总额1.59亿元,同比增长4.6%。

1.2 产品出口明显下降,内需支撑作用增强

据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提供的出口商品分类数据汇总显示,1-12月,四川省丝绸出口创汇2.78亿美元,同比下降17.8%,降幅高于全国2.42个百分点,出口额位居全国第5位。其中,蚕丝类出口金额0.38亿美元,同比下降26.81%;坯绸出口金额0.77亿美元,同比上升10.82%。丝绸制成品及服装出口金额0.38亿美元,同比下降43.49%。虽然四川省丝绸出口总量大幅度下滑,但据四川省丝绸协会对44家重点茧丝绸企业的调查,44家企业2014年实现销售收入48.67亿元,同比增长9.94%,表明内需市场对四川省茧丝绸行业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1.3 蚕业基地持续巩固,工业园区效果凸显

2014年,四川省继续加快推进30个重点蚕桑基地县、50个万亩蚕桑核心示范区建设,蚕业生产持续向攀西、川南、川中北等优势区域集中,行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蚕业发展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宁南县、高县、盐边县、涪城区等蚕桑基地地也纷纷采取措施,规划建设优质蚕桑示范基地、蚕桑产业长廊、高效循环蚕桑产业带、“万亩亿元”示范区,提升蚕业发展质量。盐边县惠民乡、渔门镇还被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中心确定为“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项目蚕桑资源基地”和“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蚕桑多元化开发示范基地”。

与此同时,各茧丝绸主产地以扶持、培育、壮大贸工农一体化的茧丝绸龙头企业为重点,支持产业化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和技术改造,提升产品档次,增强龙头企业的竞争力和带动力,促进茧丝绸产业发展。南充、凉山、广安等茧丝绸集聚地,依托丰富的茧丝绸资源优势,加快建设丝绸产业园区,提高规模经济效应。南充都京丝纺工业园区被南充市政府列入重点工程,规划面积3km2,已入驻规模以上丝纺服装企业15户。南充嘉陵丝纺工业园已集聚四川顺成纺织有限公司、四川依格尔纺织有限公司、南充金富春丝绸有限公司、南充尚好桑茶有限公司等多家龙头企业。武胜西部丝绸工业园形成了以四川安泰茧丝绸集团公司等骨干企业为龙头的产品加工集聚区。宁南县茧丝绸工业集中发展区通过催生、延伸茧丝绸深加工项目,年产值达到27亿元,解决城乡就业人口3000余人,带动蚕农实现售茧收入4.2亿元。

1.4 品牌建设取得进展,竞争能力有所提升

近年来,四川省茧丝绸行业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提升品牌影响力,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和行业竞争力。继南充市和凉山州成功打造“中国绸都”、“中国茧丝之都”两大区域品牌之后,2014年,宁南县、西充县分别被中国丝绸协会、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授予“中国蚕桑之乡”、“中国丝绸之乡”称号,“四川南充丝绸及制品基地”被商务部列入第三批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依格尔”、“绮香纱”、“立华”、“卓尚”等品牌在年内相继被评为“四川省著名商标”。同时,涌现出一批在国内同行业中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四川绮香纱丝业有限公司、阆中卓尚丝绸有限公司、宁南银鸿丝业有限公司、宁南谊兴丝业有限公司、苍溪仁禾丝绸有限公司、自贡博宏丝绸有限公司、自贡荣成丝绸实业有限公司分别被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确定为2014-2015年度“‘小巨人’企业”、“‘成长型’中小企业”。四川顺成纺织有限公司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授予“2014年度产品开发贡献奖”。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四川安泰茧丝绸集团公司、四川依格尔纺织有限公司、宁南县南丝路集团公司获得中国丝绸协会“2014全国丝绸行业年度创新企业”称号。此外,绵阳天虹丝绸有限公司缫制的6A级高档蚕丝还被选作2014年APEC“新中装”面料用蚕丝。

1.5 营销渠道多点开花,营销模式推陈出新

2014年,四川省茧丝绸行业积极推进营销渠道建设,着力创新流通销售模式。一方面,通过开设连锁店、专卖店、入驻商场以及在国外设立营销处等形式,扩展营销网络,扩大自主品牌销售。至2014年底,仅南充市的丝绸企业就在20多个大中城市建立丝绸专卖店150多个。四川长叶纺织品进出口公司、四川新立新丝绸有限公司还在意大利、美国等地设立了营销分公司。另一方面,开辟新型流通销售模式,打造高端产品销售平台。四川朗瑞丝绸集团公司依托“锦门”丝绸小镇、南丝绸之路起点、丝绸博物馆,打造了丝绸精品一条街;四川依格尔纺织品有限公司挖掘“千年绸都”厚重的丝绸文化底蕴,建成集展示、教育、观光、购物于一体的“中国绸都博物馆”,引导丝绸消费。同时,行业企业加强与电商平台合作,拓展线上销售渠道。据了解,全省已有四川宏和丝绸有限公司等20多家丝绸企业建立了电商销售平台,电子商务交易量逐年上升。

