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地暖养猪技术的应用与分析
2015-04-04李全球江苏省邳州市议堂畜牧兽医站221300
李全球 (江苏省邳州市议堂畜牧兽医站 221300)
畜牧生产
冬季地暖养猪技术的应用与分析
李全球(江苏省邳州市议堂畜牧兽医站221300)
冬春季节,传统的生猪养殖方式容易造成饲料消耗大,发病率高,饲料利用率低,且育肥出栏时间延长。如适时调节猪舍温度环境,即使在外界气温较低的情况下,也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地暖养猪技术较好的解决了寒冷季节猪舍温度调控问题,通过持续的供热,提供维持生猪养殖适宜的温度,减少猪体因御寒代谢造成能量的消耗,降低了发病率和缩短育肥时间,地暖技术是一种科学饲养新技术、省工增效、节能环保、低碳防污,投入少、操作简便,适应了现代养猪产业的发展新要求,达到节能增效的综合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1 低温环境对生猪生产的影响
冬春寒冷季节,猪舍一般都缺乏加温设备或保温不足,致使猪群长时间处于低冷的环境状态,部分摄食被用于产热来调节体温,造成低温条件下养猪生产不能优化。在低温冷应激条件下,猪群还可能引发更多的健康问题,致使发病率增加、疫病防控难度加大,以及综合管理投入成本增加等。
1.1低温降低生猪的成活率低温能导致猪抗病力降低,容易发生传染病,同时由于猪呼吸道、消化道的抵抗力降低,生长速度减慢,易发支气管炎、胸膜肺炎、胃肠炎等,低温对仔猪的影响更为明显,在低温环境下,仔猪出生后死亡率增大,如冻死、压死、病死。当气温在10℃以下,特别是0℃以下时,双月龄以下的仔猪很容易出现肺炎、长时间腹泻、营养不良,仔猪健康和生长均会受严重影响。
1.2低温降低生猪的饲料消化率饲料消化率与其在生猪消化道中的停留时间成正比,饲料在生猪消化道中停留时间越长,其消化率越高;反之则消化率越低。生猪在低温环境下,新陈代谢加快,胃肠蠕动加强,食物在消化道停留时间短,消化率降低,寒冷季节生猪的生长速度就相对减慢,育肥周期相应延长。
1.3低温降低生猪的饲料综合利用率在低温条件下,机体散热需求量明显增加,为保持体温恒定,机体必须加快体内代谢以提高机体产热量,基础维持需求量也明显增加,虽然生猪的采食量上升,但用于生长的能量仍有限,生长和增重反而会下降,致使饲料的综合利用率明显降低。
1.4低温降低种猪的繁殖性能在低温冷应激下,种猪繁殖性能明显下降。主要表现为公猪性欲低下,产精量少和精子活力低,配种能力减弱;后备和空怀母猪发情推迟或出现隐性发情;妊娠母猪死胎数量和流产病例增加;分娩母猪难产比例升高或产程时间延长、死胎数增加;分娩母猪出现泌乳不足、仔猪健康状况差等现象。
1.5低温降低生猪的体形品质低温能使生猪的体形和脂肪含量与分布发生改变,低温环境饲养出来的生猪身长变短,身高降低但肩宽和胸围变大。低温使生猪不断颤栗,但是随着体重的增加,颤栗的强度逐渐减弱。为了适应寒冷环境产生更多的热能,生猪的肾上腺、甲状腺、心脏、肾脏、肝脏以及胃肠道都变大。因此冷应激环境下生产的生猪,其屠宰率相对较低,影响消费者对低脂肪肉的认可需求。
2 地暖养猪技术简介
目前采用较多的地暖养猪技术主要有3种,分别是沼气水暖循环地热供暖、电热供暖式和发酵床供暖。(1)沼气水暖地热供暖多采用粪便集中发酵,通过燃烧沼气持续供应循环热水加热猪舍,形成低碳生态环保养殖模式;(2)电地毯供暖多为猪舍地面铺设电阻丝,通电后发热供暖,为直接供暖养殖模式;(3)发酵床产热供暖多为猪养殖环节的粪便发酵产热,维持猪舍温度,为无污染福利型养殖模式。
2.1沼气热水供暖技术创新利用生猪养殖过程产生的粪便发酵,沼气加热循环水,供应循环热水加温并维持猪舍温度,形成低碳生态环保养殖模式。该技术在寒冷季节利用沼气热水供热可维持猪舍环境温度在15℃以上,改变了冬季燃煤历史,技术创新度高,适应了新能源开发利用。沼气热水供暖技术流程:生猪粪便污物→沼气池→加温产气→沼气罐→锅炉燃烧→加热热水→热水循环供热→猪舍地面→加热猪舍→维持舍温。
2.2电热毯发热供暖在猪舍地面铺设电热毯,利用清洁能源电能,对铺设到猪舍地面下的电热毯通电,通过控温设施持续散热,加温猪舍环境,维持猪舍适宜的生长温度。电热毯发热供暖技术路线:电源→开关→地面下电热毯→电热毯发热→加热地面→地面散热→加温猪舍→维持舍温。
2.3发酵床发酵供暖在猪舍应用含有纳豆芽孢杆菌、枯草杆菌、放线杆菌及乳酸菌等一种或多种有益微生物的特制菌群制剂,与一定数量的锯末、稻壳、秸秆等发酵材料混合,铺设成发酵床,收集养殖过程生猪产生的粪便污物,科学利用生物菌发酵技术,利用起发酵过程产生的热量供暖,坚持每日必要的翻耕垫料频次,促进发酵产热。发酵床发酵供暖技术路线:猪舍发酵床→垫料→有益微生物→垫料补充及翻耕→发酵产热→散热加温猪舍→生猪繁育。
3 地暖养猪技术优点
