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训教师的职业素养与专业发展途径

2015-04-01秦丽楠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研训教研素养

秦丽楠

(大连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办公室,辽宁大连116021)

研训教师的职业素养与专业发展途径

秦丽楠*

(大连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办公室,辽宁大连116021)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已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对研训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关注度却不高。分析研训教师职业素养的主要构成要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研训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可为区域研训教师素质提升工作提供借鉴。

研训教师;职业素养;专业发展

研训教师承担着基层学校的教育教学研究与指导的使命,是基层教师专业成长的引领者。其职业素养问题,不仅关涉其自身的专业发展水平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更是影响区域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因素,是做好教师培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研训教师的职业素养及专业发展途径加以分析研究。

一、研训教师的职业定位

“研训教师”一词是我国特殊教师培训体制下的产物,具有显著的地域性特征。研训教师主要承担区域中小学教师的教研指导工作及组织各类教师培训工作,他们是学科教学的“指导者”和“引领者”,在落实新课标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培训和发展教师,从而使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得到不断提升,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1.研训教师角色定位

对于研训教师的角色定位,有几种比较常见的看法:一是行政领导者,即以一种命令要求式的姿态应对服务对象;二是专业教导者,即基层教师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直接给予应对策略或答案;三是研究合作者,即与基层教师合作研究、共同成长。当下,我们期待的是研训教师以“研究合作者”,即“研伴”的身份出现在服务对象面前,与教师们进行平等的交流和对话,并给予教师适当的点拨和建议等。

2.研训教师与教师区别

研训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基层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有着共同的职业理想和相似的专业成长方式,两者都有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等等。然而,研训教师作为“师者之师”,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们来自于一线教师,又高于一线教师。那么,他们之间又有何不同呢?

(1)服务对象不同

研训教师的服务对象是中小学教师。基于某一具体学科,钻研学科理论前沿和实践创新,潜心研究新课程标准,引领区域教师掌握本学科前沿动态,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教师直接面对的是学生,为学生服务,其所从事的各项活动都是为了培养学生。

(2)工作任务不同

教师的真功夫在课堂上,其工作的主要内容集中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只有在教学上不断钻研,才能最终实现其专业水平的提升。研训教师的工作任务主要是教研和培训,重点放在教学研究上。研训教师需经常走进课堂、亲近一线教师,在研究中发现问题、指导教师更好地从事教育教学。

(3)专业特点不同

研训教师曾是教师中的佼佼者,其职业特点、职业理想和专业特点等方面与教师具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研训教师的职业具有教师“不可替代”的专业特点。正如徐远征所说:“在中小学教育教学方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切身体会;对教育教学理论,特别是基础教育课程理论和教育教学理论有更广泛和更深入的专门研究,对中小学校和教师的业务等方面能够提供有效的指导和良好的服务。”[1]

(4)观念不同

研训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仍然存在研训教师观念守旧、工作缺乏积极性等不良现象。在尚未建立比较完善的研训教师考核标准和相应的管理制度的情况下,有些研训教师专业发展意识淡薄。教师要想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必须要有主动提升自身素养的意识和观念。基础教育改革使得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念不断发生变化,进而使得教师能够较好地保持着专业发展内驱力。

二、研训教师的职业素养

1.全面的研究素养

(1)理论研究素养

研训教师应该是一位理论的通达者。研训教师要熟悉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理论,了解教育的本源、把握教育的目的、方法、内容、实施途径等问题;了解课程的内容、结构、实施与评价以及教育主体间的相互关系;了解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教育评价的手段与方法等等。在把握上述理论基础上,研训教师要结合学科本质和教师群体特点建构出具有个性化的研训特色和研训思想,使得研训活动具有实际操作意义。

(2)政策研究素养

研训教师还应该是一位教育政策的领悟者与实施者。及时把握国家各项教育方针和政策,以及相关教育文件。比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等。研究和领悟这些政策性的文件精神,可以开阔研训教师的研究视野,拓展研究思路,明确研究方向。

(3)教育教学实践研究

一要研究课程资源与学科体系构建。也就是说,要在技术层面研究课程的实施过程。研训教师要学会跳出学科看学科,把教研工作放在课程整体结构下,从课程体系角度,而非个别学科角度去实施研究和指导,努力实现课程与课程、课程与人、人与人之间的有效融合。学科内容上要从完整知识体系转到模块结构,范式上要研究基于素质教育的方式方法,资源建设上要研究优秀课例、单元设计和教学课件等,评价建设上要系统研究作业改进与考试评价改革等,学科结构上要通晓本学科的核心素养结构。

二要研究如何听评课。听评课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研训教师,除了研究听评课的基本流程以及常规问题的解决策略外,更要研究课堂中的创新问题、如何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发展、教研工作与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有效整合等等。

三要研究新课标及多元化的教研方式。全面掌握新课标内容,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研究命制习题及考试题,并学习对试题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利用。研究多样化的教研策略与方法,如主题化系列化教研、专题讲座式教研、工作坊式教研、教学录像观摩研讨等等。

四要研究符合区域特色的教研文化建设。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形成,是受某一特定的教师文化或教研文化的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通过教研文化进行构建和整合的。因此,研训教师要研究如何构建符合地方特色的教研文化,才能切实地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服务。

2.科学的指导素养

研训教师不是演员,而是充当导演和策划的角色。他应该帮助教师布局教学框架,使其教学行为不断发生变化,进而发生教学理念的转变。主要针对教学的基本环节,如教学设计、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反思等环节,对教师给予系统的指导。包括指导基层学校和教师研究新课标和各类教学资源,进行课程设计,制定教学方案;指导教师提升教学质量品质和教学效率;指导教师进行作业及试题命制,数据的分析与运用,科学实施教学评价;指导教师进行自我反思、教育科研等。