此外,全行业借力“川货全国行”、“万企出国门”、“惠民购物全川大行动”等市场拓展“三大活动”,扩大内需,巩固和开拓国际市场。2014年,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丝绸博览会为平台,四川省首次政府组团推出“川货全国行·杭州站”活动,四川34家参展茧丝绸企业实现交易额1.61亿元,其中外销订单530万美元。

1.6 多元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产业优势进一步显现

围绕打造茧丝绸产业竞争新优势,四川省积极开展茧丝绸资源精深加工研究,构建茧丝绸多元产业体系,拓展产业发展空间。通过3年的努力,2014年,由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牵头承担,行业多家单位参与的“蚕桑丝绸产业链关键技术研究集成与产业化示范”项目顺利完成,研究集成了桑蚕、新型丝绸纤维材料、丝绸副产物、废弃物综合利用开发的多项生产关键技术,成功开发出桑椹酒、桑椹醋、桑椹汁、桑枝食用菌、桑叶茶、蚕蛹油等多元化产品,用途涉及保健、食用、医疗等多个领域,实现了高附加值综合开发利用。到2014年底,全省已形成1000吨桑椹酒、2000吨桑椹醋、6000吨桑椹果汁、1000万袋桑枝食用菌、1000吨桑叶茶的生产能力。

同时,各蚕桑基地县以争创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契机,规划建设现代蚕业园区、蚕业观光园,大力推广“桑+粮”、“桑+经”等复合经营模式,发展立体蚕业,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加快茧丝绸产业助农增收增效步伐。据四川省纤维检验局《2014年度四川省桑蚕干茧质量分析报告》显示,2014年,全省蚕农售茧收入26.9亿元,桑产物及初加工收入9.6亿元,桑园间作等其他副产物收入18.7亿元。全年蚕桑综合产值55.2亿元,同比增加1.2亿元,实现全省农民人均增收1.28元,蚕农户均增收400元。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

四川茧丝绸企业多为蚕茧收购和经营企业,在现有的丝绸加工企业中,仅有四川朗瑞丝绸集团公司、南充六合丝绸集团公司、四川安泰丝绸集团有限公司、宁南南丝路集团公司等20余家企业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其余企业大多生产能力不大,规模效益难以形成,缺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2.2 科技投入不足,行业创新能力不强

尽管近年来四川省茧丝绸行业加强了自主研发,取得了多项技术突破,但由于行业利润不高,企业的创新投入难以满足发展的需求,致使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进度不快,产业化程度不够,大多数企业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不足,附加值不高,产品质量和档次都难以与国内同行竞争。

2.3 资源要素约束加剧,企业经营压力加大

一方面,土地、能源、劳动力、融资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一路走高,盈利空间受到严重挤压;另一方面,国际、国内丝绸市场的整体疲软,又对企业产品定价产生较大冲击,产品销售价格增速明显低于生产成本的增速,制约了企业产能的发挥和效益增长。

3影响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因素

3.1 有利因素

一是产业的政策环境进一步向好。近年来,四川省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对茧丝绸产业发展十分重视,支持态度更加明确,支持力度明显加大,有关措施相继出台。调整困扰四川省茧丝绸行业多年的缫丝加工“高征低扣”税收政策也有望在2015年落地。二是“东绸西移”带来发展新机遇。继“东桑西移”后,“东绸西移”正拉开序幕。沿海大型丝绸印染和服装企业向四川转移,将为四川茧丝绸行业发展带来新的热潮。三是国内丝绸市场需求将逐步释放。一方面,随着国家各种经济改革措施的逐步落实,国内各种消费需求将被激活,国内丝绸市场需求也有望扩大;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倾向于购买绿色、生态、环保的商品,有着天然保健特性的丝绸服装、丝绸家纺等产品和桑椹醋、桑椹酒、蚕蛾酒、桑叶茶等茧丝资源综合开发产品具有很好的内销潜力。四是国际丝绸市场刚性需求支撑丝绸产品出口。虽然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全球经济并不会有大幅增长,消费需求可能依然疲软,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丝绸产品需求的增长,但在欧美、东南亚及阿拉伯国家有固定的群体长期消费丝绸产品,这些群体并不会因短期经济起伏而改变传统消费习惯。

