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30年来甲午战争研究综述
2015-04-02张晓刚邹圣婴
张晓刚,邹圣婴
(大连大学东北亚研究院,辽宁 大连 116622)
中国近30年来甲午战争研究综述
张晓刚,邹圣婴
(大连大学东北亚研究院,辽宁 大连 116622)
对于甲午战争本身及相关问题的研究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近30年来,中国的甲午战争研究视野不断拓宽,研究逐渐深入,在不同时期形成了数个研究较为集中的领域,无论从研究方法、研究视野,还是从史料发掘,观点创新,都涌现出一大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今天的甲午战争研究不仅仅限于中国近代史研究抑或中日关系史研究,已延伸、扩展到地区史乃至世界史研究领域:一方面,在传统上以中日关系史为切入点的研究基础上又增加、涵盖了近代东北亚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等诸多层面,从而使甲午战争研究多维化;另一方面,研究理论与方法呈多样化,除使用传统实证史学、比较史学的方法外,还多运用现代化理论、国际关系学、地缘政治学等相关专业的理论方法进行了交叉研究。
甲午战争;中日关系;东北亚地区;学术动态;研究综论
一、引 言
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以及随后签订的中日《马关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极为重要的事件之一,它不仅意味着由清朝发起的洋务运动的失败,同时也成为中华民族真正开始自行探索救国之路的契机。但是上述的影响只是从中国历史的角度得出的结论,从世界史或地区史的角度来看,甲午战争还改变了当时东亚的国际政治势力格局。近30年来,我国对于甲午战争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世纪80-90年代;第二阶段是上世纪90年代-2000年;第三阶段是21世纪的前10年;第四阶段是2010年至今。
二、甲午战争研究的集中发展期
此一时期关于甲午战争的研究呈现一种集中发展态势。在研究队伍初步建立、影响不断扩大的同时,也逐渐开始形成甲午战争研究体系的几大分野,为之后的研究奠定了方向和基础。一大批研究者将研究的重点集中在战争史、外交史、政治史等几个方面。其中,戚其章先生著文指出,应该在史学界传统观点的基础上,重新认识“丰岛海战”对于“甲午战争”的影响及意义。从战争的整体态势而言,“丰岛海战”的失利对清军的“成欢之战”的失败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丰岛海战”的失利也迫使李鸿章命令北洋水师采取消极防御的方针,在甲午战争之初将朝鲜海域的制海权拱手让出,日本得以肆无忌惮的增援其在朝鲜的兵力,在朝鲜的清日双方实力对比朝向对日本有利的方向发展[1]。对于“丰岛海战”,除了对其在甲午战争中的地位提出探讨之外,学界的另一个争论焦点集中在“丰岛海战”济远舰管带方伯谦的评价和认识上。关捷,孙可复等学者认为方伯谦应当为“丰岛海战”的失利承担责任,而季平子等学者则认为应当重新认识方伯谦在“丰岛海战”中的表现,传统认识中对其临阵脱逃,贪生怕死的评价应当被纠正,要肯定其在“丰岛海战”中的功绩[2]。这一时期形成的对于方伯谦的两种不同认识在其后的近30年间对学界影响深远,而方伯谦研究也由此成为了甲午战争研究着力的重点之一。
在战史研究之外,人物评价是这一时期研究的另一个重点。对于叶志超、丁汝昌以及李鸿章等人的研究在这一时期也成果颇丰。曾明的《评叶志超甲午平壤溃败》探讨了叶志超个人性格对于清军平壤之战失利的影响[3]。关捷先生则对刘坤一在甲午战争中的功过进行了研究,认为其在普遍腐败的湘军官僚中显得有些“独特”,并对其反对割台,支持台湾军民抗日斗争的行为给予了积极的评价[4]。这一时期对于李鸿章的研究也呈现出多角度多侧面的倾向,对于李鸿章作为主和派的“定论”也出现了不同的解读。夏冬将甲午战争中的李鸿章与翁同和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李鸿章在甲午战争中的行为是立足于其身为后党核心的立场的,其“或战”、“或和”无不是从这一立场出发以维护后党的政治利益[5]。吴民贵的《“帝党主战,后党主和”说质疑》[6]等文章从清廷核心人物的政治立场出发探讨了清政府内部派系与朋党斗争对甲午战争的影响。
