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起来(2)
2015-04-02孙乐
它一直渴望自由,它是一只有思想的生灵。
放学路上,我总会途经一个极热闹的花鸟市场,看见那些笼子里锦衣玉食的“囚徒”,或是疲惫了一天酣睡过去,或是神色麻木,仿佛看尽世态炎凉。唯有那只小小的、雪白无瑕的蓝色眼睛的鸟,总仰着头望着天,好似有着难以捉摸的心思。
它的特立独行让我钦羡,每每路过,我总会放慢步子,与它对视两秒,它便狂躁地跳蹿,急于挣脱束缚之感比涸辙的鱼儿对水的渴求还要强烈。我望着它,仿佛从那湛蓝的眸子里读出一点它的内心。
一个冲动的念头让我买下了它,将它安置在阳台的一角,并取名“蓝眼睛”。起初,它安分、懂事,好似一个听话的孩童。但它滴水不进,又如一个忧郁的患者,整日忧心忡忡,满腹心事无人倾吐。它望着窗外,眼睛盯得发直,一直盯到深夜。等街上的人群渐渐稀落、散尽了,它依旧不愿收回目光。
我总埋怨它不近人情,对于我的呵护关爱置之不理,整日做着自由的梦。我是多么想给它自由,我又是多么爱它,怕它自由之后终将走向流浪。
渐渐地,它开始接受一些事物,开始慢慢接近我,愿意在客人面前表现出一丝媚态。但它依旧是它,以一种冷静的方式处理我的善意。它总会和我保持一定的距离,从不黏人,它傲慢到一种古怪的地步,而我终究猜不透它的心思。
直到那天,我看见一只忙着避雨的麻雀,如闪电般从窗口滑翔而过,“蓝眼睛”的目光一直紧紧跟随那个稍纵即逝的身影,并不住地狂跳,笼子都要被顶开一般。一阵亢奋后,它终于回归平静,但它的心跳得厉害,肚皮一收一缩,恍惚间,我仿佛看见它流下泪来。
夕阳拾走最后一抹霞光,金色匆匆抚过它的毛尖,便悄然离去。夜幕降临,我推开窗,外面是难得的安宁,我隐约觉得有些不对劲。低头看时,一切都已来不及了,只见一道银白的亮影划破夜空,弹出一道短促有力的弧线。它甚至都不曾多看我一眼,就这样毅然决然地离开,以一种极轻盈、极冷峻的方式,飞走了。
我望着已经落空的笼子,目光有些游离,脑中又浮现出那个飞跃而出的身影。它或许已远走高飞,或许终将寻觅到属于它的那片天地,会邂逅一份真挚的爱,会依旧特立独行,会如传说中那般飞檐走壁,来无影去无踪。或许它从来就不曾属于这个世界,当它从六楼阳台纵身一跃之时,我便知晓它的追求是自由与飞翔。
它飞起来了,我的思绪也跟着翻飞。
或许,“无比智慧”的人们早已习惯于将一切弱小据为己有,让之臣服于自己,从不曾放逐自由,所谓的喜爱便成为一种本能的禁锢。何时我们才能将无比强烈的占有欲放下,让自己也能一身轻松,无比轻盈地“飞起来”呢?
专家点评
这是一篇很不错的文章。
以写鸟来写“飞起来”,也许在构思上是最容易想到的,但也形成了难度,因为这实实在在缘于当场的表现。
聪明的学生为了使作文取得好成绩,往往会在课外做各种类型的文章,情感的、想象的、读书的、悲的、喜的、叹的……一旦进入考场或赛场,只要与题目沾边的,自然能化入文中,这不能算讨巧,功夫在课外嘛。
文章的结尾提出,放下占有欲,一身轻松飞起来,从形象过渡到思想,表现较好,却也常见,可能是平常写到过的。
但对那只“蓝眼睛”的鸟的描写,以及人与鸟的距离与感觉,是生动准确的,是层次分明的,是文字出彩的。
难得。
(第十四届中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评委储福金)
选手简介
我是孙乐,是靖江市实验学校九(5)班的学生。
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我对文学最初的悸动便是源于书。从小学时对唐诗宋词的背诵,到初中时受名家散文的熏陶,这一切都让我在文学的海洋中流连忘返。
也许正是由于这种对阅读的无限热爱,我恋上了写作的感觉。尽管不一定很优秀,但完成一篇让自己满意的习作,足以让我充满成就感——我享受那种文字从笔尖流淌而出,排布成为一篇篇作文的感觉。
我总愿秉着一颗平常心,发掘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正如哲人所说“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无论是草木的荣枯,还是社会万象的变化,总能牵动我的心绪,让我在思索中获益良多。
在文字的世界里,我不必矫揉造作,不必装深沉、装忧郁,不必粉饰什么。在那些真性情的文字面前,我只想做我自己,写出自己最最真实的情感和美好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