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新人为本
2015-04-02胡经之
胡经之
(深圳大学文学院,广东 深圳 518060)
文化创新人为本
胡经之
(深圳大学文学院,广东 深圳 518060)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展开,文化的现代化建设也在全面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翼起飞,蓬勃发展。文化生产的规模、技术和数量急遽提升,空前未有。数年前,长篇小说的生产还只千部左右,到了2014年,竟已跃升至4000多部。电视剧的数量,也已达到年产17000集,但能实际播放的,只有一半左右,出现了供过于求。
但是,数量如此众多的文化产品,为广大读者、观众、听众所喜闻乐见的精品却不是太多,不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对于真、善、美的渴望与追求。习近平在前不久召开的文艺座谈会上曾经指出当前文化艺术的不足,“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而缺‘高峰’”。这种现象的出现,当然有多种多样的原因,颇可引起我们作进一步的深思,作些理论的探索。
文化生存要发展,当然要遵循所有生产(包括物质生产)共有的普遍规律,更不能违背精神生产自身的特殊规律。我们需要更加重视对精神生产特殊规律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把精神生产看作是人类的一种“生产的特殊形式”,以区别于物质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整个社会的生产,主要有三大部类: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为了简化,我在前数年曾称之为物的生产、心的生产和人的生产。这三类生产,相互联系,彼此促进,构成整个社会生产的有机整体。马克思说得好:“不应把社会活动的这三个方面看作是三个不同阶段,而只应看作是三个方面”,或者,“把它们看作是三个因素”。这三类生产都受生产的普遍规律支配,但是,每一部类的生产又都自成特色,具有各自的特殊规律。
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人的有意识的活动,既要付出体力,又要付出心力;既要“做”,又要“想”,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结合。但是,不同的生产实践,其体力和心力的结构方式不同,着力点不同,因而就有了不同的结果。物质生产的活动方式以体力劳动为主,成果为物质产品,功能则是满足人类的物质需要;精神生产的活动方式以脑力为主,成果是以符号为标识的精神产品,功能则是满足人类的精神需要。然而,无论是物质生产还是精神生产,其产生和发展都是为了人类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使得人类的“现实生活”或“直接生活”能够进行下去。人的自身生命的生产,既包括个人自我的生命生产,又包括他人生命的生产,由此而又生发出社会关系的生产。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一开始就进入历史发展的过程的第三种关系是: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的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一旦人的生命的生产开始,生命生产“就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随着人的生命生产的发展,人的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逐渐复杂起来,人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交往生活日益丰富,对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就会有更高的需求。
物的生产,心的生产,人的生产,这三类生产自人类历史最初起就同时存在着。然而,这三类生产的地位和作用,却在不同时代有着历史的变化。在人类历史的初级阶段,人的生产占着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此时,个人主要靠人与人的相互依存而生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还只能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存在和发展。要在物质生产又较大的发展之后,社会才进入到第二种形态,那就是“以物的依赖性为主要基础”的时代。历史从前现代发展到现代,现代化的结果是物质生产提升到了支配地位,个人也通过交往关系的发展而从人的依赖关系中解脱出来,具有了相对的独立性。但是,人类并不会仅停留于此,随着后现代的到来,精神生产的地位和作用正在日益上升。未来还将发展到第三种社会形态,那就是,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个人得到全面发展而获得自由个性的时代。此时,人的生产,物的生产,心的生产都将得到高度的协调的和谐发展。
在当今世界,社会发展极不平衡。一些国家至今尚处在贫困落后的前现代,发展物质生产尚是当务之急。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物质生产的同时,已意识到也要发展精神生产。一些发达国家已从现代发展到后前代,走向信息社会,只是经济时代,文化生产的比重已日益超过物质生产。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人口大国,虽然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但还仍在走向现代化的途中,尚在为全面实行小康而奋斗,物质生产仍属第一位。然而,当今中国,发展也不平衡,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同时并存,对不同领域的生产,需作具体分析。在物质生产领域,已经出现结构性的产能过剩(如钢铁、水泥、煤炭、玻璃等),需进行调结构、快转型。在发展高新科技产业以外,更应致力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提升,加快向知识经济、信息社会转型。当前,精神生产的地位和作用更显得重要。
