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唑类杀菌剂在砀山酥梨上脱萼效果试验

2015-04-02魏长青��

山西果树 2015年2期

魏长青��

摘要:应用4种三唑类杀菌剂在砀山酥梨上的脱萼试验表明,脱萼效果均显著,其平均脱萼率较对照提高40个百分点以上,而对坐果率和树体生长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三唑类杀菌剂;砀山酥梨;脱萼

文章编号:1005345X(2015)02000802中图分类号:S661.2文献标识码:B

砀山酥梨是我国优良的晚熟梨品种,栽培面积大,栽培区域广,其优良的品质深受消费者喜爱。自然状态结果的砀山酥梨,梨果有脱萼和宿萼之分。脱萼果外观优美,果形端正,果心小,石细胞少,很受消费者欢迎,而宿萼果则反之,市场价低难销。据郭超峰、宋清等[1]试验,在酥梨花期应用氟硅唑脱萼效果显著。为了提高果农收入,满足市场需求,尽量多产出脱萼果,也为了增加以后脱萼药剂的选择余地,特试验其他几种三唑类杀菌剂对砀山酥梨的脱萼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供生产中参考。

1材料和方法

1.1试验园基本情况

试验于2014年春在安徽省砀山果园场14队6小区酥梨园中进行。该园为59年生砀山酥梨(据多年观擦,随着酥梨树树龄增加,脱萼率有逐年减少的趋势),株行距为8 m×8 m,土壤为黄河故道冲积的潮土类泡沙土,树势中庸,管理水平较好。当地属温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4.6 ℃,年平均降雨量773 mm,无霜期210 d,土壤有机质含量0.97%,pH值8.04。

1.2试验设计和方法

据邵月霞等[2]在库尔勒香梨上试验,在花期应用调节剂脱萼效果最好。为了减少处理次数,特在酥梨花开50%时(2014年3月28日)进行试验。试验药剂有烯唑醇、戊唑醇、丙环唑、氟硅唑。药剂处理浓度按平时常用浓度:即烯唑醇12.5%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江苏托球农化有限公司生产);戊唑醇25%水乳剂3 000倍液(山东惠民中农作物保护有限责任公司生产);丙环唑用丙环多悬乳剂1 250倍液(丙环唑7%、多菌灵28%,山东招远三联化工厂生产);氟硅唑40%乳油6 000倍液(天津汉邦植物保护剂有限责任公司生产),以喷清水为对照。每处理3株,重复3次,处理间有保护行,共计处理树36株,对照树若干。

药剂处理时采用三轮农用车配备的药泵均匀细致喷雾,每个处理结束后用清水清理残药,然后喷布下一个药剂处理。各处理树均在3月30日用鸭梨、马蹄黄梨混合花粉按正常方式进行人工授粉。

每个处理按东、南、西、北、中(树头)5个方位调查花序坐果率、花朵坐果率及脱萼果率;每个部位选100个花序调查花序坐果率、花朵坐果率,取100个果调查脱萼果率。花序坐果率、花朵坐果率在4月20日调查,脱萼果率在自然落果后5月10日进行,所调查数据取平均值。9月10日果实成熟采摘时观察果子外观有无变化,并测定内在品质。

2结果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表1),各药剂处理花序和花朵坐果率与对照基本一致,无明显影响。同时看出,各药剂处理后脱萼效果均显著。另外,宿萼果大多出现在无果台副梢的花序上,若在疏果时及时疏除,能达到全生产脱萼果的目标。

试验结果还表明,不同药剂处理对树体生

长和新梢生长均无明显影响,同时果实外观与对照无异,内在品质与对照一致,有67%果实果柄近果端膨大,象鸭梨的果柄基部,有的膨大更甚,对果实品质和销售无影响。

3小结

以上几种三唑类杀菌剂在酥梨花期应用对坐果、生长无显著影响。各处理脱萼效果均显著,并有杀菌作用。同时还能改变果实外观品质,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三唑类杀菌剂品种繁多,试验未涉及到的生产中应先作试验再应用。

参考文献

[1]郭超峰,王德新,张贵胜,等.福星对酥梨果实脱萼的影响及效果评价[J]. 河南农业科学,2011,40(2):118120.

[2]邵月霞,牛建新,何子顺.库尔勒香梨果实脱萼与宿萼的研究概述[J]. 现代农业科学,2007(4):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