3.自觉的服务意识

作为研训教师,应该具有服务政府、基层学校、教师与学生等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不断拓展服务的过程中了解教育教学实际,反思自身履行职责的能力和水平。具体包括研发各类报告、规范,为政府决策和区域教育决策提供参考;学习、传播前沿性的教育教学理念、推广创新性教育改革实践;为教师搭建各级各类研修学习的平台,及时为其答疑解惑等。

4.人文化的组织与管理

教师不是知识的传递者,更不是教书匠,而是具有一定品味和思想的学者。研训工作需要一定的品味和境界,需要与参与对象产生共鸣。我们面对的服务对象是成人,成人有其特有的学习规律和发展特点,作为研训工作者,需要考虑如何对他们进行有效的组织与管理,才能有效满足其学习需要,实现专业发展。因此,在教研和培训管理工作中,研训教师始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激励个体成长,使其体验成长的幸福。

三、研训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

1.提升工作理念

作为研训教师,面对纷繁的工作,要多一些理性的思考。作为研训教师,要将教育这件事融入到社会与文化之中,放宽视野,即跳出学科看教研、跳出教育看教育。研训工作并不是简单的经验积累与重复,“经验产生不了科学”,经验如果不能上升为理论,那教研、师训和干训等工作就不可能实现质的跨越。因此我们要学会从经验中提取出规律性认识,使得一线教师的实践经验与理论之间实现完美和谐的“互动”。

首先,要博采众长,努力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一名有“学养”的研训教师,一定是在精通本学科知识的基础之上,博览群书,使自己的大脑不停“刷新”,在工作中游刃有余、融会贯通。其次,要兼容并包,创设良好研训氛围。要与教师商议出一个共同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并为之奋斗,同时,要提倡“百家齐放、百家争鸣”,创设出富有生机、充满个性化的工作氛围。再次,要重视差异,民主平等。研训教师要尊重教师之间的差异,将差异当做一种资源来开发,在经验共享的过程中实现全体教师富有个性化和差异性的和谐发展。“以师为本”,从教师的实际需求出发,与其建立良好的感情,创设人文化的研训理念。

2.转变工作策略

研训教师要在研究中获得专业成长。一方面要深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相关书籍,结合工作实践不断自我反思,为自身的实践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还要在研训实践中不断提升研究素养,将宝贵的经验穿针引线,提炼出特色化和普适性的研训思想和理念。

研训教师要进一步提升工作的实效性。研训教师的工作是否具有实效性关乎区域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和水平,也关乎研训教师自身的威信和影响力。因此,研训工作切忌只停留在“做了”这一层面,重要的是要持续关注做得怎么样,效果如何,对学校和教师的价值有多大。这就要求研训教师从整体上熟悉并把握区域教育教学现状,深入课堂、走近教师,不断地发现和解决问题。当然,教研工作绝不是“走马观花”式的,而是有主题、有系列的层层递进的过程,在一定时期内,就某一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帮助教师解决细微的问题,这一主题的矛盾点解决差不多后,再考虑开展另一个主题的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研训工作的系统性和实效性,实现教师、学生以及研训教师自身的长足发展。

研训教师要与教师共同成长。研训教师应该把教师当做自己的“研伴”,服务于教师,与教师共同成长。正如一位教研员所说“智慧就在老师中间,我们教研员只不过将老师们平时积累的点点滴滴进行了整合,最终反哺教师,服务于他们的教学”。作为研训教师,首先,要深入一线,搞“草根化”教研。做一名“真心的发现者、精心的聆听着、细心的点拨者和耐心的跟踪者”[2]。其次,要善于亲自登台上课,敢于公开自我,坦然将自己的课当做靶子,与同行共同分享,接受同行的批判。第三,要将课题研究作为合作研究的平台,组织教师共同探究商议,在理论与实践中获得专业的成长。

3.加强自我反思

反思是研训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之一。研训教师在教研和培训后进行的反思仍要遵循教师课堂教学反思的思路和框架,如目标、内容、历程、效果等方面的反思,要明确任何一个外置的行为背后都有一个内隐的理念,关键在于如何将自己的研训理念转化为行为,让思想去有效指导行动。因此,作为研训教师,更应注重对自身研训理念的反思,如是否遵循成人学习的特点组织安排活动,是否关注了教师在活动过程中生成点和创新点等。把反思当成一种专业生存的习惯或状态,不断批判、完善和超越自我,在一次次思想与行动的交互过程中建构出属于自己的实践理论,并有效指导工作实际,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研训工作效率。

[1]徐远征.新时期中小学教研员工作职能与专业发展[J].基础教育课程,2011(3):20-22.

[2]黄园婷.“园长听课与评课的技能”专题综述[J].上海幼托,2008(6):8-10.

[责任编辑:阅文]

On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Specialty Development Ways for Research and Training Teachers

QIN Li-nan
(Teacher Education Office,Dalian Education University,Dalian,China 116021)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education,teachers’specialty development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But the attention for the research and training teachers'specialty development is not intense enough.The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elements of research and training teachers’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presents these teachers’specialty development approaches,which can be used as reference for regional research and training teachers’quality promotion.

research and training teacher;professional quality;specialty development

G451.2

A

1008-388X(2015)01-0006-03

2014-12-11

大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重点课题“基于新信息技术的教师培养模式研究”(ZDI2014005)阶段性成果。

秦丽楠(1984-),女,辽宁朝阳人,讲师。

猜你喜欢

研训教研素养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构建校本研训模式 提升教研活动实效
2020年创新教育实践线上研训系列活动持续开展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浅谈校本研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