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术传播、学术出版与学术期刊发展

2015-04-02臧莉娟沈家聪

关键词:学者学术期刊学术

臧莉娟,沈家聪

(1.南京理工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江苏 南京 210094;

2.南京大学 信息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3.南京理工大学 出版中心,江苏 南京 210094)

学术传播、学术出版与学术期刊发展

臧莉娟1,2,沈家聪3

(1.南京理工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江苏 南京 210094;

2.南京大学 信息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3.南京理工大学 出版中心,江苏 南京 210094)

提升中国学术国际话语权,学术传播是重要的着力点。构建数字化的、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学术传播平台是学术传播的重要任务。未来的学术传播体系将以学者为中心;学术出版形式将更加多样化,传统出版形式和新型网络出版形式将共同发展,各领精彩;学术期刊发展的理想目标是做最值得信赖的学术传播媒介。

学术传播;学术出版;学术期刊;学术交流

建构中国学术话语体系、提升中国学术国际话语权是近年来学术界热议的话题之一。论及学术话语权,学术传播、学术出版、期刊发展是不可避开的话题。学术话语权是学术生产与学术传播的结果;学术出版是学术传播的主要依托力量,是提升学术话语权的基本要素之一;学术期刊则是学术成果发表和传播的重要平台,也是构成学术话语权的主要媒介载体。[1]本文试图在当下的时代背景和学术环境下,探讨我国学术传播、学术出版以及学术期刊发展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简单探讨其未来发展,以期对提升我国学术国际话语权有所裨益。

一、以学者为中心:学术传播的未来之路

完整的学术传播体系涉及学术信息的生产、传递、利用、再生产。早期的学术传播主要以口头和书信的形式进行,学者们将学术研究成果作为礼物赠送给其他学者,或者相互交换成果以达到交流目的。之后,市场机制被引入学术传播领域,除了口口相传、通过学术会议直接交流等形式外,学者们更多的是以图书、学术期刊、研究报告、论文集、学位论文、报纸等出版物的形式进行交流。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跨平台、多模态、流动化的传播生态,尤其是微博、微信等信息渠道正在改写着日常生活的基本景观和实践形态。[2]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学术信息和学术研究开始呈现多元化发展,学术传播也进入网络化时代。除了传统的图书、学术期刊等,网络交流和网络出版也都在微妙地改变着学术传播模式。同时,在知识经济的推波助澜下,学术信息的商业性被挖掘出来,开始被当作能够创造利润的商品,越来越多的商业因素被引入学术传播领域,商业出版者以赢利为目的的商业化经营方式明显地影响了原有学术传播体系的风貌。

学术传播的本质理应是开放和自由,但现今,学术传播环境在不断变化,学术信息传播出去和获取进来都没那么开放和自由。学者们发表论文、出版图书等都感受到明显压力,又因为版权因素以及商业利益因素,使得获取学术信息也受到种种限制,没那么顺畅。总之,学者渐渐失去了对学术信息传播的主动权,他们既不能决定学术成果的出版,也不能决定学术信息传播的去向,[3]甚至不能便利地获取想要的信息。既是传播者又是接受者的学者在这个本应由他们主导的传播体系中备受牵制,不能顺畅达到通过学术传播促进学术研究的最终目的。在此情况下,传统的学术传播体系危机四伏,已经有学术共同体、学者开始思考更为可行的学术传播替代方案,寻求更为稳定、健全、易行的学术传播体系。互为师生、协作创新、平等交流成为互联网时代知识社会的基础。[4]网络时代,人人都是受众,人人又都是传播者,较之以往,学者们更具独立性和创造性,网络赋予他们更多的机会和更多的媒介来传播和接受学术信息。所以未来学术传播的发展将更加注重以学者为中心,不断清除学术传播过程中的种种障碍,以为学术研究提供服务和促进学术发展为己任。唯有如此,才会使得学术传播更为顺畅。

