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医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教育建议
2015-04-02马晓清
马晓清
(山西大同大学医学院,山西大同037009)
提高医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教育建议
马晓清
(山西大同大学医学院,山西大同037009)
文章通过分析医学生学习的特殊性和影响学习适应性的因素,从专业认同、自主学习、临床实践、社会支持和积极个性这五方面提出了提高医学生的学习适应性的教育建议。
学习适应性;医学生;影响因素;教育建议
学习适应性是指学习者根据环境及学习的需要,努力调整自我,以达到与学习环境平衡的心理与行为过程[1]。进入大学后,很多大学生面临着学习适应问题,不仅是大学新生,其他年级的大学生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学习适应问题。尤其对于医学大学生来说,由于医学专业的特殊性,他们面临的学习适应性问题更为普遍。本研究旨在针对医学生学习的特殊性,为医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学习提供指导性教育建议。
1 医学生学习的特殊性
医学是关系人类生命和健康的科学,医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医学领域的专门人才。与其他专业相比,医学专业学制长,开设的专业课程门数多,涉及的学科包含物理、化学、生物、生理、病理、药理、遗传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学时也远远大于其他专业。医学学习任务繁重,大量知识需要记忆,再加上近年来医学专业严峻的就业形势,造成了医学生较大的心理压力。
医学学习不仅要学习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等理论知识,而且要进行长时间的临床见习和临床实习。医学的学习需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仅仅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要通过实验、技能操作来完善对理论的认知。医学学生有很大一部分的课时是在实验室和临床实践中完成的。例如,学习解剖学知识了解人体构造,要通过解剖尸体来获得;静脉输液、换药导尿等技能需要在不断的练习中获得。
2 学习适应性的影响因素
近年来,国内研究者对于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影响因素做了较多探索。冯廷勇等从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动机、教学模式等方面探讨了影响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因素。徐小军等人研究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学习适应性越好[2]。还有一些研究者探讨了人格特征与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关系。徐富明等研究表明,特质性焦虑越强,越倾向于外控的大学生学习适应性越差,自我效能感越高,拥有的社会支持越多,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越好[3]。杜良美研究表明,自我控制水平越高的大学生,学习适应性水平越高[4]。毛晋平研究表明,气质性乐观与学习适应性显著正相关,气质性悲观与学习适应性显著负相关[5]。有研究者探讨了大学生学习适应性与五大人格的关系,结果表明,宜人性、外倾性、自律性和开放性与学习适应性显著正相关,神经质与学习适应性显著负相关[6]。
3 提高医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教育建议
3.1 建立专业认同,完善自我同一性
专业认同是自我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大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医学专业的学生,一部分可能是基于兴趣或理想自主选择的,但是入学后发现与自己的想象有所偏差。另一部分可能是基于他人意愿或者调剂而被迫选择的,入学后对专业不感兴趣,甚至有所排斥。专业不认同会影响大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导致学习动机的缺乏,从而影响其学习行为。因此,新生入学时要注重专业教育,面对一个全新的专业领域,只有积极地去了解、去探索、去学习,才可能产生对他的热爱。通过激发学生对医学专业的兴趣,增强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医学学习。此外,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辅导员、任课教师要在每一阶段的学习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特别是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要注重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研究发现,自我同一性的探索和承诺对大学生学校适应性具有一定预测力[7]。大学生正处在自我同一性建立的时期,特别是大学新生,实现了高考目标,而新目标还没有明确建立起来,对于大学的学习比较茫然,这就需要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建立对专业的兴趣,确立学习目标,进行合理的职业和人生规划,完善自我同一性,这对于他们很好地适应医学专业学习至关重要。
3.2 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医学思维
医学专业的课程门类多,学习任务重,大学生要调整学习方法,学会自主学习。首先,老师的教学方式要与学生的心理特点相适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其次,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策略,摸索出一条适合医学专业及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课前预习、课后及时复习、有效地安排学习时间,重视实验操作和临床实践,广泛涉猎多学科拓展知识面,积极参加实践创新活动。
医学面对的是人类的疾病,由于个体的复杂性和差异性,即使是同一种疾病,其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一种疾病是完全一样的。因此,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医学思维,不断提高思辨能力。
3.3 理论联系实际,注重临床实践
实践性是医学教育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医学教育除了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必须要有一定的临床实践能力,医学最终是医学知识和技能在临床的运用。所以,临床实践是医学生专业学习的重点内容。例如,异常体征是通过对正常和异常体征的反复观察获得的;穿刺抽血、静脉血管注射、外科缝合术等是在反复练习中获得的。因此,注重临床实践对于医学学习至关重要。
3.4 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增强自信心
构建学校和家庭两个层面的社会支持系统。特别是对于刚入学的新生来说,生活、学习等很多方面都会感到不适应,老师和家长都要给予学生更多的精神支持。充分利用榜样的力量,组织新老生或优秀学生开展学习经验交流会来帮助新生完成学习角色的转变,掌握医学学习的特点和方法。任课教师要多给予学生鼓励,特别是在临床实训操作课上,要耐心细致,引导操作不熟练的学生反复认真练习,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自信心。
3.5 培养积极个性,注重心理健康
大学教育应注重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和塑造,引导学生构建积极人格,以良好的状态适应大学学习。加强学生自控能力培养,自控能力强的学生,学习目的明确,能抵挡外来干扰,合理安排时间,而自控能力差的学生意志力薄弱,很容易受外界干扰。此外,引导学生学会内部归因,将学业上的失败归因于自己的努力不够而不断调整自己,将学业上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去争取更大的成功。
良好的学习适应性能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良好的心理健康能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医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加之就业压力、情感受挫等因素,他们的心理健康倍受关注。因此,通过心理讲座、心理咨询等方式,帮助医学生排解压力,排除心理困惑,教会他们心理调试的方法,使他们能够自我调节,将有助于提高学习适应性。另外,引导医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积极构建自己的交际圈,良好的人际环境将有助于为医学生提供良好的外部学习环境,从而提高学习适应性。
[1]冯廷勇,苏缇,胡兴旺,等.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的编制[J].心理学报,2006,38(5):762-769.
[2]徐小军.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结构、发展特点与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4.
[3]徐富明,于鹏,李美华.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及其与人格特征及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4):299-300.
[4]杜良美.大学生自我控制对学习适应性的影响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08,10(4):105-106.
[5]毛晋平.大学生学习适应性与气质性乐观、目标定向、自我效能的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2011,32(4):77-80.
[6]刘霁炜,姚彩琴.大学生学习适应性与人格关系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16):172-173,175.
[7]杨宇.大学新生自我同一性与学校适应性的关系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
Educational Suggestions on Improving the Learning Adaptability of Medical Students
MA Xiao-qing
(School of Medicine,Shanxi Datong University,Datong Shanxi,037009)
By analyzing the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of medical students'learning and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learning adaptability,this study proposed the suggestions of improving the learning adaptability of medical students from five aspects:professional identity,self-learning,clinical practice,social support and positive personality.
learning adaptability;medical students;influencial factors;educational suggestions
B848.6
A
1674-0874(2015)05-0077-03
2015-08-12
马晓清(1985-),女,山西大同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 王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