地暖养猪技术主要是通过采用有效的供暖方式,维持寒冷季节猪舍的舒适温度,降低饲料消耗,降低发病率,提高养殖福利,缩短育肥时间,达到增加养殖效益的目的。
3.1沼气热水供暖优点通过收集发酵猪粪尿,沼气燃烧加温循环热水,热水循环传热至猪舍,维持寒冷季节猪舍大环境适宜温度,有效缩短寒冷季节育肥周期,提高饲料利用率,显著增加养猪效益,促进养殖生产。该技术新颖,模式科学,操作简便,省工增效,适应了现代养猪产业化发展。优点有:创新实施养殖粪便生态循环利用;创新实施循环热水多环节综合利用;创新采用燃气水暖循环地热供暖育肥技术;实现寒冷季节持续供热养殖福利化,实现寒冷季节养殖节能降耗新革命。
3.2电热毯发热供暖通过猪舍地面铺设发热地热毯,持续输送电源,控制发热温度和时间,达到供暖目的。常用单舍式和整栋式电热毯供暖两种。通过发热电缆发热,将热量从混凝土中以辐射的形式向上缓慢均匀释放,从而达到下暖上凉最佳采暖效果。优点是:结构简单,安装简便;制造调节方便,温度自动控制,可充分保证猪舍冬季供暖;猪舍内温度均匀,下暖上凉,干燥洁净,舒适度好;可直接水洗、消毒,疾病预防效果好;自动温控,使用周期长;热稳定性好,耗电量小,能耗成本低。
3.3发酵床发酵供暖选用适宜的垫料和发酵菌种,保持猪舍适宜的湿度和必要的翻耕,利用发酵床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供暖,维持猪舍温度。优点是:解决了粪便处理难题,实现了“零排放”,防控养殖污染;改善了猪的生长环境和猪的健康状况,有益微生物改善生猪消化道微生态条件;大大降低了生猪发病率,节水省粮;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节支增效。
4 地暖养猪技术应用分析
4.1技术集成领先,适宜冬春寒冷地区应用根据寒冷季节生猪养殖繁育的温度需要,结合新能源开发利用,适时开展沼气水暖、电地暖和发酵床产热技术试验,及时实施数据收集分析和技术集成,形成符合寒冷季节生猪养殖需要的新技术体系,推广应用成效显著。
4.2温度控制精准,适应大中型猪场温度是寒冷季节生猪养殖的关键因素,维持寒冷季节猪舍适宜温度是首要。新技术温度控制方式有2种:(1)通过铺设于地下的地温探头控制地面温度;(2)通过温控器内的室温探头控制室温。由温控器精确控制温度。当室内温度或地面温度达到设定值后,温控器自动断开发热电热毯的电源,电热毯停止加热,当温度低于温控器设定值时,温控器又开始启动,接通发热电热毯的电源,电热毯开始加热,全自动恒温运行,经济而节能,是较理想的供暖方式。
4.3供暖方式灵活,满足各阶段生猪养殖根据养殖场实际,既可采用循环热水供暖。主要是沼气燃烧热水、辅以煤燃烧热水或天然气燃烧热水供暖;又可采用电热毯发热供暖。主要包括单舍式和整栋式电热毯供暖;也可以采用发酵床发酵供暖,主要是利用发酵床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供暖。同时还可以两种或三种技术组合使用,形成主次分明、作用互补的技术模式,适应于各阶段生猪养殖。
4.4技术实施方便,投入产出比效益明显无论是循环热水供暖还是电热毯发热供暖,其结构简单,安装简便;寿命可达50年,基本无维护,一次投入,长期受益;而发酵床养猪技术更是被誉为“懒汉养猪法”,明显减轻了养猪的人力物力投入,投入产出比相对较高。
4.5节能降耗显著,适合现代养猪新要求利用生物发酵产气,沼气燃烧加热循环水,热水循环加热猪舍地面,既利用了粪便污物能源,又能节约电能或煤能。发酵的沼液沼渣用于农业生产,实现养猪全程低碳节能、无污染。
4.6养殖环境优化,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地暖养猪技术低碳环保,供暖猪舍环境温度达15℃以上。猪只在无惊吓、无痛苦和无应激的舒适温度环境下繁育,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自身的生产性能和优势,创造出更大的养殖效益,地暖技术实现养殖全程福利,养殖环境进一步优化,生猪保育及育肥效率明显提高,优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
实施地暖养猪技术是节约利用现有能源的新举措。沼气水暖循环地热供暖养猪技术有利于循环利用粪污等能源,实施电地热和发酵床供暖,均可保持寒冷季节猪舍温度和清洁卫生无异味,提高生猪动物福利,降低养殖发病率,提高育肥料肉比,缩短寒冷季节育肥周期,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中图分类号:S82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733(2015)04-0011-02
收稿日期:(2015-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