我们认为,构建数字化的、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学术传播平台是学术传播的重要任务。未来以学者为中心的学术传播体系将具备以下特质:第一,学术传播将以网络为基础,这是大势所趋。纸质学术图书和学术期刊的出版仍将并存,以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但数字化出版将是主流。第二,实现共时空传播。学术信息的数量较现在将更为丰富,即时性学术信息增多,一点鼠标将实现学术信息的共时空传播。第三,学术信息类型不断扩展,视频、语音学术信息都将出现,信息类型呈现多元化、立体化态势。第四,同行评议的价值不会减弱,反将更为突显。海量信息的出现更需要同行评议,“先发表,后评审”的机制会在更大范围内扩展同行数量。第五,更注重保障学者及其所属机构的版权权益。传统学术传播体系中,作者很多时候是被动地将版权让渡给出版机构的,新的学术传播体系将会让学者及其所属机构更能够掌控学术资源。

二、各领精彩:学术出版的发展走向

学术话语的传播必须借助一定的媒介,因为强大的媒介会对学术话语权的提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学术出版就是学术传播借助的重要媒介,它承担着传播学术思想、促进学术发展的重要职能,在整个出版产业链中居于顶端位置。学术出版是学术传播中最重要的行为,是学术传播中最直接、原始、持续和广泛接触的议题,但意义绝非等同。学术传播与学术出版部分意义与功能重叠,于今尤甚。[5]4学术出版在以印刷型文献为主体的传统学术传播中至关重要。学术传播可以通过正式与非正式的渠道来传播学术信息,学术出版即是其中的“正式渠道”。除了学术出版以外,学术传播还有一些非正式渠道,比如学术会议、课堂教学,甚至还有聊天,等等。但是,以正式出版物为传播媒介和渠道的学术传播是学者获得社会承认的主要手段。学术出版不同于大众出版,在内容和形式方面均有所表现。内容上,出版内容必须是“新”的,必须有独特性和创造性,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有提升、发展和突破,即要有创新性;形式上,必须遵循具体学科的学术研究规范,要严谨,即要有规范性。学术出版的主要特点是传播的学术信息都要经过事先评估、把关,必须接受学科领域专家的认同与审核,即同行评议,这也是传统学术出版的核心价值所在。学术出版的任务在于通过对出版内容进行品质控制和规范把关,向读者传播学者的学术研究成果。

无论是学术著作的出版还是学术论文的发表,从数量上讲,我国的学术出版大国地位毋庸置疑。但社会对学术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在数量繁荣的表象下,我国还存在不少“学术出版乱象”。实际上,学术出版只是形式,借助出版图书和学术期刊这种形式进行学术传播、促进学术研究、引领学术发展才是学术出版机构的最终目的和价值所在。

知识开放是大势所趋,读者在学术信息写作者和接受者角色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传播者的角色。以互联网为传播手段,以电脑、pad、手机等为终端的各种形式的学术新媒体给我国的学术出版带来了更深层次的变革。在博客上发表长篇博文、微博上发表简短学术思想、博文后跟帖、在OA期刊上传发表自己的论文、在学术社交网站上发表自己的见解等,都是新型的学术出版形式,也因此出现了众多新型学术出版机构。越来越多的OA期刊、学术社交网站逐渐走进学者视野。传统学术出版传播(发表)周期长、发表难度大的缺陷凸显了网络出版的优势。借助网络平台,学者们可以找到同道者,形成学术共同体,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网络出版的形式也能在学术圈获得承认,因此出版图书、在期刊发表论文不再是证明“首先发现权”的唯一途径。被传统学术出版奉为核心价值的同行评议机制在网络环境下产生了替代产品,即发表后评议制。新型学术出版形式的即时传播、便于互动等特点从一开始就获得广大学术科研人员的拥护。网络出版也有其不足之处,比如,尽管有类似同行评议的发表后评议制,但不可否认,其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形式上也不够严谨规范。学者想要在多如牛毛、纷繁芜杂的学术信息中找到有价值的信息也很困难。

