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淘保健品 小心被忽悠
2015-04-01晓诗
晓诗
据美国媒体报道,近日,纽约州总检察长办公室发出一份调查报告,指控四大零售商——健安喜(GNC)、塔吉特(Target)、沃尔格林(Walgreens)和沃尔玛(Walmart)的保健食品出售具有潜在危害的植物维生素补充剂。报告称,其中部分草本成分写于标签上,但许多潜在易过敏的草本成分并未标明于标签。
近年来,饱含西方“先进科技”的“洋保健品”备受追捧。然而,这则新闻给崇尚保健品消费的海淘族一个当头棒喝:在药品监管严格的美国,为什么也出现如保健品欺诈现象?保健品市场之乱,我们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教训?实际上,美国保健行业监管有漏洞,保健品不像药品一样受严格监督。
消费群体庞大
美国的保健品消费可谓深入人心。据美国癌症研究协会的数据,有43%的美国人服用多种维生素,而服用其他保健品的人也多达21%。该组织称,美国人吃得最多的保健品是维生素C(17%)、维生素E(15.7%)和大蒜素(8.7%)。
美国人饭后大把吃维生素的现象,也是司空见惯。年轻的斯考特经营长岛一家著名的连锁专卖店“维生素世界”,他自己每天饭后将一大把红红绿绿的保健品丢进嘴里,种类多达9种,除了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还有一种有利于精神系统的产品。而在他的专卖店里,经常会看到年轻的姑娘过来买“女性维生素”的产品。
在美国,保健品有一种较为中性的说法——“膳食补充剂”,或者“营养补充剂”。顾名思义,它只是对常规饮食中可能缺乏的营养进行“补充”。 《营养保健期刊》(NBJ)对代表全美90%的消费行为的5000多名消费者做了一项调研,结果发现,有5种消费群体最有购买天然保健产品的可能性:心存永葆青春期望的年轻男女、对孩子负责的妈妈、依赖专业医师建议的消费者、对自己生活方式感到内疚者,以及不愿放弃美味体验的“美味至上”消费者。
因为消费群体庞大,美国的保健品行业发展迅猛,市场不断扩容。NBJ的统计数据显示,保健品行业的市场规模从2007年的968亿美元增加到2013年的1500亿美元。其中膳食补充剂的年均增长率达到7%,在2013年市场份额已经达到350亿美元,并有望在2018年达到490亿美元。出现这一增长的原因除了明星效应及大众媒体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之外,也与大众对药品的信任度下降有关系。
20%存在虚假宣传
随着保健观念的流行,特别是近年来人们对“天然”概念的推崇,美国的保健品纷纷打出“自然”招牌,各种各样的产品大行其道,特别是那些抗衰老和减肥产品。为了把产品卖出去,一些乱象也因此产生。
此前有新闻披露,一些美国保健品厂家,根本没有研发做后盾;还有一些保健品通过网络直销,存在不少虚假宣传现象。2012年,纽约检察长调查报告写道,发现20%的减肥及免疫系统膳食补充剂存在非法宣传疗效的现象。2013年,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发现,2004~2012年间,有237次膳食补充剂被召回事件,比例占FDA第一类药物召回率的一半以上。这也意味着保健品所含物质可能导致死亡,或产生其他严重的健康问题。
效用与安全无保障
为什么一直被中国消费者认为质量过关的“美国保健品”也出现问题?这是因为,根据1994年美国颁布的《美国饮食补充剂保健与教育法》(DSHEA),在美国,保健品并不像药品一样受到FDA(食品与药品管理局)的严格监督;保健品上市并不需要向FDA提交产品安全性的证明。
也就说,保健品是不是安全,是不是有效,都是厂家自己说的。这就要求各公司严格自律。只要不吃出明显问题,或者涉嫌加入违禁成分,FDA并不过问。
FDA对保健品的要求只是不允许做任何“疗效宣传”,强制要求在包装上注明“本产品不用于治疗、预防、处理、诊断任何疾病”。如果违反,FDA就可以发出警告,拒不改正的会被起诉。但宣称产品对身体某一机能有所帮助却是被允许的,叫做“功能宣称”。
比如说,“治疗骨质疏松”是“疗效”,不被允许;但是如果说“有助于骨骼健康”,就是“功能宣称”,厂家认为有证据支持就可以使用。很多时候,这二者之间的界限并不是那么清晰,存在着灰色地带。许多保健品产销者和FDA,也就经常在这些字句上做文字游戏。
正因为严格的宣传限制,美国人对保健品的概念很明确,认为它们起的是补充营养成分、调理机体、保持健康的作用,没有人把它们当作治病的药来使用。
相关法律正在完善
独特的管理方式造就了美国保健品市场的特色。尽管不用经过官方批准就上市,保健品在美国也没有多少“忽悠”的空间。
首先,美国人消费最多的保健品是维生素和矿物质,这些产品卖得不贵,不需要大量的虚假广告来支撑。相对于美国人的收入水平而言,消费一些常规的维生素可谓微不足道。比如一瓶鱼油或者一瓶维生素,其价格通常也就跟中餐馆里一道菜差不多。
