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Ⅱ卷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备考
2015-04-01宋亚科
宋亚科
(大连教育学院高中教师教育中心,辽宁大连116021)
浅谈新课标Ⅱ卷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备考
宋亚科*
(大连教育学院高中教师教育中心,辽宁大连116021)
新课标Ⅱ卷论述类文本阅读难度较大,应在明确考点的基础上,注重整体阅读和观点辨析的结合,答题时审清题干,在文本中画定题目选项的范围,认真对照及辨析选项和文本原文,找出异同;同时注意厘清词句意义的范围、程度和重心,远离命题陷阱。
新课标Ⅱ卷;论述类文本;整体阅读;观点辨析;对照
近几年来,高考语文试卷中对论述类文本的阅读,主要考查学生在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筛选文中重要信息、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等六个方面的理解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考查的内容与课程标准中的要求一致。
2013年新课标Ⅱ卷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是一篇有关商周时期‘鸟’‘凤’演变及文化内涵以论为主的文本,2014年是一篇自周至宋的古代食品安全监管的以述为主的论述类文本。前者具有较强的历史文化色彩,重在通过文本理解商周时代“凤”文化的演变及内涵;后者与现实接轨,贴近生活,对当前社会热议的食品安全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两篇文本中都引用了一定的文言史料,阅读难度相对较大。从命题上看,每个论述文本后面的12个选项与原文都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基本符合《考试说明》中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能力要求。
对论述类文本的阅读备考,既要遵循该类文本阅读的一般规律,也要适度运用一定的技巧策略,下面就结合两年来新课标Ⅱ卷的论述类文本,谈谈阅读和备考此类文本的基本思路。
一、要注重整体阅读与观点辨析的结合
论述类文本往往是以“论”或“述”的方式对某个观点进行阐述论证。阅读时首先要通读文本,掌握文本的主要观点;然后进行细读,即依自然段为结构块,对支撑主要观点的次要观点或附属观点进行分析、综合,辨析这些观点之间的关系,理解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论述关系。2013年新课标Ⅱ卷论述类文本总共有四个自然段:
自然段1:凤的原型是一种短尾水鸟;(“鸟”“凤”的联系性)
自然段2:商周之际鸟向凤的演变;(“凤”是由“鸟”演变而来的)
自然段3:商代鸟的文化内涵;(“鸟”在商代农业社会的文化内涵)
自然段4:周代凤上升为神鸟,成为周人天命的使者。(“凤”在商周变革时的特殊内涵)
通读文本后,不难整合出这篇文本的主要观点:商周时期“鸟”“凤”演变及文化内涵。前两个自然段是鸟向凤的演变,后两段的重点是对鸟凤文化内涵的论述,这是各自然段中的观点与主要观点之间的关系。
主要观点明确之后,进行各观点关系的辨析。要搞清楚每个自然段中观点与主要观点的关系,作者运用了哪些材料来论述这个观点。观点一“凤的原型是一种短尾水鸟”是通过出土的“凤”字甲骨文和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对“凤”字的解释两个史料来论述的;观点二“商周之际鸟向凤的演变”是通过商代早中晚三个时期青铜器上纹饰来论述的;观点三“商代鸟的文化内涵”是通过《左传》中有关对“历正”“九农正”之官的记载并结合鸟“信风迁徙”的动物特性来论述的;观点四“周代凤上升为神鸟,成为周人天命的使者”则是通过历史资料中有关周王室在克商前后对“天命”的重视来论述的。而四个观点全都是围绕着“商周时期‘鸟’‘凤’的演变及文化内涵”来进行的。
2014年新课标Ⅱ卷论述类文本以述为主,述中有议,四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分别是:
自然段1:周代有关食品安全记录;
自然段2:汉唐时期有关食品法律规定和异同;
自然段3:宋代有关食品安全的问题及通过行会来进行监管,并继承唐律严惩问题食品的销售者;
自然段4:历代食品安全管理及法律规定的借鉴意义。
前3个自然段按历史朝代的先后顺序,依次综述了周代、汉唐及宋代有关食品安全的记录、法律规定及监管,最后一段虽然只有一句话,但对前3段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总结,明晰了这篇文本的主要观点。自然段1的主要内容是通过《礼记》中的记载来体现的,且明确了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食品安全的史料记录;自然段2同样以《二年律令》和《唐律》两部文献记载来体现,作者还特别对汉唐律令规定进行了比较:肉类腐坏皆应速焚毁为相同点;如果没有这样做,汉律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吏,“与盗同法”;唐律则以九十杖处罚当事人,如致人中毒者,则视情节后果定罪,最高可定为死罪。自然段3先通过史料记录,综述了北宋饮食业中的主要问题,然后再论述由此而产生的行会监管制度,这是前代所没有的,当然,宋代的律令也继承前朝,严惩问题食品的销售者。自然段4则在前面的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这篇文本的主要观点。
经过这样的整合辨析,论述类文本的主要观点、重要概念、论据及论证的方法都清楚了,这就为完成后面的考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要审清题干,在文本中画定题目选项的范围内认真对照及辨析选项与原文的异同
语文试卷中题干的用语精练而明确,这就要求在开始答题时要看清题干的要求,要能从题干中圈定出作答的基本要求。如“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014年新课标Ⅱ卷第1题)的题干,就将选项的文本范围被界定为第一、二两个自然段,其中的关键词“表述”主要暗示了文本信息内容的客观性,“不正确”为作答的必要界定条件,这三个条件可以说是缺一不可的。再如“下列关于凤的形象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013年新课标Ⅱ卷第1题)的题干,明确了是对“凤”形象的表述,即文本中有关“凤”的客观表述;“不正确”为作答的必要界定条件,这两个条件都是必须要明确的。