另外,这一时期研究重点集中在对于甲午战争本身及其直接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的同时,研究视域的不断延伸趋势也值得关注。一些学者在大量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尝试探讨甲午战争时期清国各阶层对于包括洋务运动在内的、对西方文化的认知以及甲午战争后,国人的思索和反省。例如华东师大历史系教授刘学照提出了“洋务思潮”的概念,指出在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初,“洋务”是中国社会新思潮中较有号召力的“旗帜”[7]。戚其章先生也从甲午战争的角度总结了洋务运动,对洋务运动进行了总结,也对甲午战争时期反洋教运动的发展进行了论述[8]。但值得注意的是,此一时期学术界已经开始出现从其他角度研究、分析甲午战争以及甲午战争的社会背景及社会倾向。
三、甲午战争研究的深入发掘期
20世纪90年代以后,对于甲午战争的研究呈现向更深层次发展的倾向。对于甲午战争研究不再局限于甲午战争本身,导致甲午战争爆发的深层次原因,以及甲午战争在东北亚近代史乃至世界历史中的地位的新认识等一系列问题成为了此一时期甲午战争研究的重点。成体系的,以多角度、在多层面分析当时整个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研究方法开始逐渐形成,涌现出一大批深具开创意义的研究成果。这一时期值得关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对于洋务运动以及洋务派与甲午战争关系的探析与评价
这一时期洋务运动研究的主要特点是,不再把洋务运动作为一个单一事件进行考察,而是将洋务运动作为近代发展的道路和方向,将甲午战争与后来的戊戌变法以及辛亥革命等历史事件联系起来进行分析,从不同时段内的不同事件之间彼此的因应与关联来探索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意义,并在此思想的指导下,从更高的视角分析甲午战争对近代中国发展道路的影响。戚其章先生的《甲午战争与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发展》就是此类研究的典型。戚其章认为,近代的几大社会思潮,海防思潮、洋务思潮等都与甲午战争息息相关。甲午战争也对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有着重大影响[9]。
洋务运动作为中华民族自上而下的民族自救与复兴运动,其产生、发展及衰退的走向与洋务派的思想变化与权力更迭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洋务派的主要人物也大多经历或参与了甲午战争。研究洋务派在甲午战争战前、战中、战后的思想与行为,无疑是更深入了结甲午战争与洋务运动关系的重要手段。这一时期对于洋务派人物如李鸿章、张之洞等人的研究也从单纯的“主战”还是“主和”向更深入的领域发展,人物评价也更强调人在历史潮流中的复杂境遇,以及不同立场对其行为的影响。比较典型的如刘学照关于李鸿章在甲午战争中的研究,在论及李鸿章的日本认识之余[10],又通过对其甲午战争之后与伊藤博文的会谈的研究,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李鸿章的政治观念进行了探讨[11]。对于张之洞的研究则囊括了其发展近代工业、创建海军、洋务思想形成等多个方面。相关研究有姜铎的《后来居上的新洋务派张之洞》[12],以及冯天瑜、何晓明的《张之洞从清流派到洋务派的思想转变》[13]和《张之洞评传》等文章[14]。焦润明的文章则对梁启超的日本观进行了研究[15],戚其章研究了甲午战争时期近代中国人如何认识世界的问题[16],同时也论述了甲午战争之后,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发展[17]。
(二)甲午战争前后清政府在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及问题
学界传统观点大都认为甲午战争是对清政府洋务运动成果的一次检验,由于甲午战争的失败,使得清政府内部与外部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从而导致洋务运动以失败而告终。然而,洋务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变化与影响是巨大的,涉及社会的很多方面。从积极的方面说,它促进中国近代化工业的发展,并由此初步建立了近代化教育体系。而甲午战争的失败刺激国人开始主动了解世界,也刺激了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其消极的一面则是甲午战争之后国内外矛盾再次激化,直接动摇清政府的统治。从社会史的角度出发研究甲午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与意义,是这一时期甲午战争研究的另一个重点。
