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门用途英语与传统大学英语

2015-04-01李兴福

关键词:外语教材英语

李兴福

(大金商贸服务(上海)有限公司技术部,上海200040)

摘要:通过对ESP与ESL作全面客观的对比,建议ESL应尽快地转型为ESP。ESP基于学生的需求,其教材和教师都需更加完善。具有明确目标的ESP学生最好进行切实的自我设计以获取跨文化、跨学科效应。ESP毕业生在当代翻译项目的系统工程中可发挥数种非常重要的作用。ESP还在进一步蓬勃发展,已成为培育我国紧缺人才———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的摇篮之一。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9-895X(2015)03-0201-05

DOI: 10.13256/j.cnki.jusst.sse.2015.03.001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and Traditional College English

Li Xingfu

(Technical Department,Daikin Trading Service (Shanghai)Co.,Ltd.,Shanghai 200040,China)

Abstract: The present article compares ESP with ESL in an objective way and suggests that ESL should be transformed to ESP as soon as possible.ESP is based on students’needs and both it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eachers should be further improved.The students of ESP with specific aims had better make a feasible self design to acquire cross-culture and interdisciplinary effects.The graduates of ESP may play several crucial roles in the system engineering process of translation projects.ESP will develop to become one of the cradles for cultivating our internationalized and innovative foreign language talents.

Keywords: ESP; ESL; cross-culture; interdisciplinary; internationalized; innovative

收稿日期: 2015-09-05

作者简介:李兴福(1951-),男,译审。研究方向:汉英日互译、外语教材及教辅材料研究。E-mail: lxf_0518@163.com

如今人们都知道,英语只学不用是难以真正学会的。传统大学英语(归于非母语英语课程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以下简称ESL)与其配套的全国大学英语考试(College English Test,也称“英语四六级考试”,以下简称CET),在持续实施近三十年的过程中,已演变成高校最为典型的应试教育,并已走上了市场化的弯路,其发展前景相当黯淡。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一体化、文化多元化时代的到来,由我国ESP (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简称ESP)理论创立者、著名学者卢思源教授首倡的ESP教学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ESP与ESL的全面比较

由于我国大学英语教育长期以来坚持ESL教学,甚至有人否认科技英语的存在,否认ESP教学的必要性,从而导致其一度停滞不前,日益萎缩。

ESL的分级教育虽有因材施教等特色,但其存在多种致命的弊端。与其相反,ESP正是在这几个重要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

(一)跨文化效应和跨学科效应

ESL的教材内容与大学专业课程毫不相干,教学的唯一目的和用途就是应付CET。学生只能被动地泡在应试技巧和模拟试题中,未能掌握实际运用语言的基本能力,而是让大量孤立、彼此毫无联系的知识充斥大脑。于是几年下来,英语始终是外壳,学生难以通过学习英语了解外国文化,不少人也难以借助英语查阅那些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所需的国外原版文献。英语依然是一门使学生望而生畏的“外语学科”。

正如翻译目的论所言“翻译行动由其目的所确定”,ESP的教学内容则是由学生的专业所决定,并且也可以由学生的实际志向,即由学生立志于日后将从事的职业所决定。这样,就可以形成积极的跨文化效应和跨学科效应,学生通过自己的专业能较快地进入外国文化。在ESP学习及应用中,词汇的掌握是基础,也是要点和难点,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掌握了专业的英语词汇后,对深化专业知识大有帮助,甚至会有一个飞跃。一位制冷专业的学生说,在他知道空调术语中“一拖一”形式的英语为“pair”,“环绕送风”为“round flow”,“新风”为“outdoor air”等等后,对英美文化有了极大的兴趣,从此迷上了英语文献。并且,他对专业也因进一步理解而更加热爱了,还真正懂得了英汉/汉英翻译决不能逐字逐句地进行。如今,他正在翻译空调最新技术的有关资料。仅有初二学历、土生土长的华罗庚将数学与英语紧密结合,很快就能顺利阅读深奥的数学原著,并能用地道的专业英语撰写世界领先的数学论文。毕业于英语专业的李肇星以出类拔萃的外语能力跨入外事领域,成为举世闻名的杰出外交家。英语一旦融入某个专业,就能互相促进,形成强大的互补力量。