3.2 不利因素

一是四川茧丝绸产业自身存在的终端产品开发不足、知名品牌缺失等结构性矛盾尚在加紧解决之中,这些问题仍将在一定时期内不同程度地影响产业发展。二是劳动力紧缺、人才短缺、生产成本上升、人民币汇率变动等不确定的外在因素也将影响其发展。三是近年来行业利润空间的压缩,可能造成企业在规模扩张及技术研发、技术改造等方面投资减弱且不持续,进而抑制四川茧丝绸企业的产能和技术能力的突破。

总体来看,尽管四川省茧丝绸行业的发展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其发展的政策环境不断向好,行业经过多年的结构调整优化,也积蓄了发展后劲,具有向上的内生动力,有望在现有基础上稳步提升发展。

4对策建议

4.1 探索现代蚕业发展新模式,夯实蚕业生产基础

一是以土地经营权流转为抓手,培育新型生产经营主体。通过流转土地和添置养蚕设施,大力培养专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支持蚕桑专业合作社整合桑园、养蚕设施等资产,发展规模化种桑养蚕;鼓励支持工商企业租赁农民承包地发展栽桑养蚕。二是以“产加销一体化”为方向,完善蚕桑产业经营机制。大力推广宁南模式、涪城模式、南部模式,促进蚕桑生产和加工经营高度融合,提升蚕桑产业化经营水平。三是以“共育户带农户”为载体,抓好生产关键技术的推广落实。大力推广“共育户带农户”的基层技术服务模式,建立家庭经营、政府扶持、企业组织、联产计奖的共育服务体系,发挥共育户在推广落实小蚕共育等关键技术方面的带动作用,切实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4.2 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大力推进茧丝绸业与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的全面融合,加大重大技术装备的研发力度,探索以“机器换人”来化解行业劳动力密集、用工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等根本性问题。坚持管理创新和经营模式创新,把现代经营理念、经营模式融入到传统生产之中,创新“互联网+丝绸”商业模式。坚持运行机制创新,努力塑造企业核心竞争优势,使之成为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4.3 实施资源有效整合,建设现代企业集团

鼓励引导茧丝绸企业以资本为纽带,采取收购、兼并、参股、租赁、联合、重组等方式进行资源整合,以技术、品牌、营销渠道等为载体建立多种形式的战略联盟,实现加工、人才、技术、市场等优势互补,横向联合、纵向互动,解决茧丝绸生产企业小型、分散的问题,实现龙头重点企业的快速扩张,建设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的现代企业集团,发挥企业集团带动作用,促进产业形成较强规模优势。

4.4 拓展内外两个市场,创造市场竞争新优势

实施品牌建设工程,培育丝绸自主品牌,抢占市场主动权和话语权。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调整产品结构,以差异化、个性化产品替代同质化竞争,不断提升四川茧丝绸产品在内销市场的占有率。要实施“走出去”战略,通过参与跨国研发设计、品牌渠道和原料及加工基地建设,以及技术人才引进等方式,培育新的国际竞争优势,从根本上改变过去主要依赖生丝、坯绸等原料性低价值产品出口的格局。同时采取自建或与外方合作等形式,建立一批“四川丝绸”境外体验中心、展示中心、销售网点,巩固和扩大四川茧丝绸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

4.5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助推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在政策资金层面,设立四川省茧丝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与国家商务部每年支持四川的茧丝专项资金相配套,专门用于桑、蚕品种改良推广、技术研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品牌培育、市场开拓和企业技术改造贴息等方面。在商业信贷资金层面,协调、引导金融部门对有信誉的蚕茧收购、丝绸加工、出口的企业提供贷款支持。充分发挥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的作用,为茧丝绸企业解决短期流动资金贷款。

参考文献

[1]陈祥平,程明,梁瑞丽.四川丝绸的新纪元[J].中国纺织,2015(02).

[2]梁瑞丽.四川丝绸要应势而起——专访四川省丝绸协会会长、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院长陈祥平[J].中国纺织,2015(02).

[3]四川省纤维检验局.2014年度四川省桑蚕干茧质量分析报告[J].中国纤检,2015(09).

[4]杨永元.2015年全国茧丝绸行业产销形势分析会议报告[EB/OL].http://www.esilk.net/3G/view.aspx?AID=122170.html,2015-05-06.

作者简介:陈祥平(1955-),男,教授级高工,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长期从事茧丝绸行业管理和科研开发工作。

猜你喜欢

蚕桑丝绸四川省
南部县蚕桑多业态发展探索
仪陇蚕桑园区化发展思考
普格县蚕桑产业扶贫的实践与成效
蚕桑产业 富民增收
前三季度四川省五大支柱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
四川省 多举措增强2500万 农民工获得感
遥望“丝绸路”
路上丝绸
丝绸情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