从整个社会相关的方面来看,比较研究依然是这一时期的重要研究方法。曾景忠对于甲午战争时期的国内矛盾与国外矛盾进行了对比[18]。焦润明的《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则针从近代民族主义意识形成方面肯定了甲午战争的作用[19]。马勇也强调了甲午战争对于民族主义的形成以及其在后来的戊戌变法中发挥的作用[20]。近代教育文化方面,黎仁凯对于甲午战争之后,民族意识觉醒了的知识分子们的忧患意识进行了分析研究[21];李喜所对甲午战后50年间中国留日学生的日本观形成与变化及其影响进行了研究[22];史革新就洋务运动时期有关传统理学作了研究和介绍[23]。
(三)对甲午战争前后中国世界观念变化的研究
甲午战争不啻为近代的东北亚历史的转折点,这一时期,许多学者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甲午战争对东北亚格局的冲击及影响上。王春良在《甲午战争前后的远东国际关系——为甲午战争100周年而作》一文中指出,在甲午战争前后,远东国际关系的主轴是帝国主义对远东霸权的争夺。这种争夺主要体现在处于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的日俄两国对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朝鲜和中国的争夺上[24]。石志新也在 《甲午战争对中国政治及远东局势的重大影响》一文中强调了甲午战争对远东地区近代史走向的意义。认为中日甲午战争不仅对中国和日本造成了巨大且深远的影响,对于远东地区的各种力量消长来说,中国的战败不但刺激了日本军国主义的迅速膨胀,同时也助长了欧美列强瓜分东北划分其在中国的势力范围的气焰[25]。这一时期,陈景彦对关于中日近代关系史的分期研究[26],张海鹏对于中日近代关系发展的回顾[27],以及欧阳跃峰关于晚清民间中日文化交流的论述等文章也极具价值[28]。除中日关系之外,有关甲午时期清国与英国、俄国等列强的外交关系,戚其章做了深入的研究[29],并在海上权益以及海防思想方面,针对制海权和晚清时期海防思想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相关论述[30]。
四、甲午战争研究的视野拓宽期
进入2000年,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继续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我国与世界的接触更加频繁密切,互联网的普及使国际间的交流变得更加快捷和便利。此一时期,国家对人文社会科学也给予了更加高度的重视和支持。在学术研究领域,随着国际间学术交流的普及与发展,中国学者纷纷走向世界,研究视野被大幅拓宽。随着新的历史资料的发现和新研究方法的导入,对甲午战争的研究也更趋向细致化和多样化;研究的角度不再局限于国别史的框架,从更宏观的视角出发,探讨甲午战争对于东北亚地区以及世界历史走向的研究日益增多。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开始扩大,为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对于甲午时期国际关系的研究以及对于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国家进行比较研究也被更多地纳入研究范畴。这个时期值得注意的研究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处于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东北亚诸国与甲午战争之间的交互关系
甲午战争之前,中日两国同处于早期现代化的探索阶段。朝鲜虽然较晚开放,但也艰难开始了向近代的过渡。甲午战争的失败推迟了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发展步伐,而作为战胜国的日本则加快了向军国主义发展的步伐。谢俊美就甲午战争前后日本在东亚的侵略活动,详细地介绍了日本有计划地相继吞并周边国家的进程。对于日本来说包括甲午战争以及后来的日俄战争是日本步入列强之列的关键,日本脱亚入欧的这一过程是建立在给中国及朝鲜带来了沉重灾难的基础之上的[31]。刘学照则认为甲午之役是日本脱亚入欧历程的起点,而甲辰之役则巩固了日本脱亚入欧的地位。其后日本与欧美列强为伍,朝向强化攻势,以独立并吞中国的方向发展[32]。
此一时期,随着中日两国之间学术来往的增多,彼此分享对方的史料便为甲午战争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帮助。如孔祥吉与村田雄二郎通过分析两国史料档案的方法,对甲午战争之后创刊的《国闻报》的内幕进行了研究[33]。有关当时清国以及日本以外国家的研究也非常丰富,权赫秀针对19世纪80年代,直到被日本吞并为止的朝鲜的政治情况作了研究论述[34]。彭平一和夏明涛则分析了甲午时期的英俄等列强的远东政策[35]。