(二)正能量与负能量

ESL的“分级”往往对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影响,CET成绩与大学英语教学或学位证书的直接挂钩更对学生形成无比的压力。不少学生在经历了“你考什么我教什么”、“你考什么我学什么”之类乏味而无奈的教学过程之后,虽然最终通过了CET,但却声称从此再也没有接触过英语,如今已忘得差不多了。更多的学生抱怨大学四年为了CET而不堪重负,严重影响了专业课程的正常学习,ESL产生了很大的负能量。

由于ESP的课程设置满足学习者的特别要求,其内容都与某些特定的学科和职业有关,具体的英语词汇、句法和语篇重点都放在与特定专业或职业相关的语言运用上 [1]。所以,在一定程度上,ESP教育与双语教育确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对专业知识的强化传授和训练,达到了相互渗透、促进的效果。显然,ESP产生的是正能量。

(三)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

ESL存在许多“舍本求末”的缺点,如教师急功近利,重点以传授应试策略和方法为主,大搞题海战术,而不是系统地讲解语言知识、培养语言应用能力。CET考题形式单一、机械,考题内容缺乏趣味、枯燥而雷同、令人厌烦,学生掌握一定的套路即可应付,并且也只有熟悉这些套路才能应付。CET的逐渐市场化导致答案出售商、英语辅导公司应运而生,利用无线耳塞非法买卖答案的事件也时有发生,造成了不良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

卢思源教授指出,ESP作为一种应用英语,它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ESP能在最短的时期里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各阶层和各领域对外语人才不断增长的需求 [2]。

ESP教育致力于培育、开发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决非仅限于一次考试是否通过,是一种切实可获取长期回报的智力投资。随着ESP教育在我国进一步的普及和发展,必定会形成更广泛有益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

二、ESL向ESP的转型

如上所述,ESL将英语的学与用完全割裂开来,学生即使以高分通过了CET,依然难以自如地运用英语。而ESP结合专业进行英语教学,这样的组合具有非常大的激励作用,因为学生都能够学以致用,能在英语课堂结合自己的专业,如会计学、工商管理、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等,进行有深度的充实与提高。他们能在有意义的语境中学习英语的同时强化专业知识,大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在ESP课上,学生们锻炼了如何在专业内容方面运用英语、表情达意。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专业知识,帮助他们以更快的速度学习和掌握英语。

另一方面,对于现阶段的教育而言,大学生已不同往昔,他们的思维有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不再占据主导地位。ESP就是应大学生的各种要求而诞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英语教学法 [3]。

我国社会的发展需要英语和其他学科(如外交、经贸、法律、新闻等)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这样的人才是新时代对英语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英语人才培养的核心所在。因此在大学英语教材和教学法上根据各类学习者的不同需要有所变化,这样才能培养出大批多元化的复合型人才,从而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促进国家的进步。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上,ESP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4]。由ESL向ESP的转型已是当务之急。

(一)ESP教材的选用和编辑

ESP教材必须以“真实性”为原则,因为真实性是ESP教学的灵魂 [5]。ESP教材的课文内容要来自与相应专业直接有关的真实语料,应突出其目的性明确和实用性强的特点。

1.ESP教材的选用

ESP教材应选用与学生所修专业(或由学生自己选定的专业)对应的英语原版教材(或参考书),内容应力求匹配。书中除了强调重要语法和专业术语以外,也要包含修辞、篇章分析等语用知识。其次,教材里还应包括强化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章节或栏目,篇幅应占全书的一定比例。这是因为学生毕业后,在实际的对外活动中,光有英语语言的交际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相关专业文化、行业文化的沟通能力。

2.ESP教材的编辑

如果难以找到符合上述要求的现成英语书籍,可搜集合适的英语原文根据特定的要求加以编辑。编辑ESP教材时,首先应分析学生的“目标需要”,充分考虑到他们将来必然会遇到的实际情景:一定的社会文化氛围、工作环境等,从而确定教材应包括哪些内容;还应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了解相应的学生目前亟需哪些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即他们应该先学哪些内容。教材内容顺序的编排是很重要的,这可明显地体现ESP的教学法思想,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有积极的作用。