第二,各个权威专业机构也会对各种保健品提供客观全面的意见。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还有一个“膳食补充剂办公室(ODS)”,会对各种保健品进行详细的介绍,包括哪些功能具有什么样的科学证据、有多可靠等等。这样一来,如果厂家胡乱吹嘘,也很容易被消费者揭穿。
第三,美国对保健品的副作用盯得很紧。一种产品哪怕卖得再火、知名度再高,只要有问题,就得“下课”。
比如2005年4月,FDA给“大美国产品有限公司”发了一封警告信,一一列举了该公司的所有21种产品,然后指出这些产品的广告宣传中所陈述的“蜜蜂花粉有自然的抗生作用”、“蜂皇浆有降低血脂,提高低浓度血脂/高浓度血脂比例的作用”等说法毫无科学依据,下令该公司必须在15天内提交整改措施。
再比如曾经在上世纪90年代风靡一时的麻黄碱减肥产品。2003年2月,美国职业棒球投手史蒂夫·贝齐勒在服用含麻黄碱的减肥产品后死亡,引发人们的关注。同年12月30日,FDA宣告计划取缔含有麻黄碱的减肥产品,并于2004年2月6日发出取缔通告。
第四,随着保健品问题的增多,相关法律也在不断完善。2007年以后,FDA建立了消费者随时举报保健品的制度。保健品制造商要求在15天内向FDA随时报告消费者使用后出现的严重医学反应(无论是住院或是死亡)。随着保健品行业“不良事件”增多,2008~2011年,FDA收到了超过6000份报告。
2012年,法案得以修正,保健品生产商被要求向FDA注册保健产品,标注产品详细成分。今年2月四大公司的问题保健品遭曝光后,检察长报告就建议,FDA通过立法获得监督权,以扩大有限的产品监督范围。
美国是保健品消费大国,药店里的保健品种类繁多,让人眼花缭乱
因此,美国的保健品生产商轻易不敢盲目夸大自己的产品效果,相反,它们在措词上显得过于“胆小”,例如经常使用“该产品过量食用可能会导致什么问题”,或“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请咨询医生意见”等。这是因为,一旦出现夸大其词的情况,让消费者抓住小辫子,那么在美国这个爱打官司出了名的国家,绝对会让商家“吃不了兜着走”。
“保健品代替不了健康饮食”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健康意识的逐步加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成为营养保健品的常客。特别是对于那些因工作需要而熬夜、在恶劣环境中工作、因口味好恶而无法均衡营养的亚健康人群、发育期学习紧张的学生、消化吸收和器官功能降低的老人、因疾病原因而难以满足营养需求的病人、处于特殊生理状态期的孕妇,保健品成为他们快速满足身体健康需要的便捷选择。
对于消费保健品如正常食品的多数美国人而言,他们很清楚一点,就是保健品并不是药品,并不能治病,只是对食品之外的一种膳食补充。如果相信吃保健品就能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带来的恶果“一笔勾销”,那肯定是大错特错的。
在保健品行业发展迅速、监管缺失的情况下,消费者应该抱着怎样的心态来选择?美国人的心态可以给我们一点启示:一方面,美国人相信,保健品并非都是“骗子”。像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抗氧化剂等等类型的“膳食补充剂”,的确是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它们的意义在于:如果你不能做到饮食全面均衡,以至于缺乏某些微量营养成分,那么“补充”这些东西确实有助健康。
另一方面,消费者要注意“对症下药”。保健品分为很多种,膳食补充剂、钙类等等,都是针对不同的需求提取的。所以在不依赖广告宣传的前提下,消费者在购买保健品之前应该通过可靠的渠道先了解一下自身的需求,再有选择地购买保健产品,配合膳食和运动,才能收获效果。
实际上, 近年来,美国人也在反思对保健品的态度。美国癌症研究协会营养教育主任波尔克认为:健康而均衡的饮食,比吃任何保健品都来得有效。保健品营养成分再丰富,也比不过天然食品中所含的数千种营养元素。
美媒2月7日披露,这次涉嫌具有潜在危害的植物维生素补充剂的保健品有:
沃尔玛:6个Spring Valley品牌的产品,包括银杏(Gingko Biloba)、金丝桃草(St.John’s Wort)、人参(Ginseng)、大蒜素(Garlic)、 紫锥菊(Echinacea)和锯棕榈(Saw Palmetto)。仅一瓶大蒜素和一瓶锯棕榈含有少量的大蒜素DNA和锯棕榈DNA,银杏里面只有萝卜粉和小麦粉。
沃尔格林:人参片,里面只有大蒜粉和米粉。
GNC(著名的维生素商店):保健片剂中含有对过敏病人有危险的豆粉和花生粉。(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