尽管洋务运动最终以甲午战争的失败而告终,但是经济产业的近代化必然冲击了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苏全有对于晚清时期国家经济从内陆走向海洋的过程作了解析[36]。随着《马关条约》的签订,台湾被割让给日本。谢俊美介绍了清政府在台湾建省到台湾被割让为止如何经营管理台湾,以及在确定“防日”后在管理台湾上出现的问题[37]。
甲午战争激发中国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和民族意识,而相比之下日本的知识分子对于中国的认识也随着战争发生了变化。陈景彦针对19世纪中日知识分子关于本国以及对对方国家的认知的演变进行比较[38]。再有,甲午战争中体现出政治制度上两国的差距,林和生则从政治的角度出发,对甲午战争前夕中日两国政局的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39]。
(二)对甲午战争前后东北亚格局变化的研究
甲午战争打破了之前在东亚维持的朝贡政治体系,而且对鸦片战争以来确立的、由西方列强主导的殖民地体系也产生了影响。高强的《甲午战前清韩宗藩关系的强化及其后果》[40]、宝成关,田毅鹏的《从“甲午”到“庚子”——论晚清华夷观念的崩溃》[41]等文章都对此进行探讨,指出甲午战争之前,清政府为强化对朝鲜的宗主权在朝鲜采取的多项措施未能有效遏制日本在朝鲜势力的膨胀。清政府在朝鲜执行的政策归于失败。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失去了最后一个藩属国,朝鲜逐渐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并最终为日本所吞并。华夷秩序也走向了崩溃。此外,谢俊美就《马关条约》后日本对朝鲜的殖民吞并和对中国台湾进行的殖民统治论述[42];戚其章分析阐述近代日本兴亚主义的产生与形成,并论述兴亚会背后对其产生影响的日本政界和军界的存在[43];同时还就甲午战争期间清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44];关捷则一方面从历史人物的角度出发,分析奕訢在甲午战争期间外交活动的考察[45],另一方面从宏观的国际关系角度论述了甲午中日战争至甲辰日俄战争期间东北亚局势[46]。
五、甲午战争研究与现实问题结合期
2010年以后,由于中日围绕钓鱼岛问题矛盾的表面化,以及日本政界否认侵略历史,安倍政权加紧修改宪法等问题的影响,中日关系急剧紧张。客观而言,中日之间的钓鱼岛(日方称“尖阁列岛”)之争与韩日之间的独岛之争(日方称“竹岛”)均与甲午战争有着密切关系。进而言之,中日韩之间诸多历史与现实政治问题也都与甲午战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有鉴于此,这一时期似可称为甲午战争研究与现实问题结合期。几年来,围绕钓鱼岛的归属以及海上权益的研究开始增加,并且从国际法、国际关系以及社会舆论等角度出发,对甲午战争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试图从中寻找解决当前问题的钥匙。
(一)国际法与国际关系视角下的甲午战争
早在本世纪初,戚其章先生就极有针对性地从国际法视角着手,出版了专著《国际法视角下的甲午战争》,系统地阐述了甲午战争涉及的诸多国际法问题[47]。戚著在这一领域的开拓在其后的10余年间,引领了一批学者从国际法和国际关系角度研究甲午战争的相关问题。崔志海在《美国政府与中日甲午战争》一文中探讨了甲午战争中的“美国中立”问题,认为美国一方面为日本继续发动战争减轻压力;另一方面又单方面劝说清政府接受日本的侵略要求,帮助日本实现战争目的。而这背后,是美国希望借日本之手破坏中朝宗藩关系,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削弱英俄等欧洲国家在东亚影响力的图谋[48]。刘艳、安成日则进一步阐述了东亚国际体系从传统宗藩朝贡体系向近代殖民条约体系转型过程中,甲午战争的作用。认为在甲午战争之后,东亚地区以宗藩朝贡体系为核心的传统国家关系彻底解体,近代殖民条约体系成了调整东亚地区国家关系的主要手段[49]。马勇就甲午战争时期其他列强的外交态度进行了相关论述[50];苏全有和常城对中国海洋史进行了研究并发表了观点看法[51]。
(二)基于社会舆论视角的甲午战争研究
新闻报刊作为社会舆论的主要载体,反映了一定社会时期内民众的普遍心理和价值取向。同时,报刊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是社会思潮的方向标。田雪梅认为甲午战争是日本进入近代以来第一次大规模对外战争,同时期“印刷资本主义”的出现和发展为日本形成民族共同体提供了舆论条件。战争与媒体交互影响,强化了“日本”作为民族国家认同的存在意义[52]。王美平则比较甲午战争前后日本报刊舆论中的“中国”认识,认为甲午战争前夕日本精英阶层的对华优越感是日本敢于发动战争的精神驱动力。对于战争结果的污蔑性报道,则使得民众的主流对华观完成了从“仰慕”中华到“蔑视”中华的逆转,从而为日本继续制定侵华政策提供了观念基础,培养了社会土壤[53]。