精神生产领域,最重要的是两大部类,一是科学技术,二是文化生产。科学技术在当今世界已发展成为第一生产力,不仅直接应用于物质生产,而且,也成为文化生产的重要手段。文化生产则为时代生产意识形态,提供价值理念,引导社会走向先进方向。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理应高扬的时代精神。
精神生产当然要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精神生产反过来应该而且可以促进物质生产的提升。精神生产不仅为物质生产提供精神动力,也为物质生产的提升提供更新手段。物质生产要有新的创意和设计才能生产出创新产品,而创意与设计就有赖于精神生产的发展。精神生产越来越渗透到物质生产中去,甚至成为主导因素。物质生产要提高层次,升级换代,调整结构等,都急需精神生产的参与,物质产品只有增加精神含量,才能升值。中国已经迈向生态文明时代,面对自然资源不足,自然环境恶化,我们更应控制物质生产的规模,加快质量的提升,更加重视精神生产的发展。
发展精神生产并不仅只是为了提升物质生产的水平,更加重要的是,其根本目的更在于促进人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要向培养全面的自由个性这个方向发展。自由个性,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结晶,不可能只凭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实现,更需要精神生产的发展来促成。精神生产不仅能满足人类的精神需要,更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塑造具有真、善、美品格的人格。物质生产只能创造硬实力,精神生产方能创造软实力。精神文化有两大类型,马克思对此曾作过考察。一是静态的物化产品,作家写出的作品,画家创制的画作,雕塑家塑的雕像等等,这都是创造活动的结果,精神凝结在符号中,以物化的形式存在;二是动态的行为活动本身的呈现,教师、演说家和一切表演艺术家的表演,不是以静态的物化形式,而是动态的活动本身的存在,给人以精神享受,此时的产品和生产行为不能分离。不论是静态的物化产品还是动态的表演行为,作为精神文化,都不应是简单的重复,最突出的特点乃在于要求创新。不是去重复别人的复制,而是别具风格的创新,这是文化艺术的必然要求。但是,对于文化艺术来说,创新还仅只是一个初步要求,创新的更进一层是要创优,要使精神产品更加优化,新而不优,难成精品。艺无止境,文化艺术不仅求新创优,更进一层,还要从优化进而追求卓越,在众多的精神产品中出类拔萃,卓然超群。当务之急,我们的文化艺术生产不是要在量上扩展,而是要在质上提高。我们花了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精神生产,产出的平庸之作太多,更有不少伪劣产品,精品杰作,却少之又少。
文学艺术的创造自有独特的规律。不错,文学艺术作为精神生产的一种,因具有交换价值,并能产生剩余价值,也可以成为商品。马克思曾以歌女的歌唱为例,说明歌女可以自行卖唱,维持生计;也可以被剧院老板雇佣,为老板赚钱,生产剩余价值。但是,文学艺术更重要的价值还是精神价值,因而,绝不能沦为市场的奴隶。作家密尔顿创作了《失乐园》,当然可以到市场上出卖,成为商品。正如马克思所说:“密尔顿出于同春蚕吐丝一样的必要而创作 《失乐园》,那是他的天性的能动的表现。”艺术生产出来的是精神价值。
人类生产的最高精神价值应该是真、善、美。早在1844年,马克思就已经提出,人类的生产应有真、善、美三个尺度,应该而且能够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马克思说,动物也能进行生产,但是,“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则甚至摆脱肉体的需要进行生产,并且只有在他摆脱了这种需要时才真正地进行生产。”人不仅能从事物质生产,更能进行精神生产。马克思最后概括出来人类生产的最根本的原理:“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这里,马克思提出了三个尺度,一是真的尺度,要懂得任何物种的尺度,即物的尺度;二是善的尺度,运用人的内在尺度来衡量对象,即人的尺度;三是美的尺度,要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
马克思虽然未曾来得及对“美的规律”作进一步阐发,但对美的重视却一直持续到晚年。他曾摘录了不少美学家的言论,其中,对席勒所说的一番话颇感兴趣:“美既是我们的对象,又是我们的主体的情状。美是形式,因为我们判断它,但它也是生命,因为我们感觉它。它既是我们的情状,又是我们的作为。 ”
综观中外古今,文学艺术之所以具有不朽的魅力,那都是符合真的尺度、善的尺度和美的尺度的独特创造。不同的艺术的价值重心可以不同,有的重真,有的重善,有的重美,但艺术的最高境界,乃是真、善、美的统一结晶。正如习近平所说,真、善、美具有永恒价值,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文学艺术应该表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一直到信仰的美,崇高的美。这是对人类文明价值的高度概括,值得我们永远记取。
【责任编辑:向博】
2014-12-01
胡经之,深圳大学文学院教授,从事文艺美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