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尽心》的美与随想
2015-03-31黄孝阳
黄孝阳
收到冷冰川先生的《无尽心》,一个出乎意料的惊喜,设计感极好,入选世界最美的图书,完全有资格。更让人赞叹的是书中文字。这是一个天才画家在整理清扫内心时,才情与激情的野蛮喷涌。不为篇章结构羁束,语约义丰,诚挚动人。有胆——“我总是一个人,所以我无所畏惧”;有识——“克制是力量的源泉”;有情——啊,我喜欢的句子不要太多啊。当!然!当!然!我最喜欢的还是那些黑白版画。这些刀刻出来的简单线条有种无与伦比的柔韧度,与活色生香的美感,真真是绘出了女人的丰饶之海,一个生如夏花灿烂的生命境界。
记得董桥读冷冰川,说什么“一帘远念、半榻轻愁、满窗孤愤”。说实话,这几个字我很不喜欢,酸腐、羸弱、太文人气息。是强作解语人。
在我看来,这个穿行在黑白版画里的丰腴女性即是地母,地母盖亚,一切灵魂的源头。又或者说,她是“盖亚意识”的具现。中国人通常把这位女性称之为女娲。
闪电使黑夜亮若白昼,虽然只是须臾,亦然足够。因为只是须臾,尤其惊心动魄。那在白昼里所熟视无睹的,无一不具有诸神森严之脸庞。
月日。南京。大雨滂沱,众生静默。我见世界如露,似幻,像一场电影,如披甲武士自漆黑处跃出,带出一身惊雷;如沐浴妇人在惊雷中失声惊呼,头上所系簪子当啷坠下——又是一道闪电。我终于看见了一具具美好的胴体。她们是妻子与情人。与此相伴生的是:大地与丘陵,花团和月影,以及虔诚与敬祈。滚滚雷霆瞬间渐若秋虫之鸣悄不可闻。手指自《无尽心》上划过,心中有几分澄明浩荡悄然生出。这是一个汹涌澎湃的夜。雨声浇尽白昼的尘埃与世间污垢,映入窗来的灯光纯净透明,梵音一样。书页上的文字与画面渐渐生出浮雕质感,有了寒暖软硬,枯荣岁月。
见过冷先生一面,是在江苏南通。竹影在他身后,细碎的阳光洒在他脸上,那是秋日里一场来去匆匆的邂逅。
因为他的高大魁梧,他微微欠下身子。我记住了那眼,这笑容,赤子一般。我已年逾四十。有时思来,世界无非妇人两字。作为隐喻的女体贯穿了人类史,从教堂穹顶到电脑屏幕。而世上最美好的事物皆能在女体中找到真实不虚的象征。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唯有赤子,才能有这种“眉眼盈盈”的墨刻。圣保罗说,“女人,任何女人,每个女人都妙不可言……值得男人屈膝崇拜。”
真的,若非亲见原作,怎么也难想象这些女体,用的是最普通的美工刻刀,在纸板上锲刻而成。假如我是女子,我是真渴望在握着这样一把刀的手前,宽衣解带。
当那缠着绷带、生有厚茧的手指触及到我的肌肤,我会燃烧起来的。我会甘心这一生都成为这刀下的线条。
这是对一个女性生命最夸张激烈的捕捉,让万物癫狂鲜明至极处。
看过一眼,便难忘记,便要魂牵梦萦,明灭闪烁,最终与生活中曾与自己缱绻缠绵的某位女子悄无声息地重叠。
这一页被书籍所固定下来的,即是:她的过去与未来,她的幽晦与晴朗,她的疼痛、喜悦与呼喊,她丰润的嘴唇,她如花的手臂。便会失声恸哭,下意识地把书页紧贴靠近心脏的位置。
今兮何夕兮,见此良人;今兮何夕兮,与君陌路。
也有小遗憾。这些版画应该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包括小标题。比如二十四节气,又或者六十干支纪年等。
这属于阐释学的范畴了。它们将因此拥有神秘的启示力量。并且有可能在这个杂乱的现代性社会里真正接通传统的元气,给被物性奴役着的人们以性灵的解放。其中几张版画,比如《摸鱼儿》也会少了几分情色意味。
这也是美的节制。当然,这只是我的看法。因为命名,万物自混沌中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