(三)甲午战争与现当代中日关系研究
联系当前的国际局势,尽管日本政界右翼政客制造事端,阻碍中日关系正常化发展,但是日本学术界的有识之士仍然对历史抱有正确的态度。例如谢俊美谈及了日本学者井上清关于钓鱼岛的归属问题的见解[54]。刘江永就当前日本政府修改宪法到扩充军队以及强硬的对外态度,指出现在的日本与甲午战争时期的日本有许多相似之处,并且分析比较了安倍晋三与伊藤博文在对华政策上的异同。而对于钓鱼岛问题日本人普遍持何态度的问题,关捷和关伟分别针对日本人关于钓鱼岛的历史观和认知进行了分析。
2014年距离甲午战争已过去120年,中日关系正常化也已40余年。中日关系的发展道路并未因时间的积淀而自动朝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现实中的中日关系与历史问题交织在一起,为中日关系的良性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为此,总结甲午战争的研究成果,梳理甲午战争发展脉络,开拓甲午战争研究的新领域尤显急迫。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在北京、大连、青岛、威海等地纷纷举办了以甲午战争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或座谈会,各界学者踊跃参会,积极发表研究成果。其中以大连会议和威海会议因其规模大、参会人员多,成果丰硕而引人瞩目。以大连会议为例,这是2014年8月由中华日本学会、全国日本经济学会、中国日本史学会三个国家级学会与大连大学联合主办的,以“甲午战争以来的中日关系”学术研讨会为题的,有200余专家学者参加的大型学术会议。与会学者主要就“甲午战争的背景、过程与性质”、“甲午战争对近代中国、日本及东亚的影响”、“甲午战争对当代中日关系的影响”等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学术研讨。同年9月,在威海举办了“甲午战争与东亚历史进程——纪念甲午战争12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来自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以及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的15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会议主要探讨了甲午战争的历史背景和起因、甲午战争前后的国际关系、马关条约谈判、东亚海权问题、中日海军战略、甲午战争对中日关系及东亚格局的影响以及与甲午战争史相关的其他议题。在某种意义上,这两次会议对甲午战争进行了深入探讨和深刻反思,并从中获取了处理当代中日关系的有益启示,不仅具有学术价值,同时也为今后的甲午战争研究指出了重点和目标。
六、结 语
甲午战争给19世纪末的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不仅改变了之前的朝贡政治体系,同时也加快了列强对东亚,特别是对中国的瓜分步伐。另一方面,它也刺激了有识之士的忧患意识与民族意识的觉醒,救亡图存并寻求强国之路成为百余年来中国人的夙愿。尽管我们目前仍然面临着来自方方面面的严峻挑战,但也应该看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在一步步走向实现。回顾30年来关于甲午战争的研究,从总结改革开放之前的研究成果,经过逐步细化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向到拓宽视野,再加上导入新的研究方法至今,我国关于甲午战争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不同国家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在共时性与历时性中不断织就起一张经纬分明的时空幕布,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也不再只是一场战争,而是围绕这场战争的整个立体的国际历史环境。适逢中日关系再次出现紧张局面,对甲午战争进行深度反思,要求我们不断扩大和拓宽研究视野,从中日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多方面选取新的研究视角,将研究向更深领域延伸。所谓以史为鉴正是让我们在充分认识历史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历史而关照现实,进而思考和把握未来,这或许就是甲午战争120周年带给我们的有益启示。
[1]戚其章.论甲午丰岛海战的几个问题[J].江海学刊,1985,(6).