答题时主要任务是将选项的内容与文本的原文进行比对,客观的辨析两者之间的异同,相同的则与原文意思符合,相异的则与原文意思不符合,再根据题干中的要求,进行相应的选择。我们试用2013年新课标Ⅱ卷第2题的四个选项为例,来说明如何将选项与文本原文进行对照和辨析。选项A“在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形状的凤纹还没有出现”的主要意思是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形状的凤纹在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纹饰中还没有出现;文本原文在第2自然段第2句“在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只有鸟纹而没有凤纹,真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这句话的意思明显是商代晚期,真正的凤形出现了。显然这个选项是不符合文本原文意思的。选项B的主要意思有两个:一是鸟是殷商人传说中的图腾始祖;二是阐述这个观点的依据是青铜器纹饰和“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图腾始祖与文本原文中“综观甲骨文和商代青铜器,凤鸟的演变应该是鸟在先,凤在后,贯穿整个商代的不是凤而是鸟”一处的意思一致;与“‘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在商人的历史中鸟始终扮演着图腾始祖的重要角色”一处的意思是相符合的。选项C“凤鸟知天时,九扈带来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所以殷人先祖‘鸟师而鸟名’”的意思是殷人先祖“鸟师而鸟名”的原因是因为凤鸟给人们带来了农作物耕耘收获的信息,这显然与文本原文中“凤鸟氏成为‘历正’之官,是由于它知天时,九扈成为‘九农正’,也是由于它们带来了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殷人先祖之所以‘鸟师而鸟名’,应该是由于这些随着信风迁徙的鸟,给以少皞为首的商人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四季节令的消息”表述的意思也是相符的。所以这道题的正确选项当然就是A了。
三、厘清词句意思的范围、程度和重心,远离命题陷阱
命题人在命制论述类文本的题目选项时总会利用阅读过程中一些关键的如表示意思范围、程度和重心等方面的词语来制造陷阱,以考查答题人对文本原文的理解是否客观准确。综合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历年真题,我们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注意。
1.意思范围。在论述时对概念或对象的部分与整体,原文中有着比较明确的表述,但在选项中将部分偷换成整体或将整体偷换成部分,也就是扩大或缩小了原文表述的意思范围,从而制造了陷阱。如2014年新课标Ⅱ卷第1题的选项C:汉代的《二年律令》中规定对主要官员责任的追究,这与文本原文中“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的表述是一致的;但后半部分《唐律》则更加强调对伤害生命的犯罪行为的追究,与文本原文“令人病者,徒一年”不相符合,原文的意思是明知脯肉有毒而进行销售,导致他人生病甚至致死的,处罚不同,而并不仅是更强调对生命的伤害,显然是将原文的意思范围缩小了。
2.意思程度。表示程度的词语最能体现论述类文本语言的准确性,所以这一点也往往在命题中作为陷阱。如已然与未然,偶然与必然,还有表数量和频率的一些词语。如2013年新课标Ⅱ卷第1题的选项B后半部将凤属的鸑鷟的个头理解成跟凫一般大小,与文本原文中“似凫而大”(比凫要大)的意思明显不符合。
3.意思重心。受阅读者的主观因素影响,论述类文本阅读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倒置,或偷换施事主体,或颠倒因果关系,从而导致理解上逻辑错误。如2014年新课标Ⅱ卷第3题的选项B的意思重心是宋代政府,即宋代政府引入待会管理方法,要求从业者必须加入待会,要求按行业对经营者进行登记,还要对生产经营者的商品进行质量把关。而文本原文中“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所表述的对商品进行质量把关的主体是“各个待会”,而不是宋代政府,显然这个命题的陷阱就是偷换了施事的主体。
通过上面的释例分析我们了解到,命题人利用意思范围、程度和重心的理解偏差设置陷阱的确具有一定的迷惑性,这就要求学生在作答时识别这些干扰点,保持头脑的清醒,远离这些命题陷阱,提高正答的可能性。
从这两年新课标Ⅱ卷来看,论述类文本的选文或具有比较强的文化气息,或接近学生的社会生活,似乎都是遵从了新课程改革中“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热爱生活、珍爱自然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的境界……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的课程目标,与全国卷、新课标Ⅰ卷和其他省市高考语文试卷中这一部分的选文取向是一致的。由此,我们可以大胆地推测,今年新课标Ⅱ中这部分的选文也肯定会是文化艺术、社会生活或科学等类的论述类文本。所以,在高考备考时,只要抓住高中学生在阅读这类文本时“从材料的来源与真实性、事实与观点的关系、基本事件与典型细节、作者的感情倾向和理性评价等方面进行理解”(《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实施建议)这一重点,将整体的阅读与观点的辨析结合起来,通读文本,理出文本的主要观点,再细读辨析,分清并理解观点与观点、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答题时认真比对选项与文本原文的异同,冷静地识别命题的陷阱,就一定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责任编辑:阅文]
Exam Preparation of Discussion Text Reading of Test Paper II of New Standards
SONG Ya-ke
(Center of Senior High School Teacher Education,Dalian Education University,Dalian,China 116021)
The discussion text reading is rather difficult.Student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ombination of the whole reading and opinion discrimination on the basis of clarifying examination points. While answering questions,students should understand the question itself thoroughly,compare question choices and the original text to find the differences,understand the range,degree and core of the meanings of the words and sentences,staying away from question-setting traps.
paper II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discussion text;whole reading;opinion discrimination;compare
G632.479
A
1008-388X(2015)01-0049-03
2015-01-13
宋亚科(1971-),男,陕西凤翔人,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