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源与中原文化增强的路径和策略研究
2015-04-01安道玉
文化之源与中原文化增强的路径和策略研究
安道玉
(河南师范大学 科技与社会研究所,新乡 453007)
摘要:在对文化本质内涵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文化的核心本质在于文化主体的人通过观察环境及自身的显著特征,经过精神的“化而裁之”,使之成为主体的行为价值规范。中原文化就是从中原地区所辐射出去的,成为人们日常价值规范的内容。从中原人的自然存在、社会存在、意义存在、综合创新、发展创新以及传播途径等方面考察了中原文化创新的历史及发展路径,结合现时代的文化发展趋势,提出了中原文化增强的策略性建议。
关键词:中原文化; 增强; 策略
收稿日期:2014-07-15
基金项目: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2012-JD-022)
作者简介:安道玉(1963-),男,教授。研究方向: 科技哲学、科技文化。E-mail:andy6372@126.com
中图分类号:G 02文献标志码: A
DOI:10.13256/j.cnki.jusst.sse.2015.01.015
收稿日期:2013-10-08
基金项目:上海市教委德育理论研究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2012N02)的阶段性成果;
On the Source of Culture and Strategies to Enhance Zhongyuan CultureAn Daoyu
(Institute of Study on Technology and Society,Henan Normal University,Xinxiang 453007,China)
Abstract:The core of culture is that human beings,the agent of culture,assume it as the norm of human behavior,observing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nd typical features and “turning and cutting” them in spirit.Zhongyuan culture has become the norm of behavior in daily life,spreading from Zhongyuan to the whole country.In this paper,the history and approaches of cultural innovation and enhancement are studied and analyzed,including Zhongyuan people’s natural living,social progress,contribution and innovation in culture,and approaches of communication.In addition,suggestions and strategies of enhancing Zhongyuan culture are put forward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
Keywords:Zhongyuan culture; enhancement; strategies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状态和文明素质,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强调“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并明确提出“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将“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纳入到国家层面进行建设,在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上是前无先例的。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纳入国家战略计划,作为中华文化源头的中原文化,该如何创新发展是摆在中原人民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马克思说:“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1]倾听这呼声、回应这呼声需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一、 文化之源与中原文化
什么是中原文化?显然该问题的实质内涵是,我们应当如何理解中原文化。从更根本的层面上看,如何理解中原文化背后的更为普遍性的问题是如何理解文化。事实上,如何理解文化与如何理解中原文化无法截然相分。对文化做出定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历史地看,无论是在中国文化史上,还是在西方文化史上,对不同的学者来说,文化往往呈现出不同的面目,从关注的问题,言说的方式,到表现的形态都常常各异。然而,这并不妨碍人们从最宽泛的层面,对文化的一般规定加以把握。
在我国传统中,“文化”包括“文”和“化”两个方面。在《周易》中,“文”是与“理”相应的,只是表现它们的载体不同,以“天”和“人”为载体的称为“文”,以“地”为载体的称为“理”。如“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俯察地之理”。“文”“理”又通过“象”“形”表达出来:“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从呈现给人的方式来看,“文”要“观”看,“理”要“察”看。从“观”的用法上来看,观是向上看(“仰观天之文”)或是平着看(“观乎人文”),因此“文”的意义是来自上方的或横向凸显的信息,是树立,是凸显,是醒目的特征或现象,是最明显的“纹路”[2],具有可见而不可把握的视觉特性。从“察”的用法上看,不但具有看得到,而且还有“明察秋毫”,即看得准、辨得清的视觉特性。“化”是与“变”相对的:“化”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化为乌有”等;关于“变”则有“变革”、“事变”等。这样看来,由“显”入“微”称为“化”,反之称为“变”。
