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推进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的思考

2015-04-03房泽鑫

山东农机化 2015年5期
关键词:山区农业丘陵山区

房泽鑫

关于推进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的思考

房泽鑫

我省丘陵山区面积约占全省三分之一,主要分布在胶东半岛、鲁中和鲁南地区,涉及近50个县(市、区)。大力推动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对于推进我省农业全面实现机械化,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进而实现我省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具有支撑和保障作用。

近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我省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受种种因素的制约,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无论是在机具增量规模还是发展速度上,与平原地区相比差距很大,而且这种差距有逐步加大的趋势,平原地区和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将日益凸显。目前,我省不论是胶东半岛,还是鲁中、鲁南地区,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平普遍都比平原地区低3到5个百分点。大力推动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已经成为我省今后一个时期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攻方向之一。

造成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低、农业生产落后的主要因素是:

1.丘陵山区受自然条件影响,有效耕地少,荒山野岭多,土地贫瘠,地块小而分散,加上青壮劳力的离土离乡,很多丘陵山区农业生产仍习惯于传统农业和粗放式生产方式,农艺落后,农业生产主要环节仍以人力为主。

2.丘陵山区集体经济薄弱,基本建设缺乏统一规划,资金分散,投资效率低,田间道路贯通不畅,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发展滞后,毁坏严重,不利于机械作业,许多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得不到有效推广应用。

3.我省丘陵山区地域广阔,地形情况复杂,作物品种繁多,种植模式不一,对农业机械化的需求多种多样,而适合丘陵山区的机械装备品种不全,数量不多,供给严重不足。

4.由于丘陵山区所需机械的研发投入和销售利润不成正比,大型农机生产企业和经营商涉足丘陵山区农业机械的积极性不高,专门从事丘陵山区农业机械研发的机构很少,往往是一些资金和技术力量都不雄厚的小微企业单打独斗。

总结借鉴我省不少地方在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上探索的成功做法和经验,结合对中央、省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措施的学习理解,笔者认为,推动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目前正当其时,并且应立足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土地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高起点,全覆盖,因地制宜,扎实推进。

一是要加强各类农机技术装备的研发。要统筹制定政策规划,加大资金和项目的扶持力度,鼓励和引导农机生产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从资金和技术力量上,加大对丘陵山区农业机械研发的投入。要建立产、学、研协作机制,加强与农业、畜牧、水产、林业等部门技术合作,充分发挥各部门单位的行业优势和职能作用,整合各种资源,邀请相关专家学者,根据丘陵山区不同作物品种和种植模式,集中力量有针对性的开展农机化科研成果的研发、集成和转化。同时,要采取组织参加产品展销会、现场演示会、各种论坛、培训班等形式,加强对基层小微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培训,拓宽视野和信息渠道,充分发挥基层小微企业熟悉农业生产工艺、富有钻研精神、创新意识强的特点,支持其因地制宜地研发适宜小型机械配套的农机具,从耕、种、收、灌溉、植保等各个环节入手,尽快突破制约丘陵山农业机械化发展有关技术装备方面的瓶颈,从农机技术装备的品种和数量上尽量满足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的需要。

二是要完善基础设施配套。这是推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物质前提。各地应加大对丘陵山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有条件的应以县为单位,统一制订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完善丘陵山区基础设施投入政策,按照县域整体推进,统一资金投放,统一组织建设的原则,整合农业、水利、发展改革、综合开发、财政、烟草等各部门的资金、项目,搞好丘陵山区土地田坝、机耕道路、蓄水池塘、灌溉沟渠综合整治和修复,使之能够保证中小型机械有效通行,为机械作业创造条件。对经济基础薄弱的,可以采取由县级按规划要求统一实施建设,中央或省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予以支持的办法,尽快解决丘陵山区农业基础设施配套问题。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并引进社会各类工商资本,积极参入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不断改善丘陵山区农业生产条件。

三是要加大科技投入。由于丘陵山区不适宜大型机械作业,土壤犁底层长期不能打破,再加上大量施用化肥,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蓄水能力差,板结严重,质量退化,农业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农作物产量提高困难、品质下降,不仅制约着粮食数量的可持续增长,而且与以提质增效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新常态背道而驰,并且直接威胁着粮食安全。因此,要下大力气推广深耕深松、秸秆还田、免耕播种、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等一系列控肥、控药、控水节本增效新技术和生态农业新技术,提高土壤品质,加快地力修复,提高农田等级,推广高产、高效、多抗的农作物新品种,在机械化生产模式和技术路径上进行攻关。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充分挖掘丘陵山区农业生产潜力。

四是要适度扩大经营规模。充分利用当前土地加速流转的有利时机,积极引导丘陵山区家庭劳动力与家庭联产承包土地的分离,通过入股、转包、承包等形式,引导土地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经营主体流转,创新农业经营组织形式,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适度扩大土地经营规模。通过项目资金投入,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原有的土地重新布局,灌溉设施重新布网,田间小道退路还田,使小而零碎的地块变成大块或连片农田,尽量满足机械化规模作业的需要,实行标准化种植,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生产,现代化管理,节约利用土地、水、电、油等能源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丘陵山区农业现代化水平。

五是要搞好示范带动。根据丘陵山区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农产品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科学编制规划,围绕种植业、畜牧业、林果业、水产养殖业等,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建立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各类创新示范基地或试验示范区,加大项目投入力度,重点开展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和花生、马铃薯、茶叶、中草药、生姜等经济作物耕种收,苹果、葡萄、板栗、核桃等林木的移栽修剪植保加工,蔬菜保鲜冷藏,设施农业田园管理等作业机械的示范推广。通过基地或示范区带动,进一步引进和推广科技含量高、适应性强、轻便耐用、节能环保的农业机械和农业生产先进技术,不断优化丘陵山区农机装备结构,完善配套技术,强化生产标准,推动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上水平。

六是要增强农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结合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创建活动,鼓励和扶持发展适合丘陵山区特色的农机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机专业合作社,引导他们开展全程托管或主要生产环节托管,实行统一耕作,规模化生产。优先委托和安排有条件的丘陵山区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承担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等项目。将适合丘陵山区的通用型先进机具、成套农机装备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实行农机购置补贴普惠制。强化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安全使用监管、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工作。深入实施阳光工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开展校企联合、校社联合、企社联合,大力培养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复合型农机实用人才,努力打造集农机维修、配件供应、技术培训、作业服务与产品销售于一体的水平高、服务优、辐射力强的农机维修社会化服务骨干网络,为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

猜你喜欢

山区农业丘陵山区
加快推进丘陵山区农业生产托管服务
“赤脚”——一个山区医生的行走(上)
《山区修梯田》
山区
胡丘陵《栽树》
浅论宋代四川山区农业开发
关于推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思考
关于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汉源的山区农业现代化之路
小山区留守娃的圆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