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桑大户余德学的蚕桑发展经
2015-04-03赵毅
赵 毅
(阆中市蚕桑局,四川 阆中 637400)
1 基本情况
余德学今年50多岁,是一名乡蚕桑业务干部。他热爱蚕桑事业,从1985年担任村蚕桑技术员干起,到1998年被招聘为石子乡 (今沙溪办事处)蚕桑干部,在蚕桑生产战线上兢兢业业地奋斗了30个春秋。他勇于创新思路,于1999年率先承租耕地、荒坡3.3hm2(合50亩)种桑树、建桑园、当大户,是阆中第一个吃螃蟹的蚕桑人,成为了阆中蚕桑发展史上第一个蚕桑业主户。不仅受到省、市行业领导和专家多次调研总结,还多次得到市、乡党委政府的表彰奖励。2000年被南充市人民政府授于南充市劳动模范称号,是当时整个南充市蚕桑队伍中唯一获此殊荣的乡镇蚕桑人。到2015年累计养蚕1500张,产茧5.2t,茧款收入160余万元,加上桑园其它综合收入累计达200多万元,除去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成本,年均纯收入达10多万元。
2 主要做法
上世纪90年代中末期,由于茧丝市场低迷,蚕桑行业萧条,蚕桑生产步入低谷,农村养蚕户纷纷毁桑弃蚕转产转行。曾经辉煌的蚕桑生产陷入困境,但余德学没有转岗丢掉蚕桑这个岗位。他认为,蚕桑生产发展靠分户经营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时农村发展形势和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必须寻找新的发展方式和路子,决定自己承包土地,栽桑建园养蚕自己干。回到家里,把自己的想法和决定告诉妻子,得到了妻子的全力支持。
2.1 苦干实干实现创业路
1999年秋,余德学带着妻子离开生活了30余年的老家—原石子乡高家坝村,来到原石子乡五丰村租赁承包该村2组的荒山和耕地,共计3.3hm2(合50亩),与村委会签订租赁承包合同20年。当即雇工清除杂草、开荒复耕、平整土地、修建作业便道,整整干了两个多月,后购桑苗4万余株,按照 (2+0.67)×0.67m的规格栽植桑园3.3hm2(合50亩)。冬季又建起蚕室3间、生活用房2间、猪圈6间,就此充满信心和希望地走上了蚕桑大户创业之路。
2.2 科技支撑夯实创业路
余德学深知蚕桑发展靠传统的技术方式难以取得好的效益,难以持续发展,必须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支撑,改变传统的栽桑养蚕方式,走现代蚕业发展路子,蚕桑生产才能可持续发展。
2.2.1 规范栽植。将租赁的土地按照 (2+0.67)×0.67m规格栽植建桑园,做到合理密植又能通风透光,还能间套作物。
2.2.2 嫁接良桑。2000年冬,选用优良桑品种“嘉陵20号”和“湘7920”,全面嫁接,成活率达98%以上,并实行低干快速养型,以早日实现全面投产。
2.2.3 科学施肥。桑树施肥上注重施肥中氮、磷、钾比例,并积极搞好桑树病虫的防治。
2.2.4 设施配套。先后修建标准小蚕共育室1间、中蚕室3间、大蚕房10间、蚕台面积1500m2、消毒池2口、处理蚕沙坑1口,配纸板方格蔟1500片,塑料折蔟1000个;还购置了旋耕机、伐条机、切桑机、高压清洗消毒机、机动喷雾器、自动升温补湿器等桑园机械和养蚕器具,做到桑园管理机械化、小蚕饲育共育化、大蚕饲养省力化、上蔟优质蔟具自动化。
2.3 精细管理 成就创业路
余德学懂得蚕桑生产跨种养两业,季节性、技术性劳动力都非常强,从桑园管理到综合利用,从蚕儿饲养到上蔟结茧环节工序多,管理不到位,易增加劳动成本,降低养蚕效益,在生产中必须抓住各个环节的精细管理,才能提高效益。
2.3.1 使用机械,提高效率。陆续添加机械器具设备,如桑园耕作原来一人用牛耕地需要30多天,现在采用旋耕机6天就可耕作完,效率提高5倍;桑园病虫防治和蚕室消毒,采用机动喷雾器和高压清洗消毒机,也能大幅提高劳动效率。
2.3.2 合理用工、节约开支。坚持按蚕事季节分批用工,限量定额。养20张小蚕用1人,3龄用2人,4龄用3人,养大蚕5张用1人,采运桑叶按量计酬,做到合理用工,节省雇工费用支岀。
2.3.3 分批投入,滚动发展。在蚕桑发展投入上,余德学采取滚雪球的方式逐步发展壮大,避免前期投资过大。在桑园投产初期,按季养蚕10张规模标准修建蚕房及配套养蚕设施,到桑园盛投产期,按季养蚕30张,年养蚕100~150张规模标准修建蚕房和配套养蚕设施。
2.3.4 综合开发,相互促进。坚持合理利用桑园土地、空间,大搞立体种植,充分挖掘土地、空间潜力,做到了以桑为主,综合开发。小春种麦制种、商品蔬菜兼养猪,大春种西瓜、花生、沙参,做到桑园地里一年四季不空地,既养地又增加收入,形成了“桑—粮 (菜)—猪—沼”和“桑—经”相结合的循环发展模式。
余德学树立了蚕桑业主发展成功范例,成为了推动阆中市蚕桑产业发展的带路人,在其带动影响下,全市先后发展蚕桑业主300多户,流转土地建桑园面积达超过1333.3hm2(合20000多亩),养蚕量占全市的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