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耐力体能优化训练研究
2015-03-31缪存铁
缪存铁
中图分类号:G82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1-000-01
摘 要 中长跑成绩是我院学员新训和毕业体能考试的必考项目之一,其中长跑是学员最不愿意参与的项目。教员应注重讲授理论知识和运用暗示法等心理方法,调整学员心理状态,选择适宜的运动负荷,以提高长跑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长跑 耐力 体能优化训练
大学员作为未来人力资源的后备力量,其健康指数是体现国民体质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国家对在校大学员进行的多次体质测查显示,大学员的体质健康指数连年呈下降趋势。尤其是我院培养的大学员是未来祖国的边防警官人才,平时执法执勤需要耐力体能的支撑,更加应该注重身体素质的培养。因此,提高大学员身体素质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激发潜能“阶梯式”耐力素质训练的概念及特点
激发潜能“阶梯式”耐力素质训练是一种新型的学员中长跑提升成绩训练方法,它是在根据单个个体中长跑成绩相近的同志,通过每次集体训练时,落后者不断的激发自身潜能,进行超越相邻的领先者,经过一段周期训练,最终达到军人体能考核的标准。激发潜能“阶梯式”耐力素质训练具有方法简便,易于掌握,不受场地、器材、季节性条件的限制,费时少、见效快等特点。
二、激發潜能“阶梯式”耐力素质训练对提高大学员身体素质的意义
(一)激发潜能“阶梯式”耐力素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激发潜能“阶梯式”耐力素质跑使血液流速增快,血管壁弹性增强。在活血祛瘀、改善血液循环的同时,还可使心脏出现运动性肥大,心脏的这种变化表现在左心室的内腔扩张、心容积增大,静脉回流量增多,从而使更多的血液充满心脏,心肌纤维被拉长。心肌变发达的同时,使心脏的各项功能都得到显著的提高,从而可预防各种心脏疾病的发生。
(二)激发潜能“阶梯式”耐力素质跑对骨代谢的影响
激发潜能“阶梯式”耐力素质跑能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尤其是对正处于这个阶段的大学员来说,经常参加激发潜能“阶梯式”耐力素质训练可使骨骼变长且变得粗壮结实。还可以使身体的关节变得更灵活、更稳固。另外,激发潜能“阶梯式”耐力素质跑对大学员增加骨钙的吸收和减少骨质丢失都有着显著的效果。
三、体育教学中激发潜能“阶梯式”耐力素质训练的应用
激发潜能“阶梯式”耐力素质跑属于周期性体能类项目,技术动作单一、重复,决定了此项目的单调性,学员自然会产生一种枯燥感,因此教员在教学中想让学员真正地投入其中并取得理想成效并不容易。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
(一)调整学员的心理状态,消除学员对激发潜能“阶梯式”耐力素质训练的不良心理。在教员从事激发潜能“阶梯式”耐力素质训练教学的初期,大多数学员会产生逆反心理和恐惧感,这是影响激发潜能“阶梯式”耐力素质训练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对教员的教以及学员的学都会产生许多不利的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在以往的中长跑教学中多数教员急于追求运动成绩,造成学员运动强度过高、身心负荷过大;2.多次的达标测验与体能考试使学员的精神和身体负担过重。这几方面是形成不良心理状态的主要原因。
(二)运用暗示法,提高锻炼实效和成就感。这一方法是指教员从心理的角度对学员进行疏导、支持、理解、同情等方式来改变学员在从事激发潜能“阶梯式”耐力素质训练时的心理和生理机能,以及训练学员在单个个体心理上进行暗示,自我鼓励,实现心理突破。在学员开始激发潜能“阶梯式”耐力素质训练之前,要给学员讲授减轻和克服极点的方法:1.跑前做好准备活动,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加强各系统器官的机能活动,克服生理惰性,做好体力和精神准备。2.极点出现后应继续坚持跑下去,此时可以减慢跑速,同时应注意加大呼吸深度,尤其是加深吸气,减少呼吸次数,使呼吸双循环系统机能提高,排出大量二氧化碳和吸入氧气来满足肌肉活动的需要,必要时可以把两手叉在腰间,走一段距离。调整节奏后,不适的感觉就会减轻,沉重的两腿也会轻松。3.提高学员的训练水平,学员经过系统训练可以有效地减轻机体出现极点时的难受程度,这也是克服极点最有效的方法。
(三)适宜运动负荷的选择
适宜负荷是激发潜能“阶梯式”耐力素质训练教学的关键。选择适宜的运动负荷主要集中反映在三个方面:1.学员对运动负荷的可接受性。学员的可接受性是指教员给学员安排的负荷,学员在身体和心理两方面能否接受。要完全达到运动负荷适宜所有的学员,这是不现实的,适应大多数(80%)则有可能。2.负荷的安排不能影响学员当天正常的学习和生活。3.学员的基础心率变化要控制在正常的范围之内。
四、结束语
在公安海警学院的体育教学中,激发潜能“阶梯式”耐力素质训练运动比较枯燥,同时对提高学员体能又效果显著。作为教员一定要精心设计符合学员身心需求的教案,认真采用行之有效的方式,遵循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的原则。这样才能使激发潜能“阶梯式”耐力素质训练教学轻松、有效地进行,从而达到提高学员身体素质和考核标准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董翠香.体育课程导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3] 杨文轩,陈琦.体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