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党员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2015-04-01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徐继瑞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徐继瑞
农村党员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徐继瑞
加强农村党员教育,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重要举措。近期,我们围绕加强和改进农村党员教育工作开展了专题调研,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剖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研究了强化农村党员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农村党员教育的对策建议。
一、当前农村党员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从组织情况看,主要是制度落实不严,存在“随意性”的问题。调研中发现,一是部分村存在经常性教育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在对“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调查中,认为“制度落实不好,重短期集中性教育,轻经常性教育”的农村党员占28.44%。二是多数村党支部没有制定党员教育的具体规划,想起来就组织,忙起来就放在一边,村级事务性工作挤占正常学习活动时间的情况比较普遍。三是部分村党支部常常用工作会议代替党员会议,用远教设备播放其他类型的视频代替党课。四是部分农村党支部书记对党员教育不够重视。有的虽然开展了党员教育培训活动,但实际上是“满足于会开了、次数够了、记录记了”,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对实际教学效果没有过多考虑和关注。
2.从参学情况看,主要是党员队伍情况复杂,存在教育“覆盖面窄”和学习“自觉性差”的问题。一是随着企业务工党员、学生党员、部队复退党员、流动党员数量的不断增多,农村党员队伍呈现出从事行业多样化、结构多元化的情况,工学矛盾问题比较突出。同时,农村党员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在调查中发现,一般能够按时参加学习的党员平均年龄达到52.68岁,学历在初中及以下的占到64.22%。二是部分农村党员的党性意识、宗旨观念弱化。调研发现,有的农村党员,特别是年轻党员一门心思忙着赚钱,缺乏积极主动的参学意识。三是缺乏有效的监管和处理措施。通过调查发现,由于缺乏制约手段,组织部门每年下大气力抓的党员教育工作,落实到农村变成了给老党员“开小灶”,而年富力强、知识水平相对较高的中青年党员,却经常性缺席党内的教育培训。
3.从培训内容看,主要是培训内容固定老套,存在“针对性不强”的问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党员队伍的不断变化,培训内容没有做到与时俱进。不少农村党员反映支部组织的教学活动往往就学习搞学习,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枯燥乏味,对党员关注的热点问题把握不准,不注重联系党员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难以达到“认识上提高、思想上解惑、素质上提升、能力上增强”的目的。在“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中,认为“教育内容单一、陈旧,针对性、时效性不强”的农村党员占36.7%。
4.从教育方式看,主要是形式陈旧单一,存在“不灵活”的问题。相比机关党员能够运用理论教学、现场教学、研讨交流等多种方式,广大农村党员在学习过程中依旧采取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多以会议为主,一人念众人听,普通党员被动接受多,主动参与少,缺少互动性,很难调动和激发党员的积极性,使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二、原因分析
1.客观原因。一是社会转型发展、各种矛盾碰撞造成教育难度增加。随着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生活方式多样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思想观念上的矛盾也日趋错综复杂。从调研的情况看,部分党员出现了组织观念淡薄、党性观念淡化、优良传统淡忘的情况,他们对自觉加强党性锻炼缺乏应有的认识,把必要的学习教育看作“多余”“无用”,甚至当作一种束缚、负担,积极性和自觉性不强。二是支部内党员分化造成教育难度增加。同一个党支部内党员存在文化水平、理解能力、收入水平、认知能力、行业类别上的差距,统一组织培训,针对性不强,效果很难保证。另外,受城镇化进程加快等因素影响,农村党支部出现了非公企业在职党员、大学毕业生党员、退伍军人党员、流动党员等,不同类型党员的从业特点、作息规律等各不相同,导致“众口难调”,往往很难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开展党员教育。
