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清华简《命训》中的“耕”字
2015-04-02赵平安
赵平安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国家2011计划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北京 100084)
释清华简《命训》中的“耕”字
赵平安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国家2011计划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北京100084)
清华简第五辑中有一篇《命训》,共15支简,内容连属,是一篇相对完整的古书,有下面一段文字:
抚之以惠,和之以均,敛之以哀,娱之以乐,训之以礼,教之以艺,正之以政,动之以事,劝之以赏,畏之以罚,临之以中,行之以权。权不法,中不忠,罚[不服],[赏]不从劳,事不,政不成,艺不淫,礼有时,乐不伸,哀不至,均不一,惠必忍人。凡此,物厥权之属也。
惠而不忍人,人不胜[害,害]不知死,均一不和,哀至则匮,乐伸则荒。礼[无时]则不贵,艺淫则害于才,政成则不长,事则不攻,以赏从劳,劳而不至,以[罚从]服,服而不釮,以中从忠则尚,尚不必中,以权从法则不行,行不必法,法以知权,权以知微,微知始,始以知终。[1]
战国时期的耕,已知主要有以下几种写法:
综合以上“耕”的各种写法看,“耕”本是从争构形的。它所从争像从两手持力(耜),或认为是“耕”的本字②,可备一说。第1、2种写法在争上加“田”,第3、4种写法在争上加“井”,第6种写法在争上加“禾”,第5种写法是在争上同时加上“田”和“井”,可以看作是第1、2种写法和第3、4种写法的牵合③。加“田”和“禾”是形符,加“井”可以看作形符,也可以看作声符④,如不相信井田之说,则只能看作声符。争旁可以省形,写成单手持力(耜)之形(第6种写法右下一笔中部加点,实际是又的省体),甚至把两手都省去,仅剩下力(耜)形。争旁也可以加羡符“口”,但比较少见。《命训》中的可以看作第1和第6种写法的牵合,只是把“禾”换成“来”⑤,把“田”挪到右下角而已。如果作平面分析,可以分析为从来、从田、从争,争亦声。如果把它看作在类写法基础上增累而成,应分析为从来、从,亦声。如果看作在类写法基础上增累而成,应分析为从田、从,亦声。等将来有了更多的材料,我们就能得出符合事实的终极的结论。
需要说明的是,第6种写法的耕字和战国时期嘉的一种异体结构基本相同。战国文字中有一种嘉字作(清华简《保训》第7简)、(清华简《耆夜》第4简)、(《耆夜》第6简)、(清华简《芮良夫毖》第20简)、(清华简《殷高宗问于三寿》第25简)之形,它是“嘉”的一种简体。嘉字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从力从来(或木)从豆作[13]。两周金文中,字形变化较大,来(或木)的部分与豆形紧密结合,除了保有从“来”的写法外,还出现了从禾从屮的写法以及其他一些变体。力的部分上面多增累爪形,下面加口形。为了字势的需要,爪形和口形的位置有时也可以调整。从屮的写法与豆形结合,就与壴形发生混同。力旁附上口就成了加字[14]。《说文》解释嘉字“美也。从壴,加声”[15],是就后起义和讹变了的字形为说。“嘉”可能是稼的本字。嘉,歌部见母字,稼,鱼部见母字,两声字可以通假。如《诗经·小雅·节南山》“家父”,《汉书·古今人表》作“嘉父”。《左传·桓公十五年经》:“天王使家父来求车”,《仪礼·士冠礼》贾疏引“家父”作“嘉甫”。是其佳证。《诗经·魏风·伐檀》“不稼不穑”毛传:“春种曰稼,秋敛曰穑。”《周礼·地官·遂师》“巡其稼穑”颜师古注“耕种曰稼”。稼的本义是耕种的意思,本作“嘉”,应分析为从手持力从禾(或木)豆声(侯部定母)。后世豆声往往省略。在目前所见到的战国简帛文字里,嘉字多不从豆形,主要有、(清华简《皇门》第2简)、(上博简《用曰》第11简)等写法。是在金文写法基础上省“豆”形,是在写法上加“力”,大概是为了强化“加”表音的功能。省“口”增“又”,“又”可以看作为了字势需要增加的羡符。在侯马盟书中,嘉字异体极多,几乎涵盖了“嘉”的各种写法,对这些异体稍加梳理,比较容易整理出嘉的演进序列[16]。由嘉的演进序列看来,耕的第6种写法和嘉的类写法应是同形字的关系。
见于《逸周书》的《命训》篇,内容与清华简中的这篇竹书大致相合,其文云:
抚之以惠,和之以均,敛之以哀,娱之以乐,慎之以礼,教之以艺,震之以政,动之以事,劝之以赏,畏之以罚,临之以忠,行之以权。权不法,忠不忠,罚不服,赏不从劳,事不震,政不成,艺不淫,礼有时,乐不满,哀不至,均不壹,惠不忍人。凡此,物攘之属也。
惠不忍人,人不胜害,害不如死。均一则不和,哀至则匮,乐满则荒,礼无时则不贵,艺淫则害于才,政成则不长,事震则寡功。以赏从劳,劳而不至;以法从中则赏,赏不必中;以权从法则行,行不必以知权。权以知微,微以知始,始以知终。[17]
从语音上看,“耕”是耕部见母字,震是文部章母字。文部和耕部字多通假、替换、通转之例。如云(文部)通营(耕部)[18](P892),振(文部)通敻(耕部)[18](P759)、正(耕部)[19]、整(耕部)[19],颀(文部)通倾(耕部)[20](P958),精(耕部)通谨(文部)[21]等,属于通假。形声字淀、淀通用,淀从殿(文部)声,淀从定(耕部)声[20](P546);矝、慬通用,矝从令(耕部)声,慬从堇(文部)声[20](P552)。作为形声字的声符,云(文部)和殸(耕部)可以替换。如清华简《四诰》“配享兹馨香”,馨字作从香云声。王念孙疏证《广雅》,指出正(耕部)、准(文部)一声之转[22]。这些都是典型的例子。《命训》简本“正之以政,动之以事”,传本作“震之以政,动之以事”,以“震”(文部)代“正”(耕部),可以看作《命训》版本系统中文、耕相通的内证。见母和章母亦关系密切,古书亦多通转之例⑥。因此耕通震是很可能的。传本《命训》震解释颇多争议,但从文义看,理解为动或治⑦,可能是正确的。震表示动的意思,震读为振,可以训为治。
注:
①黄德宽,徐在国.郭店楚简文字考释》,《吉林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建所十五周年纪念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03页;周凤五:《郭店楚简识字札记》,《张以仁先生七秩寿庆论文集》,学生书局,1999年,第356页;白于兰:《〈郭店楚墓竹简〉释文正误一例》,《吉林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第91页;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道家文化研究(郭店楚简专号)》第17辑,三联书店,1998.