[2]季平子.丰岛海战[J].历史研究,1981,(4).
[3]曾明.评叶志超甲午平壤溃败[J].近代史研究,1989,(3).
[4]关捷.刘坤一与甲午中日战争[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84,(4).
[5]夏冬.中日甲午战争中的李鸿章与翁同和 [J].北方论丛, 1984,(1).
[6]吴民贵.“帝党主战,后党主和”说质疑[J].学术月刊,1984, (8).
[7]刘学照.论洋务思潮[J].历史研究,1986,(3).
[8]戚其章.反洋教运动发展论[J].近代史研究,1990,(6).
[9]戚其章.甲午战争与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发展[J].东岳论丛,1994,(4).
[10]刘学照.略论李鸿章的对日观[J].历史研究,1990,(6).
[11]刘学照.论李鸿章同伊藤博文的三次会晤[J].近代中国, 1995,(6).
[12]姜铎.后来居上的新洋务派张之洞[J].学术月刊,1992,(11). [13]冯天瑜,何晓明.张之洞从清流派到洋务派的思想转变[J].历史研究,1991,(6).
[14]冯天瑜,何晓明.张之洞评传[M].河南教育出版社,1991.
[15]焦润明.梁启超的日本观[J].近代史研究,1996,(1).
[16]戚其章.甲午战争与近代中国人认识世界[J].东岳论丛, 1995,(9).
[17]戚其章.甲午战争与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发展[J].东岳论丛,1994,(7).
[18]曾景忠.对民族矛盾为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说的质疑[J].贵州社会科学,1994,(10).
[19]焦润明.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J].社会科学辑刊,1996,(4).
[20]马勇.甲午战败与中国精英阶层的激进与困厄[J].战略与管理,1994,(12).
[21]黎仁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J].历史教学,1994,(9). [22]李喜所.甲午战后50年间留日学生的日本观机器影响[J].社会科学研究,1997,(1).
[23]史革新.晚清理学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1992,(6).
[24]王春良.甲午战争前后的远东国际关系——为甲午战争100周年而作[J].烟台大学学报,1994,(4).
[25]石志新.甲午战争对中国政治及远东局势的重大影响[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4,(4).
[26]陈景彦.浅论近代中日关系史分期问题[J].东北亚论坛, 1994,(11).
[27]张海鹏.近代中日关系的历史回顾[J].日本学刊,1995,(9).
[28]欧阳跃峰.晚清中日文化交流概论[J].日本学刊,1994,(5).
[29]戚其章.论甲午战争期间的中外关系[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7).
[30]戚其章.晚清海防思想的发展及其历史地位[J].东岳论丛, 1998,(9).
[31]谢俊美.甲午战争前后日本在东亚的侵略活动——写在《马关条约》签订110周年之际 [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5,(4).
