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双语到双文化的英语专业教学转变及其实现途径

2015-03-31覃承华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年5期
关键词:专业知识英语专业双语

覃承华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外语系,广西 崇左 532200)

从双语到双文化的英语专业教学转变及其实现途径

覃承华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外语系,广西 崇左 532200)

当前英语专业教学应走出“双语”的误区,“双文化”是必由之路。从“双语”到“双文化”,是治疗学生的“思辨缺席症”、促进文化交流、真正掌握语言以及提高人文素养的客观要求。实现从“双语”到“双文化”的转变,可以从增强双文化意识、优化课程设置体系、选聘优秀师资以及开展人文通识知识讲座等途径进行。

英语;专业建设;双语;双文化;实现途径

截止2013年,全国的英语专业高校 994所(不包括民办院校与独立学院),占高校总数的87%。由这个数据可以看出,英语专业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所有的外语专业中独占鳌头。但是,英语专业在高等院校出现遍地开花的局面后也涌现出不少问题。特别是2000年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新《大纲》)的实施,引发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改革浪潮。许多高校打着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旗帜,几乎彻底颠覆了以前的英语专业培养模式,引发了许多令人堪忧的问题。其直接后果是,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差、人文知识欠缺、知识面狭窄、专业认同感丧失。为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当前英语专业应该走出“双语”的误区,“双文化”是必由之路。

1 从双语到双文化的转变是当前英语专业教学的客观要求

当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的外语院系都主要侧重外国语言(英语语言)的教授,致力于培养bilingual(通晓两种语言的人)。在这个培养目标视域下,开课单位往往过分注重学生语言知识的灌输以及听说读写等技能训练,轻视文化、文学等专业知识课程,最终造成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差、人文知识欠缺等不良后果。语言与文化、文学三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因此,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必须重视双语文化的学习,从双语到双文化(bicultural)的转变是当前英语专业建设的客观要求。

1.1 治疗学生的“思辨缺席症”,必须实现从双语到双文化的转变

外语专业学生缺乏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思考、辨析能力已经是一种十分突出的现象,这也引起教育界和学术界一定程度上的关注。早在1998年,就有人指出外语专业学生患有 “思辨缺席症”,并进一步指出,“思辨缺席”的痼疾不除,外语学生难有出头之日;英语专业不该办成“语言中心”;教学应该转型,课程必须彻底改革等论断。针对学生的“思辨缺席症”,西南大学文旭教授建议将现有的“双基”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全人教育”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提出“教单科(外语)、育全人”的教育理念。

关于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不强的问题,文秋芳教授认为,英语专业所学内容、学习过程中的模仿、记忆、重述等学习行为以及专业课课时量等严重影响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1]。

“思辨缺席症”不仅体现在英语专业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上,更集中体现在其毕业论文中。郑秀恋、吴俊等人的问卷调查结果均表明,学生选英美文学的人数最多,分别占30%、39.75%[2]。这表明,作为一个研究方向大类,英美文学研究因容易获取研究资料和研究切入点而备受学生亲睐。但是,学生的英美文学论文又往往因为言之无物、内容空洞、老生常谈而广受批评。

因此,当前的英语教学不能再以“双语”模式进行,英语专业也不能按照“语言中心”继续办下去。解决学生的“思辨缺席症”是当务之急。要实现这个目标,实现从双语到双文化的转变是关键。

1.2 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必须实现从双语到双文化的转变

根据《介绍》,英语专业的主干学科是外国语言文学和中国语言文学。但是,在“双语”培养目标视域下,结果往往只重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师生的教学仅停留在“语言”范畴,文学、文化等课程被严重边缘化。研究表明,英语专业学生“去中国文化”的趋势也日益凸显[3]。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合理穿插一些必要的中国文学文化常识,帮助学生实现中西文学、文化的融会贯通。厦门大学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给外文系的学生“开设了一些中文课程,如典语言学引论、文艺学概论、中国文学史等。”[4]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外语热”浪潮的扑面而来,我国在与外国相互渗透和融合进一步加强的同时,民族文化主体性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在当代中国更加开放的大形势下,英语专业学生不仅要学好英语语言文学,也应熟知汉语语言文学常识。

1.3 真正掌握语言,必须实现从双语到双文化的转变

学习一门语言,熟练掌握听说读写技能固然重要,但这绝非学习语言的全部。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属于文学学科,其本体是文学、语言学、文化等核心课程群。英语专业是在文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构成的,离开了文学学科知识体系,专业也就丧失了其存在的合理性依据。文化、文学以及语言学等课程,有助于夯实语言基础,有利于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结构。

因此,当前“双语”模式下的课程设置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语言。这是因为,许多外语院系都把绝大多数课时分配在训练听说读写上。据统计,在《大纲》中,体现英语工具理念的“英语专业技能课”和“相关专业知识课”占到了英语专业本科阶段课程的82%。这表明,《大纲》制定者在三大模块中“重两头轻中间”,专业知识课程既没有足够的学时保障(15%),也没有足够的课程保证(18%)。对此,黄源深提出了相关课程改革建议。笔者认为,这一课时分配比例是较为合理的。一旦付诸实践,必对学生真正掌握语言大有裨益。