(二)ESP教师的责任

卢思源教授强调指出,外语学科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大学英语教师要分流,要转型,要发展,要心中有数,早作准备,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6]。

全国各高校的英语师资普遍地严重匮乏,近年来这种现象更加捉襟见肘。据统计,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约有2 000万人左右,英语教师却不到10万人 [7]。按此比例,即使普及电化教育仍然亟需补充师资队伍的新鲜血液。大学可聘请优秀的科技英语翻译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外文编辑出版人员等担任兼职ESP教师。

ESP教师首先应明确学生都是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高中以上英语程度的成年人,同时也应了解各个学生学习ESP的动机 [8]。作为由ESL转型的ESP教师,如无理工科等专业学历背景,可适当旁听或自学所需的相应专业课程,而后则应充分利用自己的英语教学经验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创建良好的ESP教学环境,与学生保持有效的沟通,帮助他们建立学好ESP的信心,采用不同于以往的新方法进行教学。作为外聘的兼职ESP教师,在充分发挥自己运用英语的实践能力的同时,应尽快掌握所需的教学技能。

1.设计ESP课程和制定目标

ESP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都应从考虑学生的因素着手,紧密围绕学生的需求。ESP课程与ESL课程有很大区别,在课程设计时必须突出语言描述的特色。如法律英语应具有其独特的词汇、句法特征;建筑英语也应有其自身比较显著的文体特征;商务英语应强调实用性、交际型、口语化等;医学英语的词汇量大,一词多义、长句和从句出现频率较高;……在这些课程设计中,关键在于如何将专业知识的传播和语言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编写出优秀的ESP教材,以提高课程的效益,

ESP教师应为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通过对学生的需求分析,决定各个学生经过各段学习时期后,在听、说、读、写、译五种英语技能方面,必须达到何种水平。目标应突出侧重性,例如,对毕业后准备从事科研、工商管理等工作的学生应注重培养其阅读能力;对有志于担任导游、商务现场翻译的学生应重点督促其加强听力、口语、口译能力的发展;而对有望成为新闻出版、涉外司法等工作者的学生则应使其精于写作和笔译。

2.评估ESP学生

ESP教师好比体育赛场上的教练员,帮助学生找出他们英语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为他们找到解决的方法,指出他们需要特别注意提高哪些技能,并及时为他们提供强化训练所需的资料和设施。

ESP教师还应对学生的各种闪光点采取个性化的激励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从老师的鼓励中获得积极的信号,这一点对提高ESP学生的学习热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ESP学生的责任

ESP学生应切实明确自己所面临的任务,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初步确定今后从业的方向。他们必须经过切实的“自我设计”,这样就能充满动力,在已有的知识结构基础上积极开发自己的英语语言技能,结合本专业的学习,取得可观的跨文化、跨学科的学习效应。

1.学习兴趣和学科内容

人们学习一种语言时,如有机会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理解和使用该语言,就会产生兴趣。ESP正是提供如此机会的学习方式。ESP学生只要重视这一机会,全力投入学习,就能在专业和英语两方面获取一举两得、事半功倍的成效。学习越有成效兴趣就越高,学习动力也随之变得越大。这种良性循环是ESP学习成功的可靠保证。

ESP学生通常都已明白自己需要使用英语的目的,已瞄准一个特定的领域,通过相应的英语培训寻求跨文化、跨学科效应。专业知识为学生在ESP课堂里与相应的英语词汇、句型、语篇等构成一个真实的语境。对于ESP学生来说,英语作为载体,与某一种被载体———专业学科相结合时,就赋予了其内容和内涵,形成了一门新的跨文化、跨学科专业。

2.学习策略

ESP学生只要明确学习目标,在特定的课堂上潜在的语言学习能力是巨大的。因为英语学习贯穿于他们的专业环境,使他们不断扩大词汇量,能在各自专业领域里更加流畅地运用英语,并及时调整他们语言行为的新对象或不失时机地扮演新的角色。

