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阳“四大”举措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农机农艺深度融合

2015-04-03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5年2期
关键词:农艺示范区现代农业



资阳“四大”举措
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农机农艺深度融合

近年来,资阳市各级农业部门抓实项目实施,高标准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结合“农机推进示范工程”项目,深度推进农机与农艺融合,开展了旱地新三熟麦/玉/豆套作模式机械化耕播示范、两季田油菜水稻轮作模式耕播收全程机械化示范推广。特别是乐至县在宝林、盛池、中和场三个镇(乡)的17个连片村打造成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内,率先开展玉米大豆机械化耕播、油菜免耕人工撒播机械化收割、小麦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推广作业,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48%,较全市平均水平高14.8%,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一是以机制体制改革为关键点,创新农机农艺融合。农机农艺融合不仅仅是技术问题,也是管理、体制和机制问题。促进农机农艺相融合,需要对症下药,辨症施治。关键点是领导重视,在决策层建立了推进农机农艺融合的领导机构,实行农机、农艺相关工作业务由一个领导统管,其他分管领导一起参与,共同研究农机农艺融合的工作。在管理机制创新方面,转变观念,改变农机与农艺“隔行如隔山、老死不相往来”的思维定势,突破业务分割的局限,多联系勤沟通,互相理解支持配合,建立工作沟通机制,对品种、种植方式、机具配备等影响农业生产的重大问题经常进行会商,提出针对性强的工作意见和具体措施。在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粮油高产创建、病虫害统防统治、新增粮食生产能力等重大项目和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中,坚持与之配套的机械化技术内容,农机农艺措施一起制定、一起布置、一起检查落实。

二是以水稻育插秧机械化为突破口,探索农机农艺融合。为率先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突破水稻机插育秧技术难以掌握的制约瓶颈,积极探索适宜水稻机插秧的育秧技术,在推广旱地育秧的同时,因地制宜改原来营养土育秧为水田秧沟泥育秧,秧沟泥育秧技术操作方便、秧田灵活、亲和力强、早发增产、节本增效,而且运输容易。目前,以该示范区辐射带动全县用秧沟泥育机插秧,大田栽插面积超过0.35万hm2,平均增产稻谷超过750 kg/hm2,插秧节约人工超过750元/hm2。

三是以农机手培训为切入点,推广普及农机农艺融合的实用技术。农机与农艺等相关股站共同配合协作,坚持开展农机农艺融合的技术宣传培训活动,把农机与农艺作为一个产业技术整体,以“阳光工程”农民工培训为主要抓手,通过大力组织实施对农民的培训,让广大农民特别是农机手,更多地学习和掌握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相配套、相促进的技术。例如,近几年在示范区广泛采用的油菜免耕人工直播机收集成技术,大豆、小麦、玉米、水稻机播技术示范推广等。

四是以专业合作社为抓手,加快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区建设。合作社既搞农机化作业,又要参与产前的生产资料、农机具准备和产后加工,始终参与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当地帅乡农机专业合作社、盛海粮油生产专业合作社在农机农艺融合中的组织优势和装备优势,依托他们在示范区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技术集成示范,结合种植业的生产特点,推广示范了“玉米种肥地膜覆盖一体化”“丘区小麦套作机械化”等一批农机农艺有机融合、相互促进的先进技术,带动广大农民运用农业新技术、新装备,把农机化技术和农艺技术最大限度地融合起来。据统计,近3年开展示范小麦机械化耕播收作业1 000 hm2,玉米、大豆机械化耕播作业800 hm2,推广油菜免耕人工直播机械化收割面积533.33 hm2,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面积达到1 400 hm2,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实现了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质量提升。(资阳市农业局)

猜你喜欢

农艺示范区现代农业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农机需要农艺“标准”,农艺需要农机“灵活”——2021国际农机展不容错过的果蔬茶机械化论坛
水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
14份蒌蒿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及营养成分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