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首部“李光耀电影”拍了5年
2015-03-31
本报驻新加坡特约记者 刘柳 本报特约记者 叶依宁
演伟人难,演“建国之父”更难。随着李光耀的逝世,涉及他治国生平和新加坡建国史的两部新加坡“国庆电影”《1965》和《我们的故事》受到外界关注。在此之前,新加坡影视剧中几乎没有直接塑造李光耀形象的先例。出于谨慎考虑,《1965》先后几易李光耀的扮演者,无论新加坡国民对最终人选、有“资深演技派”之称的华人演员林继堂是否满意,这部电影已然未映先红。
以政治为主题的电影在新加坡相当少见。新加坡《联合早报》近日报道说,《1965》和《我们的故事》是为该国50周年国庆量身打造的“大格局”电影。《1965》以上世纪60年代为背景,把新加坡人经历的社会动荡、种族分歧以及独立建国等大事件搬上银幕。影片制作人云晖翔在接受新加坡媒体采访时表示:“1965年是新加坡历史性的一刻,来自亚洲四面八方的移民突然发觉他们身处的这个小岛,可以被称为‘家”。新加坡社会的多元化也体现在该片不同国籍和民族的演员阵容中。早前片方甚至计划邀请中国香港影星梁朝伟、张曼玉参演。《我们的故事》则将时间线拉得更长,从新加坡人安居马来村落的“甘榜精神”,一直拍到新世纪居住组屋的时代。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目前《1965》已基本完成拍摄,预计将在新加坡50周年国庆期间上映,首映礼定在该国地标性建筑国宾戏院举行。《我们的故事》则将于今年四五月份开拍。
《1965》从5年前筹拍开始就受到新加坡舆论关注,“谁演李光耀”更是焦点话题。经过数次选角,李光耀的扮演者最终锁 定新加坡资深演员林继堂。从已经发布的片花来看,李光耀在《1965》中的出场主要用以表现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相关戏份占整部电影的10%左右。即便如此,该片依然开创了新加坡电影塑造“国父”形象的先例。制片人云晖翔表示,拍摄这部电影的部分资金来自新加坡政府,但“李光耀办公室并没要求看剧本”。影片将保留商业元素,而非纯粹的政治片。
李光耀在新加坡的影响力波及几代人,可以说“人人心中都有一个李光耀”。此前,有关他的作品多以文献纪录片和书籍的形式出现。这是因为李光耀在新加坡社会的威严形象令拍摄者较为谨慎。尽管《1965》的剧情获得新加坡官方认可,但对于饰演李光耀的演员来讲,仍然需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林继堂在新加坡属于“资深实力派”,与人物原型也较为贴近。即便如此,仍有不少新加坡民众吐槽说,60多岁的林继堂饰演当年40来岁的李光耀,形象上难当重任。还有人表示,林继堂虽然在新加坡演艺界资历较老,但毕竟没到巨星级别,“为什么不让更有名气的郑各评或李铭顺等华人演员来演?”
作为回应,《1965》制作方不久前公布了林继堂在片中的表演片段,从民众反应来看,大多数人持肯定态度。有新加坡网民说,林继堂成功再现了李光耀说英语时的口音和神态,“国父”的“洋派”一面被演绎得很传神。但也有人认为林继堂过于温吞,缺少李光耀的强大气场。
新加坡《联合早报》近日以《建国电影都到外国造“狮城”》为题报道说,《1965》和《我们的故事》都跑到国外打造“旧时新加坡”(前者赴印尼拍摄,后者到大马取景),“这是否是新加坡影人的悲哀?”对此《1965》导演回应称,作为一部大格局电影,280万新元(1新加坡元约为4.5元人民币)的制作经费显然不够。影片主要演员为“参与如此意义重大的制作”已主动降低片酬。为节省搭建旧景的费用,剧组到别国取景也在情理之中。
《我们的故事》导演则透露该片成本共600万新元。“在当下的新加坡很难找到马来村落的影子。追溯历史痕迹,马来西亚的确更符合拍摄要求”。据悉,《我们的故事》上集将于今年底上映,下集将在明年春节前后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