[32]刘学照.日本的“脱亚入欧”与中国的“三甲纪念”[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1).
[33]孔祥吉,村田雄二郎.从中日两国档案看《国闻报》之内幕(上)——兼论严复、夏曾佑、王修植在天津的新闻实践[J].学术研究,2008,(7).
[34]权赫秀.唐绍仪在近代朝鲜十六年活动考述[J].韩国元就论丛,2009,(11).
[35]彭平一,夏明涛.论甲午战争与英俄远东政策[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8).
[36]苏全有.从内陆走向海洋:晚清国人经济观念的转型[J].天府新论,2004,(11).
[37]谢俊美.从台湾建省到台湾割让的历史反思[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2).
[38]陈景彦.19世纪中日知识分子危机意识比较研究[J].东北亚论坛,2004,(7).
[39]林和生.甲午战争前夕中日两国政局之比较[J].山西师大学报,2006,(7).
[40]高强.甲午战前清韩宗藩关系的强化及其后果[J].宝鸡文理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
[41]宝成关,田毅鹏.从“甲午”到“庚子”——论晚清华夷观念的崩溃[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1).
[42]谢俊美.甲午战争前后日本在东亚的侵略活动——写在《马关条约》签订110周年之际 [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5,(8).
[43]戚其章.近代日本的兴亚主义思潮与兴亚会[J].抗日战争研究,2008,(6).
[44]戚其章.论甲午战争期间的中外关系[J].烟台大学学报, 1992,(7).
[45]关捷.奕訢在甲午战争期间外交活动的考察[J].满族研究, 2009,(3).
[46]关捷.甲午中日战争至甲辰日俄战争期间东北亚局势[A].“近代中国、东亚与世界”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8).
[47]戚其章.国际法视角下的甲午战争[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48]崔志海.美国政府与中日甲午战争[J].历史研究,2011,(2).
[49]刘艳,安成日.试论中日甲午战争与东亚宗藩朝贡体系的解体[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二辑[C].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12,(3).
[50]马勇.甲午战争中的西方列强[J].红旗文稿,2014,(6).
[51]苏全有,常城.对近代中国海洋史研究的反思[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1,(12).
[52]田雪梅.甲午战争与近代日本国民的形成——近代媒体的发展与作用[J].外国问题研究,2010,(3).
[53]王美平.甲午战争前后日本对华观的变迁——以报刊舆论为中心[J].历史研究,2012,(1).
[54]谢俊美.井上清:钓鱼列岛属于中国[J].世纪,2012,(9).
【责任编辑:陈红】
【】【】
A Review of the Studies on the Sino-Japanese War in the Last 30 Years
ZHANG Xiao-gang,ZOU Sheng-ying
(Institute of Northeast Asia,Dalian University,Dalian 116622)
The Sino-Japanese War is a turning point in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of China and other Northeast Asian countries.Therefore,the study of the Sino-Japanese war has been a focus of academic attention. In recent 30 years,scholars in this field have been widening their visions and the studies become more and more intensive.Especially in recent 10 years,a large number of valuable researches have emerged.In brief,nowadays the research of the Sino-Japanese war is no longer limited into the modern history of China or of Sino-Japanese relations.It has been extended to the field of regional history and even world history.At the time of the 120th anniversary of the Sino-Japanese War,we try to sort out and summarize the important research findings of the last 30 years,in order to reflect the progress of Chinese scholars’studies of the Sino-Japanese War,and also provide some useful references for the future research.
the Sino-Japanese War;Sino-Japanese Relations;Northeast Asia;Research Review;Academic Trends
K 256.3
A
1000-260X(2015)02-0145-06
2014-10-17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日韩开港与城市社会变迁(1840-1900)”(12BSS016);辽宁省社科联项目“锁国时期中日两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比较研究”(2014lslktzilsx-06)
张晓刚,历史学博士,大连大学教授,从事日本史、东北亚国际关系史及比较城市史研究;邹圣婴,大连大学东北亚研究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