人是文化的中心。文化的对象和内容都与人关涉在一起。人总是现实中的人。“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3]人的存在既需要其周围的自然环境,也需要以自身的类而构成的社会环境。“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4]并且“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135。在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关系上,马克思说得非常正确:“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来说,才是他的人的存在。”[1]301因此文化也可以区分出自然文化和人文文化。就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地区来说,其南部和西部有山陵之美,其中部有嵩岳之秀,北部有太行之雄,东部及北部地区有平原之广,物产之丰等等,都包括在自然文化中,受到历代中原人的赞美。中原之地的灵秀,哺育了中原人的杰出;中原人的杰出,造就了中原文化之美。
人文文化,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每个人都在显现着文化因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正是这种意思。从狭义上讲,人文文化是指那些特别突出的优秀人才及其成果,包括物质方面的、精神方面的和行为方面的。先贤有许多美言嘉行成为中原人乃至中国人的行为规范,更多地表现为思想性的东西,如作为中华文化元典的《老子》、《庄子》等,不仅影响中原人,也同样逐渐地影响到世界,成为文化创新的重要资源。物质文明则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世界各地。总而言之,那些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之人及其成果,人们普遍效法之,也就是“化”的过程。
因此,“文化”是主体的人通过观察环境及自身的显著特征,经过精神的“化而裁之”,使之成为普遍的行为规范。文化也可以看作是当下显现的可模仿的对象:从行为到思想。正如著名文化学者爱德华·泰勒所定义的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它一切能力和习惯”[5]。文化的过程就是人察微知著,育微至显,显以化之的过程。简言之,文化就是为“文”所“化”。中原文化就是从中原地区所辐射出去的,成为人们日常规范的内容。文化创新就是在已有的文化中增添新的内容,或是一种全新的展示。
二、 中原文化创新的历史及路径
创新是民族发展的源泉,文化创新更是民族的原动力。文化的创新带动社会实践的创新,引领人民群众创造创业。中原文化如何创新,选择什么样的路径去创新,比较好的一个方法是查看其发展历史。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哺育了炎黄子孙,创造了绵延数千年的中原文化史。各种考古证据表明,中原地区是世界文明史上持续时间最长,保存最为完整的文化形态之一。从南召猿人臼齿化石到目前,中原文化经历了50多万年的演化发展。人类的存在包括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因此中原文化的发源及发展最初也是从这两个方面发展起来的。
(一) 人的自然存在与文化创新
黄河中下游流域所形成的肥沃的冲积平原,是中原先民活动的场所,也是中原文化发展创新的场所。这种自然环境特别适于发展农耕,狩猎采集和家畜饲养。中原文化的很大部分是中原人战天斗地所取得的成果:从大禹对龙门的开凿,到人工天河红旗渠的修成等都是这类成果的展示。从旧石器到现代大型工具、设备等都是这类创新。这类文化创新有着明确的实用目的,与当时的其他文化认识水平相关联,表现为不同的结构、目的性、服务的范围等。如远古的发明为整个群体所共享,现代则有专利制度,并非为群体所有成员所共享。
(二) 人的社会存在与文化创新
人类的存在,必定是社会的存在。社会科学成果的创新演化,如政治学、法学、军事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的成果都属此类文化。人文始祖、三皇之首的伏羲氏,在这里给予族人不同姓氏以便管理,制定嫁娶制度,造琴瑟以乐精神。另一人文始祖是轩辕黄帝,很多发明创造,都创始于黄帝时期。历史上的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帝王均为黄帝后裔。共同的祖先观念,把中华民族的众多儿女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遍布于世界各地的海外华侨华人回归祖国回归河南寻根问祖者络绎不绝。黄帝文化对中华民族依然具有巨大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影响力。
(三) 人的存在意义与文化创新
人类的存在不同于其他动物的存在,人类不但自在地存在着,而且自为地存在着。马克思认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6]。按照这一观点,凡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的文化都属于这类创新。从学科分类上看,那些属于美学、哲学、宗教、历史、伦理、艺术等的文化都是这类创新。
(四) 中原文化的综合创新
这里所说的综合创新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其一是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的创新,也即这三个方面的综合创新;其二是包括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吸收、消化及再造的创新,譬如仰韶文化对良渚文化、屈家岭文化的吸收再造;对佛教文化的改造;宋代理学的形成等。地处中原、交通便利等条件为中原文化综合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中原文化也确实充分利用了这一有利条件进行其文化创新。
(五) 中原文化创新与传播的基本路径
从较长时间段来看,文化的创新与传播是周期性的。文化传播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是大量人口迁移;同样促使一个地区文化创新的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就是本地人口的大量迁出和外来人口的大量流入。从历史上看,中原人口大规模迁出共有五次。每次都使得中原文化向外辐射,并且在中原地区呈现出新的文化形态。
每次大规模中原人口的迁移都导致中原地区文化的相对衰落及新文化因素的融合,也使得原中原文化向外传播。代表农业文明的中原文化在鸦片战争之后,随着西方侵略者坚船利炮而来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文化在东南海一带最早传播,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中原文化日趋衰落,沿海地区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促进了中原地区的工业文明发展及创新。
