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心灵之旅
2015-04-02蒋海东
蒋海东
[作家连线]
张佐香,一个以教书为业的女子,在《萌芽》《散文选刊》《散文》《北京文学》《中华活页文选》《作家文摘》等发表作品近百万字,部分作品入选语文教材和30多个省市中、高考语文试卷,并被100余种选本收录,现系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思维与智慧》签约作家、《创新作文》特约编辑等。获过老舍散文奖、孙犁散文奖和中国新闻奖提名(副刊)等省级以上文学奖项20多次。《中国教师》《作家报》《江苏作家》《杨子晚报》《现代快报》等20余家媒体对其作过报道。散文集《亲亲麦子》正在当当网、亚马逊等处热销中。
[内容介绍]
《亲亲麦子》是一本有益于孩子心灵成长的书。《亲亲麦子》构建了一个神秘的大自然的殿堂,在这个殿堂里有麦子在风中翩翩起舞,有风和树叶的奇妙合奏,有蜻蜓和荷花的窃窃私语……《亲亲麦子》描绘了那些留在记忆深处的故事,亲切质朴,弥足珍贵而格外感人……《亲亲麦子》字里行间洋溢着充满诗意的独到的见解和人生的智慧,让孩子得到在课堂上和生活中不一样的气息,使孩子的心灵分解出“讲究的情绪”和“纯正的趣味”,从而提升生命的质量。
《亲亲麦子》能给孩子一双慧眼,让孩子从不同角度抓住事物的特点,看到事物的独特之处,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亲亲麦子》能给孩子一颗敏感智慧的心灵,让孩子的心灵与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产生共鸣。在孩子们写作文的时候,那些孩子熟悉的、感动过孩子的人和事物,会在孩子的眼前闪现,孩子笔下流淌出来的文字,才会有真情实感,才会有感染力。《亲亲麦子》为孩子们插上一双想象的翅膀,学会联想、比喻和拟人,可以让孩子的作文写得生动丰富、妙趣横生。《亲亲麦子》还会给孩子一种语言文字的“点金术”,让孩子通过独特的思考,学会对各种词语进行分析、识别、排列、组合,让孩子笔下的文字奇妙而新鲜地涌现出来!在作者娓娓的述说中,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驾驭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亲亲麦子》就是这么神奇!
[精华分享]
亲亲麦子
麦子是一枝灿烂而实在的花朵,开在万里田畴之上,开在农民心坎上。
麦子的颗粒很美,有土壤般朴素柔和的质地和本色。一粒麦子是美丽的,一棵麦子是美丽的,一地麦子还是美丽的。麦子生命的每一个过程都是美丽的。麦子原本是一粒种子,浸润了阳光、空气、水分,结出黄灿灿的麦粒,丰富了我们的血液和躯体。麦子用它的物质颗粒和精神内核书写着人类的历史。
秋阳拂照着四野,耕耘过的田畴袒露出丰腴的肌肤,随着父亲手臂的挥动和铿锵的步伐,麦粒穿过深秋的空气落入土地。田野上空一阵又一阵金色的雨在秋阳里一闪一闪。父亲脸上荡漾着微笑的涟漪,把麦粒交给生命的家园。种子要想不丢失自己,就必须返回它生命的家园,走向疏松湿润的土壤,吸收大地的微温和芬芳。在秋雨的润泽下,绿色的剑刺破黑暗的泥土指向天空。嫩嫩的绿芽儿探出头来,它们挨挨挤挤地住在一起,以盛大的形式展开,以集体的力量显示其生存的意义。
麦子从容地迈过冬天的门槛,第一个用绿色的手与春天紧握。清纯的麦苗相依相扶、牵牵连连,一直铺向遥远的远方。瞬间,万野绿遍,大地尽染。麦子在一望无际的田畴尽情地拓展绿色的海洋。大地融进了蓝天,蓝天陷进了绿海。此时的乡亲们忙着在麦海里除草施肥。麦子在人类的呵护下,展示着拔节吐穗、开花灌浆的生命过程。麦子和人类在和谐的默契中相互期待、相互拥有。
麦子把生命之花开在头部,最完美地接受阳光雨露。麦子终于完成了对生命的雕塑,不动声色地吐露出饱满的穗子。麦穗就是国徽上的那穗。麦穗是绝妙的艺术品。数十粒麦子团结起来,井然有序地排列成一个柱体。麦粒大头朝下,小头尖尖向上,汗滴一般,而麦芒如剑直指蓝天。风来了,麦浪一波又一波,似乎整个大地都跳起了舞。父亲去看麦子的长势,怜惜地扯下几根麦穗搓着,然后眯起眼,吹起麦芒,将一手心鲜嫩的麦粒倒进嘴里。我去嗅麦子清香的味道,像掬起一捧水那样,用双手捧着几株麦穗,将脸贴在它们的上面,我手捧着它们表达我的亲近。在我心里,麦子就是我永远的亲人。
看母亲割麦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镰刀闪着星月一般俏丽的锋芒。母亲一手抡开镰刀,一手揽麦入怀。镰刀贴着地皮,挥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瞬间,麦子便倒进母亲温暖的怀里。母亲顺手抽出一绺,就势将麦铺翻转过来,捆好。麦把从腋间滑落下来,躺在田垄上。这一连串的动作一气呵成。农民为麦子备好行囊,走进炊烟袅袅的村庄。麦子收后的田野静静如茬。母亲细心地寻找麦穗,唯恐遗漏一粒,像在寻找土里的珍珠。融入了阳光、雨露、汗水的麦粒,是大地之树结出的鲜亮的果子,是大地母亲分泌的乳汁,哺育着人类。麦子是芸芸众生生命的基本元素,锻造着我们的灵魂。
麦子从容地走完真善美的一生,生根,长叶,开花,结果,奉献……麦子,普通而神圣的麦子,朴素而雅致的麦子,养育我们血脉和精神的麦子,弥漫着文化意蕴,流淌进海子纯洁的诗篇。面对你,我满心是俯首膜拜,诚谢敬仰!
