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初任教师专业发展
2015-03-31柯屾成喜雨
柯屾,成喜雨
(北京交通大学 理学院,北京 100044)
论高校初任教师专业发展
柯屾,成喜雨
(北京交通大学 理学院,北京 100044)
高校初任教师在专业发展中存在着教学能力不足、多元化角色定位压力和相对复杂的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教师树立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高校创造以人为本的工作环境和国家搭建和谐发展的成长平台三个方面对高校初任老师专业发展都很重要,通过教师个人、高校和国家的共同努力,可全面提升高校初任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高校;初任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直接关系着高校人才培育质量, 2010年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要想培养高素质人才,必须先在教师高水平的专业发展上下功夫。“从本质上说,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教师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1],可见,专业的发展并非一朝之功。现实情况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高校扩招政策实施以来,高校学生录取人数由1999年的160万激增到2012年的685万(大学扩招数据.http://baike.baidu.com/view/919193.htm),直接导致高校师资力量的匮乏。为解决这一难题,高校引入越来越多的年轻教师充实到师资队伍,他们大多刚从学校毕业,高学历,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有较强科研能力,但没有受过专门的师范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不足,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年限一般不满3年,该群体即本文所探讨的高校初任教师。
1 高校初任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能力不足
一般而言,初任教师步入工作岗位伊始,便承担起较重的教学任务,由于前期的教学训练不充分,又缺乏后期的实践练习,对日常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只能依靠往日学生时期的经验,而且无法有效评测出自己的教学效果。具体来说,一是欠缺丰富的课堂教学方法。现在的高校初任教师一般具备了较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加上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普及,教师们上课时往往只是演示讲解课件,忽略了板书、教具等传统教学手段,创造性的备课过程变成了多媒体的制作过程,固定的课件操作取代了灵活多变的教学,这种单一的教学手段无法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二是缺乏对教学内容的把握能力。教学课程有些有指定教材,有些是需要教师本人选择教材。受限于教学阅历和对学生的认知,初任教师很难准确吃透教材,尤其在缺少配套教学参考用书的情况下,更难把握本学科的目标和要义,无法明确每节课的重点、疑点和难点,无法传递给学生清晰的知识点。三是语言表达能力欠佳。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书面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是师生传递信息和情感的重要媒介。高校初任教师在本专业已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但表达出来使知识传递还需要切实的训练。为避免表达不畅引起的尴尬,有些初任教师一味“讲学”,对着课件屏幕自顾自地从开始上课念到下课铃响,还有些初任教师干脆播放教学视频让学生自学。这些讲授方法都放弃了师生互动,缺乏吸引力,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1.2 多元化角色定位压力
《纲要》明确提出高校“教师要把教学作为首要任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推动高校创新组织模式,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从这几个要求可以看出,高校教师扮演着教育者、科研工作者和社会服务者等多个角色,相较于其他社会群体,承担着更为复杂的职业责任。
作为进入教学岗位不久的生力军,高校初任教师多从高校到高校,从听课的学生转化成授课的教师,面对高校职业文化以及被赋予的全新角色,心理认识和角色定位会有一个崭新的过程。一方面,对高校教师这一职业自我认知比较模糊。由于缺少前期的培训,教学工作的开展只能依靠过往熟悉的被教育经验,或者模仿身边的教师形象,以及自身对教师的主观理解,不利于教师专业化成长;另一方面,对高校教师多元化的角色定位缺乏全面的理解。在最初的工作热情消失后,初任教师面临的教学、科研等多重压力开始显现,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同时要申请科研项目、做实验、撰写论文,还要接受高校严格的考评机制,教学和学术两个关卡都得顺利通过,忙碌的工作容易让他们感到迷惘,很难理性规划未来的专业发展。
1.3 相对复杂的人际关系
高校初任教师步入职场便面临着三重人际关系,即同事关系、师生关系和家庭关系。就同事关系而言,相较于其他职业群体,高校教师习惯于“单打独斗”,他们不需坐班,和同事交流较少,年轻教师在这种环境下遇到问题常常无法得到及时的帮助。而且,教师的职称、职务和岗位等稀缺资源都需要在当下的考评体系中依次排名进行分配,作为高级知识分子,高校教师同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使得同事关系变得比较微妙。