(六) 中原文化的再度复兴与发展创新
在开放的条件下,三种科学、两种文化并存于世,又有丰富的中原文化资源可以利用。国家加大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力度,《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要求 “弘扬中原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中原文化发展创新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时期,相信其一定能够呈现出一种新的姿态。
三、 文化发展趋势及中原文化增强的策略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及河南省第九届党代会为深入推进中原文化繁荣发展提供了机遇指明了方向。在这一新的起点上,我们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确立和凝练进一步创新发展中原文化的基本策略。由于文化的本质特性是凸现性,而这种凸现没有固定的边界,因此文化的创新可以在任何领域中进行。就目前世界文化发展趋势而言,科技文化在诸种文化因素中表现得最为强劲。科技发展把整个世界关联起来,科技因素融入到人类生存的环境、社会、生存意义等所有方面。我们认为在中国主流文化发展趋势及党中央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大繁荣的总体思想指导下,中原文化的创新应采取如下一些基本策略。
(1)深挖中原文化资源,结合主流文化,选准创新点,强力推进文化创新。中原地区自然环境独特,人文荟萃,文化资源丰富,如何把这些文化资源开发出来,使之有效化育人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是中原文化创新的战略性选择。科技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科技的发展呈现出全球化趋势。科技的形态早已从小科学时代跨越到大科学、高科技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原文化的发展创新要选准自己的创新点在哪里,能否提出总体性方法论体系?中原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中的地位如何,有哪些因素是该体系中的核心因素?创新点应如何选择,如何理解中原文化中的辩证思想、唯物主义思想、和谐思想等等,这些应该成为进一步发掘的核心观点。新的中原文化应有中原特色,应有中原文化传统中根源性的因素。在选准创新点之后,应该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那样进行强力推进,使中原文化凸现出来。
(2)加强人才培养,培育中原文化创新的原动力。人是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体现主体。无论是在文化创新过程中,还是在文化传播过程中,优秀人才群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现象上看,任何文化一旦得到繁荣兴旺的发展,都有大批的信仰者、追随者,造成一种持续的声势。中原文化乃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在自己的特点、特色上着力培养人才,造成声势,以创新、弘扬和发展中原文化。
(3)建立创新平台,以“中原经济区”建设为核心,明确中原文化创新的理论与实践方向。大科学、高技术时代的鲜明特点是,一切创新都是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创新,表现为极度的复杂性和广泛性,这并非凭借某一个优秀人才的智力和精力就能达到,要创新必须是加强合作,构建由专业优秀人员构成的科研平台。创新平台具有汇聚人才的作用,有了人才就有成果产出,有成果才能有作为,有作为才能树立形象,从而塑造在创新成果基础上的文化新形象。
(4)加强防范研究,倡导优质文化,抵制劣质文化。由于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行为上、思想上、意义上的凸显,但并不是每种凸显都是可取的。有些文化现象具有欺骗性、危险性,如一些具有邪教意义的宗教、恐怖主义等,都具有文化上的凸显性,但这种文化的传播对世界危害极大,不利于和谐社会文化的建设。因此,在中原文化创新过程中应排除这类文化因素,吸收积极向上,有利于人民群众、有利于社会和谐、有利于未来发展的优质文化因素,创造出文化精品。
(5)加强文化系统性研究,防止文化创新的技术风险。研究表明,文化系统正如生态系统,每种新的文化因素融入到既有的文化系统中,原系统各部分之间都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原来的系统平衡性被打破,新的平衡动态系统得以重建。但重建的动态平衡不一定适合旧系统中的因素。新技术的采用,新观念的传播,新制度的设置等都会带来社会文化系统的变迁,都具有促进原系统的稳定性或瓦解原系统的双重作用。在中原文化创新过程中,应有充分的风险意识,以把风险降到最低为原则。
(6)加强文化交流互动,促进中原先进文化的创新、形成及传播。文化交流既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形式,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更是文化享用的目的实现。文化交流应以自身文化特质为中心,吸纳其他文化的优秀部分,将自身的特质部分传播出去。同时将创新成果在中原地区普及开来,努力提升广大人民群众思想文化素质。
文化的突出特点是当下呈现性,始终处在活动之中,那些能够从背景中凸显出来的因素都可能是文化的直接来源。中原文化创新是整个国家文化创新的一部分,人文研究者、宣传者都要始终把握好主流文化方向,以党中央的有关精神为指导,以打造昂扬向上的中原人文精神,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南怀瑾.易经杂说[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289.
[2]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5.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84.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7]泰勒.原始文化[M].蔡江浓,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编辑: 朱渭波)
2014年上海理工大学沪江哲社基金专项重点项目(14HJ-DSDG-ZD-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