2.主观原因。一是区委组织部门对新形势下的农村党员教育工作研究不及时,工作指导缺位。二是镇街党(工)委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了抓经济、保稳定等“显绩”工作方面,对党员教育这种“抓基层、打基础”、需要持之以恒开展的“潜绩”工作考虑得较少,导致党员教育工作出现“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况。三是有些基层党组织书记对上级安排的党员教育工作不宣传、不发动、不组织,把通知当作“耳旁风”,对党员疏于教育、疏于管理,甚至放任自流。四是考核制度滞后。目前,在基层党建工作考核中,上党课“有量的要求、没有质的标准”、“开展得好孬一个样”,使得少数农村党支部对党员教育工作不重视,习惯于走形式、走过场、搞花架子,常会出现“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情况。
三、几点建议
1.在严格党员管理上下功夫。
严格党员管理是最好的教育,有利于提高工作实效,做到事半功倍、有的放矢。一是提高发展党员质量。严格标准、严格培养,突出政治上的先进性和素质上的全面性,把思想教育贯穿发展党员工作全过程,引导入党积极分子未进党的门、先做党的人,使每个党员坚定理想信念,成为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二是严格组织关系管理。实行党员到所在支部定期报到制度,全面排查、理顺农村党员组织关系,对长期在外就业居住、在本地“两新”组织就业的党员转移至所属支部参加党员教育,确保每名党员都能纳入党组织的有效管理中。三是抓好村干部队伍建设。抓好农村各项工作的落实,关键是抓住村党组织书记不放松,开展农村党员教育工作也不例外。对一些思想觉悟不高、致富带富能力不强、群众基础差、不能坚决贯彻执行上级精神的村支部书记建议及时进行调整。树立村干部的良好形象,是对党员最好的教育方式。
2.在健全工作机制上下功夫。
健全完善的工作机制是开展农村党员教育工作的基础和保障。一是理顺部机关相关科室职责,形成工作合力。发挥组织科的统领作用,加强对农村党建工作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强化面上的工作指导,创新体制机制,捋顺党组织关系;突出组织员办公室的职能作用,调整完善镇街组织员队伍,扎实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发挥好远教中心、干教科的基础作用,加大对农村党员队伍,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队伍的教育培训力度。二是强化镇街党(工)委的教育管理作用。严格落实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制度,强化对村级组织开展党员教育工作的督导。加强对农村党员队伍的管理,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的管理,组织好经常性、集中性的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如党员冬训、党委书记上党课等农村党员喜闻乐见的活动。三是健全完善督导检查制度。在党组织层面,科学设计考核标准,突出时效性,通过调研、观摩、访谈、评议、查档等方式对党员教育工作进行分类考核,真正把“软任务”变成“硬指标”。在党员层面,将考核标准进一步量化、细化,探索建立“党员学习积分制”等管理办法,对党员参与学习教育情况进行积分量化管理。四是健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激励机制。开展好农村党员教育工作不能缺少资金,要坚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健全激励机制,严格村党组织运转经费管理使用,保障“有钱”开展农村党员教育工作。
3.在提高吸引力上下功夫。是否有吸引力是检验教育工作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一是丰富教育内容。农村党员教育必须“接地气”,绝不能“空对空”,要紧跟党的建设,更加关注党员个人需求,增强教育内容的吸引力。一方面,紧跟形势任务要求,及时传达学习上级精神和工作部署,引导党员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另一方面,紧密结合农村实际,适时开展致富技术、农村文化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同时,积极开展慰问孤苦、扶贫帮困、居民事务代办、党员志愿服务、党员奉献日等活动,主动联系服务群众,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问题。二是创新活动形式。改变以往统一组织、统一学习内容、统一教学形式的模式,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行业的党员的实际需求,“量身打造”。对老党员可以采取学习报纸、观看教育片等方式进行,对中青年党员通过定期发送教育短信、组织外出参观、开设党员论坛等形式,激发他们接受教育的热情。三是提高信息化水平。充分发挥新兴网络平台的作用,将党的知识、非涉密党内文件和有关学习资料在网上发布,还可以建设“网上支部”,通过QQ群、微信等方式,让党员参加网上党员教育,赋予党员教育工作鲜明的时代特征。利用好手机短信,在市、镇(街道)两级分别建立手机短信平台,定期向所属党员发送短信,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和荣誉感,进一步激发农村党员接受教育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