1.4 提高人文素养,必须实现从双语到双文化的转变

英语专业培养目标要求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熟练地英语语言技能、厚实的英语语言文学知识和其他相关专业知识。外语教学归根到底是以人文精神培育为目的的外语教育,应走出“语言是工具”的误区。外语教学的本质是由语言的诸功能所决定、以文化传授为目标、以仁德教育为潜在目的的活动。因此、要实现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必须坚持夯实基础与提高人文素质双管齐下,两者兼顾,不能厚此薄彼。对于如何实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问题,首先要严格按照《大纲》要求悉数开好英语专业的专业知识课程。其次,在此基础上应着力打造文化、文学类核心课程群,培养一支素质良好的师资队伍,建立一套完整的核心课程群网络学习考评体系。最后,以英语专业核心课程群为基础,尝试建立中国文化以及中国思想经典等课程核心课程群。

2 英语专业教学从双语到双文化转变的实现途径

实现英语专业从双语到双文化的转变,可以从增强双文化意识、优化课程设置体系、选聘优秀师资以及开展跨人文通识知识讲座等途径进行。

2.1 增强双文化意识

要实现英语专业教学从双语到双文化的转变,首当其冲的是要增强文化意识。长期以来,许多人错误地认为学外语就是学习语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更有人认为文化和语言学习无关,导致在实践中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被人为地剥离,最终厚此薄彼。因此,作为专事外语教学的师生而言,不能对语言中的文化麻木不仁,必须增强文化意识。只有这样,教师才可能用长远战略眼光制定出优良的人才培养方案;学生也才会从中受益,达到语言娴熟、视野开阔的境界,最终学有所成。

2.2 优化课程设置体系

英语专业课程分为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三种类型,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必须紧紧围绕这个纲,既注重夯实学生语言基本功,又注重其全面发展。也就是说,必须将学生的基础训练、能力提升与全面发展渗透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去,做到4年不断线。

首先,专业技能课方面,将学时调至40%左右(《大纲》建议65%)。在课程总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开课形式、学时可做适当调整。对于听力、阅读课程,学时太多是一种浪费,可分别在一至三、二至四学期开设或者各安排两个学期开设。翻译、写作等课程,也可结合课堂内外做适当压缩、调整。

其次,专业知识课程方面,《大纲》建议给专业知识课程分配15% 左右的学时明显不够,这势必造成开课走形式、走过场。可将学时增至35%左右。这是因为,英语专业与其他专业的本质区别体现在专业知识课程上。《大纲》列出的专业知识课程,绝大多数具有一定理论性、综合性、人文性,在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相关专业课程方面,将学时控制在25%左右(《大纲》建议18%)。此模块“肩负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使命”,要在英语专业的基础上学一些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一定的学时保证成为必须。

最后,还应在选修课设置上狠下功夫。《大纲》列出的选修课以专业知识课程和相关专业知识课程居多,思维、思辨能力的课程偏少。因此,在选修课的设置上应综合平衡、统筹兼顾,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

2.3 选聘优秀师资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导演,也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角色。要实现从双语到双文化转变这一目标,优秀的师资队伍是重要保障。教师首先要目光长远,具有培养双语文化人的意识;其次要善于学习,随时给自己充电,具备培养双语文化人的能力。再者,想方设法给教师提供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使其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高综合素质。最后,在人才招聘上,可优先考虑具有交叉学科专业背景的求职者。

2.4 定期开展人文学科通识讲座

要实现从英语专业从双语到双文化的教学目标,还必须着力开辟第二课堂。由于课堂教学存在课时较少、教学内容偏窄、听众较为固定等不足,可以通过定期组织开展人文通识性的知识讲座培养学生的双文化意识。讲座能和课堂教学实现优势互补,对弥补课时不足、丰富教学内容具有积极意义,是实现英语专业从双语到双文化的建设目标的有效途径。

3 结语

英语专业教学从“双语”到“双文化”,看似简单,实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这里的“双文化”,不是仅指狭义的中英两种文化,而是指基于中英两种语言的两种文化以及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交融、融会贯通。英语专业从“双语”到“双文化”的转变,客观上要求必须以培养“双语(汉语、英语)文化(中英两国文化)人”为目标。就必要性而论,这个培养过程也是治疗学生“思辨缺席症”、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真正学习语言以及提高人文素养的客观要求。方法上,可以从增强双文化意识、优化课程设置体系、选聘优秀师资以及开展人文通识知识讲座等途径进行。

[1] 文秋芳.我国英语专业与其他文科类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5):350-355.

[2] 吴俊.关于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若干思考[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2(6):56-58.

[3] 覃承华.将中国文化概论列为英语专业必修课发微[J].钦州学院学报,2010(2):103-105.

[4] 杨仁敬.老冉冉修名不立[J].当代外语研究,2011(11):1-7.

(责任校对 朱正余)

20140906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2012年度校级教学改革研究课题(JGYB201213);2013年校级教学改革研究课题(JGYB201320)

覃承华(1979-)男,陕西紫阳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英美文学与文化、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10.13582/j.cnki.1674-5884.2015.05.037

G642

A

1674-5884(2015)05-0120-03

猜你喜欢

专业知识英语专业双语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山西省芮城县 畜牧兽医发展中心开展专业知识大实践活动
西方修辞教育传统及其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的启示
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软件技术专业知识地图的应用研究
英语专业泛读课教学探究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