传统学术出版机构和新型学术出版机构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将会有怎样的表现呢?第一,在未来一段时间,传统学术出版机构和新型学术出版机构都有存在的价值,它们将依据各自特长,相互补充、和谐共存、共同发展,各有各的精彩。经同行评审、由正规学术出版机构出版的图书和期刊,通过网络的传播,能够扩大影响范围,引起更多学者关注。而网络出版由于便于学者交流、沟通,将更多地应用在即时传播和互动上。第二,传统学术出版机构和新型学术出版机构也各有优劣,在未来的竞争中,将扬长避短、救过补阙。传统学术机构会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学术传播和学术研究链条,提供高质量的学术内容是传统学术出版的核心竞争力。传统学术出版的同行评议因其现实价值会被继续发扬光大,经过严格同行评审、规范编辑加工所形成的学术出版物更值得信赖。学术出版机构将更加注重期刊品牌建设,品牌代表学术水准和质量,便于学者识别研究成果水平高低。新型学术出版机构也会不断调整,保持即时性、互动性、共时空传播、容易获取的优势,对学术信息质量进行甄别,加强发表后评议制,吸引更多的优秀学者参与到互动出版、微出版中。

三、做最值得信赖的学术传播媒介:学术期刊发展的理想目标

学术期刊是提升学术话语权的一个主要传播媒介和载体。作为重要的学术出版形式,学术期刊在学术研究链条中的地位很高。在我国,学术期刊为学术研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学术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学者获取学术信息、发表学术成果的最主要阵地。但是,地位的过度被抬高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有学者甚至指出,“学术期刊掌控了学者命运”,“科研界被学术期刊绑架了”。对学术期刊的过度重视使得学术研究形成了一个近乎封闭的体系,很多学者闭门造论文。论文发表在影响因子高的期刊上便名利双收,因此就出现了一批要么东拼西凑没有任何原创性,要么脱离外部世界只有纸面意义而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论文。

在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逐渐面临新的形势,学术传播的核心地位受到挑战。读者阅读方式发生了结构性转变,由原来的读“刊”变为读“库”,更多的是从网上搜索阅读单篇论文而不是整本期刊;学术传播的最小单元由原来的整本期刊变为单篇论文,各种学术数据库成为学者获取学术信息的首选;学术期刊在各个数据库中被撕裂、打散为一篇篇论文的集合,其栏目设置、刊物特色等完全被忽略;OA期刊、学术社交网站等学术新媒体兴起,拓展了学术传播的媒介;学术国际化潮流在使得优质稿源外流的同时又给学术期刊带来了国际化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多的外来者和商业因素涉足学术出版,进一步增加了学术期刊的发展压力。

关于传统学术出版机构和新型学术出版机构的各自优劣,前文已述,作为传统学术出版的最主要力量,学术期刊同样存在这些优劣。在此,重点叙述一下读者的参与度和传播效果问题。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应该把受传者的反应和反馈包括在内,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是由以下要素构成的: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反馈。[6]58传播效果涵盖三重层面的意义:第一层是信息能否及时而广泛地到达接收对象;第二层是接收对象是否真实了解并正确理解和接受了发出的信息;第三层是信息对接收对象是否产生了态度和行为上的影响。[7]11一直以来,学术期刊对读者相对忽视,与读者之间是相对疏离的关系,不太考虑读者的需要,更多的是单向传播,缺乏为读者采集学术信息、传播学术信息的意识和动力,与读者较少互动,也很少听取读者的反馈。很多学术期刊对传播效果的关注最多停留在上述的第一层面,编辑部按期及时编辑出版纸质刊物,并将刊物电子版上传至自己的网站或提供给学术数据库,至于读者是否接受了这些信息、这些信息是否对读者产生了影响,学术期刊并不给予基本关注。在这方面,学术新媒体有较好的表现,每个读者又都是传播者,他们可以随时随地对其他人的研究成果发表自己的见解,对其进行评审,并将这些评论即时反馈给作者本人。作者接收到这些反馈后,可以与之互动,相互交流和讨论,或者根据读者的意见和建议对论文进行修改提高。通过这些互动,学术信息不仅得以传播还得到了提升。学术传播不仅是直线型的单向信息流动过程,它是一个更为复杂的互动过程,传播的效果、传播的反馈等也是学术传播的一部分。提高传播效果、扩大传播途径、力争更多的读者也应是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延续。

