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畜牧业生态经济发展分析

2015-04-03张文博

时代农机 2015年5期
关键词:畜牧业西藏资源

张文博

(西藏民族大学财经学院,陕西 咸阳 712082)

1 现代畜牧业生态经济

现代畜牧业生态经济是畜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以“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为基础,以将畜牧业转变成为低耗损,高产量,优品质的现代产业为目的。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指导,充分发挥资源的效用。在生产的基础上注重环境的改变,尽量降低由于人为因素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与此同时,现代畜牧业生态经济体系要求建立系统的经营管理方式,使畜牧业中各个参与单元构成有机的统一整体。现代畜牧业生态经济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经济体系,与自然界中各个生态系统类似,也包含了与外界的物质能量交换过程和信息反馈过程。它应当与我国现代市场经济相联系,形成各个单元之间的相互适应性并优化这种平衡状态。通过自身各个单元的自发性调节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从而形成一个高效、稳定的整体,最终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2 西藏畜牧业发展现状分析

西藏全区草地生态系统达8亿hm2,占西藏总土地面积的68.11%,是全国草场总面积的21%。西藏人均草场占有面积达20 hm2,是世界人均草场面积的26倍。此外,西藏畜牧品种繁多,畜群数量庞大,位居全国第四位。畜牧业依托于天然草场,以自然放牧为主。西藏畜牧业属于传统意义的第一产业形式,同时也是区内主要的经济支柱之一,其生产、加工、销售过程中的一系列相关产业都为西藏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据统计,西藏第一产业中的畜牧业年相关产值达到8亿多元,区内75%以上的外贸出口商品是畜牧产品或以畜牧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制成品。畜牧业累积对城镇经济和二、三产业提供的原始积累已经达到15亿元以上。西藏历史悠久的传统畜牧业由此成为西藏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支柱性产业。

但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以及过度放牧、采伐等人为因素的影响,西藏已经成为全国草场退化最严重的的地区。调查显示,西藏草地退化、沙化面积已占草地总面积的40%,并且仍在以每年2%~3%的速度扩大。草场退化涉及的县级行政区达22个,每年至少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高达8亿元。严峻的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制约西藏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也对西藏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3 西藏现代畜牧业生态经济发展的优势

(1)自然环境优势和生物资源优势。西藏辽阔的草场,充裕的水源和适宜的气候都是西藏发展畜牧业生态经济优势。西藏特殊的地理环境同时也孕育了庞大的生物体系,各类不同的物种经过几个世纪优胜劣汰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较其他地区更加合理的物种优势。我们完全有能力将这些生物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例如,西藏盛产的绒山羊毛深受国际市场的爱戴,被誉为“软黄金”;藏系绵羊生产的羊毛,由于纤维含量高,粗细均匀等优点,是制作地毯等物品的优质材料。

(2)悠久的畜牧业发展历史。西藏拥有悠久的畜牧业历史文化,牧民们经过千百年的放牧、饲养生活,自身沉淀了卓越的智慧和丰富的经验。他们创造了多种多样畜牧业生产模式。由于自然环境的影响,西藏人民利用畜牧产品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以改变自身的生活环境。可以说畜牧业已经成为西藏人民赖以发展的基础。因此,符合现代化生产、消费需求的畜牧业生态经济理念能够顺利的被理解和接受。

(3)国家政策支持。革开放之后,为了进一步促进西藏农牧业的发展,针对西藏自治区的特殊环境,中央在牧区实行了“牲畜归户,私有私养,自主经营,长期不变”的修养生息政策;1990年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颁布《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确定了西藏农牧业发展的战略地位。此后中央和自治区政府先后召开五次座谈会,深入总结西藏畜牧业发展经验问题,制定了畜牧业发展的“八五”计划、“ 九五”计划、“ 十一五”计划、“ 十二五”计划,对畜牧业进行了一系列的体质改革、财政支持和技术引进,将西藏畜牧业的发展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4 西藏现代畜牧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劣势