积极地运用英语开展交际活动,可使学生树立更大的信心,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养成定期或随时查询适合于自己阅读、利用的英语文献,是学生日后受益无穷的学习实践方式。坚持学前预习准备,及时复习、归纳、并善于发现和总结英语与专业融合的规律,会不断取得令人惊喜的学习效果。培养自己瞬间记忆训练、重复记忆训练,强化用英语思维和质疑的训练都是学习ESP的良策妙法。

ESP学生还应在学习专业英语的过程中,针对自身的特点和特长,听取或参考老师的指点和建议,进一步看准自己的发展方向,确定自己在听、读、说、写、译五种技能方面必须达到何种水平。

三、ESP教育的现实意义与长远意义

当今的信息化时代需要大量复合型英语人才,他们必须具备一门以上专业知识,在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既能熟练应用英语,又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ESP教育的培养目标正是造就英语与实际业务并重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ESP教育还在不断地发展、深化,进一步培育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坚实的学术理论基础、专业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意识的学生,以达到“精英语、通专业、知人文、高素质、强能力”的综合水平。这对于培养我国紧缺的新型人才———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也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一)ESP教育的现实意义

卢思源教授指出,莱斯和汉斯的“翻译目的论”对于翻译实践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西方翻译传统,所有翻译只能分为两种———文学型和语用型。然而,全世界的译著几乎仅有5%左右为文学型,其余90%以上都为语用型,因为后者具有更为重要的目标文本功能 [9]。ESP教育的翻译理念正是与“翻译目的论”一脉相承的,都认为翻译过程实际上是用另一种文字对原作进行改写和重写,切忌按照字面意思和词序机械地翻译。如汉译英,应该在融会贯通汉语原文的意思后,用英语改写或重写。

在“翻译目的论”关于“目的决定方法”、“语内连贯标准”、“语际连贯标准”等 [11]思想的影响下,近年来,翻译项目在高新技术带动下的现代企业已经采用系统工程的处理方法,越来越多地由团队来实施,汇集了翻译人员、术语专家、审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排版专家、项目经理等等。在这样的情况下,ESP毕业生可以大显身手,起到“一个顶三”的作用。同样,在商务洽谈、市场竞争等诸方面ESP毕业生也都大有可为。

(二)ESP的长远意义

著名外语教育家、优秀出版企业家庄智象教授及其团队通过探索和专题研究,给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做出了确切的定义: 1)良好的语言基本功; 2)完整、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 3)创新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4)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 [12]。他们认为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诸多方面的机构、部门。

这是高校外语教育的神圣使命,因为高校外语教育永远是培育各种外语人才的主战场和最大基地。上述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的科学定义所界定的条件与ESP教育的理念及其发展的必然方向是非常合拍的。

ESP教育既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也着力于用创新性理念开导他们在语言有效结合专业的同时加强跨文化、跨学科沟通和拓展国际视野。由此可见,ESP教育能很好地适应当今世界的显著趋势———英语普及、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ESP教育不仅使学生能比较充分地了解外国文化而向国际化迈进,也使他们拥有较广的知识面,并因触类旁通而富有创新型思维。

目前,ESP教育正在我国快速普及,必将逐渐发展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的摇篮之一。ESP教育以学用密切结合为主线,一贯坚持全面强化学生获取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独立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与世界各国交流日益扩大的迫切需要。

四、结束语

本文的要点总结如下:

(1)通过ESP与ESL的深入比较,泾渭分明。

(2)ESL向ESP的转型,此其时矣。

(3)ESP教育以学生需求为目标,其教材与教学法都是应大学生的实际要求而制定的,ESP的师资队伍亟需及时整合并在各方面得到切实加强。

(4)ESP学生应明确学习目标,根据所学专业、兴趣爱好及自身条件等因素尽早完成“自我设计”,并采取有利的学习策略。

(5)ESP教育与“翻译目的论”息息相通,ESP学生在当代“系统翻译工程”等社会实践中大有可为。

(6)ESP教育必将成为我国培养国际化创新性外语人才的摇篮之一。

猜你喜欢

外语教材英语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大山教你学外语
读英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酷酷英语林
多一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