同样,师生关系的处理对于初任教师来说也不容乐观。高校师生之间的课后交流比起中学时期要少得多,一位教师通常要面对上百名学生,即使是在课堂教学中,单向的教学方式无法达到师生互动的目的,容易引起学生抵触。此外,年轻教师多有自己的理想抱负,却在现实中遭遇学生的质疑与批评,若不能妥善处理,会对自己的教学能力产生怀疑以至于影响专业发展。
家庭关系同样影响着高校初任教师的状态。这个群体年轻人居多,“立业”的同时也承担着“成家”的责任,然而繁重的工作和有限的精力,使得年轻教师很难平衡家庭与事业的关系,而且,由于学业深造,初任教师比起同龄人来说工作起步时间较晚,职务、待遇相对较低,自身心理落差容易影响家庭和睦,进而破坏自身工作状态,造成恶性循环。
2 高校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
“一个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的毕业生,即使他们的专业业务水平相当高,也不可能自然而然地成为一个高水平的教师,甚至不一定是一个合格的教师”[2]。高校初任教师专业发展,有赖于教师自身、高校及国家共同的努力。
2.1 树立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
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高校初任教师需要转变观念,清楚意识到自己肩负的教书育人责任,只有从观念上重视,才能体现在专业行为上。一方面,要明确自我的专业发展,增强自主发展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积累教学、科研以及处理师生关系等方面的经验,在课堂教学中要明确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并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关心、引导学生成长,以身作则,做好学生的榜样。另一方面,需要进行理性的反思与总结。在高校,“教学不仅是一种知识的传播过程,更是一项知识创造的学术性事业,它通过课堂论辩以及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不断反思和挑战而更新和扩充知识”,初任教师要做好教学笔记,以每堂课、每周或每个学期为节点,分析教学方法,总结得失,进行批判性的反思,将感性的实践知识上升到自身的教学理论[3]。同时,意识到交流的重要性,不能人为将自己“封闭”起来,不仅要向本专业的前辈教师学习,也要擅于与其他专业的教师进行合作和交流。
2.2 创造以人为本的工作环境
高校要关注初任教师的需求,为其创造以人为本的工作环境。首先,对初任教师进行入职引导,有计划有步骤地提供1~3年的教学、科研支持,“制定符合初任教师发展特点的培训体系,能够帮助并促使其健康成长,既有利于学生未来发展,也有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4]。开展合理公正的考核体系,以发展性和过程性评价为考核手段,“鼓励初任教师根据自身实际规划未来的发展目标,并允许评价者和初任教师‘量身’制订评价计划”,充分照顾初任教师的成长[5]。
其次,帮助初任教师尽快确认职业身份,总结优秀教师的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经验,结合专业编撰小册子,鼓励学术交流,举办竞赛、学术沙龙、讲座等以老带新的方式,既提高初任教师的专业水平,又能拉近教师间的距离,增强初任教师的归属感。并且,有重点地选择一些活动,使其制度化规范化,以达到长期激励的目的,持续创造高校和谐的同事关系。善于运用网络平台促进师生交流,鼓励学生参与教师课题研究,不断探索开拓师生交流新渠道。再次,尽可能解决初任教师的家庭后顾之忧,了解他们的困难,可在住房、恋爱婚姻、孩子入托等方面予以关心,同时,适时疏导初任教师的心理压力,使其安心工作,增加教学、科研上的投入,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2.3 搭建和谐发展的成长平台
高校初任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国家的重视和支持,国家应鼓励年轻教师将服务国家的目标与自由探索结合起来,搭建成长平台,促进高校教师与科研院所、企业等资源共享,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使初任教师依靠知识获得匹配的物质回报,在工作中收获成就感。同时,由于科研的长期性,使得成果产出并非短期内显见,国家应进行深入调研,尊崇科学规律,制定相关政策,对不同研究领域的教师晋升职称、职务进行细化,并对初任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效的财政保障。
[1]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周远清.高等教育应在教师教育中担负更大的责任[J].中国高等教育,2004(15/16):22-23.
[3] 操太圣,卢乃桂.高校初任教师的教学专业发展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7,28(3):54-57.
[4] 李淑珍,李飞.提高高校初任教师的教学技能探讨[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4(2):64-65.
[5] 陈克忠.高校初任教师教育素养提升策略[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06,14(4):97-101.
(责任校对 王小飞)
20140909
柯屾(1968-),男,湖北应城人,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环境、生物与健康研究。
成喜雨(1980-),男,湖南长沙人,讲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环境、生物与化学研究。
10.13582/j.cnki.1674-5884.2015.05.028
G642.0
A
1674-5884(2015)05-0090-03