②关于争字的形义来源,可参看贾文:《说甲骨文“争”——古代的偶耕》,《中国历史文物》2005年第3期;冯胜君:《郭店简与上博简对比研究》,线装书局,2007页,第116页。据我们观察,战国时期,秦文字用“争”表示争,楚文字则用争、静、耕(、)等表示争。楚文字用“争”表示争见于清华简《系年》,作(第76简)、(第78简)之形,与静、耕(、)中完整的争写法略同,只是右下的“又”形位置上移,“又”上又加了饰笔而已。如依“争”是耕之本字说,“争”用为争应属于假借,如依传统说法把“争”看作争夺的争的本字,“争”用为争就属于本用。从楚文字“争”的构形看,还是作为耕的本字比较好。楚文字用静、耕表示争都应属于假借。争字增累为、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单用如此,作偏旁也是如此,如《包山简》140、161诤从声(参看李守奎、贾连翔、马楠编着《包山楚墓文字全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96页)。这种现象很值得注意,很可能是因为楚人对争的构形本义比较清楚,争字被增累为、、等形,后来、、等部分取代了争的功能,、、等字流行而争字竟较少使用。
③关于古文字牵合,可参看吴振武:《战国文字中值得注意的一种构形方式》,《汉语史学报专辑(总第三辑)——姜亮夫、蒋礼鸿、郭在贻先生纪念文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江学旺:《浅谈古文字异体糅合》,《古汉语研究》2004年第1期。
④许慎说:“耕,犁也。从耒,井声。一曰,古者井田。”(《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98年)若依此说,井可以作耕的形符,也可以作耕的声符。
⑤古文字中来和禾作偏旁时可以通用,甲骨文的例子参刘钊《古文字构形学》(修订本),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42页;东周时期的例子可参看汤志彪《三晋文字编》,作家出版社,2013.690-707.
⑥黄焯:《古今声类通转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45-46页;杨剑桥:《论端、知、照三系声母的上古来源》,《语言研究》1986年第1期;陈初生:《上古见系声母发展中一些值得注意的线索》,《古汉语研究》,1989年第1期。
⑦程浩文以为字简文中表示治理的意思。参看程浩:《释清华简〈命训〉中对应今本“震”之字——兼谈〈归藏〉、〈筮法〉的“震”卦卦名》,《出土文献》第6辑,中西书局,2015年。
[1]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伍)[M].上海:中西书局,2015.126.
[2]程浩.释清华简〈命训〉中对应今本“震”之字——兼谈〈归藏〉、〈筮法〉的“震”卦卦名[M].上海:中西书局,2015.
[3]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146.
[4]黄德宽,徐在国.郭店楚简文字考释[A].吉林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建所十五周年纪念文集[G].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103.
[5]刘钊.郭店楚简校释[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140.
[6]徐在国.上博楚简文字声系[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3.1946.
[7]刘乐贤.读上博(四)札记[OL].简帛研究网,2005-02-15.
[8]赵平安.〈保训〉的性质和结构[N].光明日报,2009-04-13.
[9]李零.读清华简〈保训〉释文[N].中国文物报,2009-08-21.
[10]季旭升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读本[M].艺文印书馆,2013.87-88.
[11]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M].上海:中西书局,2010.145.
[12]冯胜君.郭店简与上博简对比研究[M].北京:线装书局,2007.116-117.
[13]刘钊.新甲骨文编[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291.
[14]容庚编.金文编[M].张振林、马国权摹补.北京:中华书局,1985.328-329.
[15]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98.102.
[16]汤志彪.三晋文字编[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3.690-707.
[17]黄怀信等.逸周书汇校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20-40.
[18]白于兰.战国秦汉简帛古书通假字汇纂[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892.
[19]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M].武汉:武汉市古籍书店,1983.794.
[20]张儒,刘毓庆.汉字通用声素研究[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958.
[21]张丽萍.〈敦煌汉简〉通假字整理及语音研究[OL].简帛网,2015-02-28.
[22]王念孙.广雅疏证:卷一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责任编辑:陈红】
2015-04-10
赵平安,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