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的报纸(外一篇)
2015-03-31南方寺
南方寺
寺刚参加工作的头几个月,日子过得特别紧巴。
一次感冒了没钱治,我就根据以往的经验多喝水,我一天到晚拿个水杯喝不停,却也不见好转。那天病情突然加重,浑身烫得厉害,适逢周六,女友从马鞍山来看我,她摸摸我的头,说发高烧了,得赶紧挂水,我说再撑几天,过几天就发工资了,她说你这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硬拉着我去了医院。医生说烧太高,最少挂两天水。结果挂一次水就把女友的钱用光了,高烧依然不退,女友流着泪向我对门的爱抽烟的老太太借了两百元。等我病好了,女友买了苹果感谢老太太,老太太说什么也不肯收下。从那时起,叼着烟的老太太成了我心中好人的象征。
最困难的一段时间,全部头寸加起来不足十元钱,眼巴巴地等着发工资。早餐就免了,中午溜出去买两个菜包子,晚上以加班的名义到单位的食堂饱餐一顿。最要命的是手机因欠费停机,惹得领导大发雷霆:“你怎么回事?手机老是关机!有重要的事找不到你,请你吃饭也找不到你!”我红着脸说:“没钱交话费了!”
只身在外,我体悟到了什么叫生活的艰难。一个月的工资加上各种补贴不足千元,还要顾这顾那,家里更困难,父亲的病已把家底折腾个精光,向朋友借吧,想想这年头人听到借钱就头大,我又是那种自尊心极强的
人,开不了那口。空前的压力下,我想到过下班后去做零工,到码头帮人卸货……我骑着自行车找了两个晚上,绝望而归。我鬼使神差地盯上了办公室拐角的那堆报纸——因工作需要,单位给每个办公室都订了十几种报纸,在有效阅读和使用后,我们习惯性把报纸放到门后的角落里,过段时间就会有厚厚的一摞。一位头顶半秃的中年男人大约一个月会来收一次,卖报纸的钱主要用来买水果或小吃供大家分享。
打定主意后,我故意下班后假装很忙等到最后走,我把报纸装进手提袋里,为了不易被察觉到,我每次只拿走一小摞。我没统计过总共拿过几次报纸,只记得那时价格是每斤五角五分。
那天收报纸的人又来了,是一个下午,正好我们办公室的四个人都在。他习惯性地往门后找,突然带着怨气说,你们怎么把报纸卖给别人了呢?不是说好我每个月来收一次吗?我已经给了你们最高价了!一向言语尖锐的小唐闻声看去,脸色立马变了,轻蔑地说,真不要脸,肯定是有人偷着卖了!我故作镇定地说,会不会被其他办公室的同事借去了?小唐哼了一声,说,纯属胡扯,这报纸每个办公室都有,谁会借?小陶抬头看了看大家,很快又低下去,她没有说话,忙着写一个要紧的发言稿。和我关系要好的小曹看了看我,我很快回避了他的眼睛。小曹是我的朋友,对我很照顾,经常请我吃面条吃馄饨,我睡的凉席就是他从家里拿的。性格温和的小曹大声说,吵什么吵,一点破报纸,丢了就丢了,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很快平息了。
万万没想到,小陶成了替罪羊!小唐放出话了,说小陶见钱眼开,爱贪小便宜,是一个连早饭钱都要节省下来的人,她那天是心里有鬼不敢说话,私吞了大家的报纸钱……风声传到了小陶耳朵里,小陶呼啸着找到小唐,嚷嚷着要撕碎她的嘴,因为我的奋力拉扯,才避免了两个女人大打出手。那一刻,我真想对她们说出那句酝
酿了千百次的话:对不起,对不起,那报纸是我拿的!
我对小陶深感愧疚!老实说我也不是孬种,有几次我都准备好了要坦诚一切,但到了节骨眼上又退缩了,我没有坦诚的勇气!
后来小唐宣布,大家看过的报纸就放在她的桌子上,她负责保管。于是小唐桌上的报纸一天比一天厚重起来,每个月起积一堵报纸墙。自那以后,办公室里的报纸再也没少过。
世易时移,风吹云淡,当年的几位同事早已各奔东西,没了踪影。可每想到这事,愧疚与辛酸纠便结在一起往上涌,那眼泪啊,不知道该往哪流……
不懂爱情我这个常年不看电视的人,那日却看了一期“非诚勿扰”,用妻子的话说,也八卦了一把。
几位单身美女的爱情逻辑,让我深感困惑。小清新,小萝莉,重口味,高帅富,草根男……谁会爱上谁,谁最适合谁,美女们口才极佳,讲的头头是道,还列出了若干条“标准”,现场笑声不断。我听得云里雾里,不由感叹:这些人都是爱情专家啊!
这些爱情专家怎么都单下来了呢?妻子说,你不懂爱情。
想来惭愧,与妻子在一起十一年了,现在孩子都六岁了,我几乎没送过一件像样的礼物给她。一次去三亚出差,捡了几个贝壳带给她,她激动了好长一段时间。此外还送过一次玫瑰,那是刚恋爱的时候,我做贼似的把她带到没有人的角落里,从怀里掏出包裹得很严实的一束玫瑰递给她,她惊奇的眼神我至今难忘。
恋爱那会儿,我们就是两个傻子,头脑简单,不知不觉就走到了一起,在学习上互相鼓励,欢乐和忧伤也是属于两个人的,一起畅享过理想和未来,却从未想到过房子和汽车,也不会给对方设定什么“标准”。毕业后我们先后来到同一个城市打工,通过几年的日夜拼搏按揭买了房安了家,双方的父母亲朋好友也很乐意来我们家,因为我们从不会区分“你爸我爸”“你妈我妈”“你
的我的”……日子过得简单,却也爱意融融。
你看我属于哪个类型呢?小清新还是重口味?妻子笑着说,你我都不适合那个。咱们看重的是家庭,她们讨论的是爱情,更像是娱乐……
我想到几年前看到的一篇关于王朔的专访。对于当初与舞蹈演员沈旭佳的离婚之举,他言谈中充满悔意,甚至直言
“人生这场戏,我算是演砸了”。当年王朔对沈旭佳感情很深,两人婚后还一起写了《浮出海面》,但在女儿六岁时,他们选择了离婚,女儿随着沈旭佳去了美国。在被问及若是重新选择,会选择家庭吗?王朔略作思考后回答,“会选择。
”在反思自己当初的选择后,他说:“家庭就是年轻时去经营,到老了开始收利息……但我放弃了,我这辈子没有家了,感觉人生这场戏我演砸了。
”能承认人生这场戏演砸了,可想而知,不是一般的沉痛。当一切名利的光环开始褪去,日子便显示出它朴实得不免单调的本质。“过把瘾”之后,终于醒悟:家,才是爱情的真实注解。
节目里关于爱情的争辩不断在我脑海中闪现,我分明感觉到,那些关于爱情的条条框框,只能让人离爱情越来越远。
也许真的不懂爱情,但我有理由相信,简单去爱,多一些真诚、责任和付出,爱情之树才会枝繁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