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的修养与择业(节选)
2015-04-02胡适
和《纪念白求恩》一样,本文的论说思路非常清晰:第一段开宗明义,揭示了为人民服务的内涵;第二段阐述了为人民利益而死重于泰山的道理;第三段指出,有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就能坚持好的、改正错的;第四段说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共同目标——解放全中国;第五段论述了开追悼会的目的,不仅是寄托哀思,更重要的是团结人民。文章以悼念张思德同志为依托,紧扣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心论点展开议论,运用了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事理结合,论证透彻,深入人心。相信同学们读了之后,不仅知道了“为人民服务”这句话的来历,而且懂得了“为人民服务”的真谛。
中学生高中毕业后,面临的问题是继续升学或到社会去找职业。升学应如何选科?到社会去应如何择业?简单地说,有两个标准:
一、社会的标准 社会上所需要的,最易发财的,最时髦的是什么?这便是社会的标准。台湾大学钱校长告诉我说,今年台大招生,投考学生中外文成绩好的都投考工学院,尤其是考电机工程、机械工程的特多,考文史的则很少,因为目前社会需要工程师,学成后容易得到职业而且待遇好。这种情形,在外国也是一样的,外国最吃香的学科是原子能、物理学和航空工程,干这一行的,最受欢迎,最受优待。
二、个人的标准 所谓个人的标准,就是个人的兴趣、性情、天才近哪门学科,适于哪一行业。简单地说,能干什么。社会上需要工程师,学工程的固不忧失业,但个人的性情志趣是否与工程相合?父母、兄长都希望你学工程,而你的性情志趣,甚至天才,却近于诗词、小说、戏剧、文学,你如迁就父母、兄长之所好而去学工程,结果工程界里多了一个饭桶,国家社会失去了一个第一流的诗人、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学家,不是可惜了吗?所以个人的标准比社会的标准重要。
因为社会标准所需要的太多,中国人常说社会职业有三百六十行,这是以前的说法,现在何止三百六十行,也许三千六百行、三万六千行都有。三千六百行,三万六千行,行行都需要。社会上需要建筑工程师,需要水利工程师,需要电力工程师,也需要大诗人、大美术家、大法学家、大政治家,同时也需要做新式马桶的工人。能做新式马桶的,照样可以发财。社会上三万六千行,既是行行都需要,一个人决不可能会做每行的事,顶多会二三行,普通都只能会一行的。在这种情形之下,试问是社会的标准重要,还是个人的标准重要?当然是个人的重要!因此选科择业不要太注重社会上的需要,更不要迁就父母、兄长的所好。爸爸要你学赚钱的职业,妈妈要你学时髦的职业,朋友要你学社会上有地位的职业,你都不要管他,只问你自己的性情近乎什么,自己的天才力量能做什么,配做什么,要根据这些来决定。
历史上在这一方面,有很好的例子。意大利的伽利略是科学的老祖宗,是新的天文学家、新的物理学家的老祖宗。他的父亲是一个数学家,当时学数学的人很倒霉。在伽利略进大学的时候,他父亲因不喜欢数学,所以要他学医,可是他读医科,毫无兴趣。朋友们以他的绘画还不坏,认为他有美术天才,劝他改学美术,他自己也颇以为然。有一天他偶然走过雷积教授替公爵府里面做事的人补习几何学的教室,便去偷听,竟大感兴趣,于是医学不学了,画也不学了,改学他父亲不喜欢的数学。后来他替全世界创立了新的天文学、新的物理学,这两门学问都建筑于数学之上。
(选自《胡适人生恳谈》,胡适著,渔舟选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年,本刊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