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氯化钾注射液治疗仔猪黄白痢的疗效观察
2015-04-03王新荣
王新荣
(吉林省梅河口市康大营镇畜牧兽医站,吉林梅河口135015)
复方氯化钾注射液治疗仔猪黄白痢的疗效观察
王新荣
(吉林省梅河口市康大营镇畜牧兽医站,吉林梅河口135015)
目的:观察复方氯化钾注射液治疗仔猪黄白痢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7月我畜禽中心的106例黄白痢仔猪作为观察目标,按照抽签法分为A组和B组,各53例,A组采用复方氯化钾注射液治疗,B组采用痢菌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A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B组治疗总有效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氯化钾注射液治疗仔猪黄白痢的疗效确切,且具有安全有效,经济便利等优势,临床可将其作为首选的仔猪黄白痢治疗方案积极推广使用。
仔猪黄白痢;痢菌净;复方氯化钾注射液
黄白痢是哺乳仔猪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属于急性传染病的一种,发病率可达90%左右甚至更高,致病性大肠杆菌是其主要发病原因,若不及时给予治疗措施,就会造成仔猪死亡,给养殖户带来不可估计的经济损失。目前临床普遍采用链霉素、庆大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尽管治疗效果良好,但价格高昂,且容易产生耐药性,故当下临床研究的重点在于选择一种效果良好、经济方便的治疗药物[1]。本文选取我畜禽中心的106例黄白痢仔猪作为观察目标,应用复方氯化钾注射液进行治疗,整体效果良好,现将治疗效果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5年7月我畜禽中心的106例黄白痢仔猪作为观察目标,其中黄痢、白痢各53头,出生时间:12~35d,平均出生时间(15.5±0.5)d。其中黄痢仔猪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昏迷、口渴、脱水且粪便内含小气泡,呈现黄色乳糜状;白痢仔猪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粪便呈现灰白色或乳白色粥状,同时伴有冒泡、腥臭的临床症状。按照抽签法分为A组和B组,两组仔猪的临床症状、出生时间等基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采用复方氯化钾注射液治疗,白痢仔猪使用方法和剂量:按照1m1/kg行肌肉注射,每天2次;黄痢仔猪使用方法和剂量:每天3ml行肌肉注射,每天1次。B组采用痢菌净治疗,黄痢、白痢仔猪使用方法和剂量:按照25mg/kg行肌肉注射,每天4次,两组均连续进行3d的治疗。
1.3 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经过3d的针对性治疗后,仔猪肛门四周未见任何粪便,已经排出体外的粪便呈现出条状的性状,没有出现任何异常症状。
好转:经过3d的针对性治疗后,仔猪肛门四周出现皱折,已经排出体外的粪便呈现出稀释糊状的性状。
无效:经过3d的针对性治疗后,仔猪粪便颜色、性状未见人身改变,甚至病情不断加重。
治疗总有效率为痊愈和好转二者百分比之和[2]。
1.4 统计学处理
利用统计学软件处理器SPSS21.0统计处理所有相关数据,使用百分率(%)描述临床治疗效果,组间对比给予x2检验,若P<0.05,则表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53例仔猪痊愈27例,好转2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3%;B组53例仔猪痊愈21例,好转18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73.6%,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黄白痢主要是黄痢和白痢的统称,在临床症状以及病理变化、发病时间等方面,两种疾病存在很很大的不同之处,仔猪出生之后的3~10d之内是黄痢的高发期,出生10d之后仔猪则容易发生白痢。母乳因素、天气因素以及饲料因素等都可能导致仔猪出现黄白。所以,对饲料做好管理,做好日常保暖、防潮工作对有效预防黄白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旦发现仔猪出现黄白痢情况,要及时采取药物治疗措施,以免病情深度发展,造成仔猪死亡[3]。
痢菌净、氯霉素或者土霉素等临床常用药,虽然治疗效果良好,但治疗过程中仔猪容易出现耐药性,再加上上述药物价格比较昂贵,增加了养殖户的经济压力,临床推广受到一定的限制。复方氯化钾注射液是近年来新推广使用的一种药物,其不仅疗效确切,而且价格低廉,受到了主治医生及广大养殖户的认可与信赖。本组研究结果可知,A组总有效率94.3%明显高于B组73.6%(P<0.05),这与国内相关学者的研究报道基本相符[4]。由此证明,复方氯化钾注射液治疗仔猪黄白痢的疗效确切,且具有安全有效,经济便利等优势,临床可将其作为首选的仔猪黄白痢治疗方案积极推广使用。
[1]程雪玲.复方氯化钾注射液治疗仔猪黄白痢的疗效观察[J].兽医导刊,2014,5(8):118.
[2]侯萍.复方氯化钾注射液治疗仔猪黄白痢的效果观察[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12(7):192.
[3]段合荣.复方氯化钾注射液治疗仔猪黄白痢和水牛腹泻疗效观察[J].中国农资,2013,15(36):51,53.
[4]徐文佩.复方芩黄注射液对仔猪黄白痢的治疗效果的观察[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15,35(8):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