学术新媒体的确有一些学术期刊无可比拟的优势,这是否意味着传统学术期刊可有可无了呢?事实并非如此。学术新媒体带来了海量学术信息,带来了学术互动,但同时带来了知识碎片化和浅阅读。通过学术新媒体获得的学术信息内容相对零散、肤浅,探讨不够深入,很多时候貌似收获了一堆知识,但是这些碎片化的知识点之间很难建立起联系,反而导致注意力涣散,没有头绪。这样的知识并不是学者想要的,知识越是碎片化,人们越是需要透过这些碎片掌握知识的全貌,越是需要深阅读。在这个方面,学术期刊更值得信赖,因为学术期刊有严格的同行评议机制对内容进行把关,论文论述相对深入。学术期刊要认准自己的这些优势所在。遗憾的是,当下学术期刊的“全、散、小、弱”、分散经营、单打独斗、无序竞争、产业发展环境混乱等都阻碍着期刊产业的发展。面对学术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甚至出现了集体失语现象,未能直面形势采取应对措施。

关于学术期刊的未来发展,我们有几点想法:第一,做最值得信赖的学术传播媒介是学术期刊发展的理想目标。作为资深的学术传播媒体,学术期刊有其他学术传播媒体比不上的优势,未来会更重视内涵建设,坚守同行评议机制,严把学术质量关,以深度选题取胜,做值得信赖的传播媒介;会办成以学术为准绳的开放性学术媒介,注重学术性、原创性、创新性;更加注重稿件的甄选,更有问题意识和选题意识,加强对学术议题的挖掘和管理,做好栏目建设,办出刊物特色,引领学术研究的价值走向。第二,学术期刊将更直视自己“传播媒体”的本质,主动将自己纳入学术传播链条。学术期刊是为学术服务的,未来学术期刊会主动参与到学术研究中去,引入一批懂学术、做学术、能够明晰各学科前沿的学者从事专、兼职编辑工作。按时编辑出版期刊只是学术期刊工作中的一个环节,借助出版期刊进行学术传播、促进学术发展才是学术期刊存在的价值和最终目的。学术期刊将更关注作者、读者,关注学术前沿,参与、组织各类学术研讨活动,开展各类国际交流与合作,适时推出自己的作者和期刊,了解、收集学者和业界对期刊的反馈意见,关注期刊传播效果,采取种种措施拉近与学者的距离。第三,未来学术期刊会主动参与媒介融合,开展跨组织、跨地域或集团化的融合,建立以“期刊”而不是“论文”为中心的传播平台,突出每个刊物的整体风格和栏目设置等特色之处,不仅注重刊物内容(论文)的传播,还注重期刊本身品牌的传播;会尝试推送服务,根据读者的阅读喜好或由读者选择相关主题(专栏)开展私人定制服务,让读者在数据库中有自己的私人定制期刊。

提升中国学术国际话语权,学术生产固然是最主要的努力方向,但学术传播也是重要的着力点。优良的中国学术传播平台是世界学者了解中国学术的窗口,也是中国学术能够走向世界,提升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媒介和必由之路。遗憾的是,目前我国尚未形成能够整合各类学术期刊、学术著作、网络原创学术信息的大型学术传播平台。构建数字化的、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学术传播平台是接下来学术传播的重要任务,学术期刊以及其他学术出版形式都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1]胡钦太.中国学术国际话语权的立体化建构[J].学术月刊,2013,(3).

[2]刘涛.社会化媒体与空间的社会化生产——戴维·哈维“空间压缩思想”的当代阐释[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3]燕今伟,刘峥.网络环境下学术信息传播的变革[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2).

[4]任翔.移动互联时代出版核心价值的颠覆与重构[EB/OL].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63928&do=blog&id=824059.

[5]邱炯友.学术传播与期刊出版[M].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6.

[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7]李智.国际政治传播:控制与效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G23

A

1672-0040(2015)06-0063-04

2015-07-20

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第七届编辑学研究基金一般资助课题“我国期刊评价与学术评价现状之反思”(2013YB08);全国理工农医院校社科学报联络中心重点资助项目“高校社科期刊评价相关问题研究”(LGNY14A2)。

臧莉娟,女,江苏新沂人,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编辑、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沈家聪,男,江苏连云港人,南京理工大学出版中心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李逢超)

猜你喜欢

学者学术期刊学术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202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证明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