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概念之研究

2015-03-31李忠艳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5年1期
关键词:体育研究

李忠艳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1-000-01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体育概念的研究及演变过程进行分析探讨。体育的概念在当今体育界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为了搞清楚体育概念的内涵,本文通过大量文献收集,对体育的概念作了进一步综述,以便为学术交流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体育 体育概念 研究

一、國内体育概念

(一)体育概念的渊源

体育是什么?至今世界各国还没有统一的概念,甚至一国多种概念,但是多数国家一般指健身运动。在我国,首先表达的就是“体育”与“竞技”根本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体育一词并不是我国固有的,而是来自于日本,是直接借用日文中的“体育”一词[1]。而在徐箐的(2005年)中说:“体育”一词,源于法国,是法国人于1760年在法国的报刊上轮儿童身体教育的论文是首先起用的[2]。不论是哪个国家的说法,中国的体育就是引用了其他国家的说法,只是在各个不同的国家,实施的基本方法和定义的性质不同。

(二)体育概念的变迁历程

在徐箐(2005年)的文中还提到:在十九世纪后半叶,体育是指竞技、户外运动、游戏和娱乐等身体活动的总称;在1968年,国际体育运动评议会把体育定义为:“具有游戏、自我或与他人的竞争或与自然的挑战的运动”;在1975年,把体育定义为:“竞技运动、野外运动、健美运动和调整运动在内的广义的身体运动”;1992年,《新欧洲体育运动宪章》把体育定义为:“自由轻松地参加有组织地易提高体力、、形成社会关系、获得精神上地满足感或者易追求提高不同水平地运动成绩为目的的身体活动的总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在1890年至1900年间,体育就是体操;在1900年至1910年间,体育就是运动;1910年至1920年间,体育就是健康;1920年至1930年间,体育就是教育[1]。体育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体育的认识是不同的,体育的内涵也大不相同。

(三)国内不同学者的体育概念

通过阅读毛泽东的《体育之真义》可知其体育概念是指通过身体运动,不断增强与完善人民体质的健身教育,而不是之那种供人们观赏娱乐的高水平运动的竞技教育、只有少数人参加的和运动形式、技术教育。而王雪锋说道:“体育的真义是增强体质的教育,不是运动竞技、娱乐、休闲,体育不是娱乐”[3]。肖泽彬说:“体育”是指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身体教育[4]。此观点与林笑锋先生的真义体育的观点是一样的,不同点就是林先生认为体育的目的是增强人民体质,是强国强民大计,在肖先生的研究中为阐述体育的目的是什么,进一步阐述体育的目的,林先生的观点就更加接近毛泽东的观点。通过阅读郭道全的文章得出,在体育概念界定加入研究者自己的价值判断,就只成为研究者中意的一类体育,而遗漏了许多自己不中意的体育。而陆作生认为,体育就是为更好地实现运动价值,而不是提高或展现运动水平的文化活动,这个概念有着广阔的涵盖性和解释力[5]。总之,通过阅读多位专家学者的观点,本文得出的结论与郭道全的观点大同小异,体育是指作用于人自身并影响其形态、机能变化的身体活动,这样定义还能把人体运动会对机体有影响表达出来。总之,在界定体育概念是不要加入自己的观点来判断体育的价值,加入自己的思想,在界定体育概念时就会有极大的局限性,不能概括体育的意义。

二、国外体育概念

在国外,也有学者的观点与国内一些学者的观点一样。美国有的学者认为,体育即是一种学科,也是各种各样的活动项目的基础。苏联的费克斯的观点就与肖泽彬和林笑锋先生是一样的,认为体育是身体的教育。然而,国外同一个国家的学者对体育概念的界定也是不一样的,苏联学者认为体育运动不仅仅是游戏,不仅是记录的创造,它同样也是一种升华,是一种精神的恢复。日本学者认为体育是优秀选手的竞技、娱乐的竞技、户外活动和职业竞技。

三、不同领域的体育概念

体育概念没有的准确定义就无法确定体育理论与实践的范围和对象,当前人类世界对体育概念定义的矛盾和混乱直接阻碍我国体育理论研究的深入及其实践应用的价值,对此,在不同领域的学者专家也对体育概念进行深入的探讨。从历史角度分析,体育是社会实践活动等认识的出现,是社会文化现象。在哲学领域体育是人的活动的本质特征,人的生命活动是纯粹的为了适应自然而维持自身存在的生存方式。从生理学领域分析,体育是离不开身体的活动。

四、结论

本文从不同的国家和领域对体育的概念进行归纳,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提高运动技术,增强体质,丰富文化娱乐生活为目的的社会活动或文化现象。结合国内外教育水平文化的不同,体育一词出现概念上的差异,已是不足为奇的事。总而言之,体育是一个广阔而又具有实际意义的词,但只要能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在国家教育教学中起着一定的引导促进作用,能将学生的得育、智育、体育联系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那就能体现其本质。

参考文献:

[1] 孟凡强.体育概念争论的方法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2.43(2).

[2] 徐箐.论体育概念的演变过程[J].辽宁体育科技.2005.6.27(3).

[3] 王雪锋.真义体育思想对中国体育发展的贡献[J].体育学刊.2004.7.11(4).

[4] 肖泽彬.“体育”概念研究综述[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41(4).

[5] 陆作生.我国体育概念的界定[J].体育学刊.2010.12.17(12).

猜你喜欢

体育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我为体育狂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论清末体育热
2016体育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