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环境保护意识诌议
2015-03-31王旭龙高宇司浩
■王旭龙 高宇 司浩
(西安外国语大学 陕西西安 710000)
居民环境保护意识诌议
■王旭龙 高宇 司浩
(西安外国语大学 陕西西安 710000)
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推进环境保护,但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行为依然不尽如人意。破坏环境的行为时有发生。如何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增强公众的环保知识,增进公众的环保为就是我们面临的问题。本文结合国内专家学者的研究,对目前我国居民环境保护意识和行为进行分析,希望为解决公众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及环保知识方面提出一定的依据。
环境保护意识环境保护行为环境保护知识
关于环境保护意识的定义,国内许多专家学者都有自己的看法。而作者认为环境保护意识的根本思想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目前,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主要有:
(1)居民环保意识的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等。无论是城市居民环保意识还是农村居民环保意识,相关的研究还是比较全面的。并且在这一方面的研究中,有关学者多涉及居民环保意识的成因、现状,环保知识获取的渠道以及加强居民环保意识的措施等。
(2)环保热点或环保政策对居民环保意识、环保行为的影响、分析等。在这方面的研究上,有关学者多以当下社会热点环保话题为切入点,试图探究相应的环保政策与居民环保意识之间的关系。
基于上述的研究,我们可以对中国居民的环保意识现状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对于城市居民来说,人们已普遍认识到环保意识的作用。许智贤,陈志航在《居民环保意识与行文统一性的调查分析》一文中便指出“居民普遍具有一定的环保知识,也认为环保很重要。”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人们的确在践行一些简单的环保行为。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环保行为也只是停留在较低水平,居民在环保意识上进步的空间还很大。而这一观点在高涛,陈宜菲的《潮州市居民环保意识调查与分析》一文中也得以体现,文中指出“居民的环保知识还停留在浅层(即知道什么行为是环保行为)。”与此同时,农村居民环保意识的基本情况与城市居民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农村居民环保意识的现状与对策》一文中就指出目前农村居民对于环保的重要性已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然而居民整体的环保意识仍不够强,并且个体差异较大。
在居民环保意识提高成因的分析上,我们发现主要的原因分为两种:内在动因及外部影响。侯晓丽及许智贤就分别在其研究中有过分析。
其中内在动因可归结为:
(1)城市化与工业化改变了现有的环境,居民内心对于环境恶化的担忧促使他们主动去了解相应的环保知识,由此居民提高了其环保意识并希望能对环境做出有利的改变。
(2)居民自身文化素质、受教育程度的提高,驱使居民自身责任意识提升而主动了解环保意识。而外部影响则得益于政府及相关环保组织的宣传,居民对于环境现状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从而了解了环保的重要性,转而主动去了解环保知识。然而,居民受教育程度是否与居民环保意识有相关关系,作者在其研究中并未体现。
在居民缺乏足够环保行为这个问题上,我们发现主要原因在于居民的“知而不做”的现象,即了解相应的环保问题,但却不主动采取环保行动。大多数人还是抱着“我不做,总有人会做”这样的心态来面对环保问题。从这一角度来看,“知行不一”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环境问题的弊端。此外,大多数居民仍以一种“被动”参与的方式来实践环保行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居民实践环保行为。
对于如何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我们发现许多研究都将教育宣传摆到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上。的确,教育的作用我们不能忽视,尤其在义务教育阶段。1992年,第一次全国环境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环境保护,教育为本”方针,这说明环境保护教育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在国家层面得到了肯定和认可。此后中国政府提出了促进中国环境与发展的十大对策,其中对策八就指出,要加强环境教育,不断提高全民族环境意识。
总而言之,环境保护教育在提高居民环境保护意识中有重要的作用。
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知识体系及自身价值观完善的过程中,如果在该阶段能够大力推行环保教育,那么学生便能更早、更完整地接触到环保知识。许智贤,陈志航提出了“学习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对策,通过书本知识及言传身教来加速学生环保意识的形成。其次,对于成人来说,宣传教育的方式也需要全面化。除了传统的落地宣传外,更应结合新媒体的传播作用,尤其是互联网。此外,一些环保社会团体的宣传教育或活动也是提高居民环保意识的方法。然而,此类环保教育、宣传的效率如何,相关的研究也未能体现。当然,除了环保宣传、教育之外,许多居民也将政府的相应环保政策视为提高环保意识的举措之一。作者在调查也发现受访者普遍认为政府应对环境负责,尽管这种观点略显片面,但也反映出居民对于政府的信任。由此,政府也应发挥其政策指导作用。
既然教育是提高居民环保意识的重要手段,那么居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和其日程生活水平或行为又有如何的关系呢?周逸先,崔玉平在 《农村家庭户主教育程度对家庭生活影响的调查与分析》一文中便谈到“教育程度对家庭生活的影响有比较明显的层次性。”也就是说,受过更多教育的居民其生活质量及水平也就更高。由此可见,教育程度的高低会对其生活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王向东曾在他的研究中指出文化程度对居民环境意识水平影响十分显著,文化程度越高,环境意识水平越高。但是这个研究结果是十几年前的结果,随着时代的发展,居民的环保意识可能发生转变,另外受教育程度与其环保意识的关系可能还会受到地域的影响。由此,有关居民受教育程度与环保意识之间的关系还需感兴趣的专家继续调查研究,以便为之后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同时为当地居民环保教育提出建设性意见。
注:本文受西安外国语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金支持,项目名称为《从“八水绕长安”之潏河的环境变迁分析沿河人民环保教育》,项目编号:1275。
[1]高涛,陈宜菲 (2014).潮州市居民环保意识调查与分析.经济研究导刊,35:271-273.
[2]许智贤,陈志航 (2013).居民环保意识与行文统一性的调查分析.新课程学习,4:8-9.
[3]侯晓丽等 (2011).农村居民环保意识的现状与对策.学习月刊,4:83-84.
[4]卫立冬 (2008).公众对城市河流污染的环保意识及支付意愿调查.衡水学院学报, 10:74-77.
[5]王向东,袁孝亭 (2003).中国西部农村地区公众环境意识现状与环境教育.东北师范大学,1-34.
[6]周逸先,崔玉平 (2000).农村家庭户主教育程度对家庭生活影响的调查与分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113.
X5[文献码]B
1000-405X(2015)-11-2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