原载2009年第3期《散文选刊》
灯光,高挑精神枝头的花朵
灯光,这高挑在精神枝头的花朵让我爱恋。
稍稍回忆一下就会想起,童年时在家乡常见的油灯是用铁皮做的。圆柱形的身子斜伸着一根细长的嘴,把屋子里照得朦朦胧胧。我人小怕黑,夜晚总觉得身后有什么东西跟着。祖母或母亲把油灯端到那儿,我就默不作声跟到那儿。跟着油灯的光亮才觉得安全。晚饭后,大人小孩时常聚在灯光下谈些奇闻轶事鬼狐神怪。油灯点得久了,灯芯上会结出黑豆般的灯花,发出“啪啪”的细碎的炸裂声。母亲用手中的缝衣针或织针轻轻一挑,父亲则弓起中指对着灯花迅速一弹,灯花落了,屋里又亮了许多。一盏油灯给清静的乡村夜晚带来了温暖、团聚、欢乐,也在泥坯墙上描绘出我渐渐长高的身影。
启蒙上学那年,父亲牵着我去学校报名。回来路过供销社买了一盏罩子灯,父亲用衣物包裹着它一路小心呵护。我很兴奋。父亲说:“你是学生了,要用讲究些的灯学习。”暮色四合,父亲取出罩子灯,“哧”地擦亮火柴,那红光如絮团化开,把一只硕大的玻璃罩罩上,拨亮灯芯,火红明亮的光焰在房间里弥散开来。我端坐桌前温习功课。天长日久玻璃罩被熏黑了,父亲取下往里面呵些热气,用手帕大的软布把它擦得水晶般透亮。微风入室,灯光摇曳,母亲总会在我旁边纳鞋底,我写字很慢,母亲就一直陪着我。光线很暗,母亲那里更暗,她的手被针扎了一下又一下,她总是等到很晚很晚。在油灯给予的温暖的光芒里,在书香相伴的夜晚里,我过早地睁开了一个少年看世界看人生的眼睛。
电灯的发明与利用,延伸了白昼的光明。当台灯柔和的光晕洒满书桌,一切浮躁与喧嚣被轻轻抹去,我的心安宁恬淡,如夜空静谧的星。长夜漫漫,夜凉如水,天下典籍浩如烟海,灯光与书籍引领我走进久远的、古圣先贤的灵魂的深处。这些博学敏思者身上澎湃着汩汨律动的智慧潮汐,睿智的目光中总有一种撼人心魄的力量。在光焰圣洁的照耀下,我读了多年书,我一直相信自己用来生活和写作的语言是高贵而纯粹的,就像我故乡的河流、田野、麦垛。凝神于夜的深处,我的文字踩着方格的水田日夜兼程,穿过钢筋水泥的丛林,翻越故乡的山冈,来到灯光圈出的这一片园地,在笔尖分蘖出丛丛绿草,阵阵稻香,片片月色……灯下的阅读和写作让我荒芜的心境变成绿色的原野,让我迷茫的眼睛明亮如星。
灯光折射出多样的人生,映照出不同的灵魂。有人在灯光下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灯光是一盏长明的航标;有人在灯光下攀登着科学的顶峰,灯光是一架跋涉的云梯;有人在灯光下忘我地工作,灯光是一位忠诚的伴侣;亦有人沉溺于灯红酒绿,灵魂在灯下麻木,人生在灯下荒芜。
人生如灯,请把你的灯提得高些、更高些,燃得亮些、更亮些……只有这样,你的光芒才能照射得更广阔更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