(1)畜牧业生态经济理念有待普及。牧业生态经济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研究范围狭窄,畜牧业生态经济中各种观点思路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其一,西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思想,无法形成行业单元之间的良性互动,资源无法得到高效、循环利用。其二,“自然放牧,资源天给”思想导致资源的严重浪费。区内天然、无投入又丰富的生产资源使藏牧民容易忽略资源的稀缺性特点,很多本可以二次利用的资源被当作生产垃圾随意丢弃。其三,商品经济意识不足,资本得不到充分运用。牧民无意识将物质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从而不能实现资本的有效流转。

(2)畜牧业生态发展方式有待转变。西藏地广人稀,畜牧业生产以游牧为主,分散稀疏,经营规模普遍较小,产业集中度低,并且缺少较为强势的龙头企业。此种生产分散的情况使得行业内部无法出现合理的市场竞争,而中小规模经营者缺乏发展动力,往往不会利用科学技术提高生产效率、资源利用率。另外,西藏畜牧业传统经营模式以家庭生产为主,家庭中的每个个体都要在生产过程中同时担任劳动者和管理者,缺乏分工意识。个体脱离社会化的生产,导致全区无法形成权威性企业以保证整个市场中各类商品的合理标准,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含量,经营管理模式的与时俱进。

(3)畜牧业生态循环系统有待增强,产业结构有待优化。解决环境问题首先要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资源可持续又包括资源的有效利用,即前文的“低耗、高效”观念。注重生产效率,要尽可能的压榨资源的最大效用,将资源流转与畜牧业第一、二、三产业统一协调,形成系统的生产过程,囊括了农业、农产品加工业、销售业、服务业、旅游业等,充分保证资源的持续利用和高效利用。因此我们要切实调整西藏畜牧业发展思路,积极融合一二三产业的生产过程,承前启后,统一发展。

5 现代畜牧业生态经济发展对策

(1)强化畜牧业生态经济意识。针对以上问题不难得出,要在藏区牧民中普及现代畜牧业生态经济的理念,就必须要使区内牧民意识到当前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趋势和脱离市场生产的严重后果;意识到畜牧业作为经济活动中的单元行业完全可以融入到整个系统的运行中,不但要通过自我调节适应全系统,还要充分利用系统内部的资源优势优化自身;意识到肆意放牧将产生的不可估量的环境问题和资源浪费问题。使广大牧民在生产过程中自觉遵循生态系统规律,不断完善自身生产发展,并以此为基点激发生态系统的辐射作用,带动其他产业的进步。此外,政府也要在普及畜牧业生态经济理念中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安排高素质人才参与西藏畜牧业生产活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西藏发展畜牧业生态经济提供良好的硬件设施和政策基础。

(2)优化生产、销售方式。第一,要从将饲养牲畜当作财富的过时理念中转变,意识到牲畜作为资源并将其流通、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的重要性,意识到牲畜作为生产的过程而非生产目的存在,顺应商品经济时代发展潮流,将生产社会化、商品化;第二,进行合理分工,充分发挥生产过程中每个个体的相对优势,增加生产效率,脱离落后的家庭经营模式,普及生产过程中的专业化、规模化生产理念。第三,在保证生态经济效益的同时适当扩张,以此来增加资本总量,形成规模经济以扩大经济利润。第四,以科学技术为动力,促进生产、经营、销售的进一步革新,将科技贯穿于整个行业,以科技改良产品,使之更加符合市场需求;改变生产方式,科学放牧,合理利用资源;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3)建立以畜牧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链。本着“高效,质优”的原则,西藏应当将一部分精力投入到与畜牧相关的第一、二、三产业中,借鉴国内外优秀企业的经验,协调产业结构,发挥畜牧业发展的辐射作用,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完善畜牧产品在西藏整体产业中的循环过程。从主要以原材料生产,粗制品生产向含有高新技术的现代市场商品转化。

猜你喜欢

畜牧业西藏资源
都是西藏的“错”
映像畜牧业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资源回收
神奇瑰丽的西藏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