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k V配电线路运行防雷措施分析
2015-04-01何奕明
何奕明
(阳江市凯源电力发展有限公司,广东 阳江529500)
0 引言
现阶段,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某些地区的自然灾害频发,许多地区的10 k V配网遭受雷击出现了故障。这些事故严重威胁到电网的供电安全,降低了配网的供电可靠性,同时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本文将分析10 k V配电网遭受雷击的原因,同时提出相应的防雷措施,以达到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的目的。
1 雷电事故的原因分析
2013年本局所管辖的10 k V配网范围内,发生数百起故障。表1、表2分别对配网故障数据进行分析。
表1 配电网故障数据
表2 自然灾害事故类型数据
由表1可知,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配电网故障301起,占总故障率的50.6%,其中因雷击造成的故障178起,占自然灾害故障的59.1%,占总故障的29.9%,通过上面的数据分析可知雷击是造成10 k V配网故障的主要因素。
雷击造成的配网事故类型有很多种,比如倒杆、断线、绝缘子击穿或者配电站变压器烧毁等。引起雷击事故的因素有很多种,主要有环境因素、设备缺陷和资金投入不足等。
1.1 环境因素
雷电放电引起线路的雷电过电压是造成雷击事故的主要因素。雷电过电压的类型有2种,一种是雷电产生的电磁感应引起的雷电过电压,另一种是雷电直接击中杆塔或者是线路造成的直击过电压。相关研究发现感应雷过电压是造成雷击事故的最主要的因素,感应雷过电压造成的事故比例超过90%。现阶段10 k V线路上的绝缘子只有1~2片,对于直击雷的耐压水平为5 k V,一旦发生直击雷现象必然会引起线路出现闪络但不一定造成故障,然而感应雷引起的过电压水平会超过400 k V,这将直接导致线路、绝缘子等部件出现损坏。所以,防止雷击造成事故,首要的任务是做好雷电感应过电压的防护工作。
1.2 线路绝缘水平不足
当配网的杆塔或者避雷线遭受雷击时,在线路绝缘层上产生的瞬时过电压会达到10~400 k V,如果线路的绝缘水平不够,绝缘层就很容易被击穿,这不仅会造成线路短路或跳闸事故,还会造成巨大的电量损失。因此,在搭建线路时,尽量采用冲击闪络电压较高的绝缘子,如采用P-20绝缘子的U50%放电电压为192.36 k V,X-45型绝缘子的U50%的放电电压为220.34 k V。线路设计人员应该从经济性、实用性、可靠性等多方面考虑,来选择合适的绝缘子,减少绝缘子闪络事故的发生。
1.3 线路的防雷措施不规范
相关研究表明,某些地区10 k V配网经常出现雷击事故的原因和线路相关防雷措施不规范有很大的关系。相关设计人员对该地区10 k V配网进行设计时没有考虑到地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防雷方案。这些地区没有考虑到防雷设备的安全运行情况,也没有根据本地区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安装防雷设备。
1.4 防雷资金投入不足
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电力事业同样取得了巨大的进步,10 k V配网的供电可靠性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但是配网线路的防雷效果却不理想,各个地区防雷设施的改造工程亟需推进,其主要原因是相关的防雷资金投入不足,配网线路的防雷设备无法得到及时的更换。另外,很多地区对于防雷设备的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不能定期对防雷设备进行检修维护。
2 10 k V配网线路防雷措施研究
2.1 提高线路器件绝缘子水平
一般而言,雷击造成线路故障的直接原因是线路元件的绝缘水平不足,因此提高线路的绝缘水平就能从最大程度上防止雷击造成的配网故障。一般而言应从3方面入手:
(1)提高绝缘子的绝缘水平。现阶段我国配电网中大量使用了绝缘子,研究人员得出雷击闪络电流和绝缘水平之间的关系,通过数据对比可以发现,在同样的雷击距下绝缘子的绝缘水平越高,其闪络电流越小。所以更换绝缘等级更高的绝缘子能够提高线路的绝缘水平。根据我局的实际经验可知,用S-280/Z型绝缘子代替现有的S-210/Z型绝缘子能够将绝缘水平提高30%以上。更换绝缘子前后线路防雷水平对比如表3所示。
表3 替换绝缘子前后线路防雷水平对比
(2)做好接地装置的维护工作。10 k V配网线路的运维人员要定期对线路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进行检测,一旦发现电阻过大的情况要及时维护,确保线路接地装置的电阻低于10Ω,对于1 k V以下的设备其一般公用一个接地装置且阻值不大于4Ω。
2.2 架空绝缘线路加装防雷击断线用防弧金具
近年来,由于架空绝缘线具有突出的优点而在10 k V配电线路中大量使用,但遭受雷击导致断线的事故却急剧增加。如绝缘导线在雷电过电压时引起绝缘子闪络并击穿导线绝缘层时,被击穿的绝缘层呈针孔状,持续的工频短路电流电弧在针孔处燃烧使导线在短时间内被整齐烧断。为防止雷击断线,可在线路绝缘子处剥离部分绝缘层后安装防弧金具,使雷击过电压仅在防弧金具与绝缘子铁脚之间引起闪络使持续的工频短路电弧的弧根固定在防弧金具上燃烧,从而保护导线免于烧伤。
另外,可以降低杆塔的高度从而提高线路的防雷水平,在同样的雷击距时,配网杆塔的高度越低,线路中的闪络电流越低。所以在保证配网安全运行的前提下,降低线路杆塔的高度能够提高线路的防雷水平。
表4为广东某供电公司将11号杆由15 m换为12 m后线路耐雷水平之间的对比。
表4 11号杆高度更换前后防雷水平的变化
由表4可知,11号杆换为12 m的杆塔时,线路的耐雷水平提高了18%左右。
2.3 配网线路安装ZnO避雷器
在配网线路上安装ZnO避雷器是一种新型的防雷措施。相关研究数据表明,10 k V线路每200 m安装ZnO避雷器,能够将感应雷引起的故障次数减少90%左右,因此ZnO避雷器能够很好地防止雷电对配电线路造成的损害。在线路中安装线路避雷器,可以将避雷器的伏-秒特性与绝缘子串的伏-秒特性相结合,当线路遭受雷击时,线路避雷器可靠地动作,以保护绝缘子串不发生闪络。而且,线路型ZnO避雷器,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在较复杂的地形进行安装。
2.4 加强配电线路的监管
对配网运维人员经常进行技术培训,增强对配网线路的维护和管理工作,加强配电线路监管工作也能有效提高线路的防雷效果。纯架空线应该采用投运自动措施;如果配电线路的绝缘效果低,就应有选择性地使用自动重合闸。在处理10 k V配电线路防雷情况的混合线路时,如果电缆的长度达不到整条线路的70%,则不关注配电项目线路中绝缘子的影响。
3 结语
总之,保证10 k V配网供电可靠性是供电公司的重要职责。鉴于现阶段雷击是造成配网故障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分析了10 k V配电网遭受雷击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雷防范措施,以提高线路的供电可靠性,同时为以后的配网线路防雷工作提供参考。
[1]苏胜新,何金良,咸日常,等.线路用避雷器应用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电瓷避雷器,2000(4)
[2]康宽政.江门市区10 k V架空线路雷击分析和防治措施[J].广东电力,2008(5)
[3]侯牧武,曾嵘,何金良.感应过电压对输电线路耐雷水平的影响[J].电网技术,2004(12)
[4]陈维江,沈海滨,陈秀娟,等.10 k V配电网架空绝缘导线雷击断线防护[J].电网技术,20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